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是这样的人:他能发现机会;筹集发掘机会所需要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并承担发掘中的有关风险。
——C.巴罗
杨浩涌,赶集网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中国科技大学工学硕士,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曾在硅谷世界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之一Juniper Networks核心开发组从事研发工作,曾创办Tromphi Networks并任CEO。2004年12月,杨浩涌从旧金山回到北京,用了一周时间注册公司、招聘员工,在清华科技园的一间70平方米的房子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旅程。10年后,他创办的企业被人们称作“挂满弹药的小毛驴”,小毛驴载人去赶集的广告形象也已深入人心。公司于2014年8月完成超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并计划于2015年启动上市。对杨浩涌来说,创业源于当年的一次冲动。
“把美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搬到中国去”,这个想法是驱使杨浩涌当年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当时的他,“对中国互联网一点儿也不懂”,但就认准了分类信息网站是个好东西。“我觉得它(Craigslist)有那么多人在用,就一定是有价值的。”杨浩涌说,“许多伟大的产品都是这样,不论社交网站还是搜索引擎,在早期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商业模式,但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杨浩涌并没有想太多,一心只想抓紧时间回国,想抢在别人行动之前占领先机。回到北京后,他和一个兼职学生在两个月内完成了网站架构。2005年3月,网站上线。但不久后,全国突然涌现出1000多家分类信息网站。手里只有凑来的10万美元的杨浩涌,不得不思考这笔钱应该花在哪里、怎么花。
当时,国内大部分网站效仿Craigslist的做法,设立许多城市分站,提供多种服务类目,但却似乎有点水土不服。杨浩涌决定先不在全国铺开,而是单点突破,集中资源拓展北京市场,并且只专注于租房、二手货和交友这三个品类。“创业早期还是专注点好,其他城市又够不到,没有那么多资金。”在他看来,要赢,就要拿自己的优点去打别人的弱点,全力攻占一个“山头”。当时全国的同类型网站中,只有赶集网专注于北京市场。但最初的4年,杨浩涌和他的团队却是“苦熬”过来的——公司缺的不是干劲,而是资金。2008年赶集网融资时恰好遭遇金融危机,许多有意向的投资人放弃了投资,而终于拿到一份投资意向书的杨浩涌,却为这份合同足足等待了11个月,“这对任何创业公司来说都非常煎熬”。在收到资金前的3个月,公司账面上的钱已经用光,杨浩涌只好带领员工拼命做销售,接广告。最揭不开锅的时候,公司也没有裁员,而是鼓励员工回家休假,高管不拿薪水。
熬过了这段低谷,2012年的中国互联网迎来了团购这个大风口,赶集网也迎来了成长的高峰期,网站流量激增。到2012年,公司因为新业务需要从几百人一下扩张到近2000人。但对这次扩张,杨浩涌将它认定为“决策失误”。投身于团购泡沫中的赶集网,在主营业务还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又匆匆新开一条战线。这给公司运营构成了极大的挑战。短短几个月内,国内的团购企业已经厮杀得十分惨烈,赶集网的团购业务在6个月后不得不叫停,裁掉大量员工。经历了这件事,杨浩涌发现从前公司太专注于技术,欠缺管理方面的经验。“任何一个创业公司在快速扩张的时候,不能只专注于业务本身,还应该关注团队建设,包括组织的流程。”他说,“团队要跟着创业者一起成长才行,如果出现一个短板,整个公司就会受到影响。”
现在的赶集网已经历数轮融资,不会再有当年资金断裂的窘迫,摆在杨浩涌面前的也不是“风口在哪,要去做什么”的问题。他似乎又回归到刚刚创业时的风格: 专注 。如今,赶集网的分类信息业务保持着150%的增长。杨浩涌认为,公司可以开拓的新业务很多,但更重要的是把本身的业务做大做强。“现在跟之前不同了,我们更多的不是去考虑应该介入什么新业务,而是如何将一家上千人的公司经营得更持久,让它发展得更长远。”虽然已经在这个领域打拼了10年,但杨浩涌认为,生活服务领域的机会其实才刚刚到来: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生活服务的提供者组织起来,更高效地向用户提供服务,这将是下一个大趋势,“生活服务是比电商更大的蓝海”。他指出,在许多成熟市场,生活服务领域的产值占GDP比重超过了70%,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却是第一次超过50%。
如今,赶集网已经将越来越多的重心转向移动互联网,今年来自移动端的流量已经超过60%,而这个数字在去年只有30%。对于一些专注单一业务的垂直类网站,赶集网已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杨浩涌将这种“反向侵蚀”现象的原因归结于两点:一是不同的战场,二是降维攻击——赶集网在三四线城市的流量几乎都来自移动端,在获取用户成本上也比一些垂直类网站要低。“以招聘为例,它们每天的简历大概在2万到4万份左右,而我们每天新增十几万份简历。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关注基层劳动者的需求,把这些用户的体验做好,就有价值。”许多垂直类网站的商业模式是收取会员费,将许多用户挡在了门外。
杨浩涌认为,分类信息网站的平台优势和各分类互补协同的规模效应更为明显,“对于用户来说,在赶集网上找到工作,会产生一定的用户黏性,之后的租房、买房、生活服务等需求也会在上面解决。”在今年赶集网的整体营收中,有40%~50%来自招聘业务,招聘销售额全年预期达到7~8亿元。10年前涌现的1000多家分类信息网站,现在大都不见了踪影,而杨浩涌却坚持了下来,原因就是一种享受过程的心态,“越做到后面,越不是钱的问题了”。“赚得再多,也就是一个房、一辆车,吃好一点,出去玩一玩。”他说,“目的在于过程。创业的过程中有各种问题,想办法解决。发现很多人在用它,觉得它有用,这就又回到了当时为什么回国创业的初衷。”杨浩涌经常问自己,现在有2亿人在用这个网站,为什么不是5亿人、10亿人?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态,他更关注用户的想法。