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相关学术史

一直以来,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品虽然从未受到质疑,但在学界已有的研究中,有关陶瓷工艺(硅酸盐技术)、物质文明史和社会经济贸易史的研究,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相形之下,着重于观念、思想乃至精神层面的文化史、艺术史研究,则显得相对匮缺。

有关中国陶瓷历史的通史著作已陆续出版。中国硅酸盐学会编著的《中国陶瓷史》 是陶瓷史领域的权威著作,它主要从工艺史的角度对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的中国陶瓷器做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对每一时期不同类型陶瓷的烧制工艺、器物形态、纹饰特点,都做了系统而科学的交代。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史》 是陶瓷史领域的另一权威著作,它的特点在于引用史料的广泛、丰富和严谨。此外,陈万里的《中国青瓷史略》 ,重点对唐以后南北各地青瓷的烧制、仿烧和外输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叶喆民的《中国陶瓷史》 、尚刚的《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 ,对各历史时期窑址的分布、陶瓷工艺技术的成就、造型艺术风格,以及陶瓷对当时社会生活和世界文化的影响都做了概括。熊寥的《中国陶瓷美术史》 与邓白的《略谈我国古代陶瓷的装饰工艺》 ,对历代陶瓷艺术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中国硅酸盐学会所编《中国古陶瓷论文集》 中的多篇论文,根据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对瓷器与陶器的关系、瓷器产生的条件等问题提供了各自的研究意见。

除了通史著作外,学界还有大量关于特定瓷窑的专门性研究,这其中有的是基于窑址发掘的考古报告,有的是基于传世品和文献的整理研究,其共同的特点在于注重对特定瓷窑历史、工艺、产品性状特点的考察。此类研究中,比较重要的有《唐代黄堡窑址》 《寺龙口越窑址》 《观台磁州窑址》 《宋代耀州窑址》 《唐风妙彩——长沙窑精品与研究》 《千年邢窑》 《黄冶窑考古新发现》 《西安郊区隋唐墓》 《三门峡庙底沟唐宋墓葬》 《宋代官窑瓷器》 《定瓷艺术》 《论定窑烧瓷工艺的发展与历史分期》 《景德镇湖田窑各期碗类装烧工艺考》 等著作与论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陶瓷器与它们所诞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考察它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以及中外贸易和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譬如,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的两篇论文——《中亚银器及其对中国陶瓷器的影响》和《中国银器及其对瓷器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地域和不同材料的器物进行比较,探讨中国陶瓷在发展过程中对银器造型纹饰的吸收与利用。蔡玫芬的《官府与官样——浅论影响宋代瓷器发展的官方因素》 讨论了在宋代瓷器的生产与创造中,中央政府与地方生产线之间在权力、技术与品位等方面的关系。其他相关的研究还有:齐东方《唐代考古所见的外来文化》 、孙机《中国圣火》 、林梅村《中国境内出土带铭文的波斯和中亚银器》 、李零《铄古铸今》 等。 s1ZxtOj3afK2XFwyRKjylnnayN9qPxJRp6NQThTp4VZkhunpnQ+8LIZpvCCCvh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