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创业动机

不可否认的是,创业动机强烈的人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探寻创业机会,在各个地区,都会有一批人崇尚创业,并在变革的过程中经常走在前面。人们为什么要创办企业以及他们与非创业者(或创业失败的人)有何不同,这个问题与创业者的动机密不可分。虽然对创业者心理特征的研究还没能得出一致的结果,但认识心理因素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研究认为,创业者是创业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有必要认真研究创业者的心理特征特别是行为动机,这种行为动机在创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业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所常谈的创业初心。

奥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对创业家的创业动机在精神层面上进行了剖析,他将创业动机归结为“建设私人王国,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实际上,创业家希望摆脱任人摆布的命运,渴望独立,自由地分配时间,安排企业经营活动,实现自我价值。这种独立性、自由和自我发展是创业的关键动机。

2.2.1 创业动机的分类

相对于宏观创业环境而言,个人的主观创业动机更为关键,人们选择创业的主观动机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成就感和独立感驱使,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创业者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远大抱负,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他们通常有着要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的执着梦想,或者是因为他们厌倦了为别人打工的生活,而选择创业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2011年,张一鸣敏锐地嗅到了移动互联网促进信息高效流动的创业机会。他认为,“促进更大范围内信息更高效的流动,当然,也更高效地被创作出来,更高效的互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一名程序员,用他擅长的技术,创办了今日头条,实现了信息和人的快速精准匹配,激发了内容的生产,也促进了长尾内容的创作与分发。2013年年初,张一鸣曾收到过来自巨头很好的投资offer,每年大概1~2次,对方给很多的资源,给大量的数据,比VC更高的估值,上亿的捆绑安装渠道、几千万UV的web流量等。若接受这个offer,半年内业务增速将快几倍,但是,过早接受投资并站队,从公司长远来看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面对巨大的诱惑,张一鸣保持了冷静独立的思考,既然想好了方向,就不要走捷径了,于是拒绝了这个offer。这个决策为今日头条能成长为今天这样一个独立的、平台级的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那之后到现在,今日头条每天都面对很多诱惑,包括天价的并购,但它都坚持住了。正是这份对成就感和独立感的追寻,使得今日头条成长为估值超过12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二是追求自己的创意。有些人天生机敏,当认识到新产品或服务创意时,他们就渴望看到这些创意得到实现。事实上,现存企业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使这些创意得到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那些怀揣梦想的雇员带着未实现的创意离开企业,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这种创业动机也可能发生在企业之外的背景条件下。例如,有些人在休闲活动、日常生活中,发现可能存在的市场商机,如果创意非常可行且能够支撑一个企业,他们就会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将创意转变为一家兼职经营或全职经营的企业。时下流行的海外购物分享APP小红书就是创始人兼CEO毛文超将“帮助“85后”、“90后”这批代表了中国下一代的消费者找到全世界的好东西”这一创意转变成创业行动的结果。毛文超认为“中国的年轻一代消费能力提升,希望找到一些更能匹配自己lifestyle和自己对生活认知的商品。但是国内专柜的商品品类有限,而淘宝等平台上更多的是鱼龙混杂的卖家,消费者希望买到全球的商品。然而,即使出国购物,购物知识又是比较匮乏的。如果让之前去过海外购物的用户来分享购物经验,或者是让住在国外的人告诉大家哪些东西值得买,正是满足了大家这样的一个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小红书应运而生。小红书融合了社区和电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社区分享来找到韩国、日本、美国、欧洲以及全世界好的商品。目前,小红书的用户中90%是女性,其中50%是“90后”。

三是获得财务回报。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利润诱惑着创业者投身于创业活动,许多成功的创业者的实践,也为其树立了典范。但是,这种动机与前两种动机相比对创业活动的影响要弱一些。网景公司(Netscape)的创建者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说,“(金钱)不是激励因素,只是我获得成功的指标”。有些创业者甚至回答说,如果与创业相联的财务回报伴随着失去对自己企业的控制,那么只能说是喜忧参半。理查德·布兰森先生在卖掉维京唱片公司(Virgin Records)后写道,“(交易完成之后)我记得自己走在街上,我哭了起来。眼泪顺着面颊悄然而下。那时我拥有一张10亿美元的支票,如果你那时看到我,你会认为我发疯了,10亿美元啊!”对布兰森来说,10亿美元不只是金钱——它是创建企业并看到初始创意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激动和快乐。而谁又能想到,总市值已经破百亿的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他当年寄托在那所校舍里的梦想,只是为了养活老婆孩子。“总要找点活干。”俞敏洪说,“一路走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

2.2.2 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

按照需求层次理论,创业者创业动机的激发因素可以归结为经济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经济的需要主要是指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健康、安全和职业,这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而解决这类需要的唯一和基本的办法是经济手段,可以说,创业的原始和基本的动机都是源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社会需要主要是指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地位、认可、赞赏、尊重、独立、自信、成就、潜能和价值等,这类需要是在基本需要得以满足后所衍生出来的需要。创业的决定是由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其因素包括创业者的个性特点、个人环境、相关的商业环境、个人目标和可行的商业计划;另一方面,创业者将预期的结果同自己的心理期望相比较。此外,创业者还关心在创业中付出的努力与可能的收获之间的关系。图2.1是一个反映创业动机形成过程及其影响要素的模型。通过该模型可知,创业者最初的期望和最终的结果会极大地影响其创立和维持一个企业的动力。

图2.1 创业动机形成过程及其影响要素

从影响创业动机形成的直接原因来看,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将创业者分为机会拉动型创业者和需求推动型创业者两大类。当人的某一层次需求得到相对的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成为主导需求,并最终形成优势动机,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动力。创业者的需求层次不同,由此产生的创业动机也存在差异。机会拉动型创业者的需求层次比生存推动型创业者高,其创业动机受自我实现需求的推动,因为他们大多没有生活压力,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敢于承担风险,并相信能通过创业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生存推动型创业者则处于生理需求或安全需求等较低的需求层次,生活压力是其处于生理或安全需求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不同的需求层次决定了不同的创业动机,从而影响了创业者行为过程与行为结果。

从影响创业动机形成的间接原因来看,创业者的需求层次还受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宏观因素的影响。从社会宏观环境来说,创业是创业者对时代潮流的顺应。一般而言,经济活跃期也是创业踊跃期,因为经济发展客观上市场机遇较多,创业机会也就多。反之,创业的踊跃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之所以能掀起全球范围内的创业大潮,当今中国之所以能吹响自主创业的号角,正是因为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是处于重视发展经济、经济也得到发展的时期,我们既面临着挑战,又面临着许多机遇,这正是造就创业英雄的时代。

2.2.3 创业动机的结构模型

1. 四因素结构模型

Kuratko,Hornsby和Naffziger(1997) [22] 提出了创业动机的四因素结构模型,包括:外部报酬(Extrinsic Rewards),独立/自主(Independence/Autonomy),内部报酬(Intrinsic Rewards)和家庭保障(Family Security)。随后,Robichaud,McGraw和Roger(2001)对此结构进行了校验,在肯定Kuratko等(1997)的四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发展,各因素的指标如表2.2 [23] 所示。

表2.2 创业动机四因素指标

2. 二因素模型

我国学者曾照英和王重鸣在中国情境下提出了创业者动机的二维模型:事业成就型和生存需求型。其中,事业成就型包括获得成就认可、扩大圈子影响、成为成功人士、实现创业想法、控制自己人生五个维度,生存需求型包括不满薪酬收入、提供经济保障、希望不再失业三个维度,如图2.2所示 [24]

图2.2 创业动机的二因素模型

2.2.4 创业动机相关理论

1. 推力论和拉力论

“推力论”(Push Theory)与“拉力论”(Pull Theory)是比较被广泛接受的创业动机理论。其中,“推力论”指出个体是被外在的消极因素“推着”去创业的,如对当前工作的小满意、寻找工作困难、工资低、非弹性工作制等,这些消极因素激活了潜在创业者的才能。“拉力论”认为个体在创业活动中被寻求独立、自我实现、财富及其他合理的结果所吸引。在这两类因素中,主要是“拉力”因素激励个体成为创业者 [25]

2. 创业解放理论

创业解放理论从解放的视角指出个体创业的目的是打破权威束缚,追求自主,改变他们目前的社会地位,努力消除各种约束因素。他们认为创业过程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寻求自主(seeking autonomy)、创作(authoring)和做出声明(making declarations) [25]

寻求自主是解放的目标,许多创业者是想从被管束的职责中解放出来,脱离约束。因此,个体创业的动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机会,还为了能脱离工作环境中的约束,这些约束可能是来自知识的、心理的、经济的或社会的等。但该理论并不否定创造财富也是创业动机的一个因素。

创作是指为了维持和尽可能地推动创业过程的发展,对企业中的各种关系、职务安排和规章制度进行详细界定,或者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通过吸引资金和社会资源的方式得以扩大创业的社会基础的各种活动。创作一般是创业者参与组织中的各种关系、组织结构、组织规范和规则的制定过程。

做出声明是创业者对外说明创业活动的意义和产品的价值,从而尽可能多地获得各种支持,如资金支持。声明的对象是那些关注产品的特殊观众,将修辞、演讲和倾听习惯与声明联系在一起,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因为符号和文化资源也能影响人们对创业活动的理解和对产品的接受。

3. 简单创业动机理论和复杂创业动机理论

在心理学研究动机领域倾向于用马斯洛(Maslow)需要层次理论来阐释。顾桥等人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简单创业动机理论和复杂动机理论。简单创业动机理论包含两个维度:经济性和社会性,它阐述了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是循序渐进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简单创业动机理论是从创业动机本身去分析创业动机的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但实际上,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往往是不断变化的,应该从更全面、复杂的背景中去研究创业动机。为此,学者们又提出了创业动机的复杂理论。这是一种较全面的三维动机理论,包括动机、创业者发展和企业发展三个维度,这反映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生命周期、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创业动机的空间关系 [26]

4. 创业动机的实证研究

杜比尼(Dubini,1989)在对163位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后,采用因素分析法,将28项变数归纳为7项动机因素:成就(Achievement)、福利(Welfare)、地位(Status)、金钱(Money)、逃避(Escape)、自由(Freedom)和效法前人(Role Models) [27]

格林伯格及赛克斯顿(Greenberg & Sexton,1988)的研究指出,创业者之所以想要创业,可能有下列6种原因:①在市场上发现机会;②相信自己的经营模式比前人更有效率;③希望将拥有的专长发展成为一项新企业;④已完成新产品开发,而且相信这项新产品能在市场上找到利润空间;⑤想要实现个人梦想;⑥相信创业是致富的唯一途径。

戈什与卡文(Ghosh & Kwan,1996)针对新加坡及澳洲的创业者进行研究,发现引发创业的心理动机有如下7项:①希望得到个人发展;②喜欢挑战;③希望拥有更多自由;④发挥个人专业知识与经验;⑤不喜欢为他人工作;⑥受到家庭或朋友影响;⑦家庭传统的承袭。

由于创业动机是引发创业行为的源头,因此如何激发一些具有创业潜力的青年人投入创业行列,如何发展一个能够孕育创业动机的社会环境,相信对于发展创业型社会,以及实践创业管理活动,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被称为“中国实战型创业培训第一人”的蔡敬聪先生,列出了一系列问题来探讨创业者想创业的理由。它包括:

从现状来说:①你对现在的收入满不满意?②你劳动的付出与收入成不成正比?③你是否喜欢现在的工作?④现在的工作能不能使你充分施展才华?⑤你现在工作的企业是否景气?⑥你现在所工作的行业是否景气?⑦如果你因故不能继续工作收入是否就会跟着断了?⑧你的工作有没有保障?退休待遇合不合理?

从生活方式来说:①你是否经常可以与家人一起团聚?②你的工作有自由吗?你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工作吗?③你能愉快地与同事一起工作的机会多吗?你能决定自己的工作伙伴吗?④在工作上你能交许多知心朋友吗?⑤你所从事的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别人吗?⑥每年你能与家人一起去一次旅游吗?你去过多少次海外旅游呢?⑦你对现在的居住环境满意吗?⑧你现在的家庭负担重不重呢?⑨目前的生活环境离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远不远呢?

以上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考虑,也许那正是你的写照。

至于蔡敬聪谈到为什么要创业,除了创业具备了可以做老板、可以追求成功以及可以赚钱的优点外,有些人创业的动机,也许是机缘巧合,也有的人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归纳原因主要有8点:①有人愿意出资或已有资金来源;②对目前工作现状极端不满,想要另谋出路;③本身即是属于创业欲望强烈的老板型人物;④机缘巧合,正好遇到一个可以创业的机会,如有机会可寻求代理权;⑤创业时机正好成熟,因为在熟悉的本行业太久,已有足够实力可以出来自立门户创业;⑥想要建立个人的有形与无形财产,得到对人和对事的主控权;⑦喜欢追求行动独立的自由;⑧想求得“董事长”的头衔(想拥有自己的事业)。

如果真的要写下创业理由,那么列出的就绝不止以上这些,因为每一个人的创业理由都不尽相同。尽管如此,在这些创业的理由中,不论你是属于哪一类,在创业之前,都必须先考虑自己的条件,如果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具备某种程度的决心、毅力、果断以及本身的自信心,善用自己的资源,克服一切困难。与此同时,或许还要尝试各种失败或挫折的可能性,以及艰苦的工作,而这些全都是为了追求自己创业的梦想。 /T8iclquFzvGf6g8xtOlYZb+6zgvmf0mthBdKt5T3hulsmpGierA1sZnLS8Y/jzc



2.3 创业类型

创业类型的选择与创业动机、创业者风险承受能力密切相关,也会影响创业策略的制定,因此也是探讨创业管理不可忽视的议题。

从创业的概念可以看出,人们的创业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对创业进行分类也是比较复杂的。目前,有关创业类型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美国著名的创业管理专家蒂蒙斯(Timmons)在1999年提出的创业管理模型——蒂蒙斯模型。在这个概念模型中蒂蒙斯教授指出,影响创业的主要因素是团队、机会和资源。而创业过程也就可以被看作团队整合、利用资源,识别、开发机会的过程,也是不断调适、平衡、整合“机会、资源、团队”的动态过程,如图2.3所示。

图2.3 创业过程关键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从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出发,当创业者形成了一定的想法,识别出了若干商业机会后,会进一步通过相应的创业战略来整合、利用资源,进而实现商业机会并创建企业。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创业动机、创业者及团队、创业资源和创业战略构成了创业过程中关键的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往往决定了创业活动开展的方式和性质,由此会产生不同的创业效果。因此,可以根据提蒙斯模型中不同阶段要素特征进行创业类型的分类和总结。

2.3.1 基于创业动机的分类

沃特曼(Wortman,1986)从创业动机的角度把创业划分为“推动型”创业和“拉动型”创业。推动型创业是指创业者对当前的现状不满,并受到非创业者特征的因素的推动而从事创业的行为。拉动型创业是指创业者在“开始一个新企业活动”和“新创一个企业”的想法的吸引下,由于创业者自身的个人特质和商业机会本身的吸引而产生的创业行为。

全球创业观察组织(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于2001年提出了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前人对推动型创业和拉动型创业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在报告中,生存型创业被定义为那些因为没有其他就业选择或对其他就业选择不满意而从事创业的创业活动;机会型创业被定义为那些为了追求一个商业机会而从事创业的创业活动。以往我们所熟知的学生休学创业、海归派回国创业均是因为他们发现工作有吸引力,更能实现自我价值、发挥自我能力,属于机会型创业;而有些创业者是因为没有其他适合他们的工作,为了生存而进行创业活动,属于生存型创业。

李伟:庆幸站在了创业的风口上

2012年,还在华为公司工作的李伟不甘心于已有的生活方式,动了创业的心思。在移动互联网开始升温的2012年,李伟接受了一些做游戏的朋友的建议,着手做游戏的智能化测试。李伟谈论做Testbird的初衷时说,他发现很多游戏公司还是以手动测试为主,为了做兼容性测试,需要买很多部手机,成本很高,而测试人员需要一部手机、一部手机的去试,效率很低,是一个非常枯燥、重复的工作。李伟便抓住这个机会窗口,在2013年年初成立Testbird,正式开始开发手游自动化云测试平台,目标为手游发行商、手游渠道商、手游开发团队提供专业的自动化测试服务,成立全球第一个手游云测试平台。在李伟看来,Testbird发展如此顺利,首先,要庆幸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赶在手游最火的时机进入;其次,对手游领域的专注;拥有开发能力强,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技术团队;选择安全、中立、可靠地华为云服务作为坚实的后盾,解决了IT资源的后顾之忧等也都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

资料来源:根据“创业邦.《【云集精英之我的创业故事(二)】Testbird李伟:庆幸站在了创业的风口上.http://wwv.cyzone.cn/a/20141217/267145.html. 2014年12月17日”改编。

讨论:你认为李伟的创业是属于生存型还是机会型?为什么?

李菲:从澳门小姐到集团副总

李菲是中国澳门第一个世界冠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受勋人士,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功勋运动员。1996年李菲获得澳门小姐亚军兼最上镜小姐奖项。1997年开始,以新一代动作女星姿态勇闯中国香港娱乐圈,集自然内敛的表演功底及挥洒自如的武术造诣于一身。2008年3月李菲受邀国内著名电子企业、全球第一家于韩国股票上市的外国公司——三诺数码集团担任副总裁。说起李菲的经历,多少会让人感到讶异——从职业运动员到世界冠军,从澳门小姐到影视明星,从离婚后的生活窘迫到上市公司副总裁,李菲的每一次转身似乎都出人意料。

2007年,李菲与丈夫离婚,除了孩子的抚养费,丈夫王敬没多给她一分钱。迫于生活的压力,她决定复出挣钱。但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顺利,后经赵文卓指点李菲改变了策略,开始从事商业,从普通销售人员做起,2008年创建了自己的电商网站。第二年3月,李菲创建的品牌被全球第一家于韩国股票上市的公司三诺数码集团收购,李菲任集团副总裁。2011年,李菲创办深圳市世纪领军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出品人身份回归电影,开创了中国“股票电影”的投资模式。

资料来源:根据“经理人网.《李菲:从澳门小姐到集团副总 无处不“冠军”》. http://w ww .zhiyin.cn/zc/2010/0307/article_4469.html.2010年3月7日”改编。

讨论:你认为李菲的创业是属于生存型还是机会型?为什么?

2.3.2 基于新企业建立渠道的分类

按照新企业建立渠道可以将创业划分为三种类型:独立创业、母体脱离和企业内创业。独立创业主要指与原有组织实体不相关的个体或团队的创业行为,而后两者主要是由已有组织发起的组织创造、更新与创新活动。虽然在创业本质上,这三者有许多相似点,但由于初始资源不同、战略目标不同、组织形态不同等,它们在创业风险承担、成果收获、创业环境、创业成长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①独立创业

独立创业是指创业者个人或创业团队白手起家进行创业。独立创业可能基于各种原因,如发现了很好的商业机会;独立性强不愿受别人管制;失去工作或找不到工作;对大组织的官僚作风和个人前途感到无望;受其他人创业成功的影响等。独立创业获得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些赫赫有名的创业者许多都是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

独立创业的生涯充满挑战和刺激:你的想象力和能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不会受到单位中官僚主义的压制和摧残;你可以自由地施展你的才能和实现你的抱负,而不会有人对你指手画脚和发号施令;你可以接触各类人物,从事各类工作,经历各种感受,而不是固定地日复一日地从事单调、乏味的工作;你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财富,实现更高的需求,而不是重复工作、挣钱、消费这一简单的循环。这就是创业的魅力所在和人们趋之若鹜、心之所向的原因。

但是,独立创业的难度和风险较大。因为创业者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经验和支持。资源需要费尽周折地去筹集,经验需要在成功与失败的实践中积累,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十分有限。在独立创业的企业中,有一部分成功了,带来了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的满足,而另一部分却夭折了或增长缓慢,带来失败的打击和挫折感。创业失败既有外部的原因,如经济衰退、竞争加剧等,也有内部的原因,包括财务负担过重、没有足够的现金流、缺乏经验、创业者团队的矛盾与冲突、陷入法律纠纷等。创业失败的一个普遍原因是对自己开发的新产品或服务以及进入的新领域缺乏了解,准备不足,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就束手无措,停滞不前。或者一开始很容易的成功使得创业者盲目乐观,变得自高自大和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使得企业迅速扩张,超出创业者的管理能力,导致管理失控,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下降,亏损加大,企业陷入危机之中。

②母体脱离

母体脱离是公司内部的管理者从母公司中脱离出来,新成立一个独立企业的创业活动。母体脱离的创业者拥有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经验和关系网络,生产同原公司相近的产品或提供类似的服务。母体脱离不是个别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创业者与原管理层不和从而分离出来,或者是创业者发现了商业机会但原管理层不认同或不重视。

母体脱离的频繁程度与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和行业类型有关。母体脱离更多地发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和新兴行业。因为这时产品供不应求,竞争还不激烈,市场空间很大,预示着巨大的商业机会。美国硅谷和北京中关村的发展就是典型的由一家公司裂变为两家,两家裂变为四家甚至更多公司例子。

新兴行业或者非新兴行业但进入障碍小的行业容易发生母体脱离。例如,谷歌前员工凯文·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从Google离职后与其他人联合创办了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2012年,Facebook斥资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5亿元)收购了Instagram。酷我音乐董事长兼CEO雷鸣是百度创始七剑客之一,首席架构师,他于2005年8月与怀奇女士创办酷我公司。再如,餐饮业中一个手艺好的厨师离开老板自己开业,咨询业中一个优秀的咨询专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客户后另起炉灶等,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母体脱离的成功与否与创业者的筹集资金和组建团队的能力密切相关。寻求资金支持是母体脱离的创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为离开资金支持,创业活动难以起步和展开,创业者必须在筹集资金以及运用资金方面具有创造力。因为母体脱离的创业者可能只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最常见的是技术专家或营销高手,他们欠缺其他方面的管理技能,这就需要组建一个高效的创业团队,来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地进行创业活动。2015年,万科集团副总裁刘肖和链家地产掌门人左晖喝咖啡时一拍即合,敲定万科和链家合作进军装修业,一场“脱离母体”公司的创业实践随即展开。“脱离母体”的意义在于,新业务将独立运营,而不是万科、链家产业链中的一环。万链不与万科、链家产业有关联业务仅仅是开始,从双方调来的管理团队也被要求脱产创业。尽管如此,万科、链家对其的隐形“输血”却从未停止。有着多年经验的万科,将其采购、质检、设计、研发体系“无偿”输送给了万链;链家在北京的几千家门店和数万经纪人成为万链获取C端的最佳渠道。

③企业内创业

企业内创业是指在大企业内部创业。现在的大企业已经不再是创业热潮中的旁观者和被动的应对者,甚至一些知名的大公司也在积极地寻找和追逐新的、有利可图的创意和商业机会,这就是内部创业者要完成的工作。

中国大陆最早尝试内部创业的是华为。2000年8月15日,华为出台了《关于内部创业的管理规定》,凡是在公司工作满2年的员工,都可以申请离职创业,成为华为的代理商。公司为创业员工提供优惠的扶持政策,除了给予相当于员工所持股票价值70%的华为设备之外,还有半年的保护扶持期,员工在半年之内若创业失败,可以回公司重新安排工作。随后,华为内部不少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人员纷纷出去创业,其中包括李一男、聂国良两位公司董事会常务副总裁。

中国PC生产巨头联想也在内部创业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和探索。2014年12月11日,联想为鼓励内部创业,成立了神奇工场。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曾报道了对神奇工场CEO陈旭东的采访,并评价到“用户需求成了产品升级的驱动器,创业冲动催生了公共创新的服务器。开放共享、协同创造的互联网思维,正在搭建一个又一个资源整合新平台,释放新活力,开拓中国产业升级的新路径。”2015年3月25日,神奇工场还举办以“智享轻生活”为主题的智能家居体验,正式发布全球首款免安装路由器以及全球最小的智能家居平台。就这样,神奇工场从移动互联网切入,一方面帮助创业公司将想法转变为现实,另一方面也帮助传统的企业向互联网转型,使联想实现了从关注硬件到关注硬件+软件+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转型。

一直“鼓励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中之外,用20%的工作时间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的谷歌公司,于2016年3月推出了内部孵化器“Area 120”项目,旨在让团队可以尝试各种有望成为最终产品,或集成到现有产品中的新奇创意,用于支持员工进行内部创业。员工可提交BP申请加入,被批准后便可全职将该想法落地,如果成功的话可以单独成立公司并获得Google的投资。

2.3.3 基于创业效果的分类

依据效果对创业进行分类是一种常见的分类形式,这样的分类有助于创业者关注创业活动效果,提升创业活动质量,也有助于创业活动的成功。在这方面克里斯汀和戴维森的分类更具有代表性。

克里斯汀等人依照创业对市场和个人的影响程度,把创业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如图2.4所示,即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安家型创业和冒险型创业 [28]

图2.4 基于价值创造的创业类型

①复制型创业。这种创业模式是在现有经营模式基础上的简单复制。例如,某人原先担任某家电公司部门主管,后来他自行离职,创建了一家与原家电公司相似的新家电公司,使新组建公司的经营风格与离职前那家公司也基本相同。现实中这种复制型企业的例子特别多,是由于前期生产经营经验的累积而使得新组建公司成功的可能性很高,但在这种类型的创业模式中,创新贡献较低,也缺乏创业精神的内涵,并不是创业管理研究的主流。

②模仿型创业。模仿型创业虽然很少给顾客带来新创造的价值,创新的成分也并不算太高。但对创业者自身命运的改变还是较大的。如某煤矿公司的经理辞职后,模仿别人新组建一家网络公司。相对来说,这种创业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学习过程较长,经营失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不过,如果是那些具备创新精神的创业者,他们能够得到专门化的系统培训,注意把握市场进入契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③安家型创业。这种形式的创业,其创业者创业个人命运的改变并不大,所从事的虽然仍旧是原先熟悉的工作,但的确在不断地为市场创造新的价值,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例如,企业内部的研发小组在开发完成一种新产品后,继续在该公司开发另一种新产品。安家型创业强调的是个人创业精神的最大程度实现,而并不对原有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

④冒险型创业。冒险型创业模式,将极大地改变个人命运,从事一项全新的产品经营,个人前途的不确定性也很大,同时,由于是创造新价值的活动,因此将面临较高的失败的可能性。尽管如此,由于这种创业预期的报酬较高,对那些充满创新精神的人来说仍富有诱惑力,但是它需要创业者高超的能力,适当的创业时机,合理的创业方案,科学的创业管理。 EZ2p2kIL7w4feFghkJltLvonsmTRtHBrnh5k+K87ABhA3g3XztcKiTQ0ShmlQOaw



2.4 创业精神与企业社会责任

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在南洋理工大学读书时,陈欧凭着一台计算机,搭建起了一款在线游戏平台GG,并邀请到了两位顶级魔兽高手,WCG冠军和ESWC冠军进行巅峰对决。这为他赢得了第一批用户。但随着用户量的增加,没有资金储备的陈欧日渐窘迫,能拉到的赞助可谓杯水车薪,投资人对他不屑一顾,这让GG的发展举步维艰。而这时,陈欧要去斯坦福读MBA,于是他便引入一位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并出让了部分股权。随后,这位职业经理人引入其他天使投资人,通过运作,使陈欧手里的股权只剩30%多,陈欧失去了对公司的掌控,最终被排挤出公司。

第二次创业,陈欧在国内成立了一家游戏公司,模仿美国的商业模式,在社交游戏中内置广告。但是由于国内市场与美国差别较大,这个公司很快也破产了。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知道失败的原因,还要从失败中找到商机。这两次失败的创业经历让陈欧有了两个收获:一是公司需要有健康的股权组织构架;二是照搬国外模式是行不通的。

2010年3月,陈欧、戴雨森联合创立聚美优品,以团购模式切入化妆品电商行业。生意火得一塌糊涂,但很快遭遇“301”滑铁卢。聚美“301”遭遇滑铁卢,让他认识到网站崩盘意味着技术的系统架构、代码质量存在问题,至于爆仓,则是发单能力远落后预期。于是,他冷静下来,正视公司发展中拔苗助长的过程,开始重视整个团队的发展。失败不可避免,失败是挫折、是痛苦,更可能是灾难。人人都不想失败,害怕失败,但一定会有失败的时刻。所以失败需要学习、需要适应,更需要奋进和努力。他很庆幸,每次都没有被失败压倒,每次都能从失败中昂起头来,从失败中学习,努力尝试不输,把失败变成成功。

现在,聚美优品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化妆品限时折扣网站,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超过35亿美元。陈欧成为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其所持股份市值超过11亿美元。2015年,陈欧以11亿美元获得亚洲十大年轻富豪第六名。在聚美优品的广告中,陈欧为自己代言,他一番励志的话语激励了更多正在创业的年轻人。他说:“也许会失败,但人生很短,千万不能让自己后悔,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要想成功,先要迈过失败那道坎。2017年,面对互联网环境下激烈的竞争以及不确定性,聚美优品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陈欧在主营业务之外,开始进军智能家居领域以期实现多领域、跨平台发展,至于成果如何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资料来源:节选自“南方财富网.《最年轻上市公司CEO,真如表面上一帆风顺》. http://z mt. sou thmoney.com/kandian/2016/05/600252.html.2016年5月12日”。

作为一名“80后”创业成功者,陈欧是一个成就感驱动的人。他没法容忍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对他来讲,平庸就是失败。对于陈欧来说,他的每一次创业,都没有被先前的失败所压倒,每次都能从失败中昂起头来,从失败中学习,努力尝试不输,把失败变成成功。创业是个艰难的过程,并不是仅凭简单的梦想就能成功。因此,创业者应该具备领导能力,强大的判断力和学习能力,以及必不可少的创业激情和创业精神。

2.4.1 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作为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追求进步、建功立业的精神状态,充分体现着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定意志,展现着一个社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是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

德鲁克在萨伊价值创造定义的基础上,将机会作为研究重点,指出创业者并不需要引起变革,而是善于利用由于技术、消费者偏好和社会标准等变化所创造的机会。以机会为核心的定义成为当今创业者精神研究主流,这也正是当今管理学者对于萨伊价值创造思想的继承,因为识别和把握机会是创业者高效使用资源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在德鲁克看来,创业精神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机会被确认、被创造,最后被开发来产生新的财富。换而言之,创业精神的核心在于创新精神,在于最终为社会创造出新的价值,也就是创业者通过创新的手段,将资源更有效地利用,为市场创造新的价值。创新精神之所以成为创业精神的核心,归根结底是创业活动的开拓性所决定的。由于创业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本身就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一种创新。因此,创业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创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29] 。同样,“创新之父”熊彼特也指出,所谓创新就是创业者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创业者被称为“创新的灵魂” [30]

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视角对创业精神进行了解读。斯迪文森(Howard Stevenson)将资源充足性作为对机会导向创业者精神定义的补充,指出创业者精神是不受当前所拥有资源的限制而不断追逐机会,创业者善于整合他人资源来实现自身愿景。可见,创业者精神理论的研究并不限于创立新的企业。在对新时期社会型组织研究的基础上,佐治亚·迪斯指出,在新时期社会型组织的建立和成长过程中,体现出很强的创新性、机会导向和整合资源能力,同时拥有良好个人声誉、成就欲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创立者是社会型组织建立的重要推动因素。约翰·汤普森指出无论创业者精神研究范围如何,均应包括三个关键因素——愿景、能够实现愿景的创业者和成长欲望。而社会领域中同样存在这三个关键因素,因此,社会领域同样存在创业者精神,即社会创业者精神,社会创业者精神是创业者精神在社会领域的拓展 [31]

创业精神是一种类似能够持续创新成长的生命力。依据创业精神的主体差异,有学者将创业精神分为组织的创业精神和个体的创业精神。其中,组织的创业精神是指在已存的一个组织内部,以群众力量追求共同愿景,从事组织创新活动,进而创造组织的新面貌;个体的创业精神,指的是个人力量、在个人愿景引导下从事创新活动,并进而创造一个新企业。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弘扬创业精神与进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熊彼特和德鲁克所描述的创业精神,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企业生存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随之变化调节。然而现实往往很残酷,社会、经济、政治压力和竞争压力接踵而至,小企业在面对挑战时所表现出的灵活性是他们最重要的生存法宝,而其根源就是创新精神。许多大企业也同样在进行着不断的变革,但由于大企业受到自身既得利益的影响,变革阻力较大。而可持续发展的大企业都有持续不断的创新精神,可以让“大象”翩翩起舞。

2.4.2 创业企业社会责任

王老吉:将社会责任化为企业发展原动力

雅安地震、云南鲁甸地震、“尤特”强台风、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每一场灾害发生后,王老吉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及时组织人力物力为灾区提供援助,反映了王老吉对待社会、环境和人的本心。不仅第一时间进行捐助,更明白身处灾区的人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时的捐款,而是更长远的、能持续继以为生的援助。因此王老吉积极地在当地投建生产线,拉动当地就业和经济,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之路,不仅及时“输血”,更帮助“造血”,行善有道方能够源远流长,方能体现健康吉祥。

作为一个做正宗凉茶,为大众清热祛暑湿的品牌,王老吉洞察夏季高温一直都对户外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挑战。高温天气来袭时,王老吉心系户外劳动者,携手权威媒体深入全国八大省市、地区进行调查,了解户外高温者的工作情况,联合发布全国首份《户外高温劳动者调查报告》,并倡议社会各界成立“高温关爱日”,开启“王老吉夏日清凉战车”全国巡游之旅,联动社会各界,为交警、快递、电力工人等各类户外劳动群体送上解暑凉茶、科普科学防暑知识。

这一场有温度的公益行动,即反映了品牌着眼于实处,更体现了一线基层做实事的执行力。

资料来源:节选自“经理人网.《王老吉:将社会责任化为企业发展原动力》. http://www.sinomanager.com/65082.html. 2017年8月15日”。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理应对其劳动者、债权人、供货商、消费者、公司所在的居民、自然环境和资源、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承担一定责任。《公司法》不仅将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理念列入总则条款,而且在分则中设计了一套充分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可见,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具有了法律地位。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最早于1924年由英国学者欧力文·谢尔顿提出,其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保护其权益,以获得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得以可持续经营,仅仅考虑经济因素对股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因素,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欧美发达国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从当初以处理劳工冲突和环保问题为主要追求,上升到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阶段。在时间上,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来专门处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公开发表社会责任报告。对于西方国家的创业者及其企业来说,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要积极参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贯彻执行由此衍生的SA8000等各种企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 [32]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其含义本身的模糊性,加之不同学者研究的视角不一样,企业社会责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进行了解读。

1.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

(1)企业社会责任的古典观

古典观的最重要倡导者是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他认为在自由企业制度中,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对股东负责,而股东想尽可能地多获取利润,因此,企业的唯一使命,就是要力求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是在比赛规则范围内,为增加利润而运用资源、开展活动。

(2)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

持社会经济观观点的学者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第二目标,企业的第一目标是保证自己的生存。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必须承担社会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他们必须以不污染、不歧视、不从事欺骗性的广告宣传等方式来保护社会福利,他们必须融入自己所在的社区及资助慈善组织,从而在改善社会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2. 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1)经济责任

企业必须承担经济责任,最直接地说就是盈利,尽可能地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最基础的层面,没有经济责任作为基石,企业社会责任这个金字塔便只能是空中楼阁。

(2)法律责任

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表现在企业应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企业的法律责任主要有:完成所有的合同义务,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承兑保修允诺;带动企业的雇员、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共同遵纪守法,共建法治社会。

(3)道德责任

道德责任包括那些为社会成员所期望或禁止的、尚未形成法律条文的活动和做法。消费者、员工、股东和社区认为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能尊重或保护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凡是能反映信义的所有规范、标准、期望都是道德责任所包括的。

(4)慈善责任

企业的慈善活动或行为被视为责任是因为它们反映了公众对企业的新期望。这些活动是非强制性的,取决于企业从事这些社会活动的意愿。这样的一些活动包括企业捐赠、赠送产品和服务、义务工作、与当地政府护的其他组织的合作,以及企业及其员工自愿参与社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活动。

3. 提高创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

创业企业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业企业除了关注自身发展,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创建伊始就应清楚地认识到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创业企业也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着社会责任的实践。创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促进了其生存和成长。其原因就在于社会责任的实践致力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关注,创造正面的企业形象和发展与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积极的关系,因此,创业企业也能够从社会责任实践中获益 [33] 。创业者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提高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量。

第一,制定实施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竞争战略。突破传统的企业竞争战略,在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打造企业新的竞争优势是我国新一代创业者的必然选择。

第二,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建设其实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可以使人在工作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新时期企业文化整合和再造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际企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第三,把社会责任的理念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不仅要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还要对客户、供应商负责,对自然环境负责,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WarbyParker:企业社会责任愈发重要而非过时

美国眼镜公司Warby Parker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是其具有独特的企业家精神。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四个学生在校期间创建了这个公司,创建人之一曾在NGO工作过,做过很多关于眼镜需求方面的研究。他们建立了引领性的独特商业模式——“买一捐一”,就是每卖出一副眼镜,便捐赠出一副眼镜给印度农村,使印度贫穷地区的弱势群体也能戴上眼镜看书和学习。这种独特的公司文化和捐赠形式,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使消费者清晰地知晓企业捐赠的去向,并且乐于参与到企业社会捐赠的行为中。

通过这种方式,Warby Parker发展得很快,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它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而且也为社会做了好事。当消费者知道他们每消费一副眼镜,就帮助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需要眼镜的人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时,他们会更乐意消费这个公司的产品。

一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企业家个人的情怀在里面,随着公益理念的传递,企业家精神逐步显现,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帮助解决社会问题,这反过来又为企业创造了很大优势。这家公司在取得辉煌商业成就的同时,其市场估值也迅猛超过10亿美元,成为极少数非科技类创业公司中的“独角兽”。

资料来源:根据“新浪公益.《企业社会责任愈发重要而非过时》.http://gongyi.sina.com.cn/gyzx/qt/2016-09-02/doc-ifxvqctu6027687.shtml.2016年9月2日”改编。 EZ2p2kIL7w4feFghkJltLvonsmTRtHBrnh5k+K87ABhA3g3XztcKiTQ0ShmlQO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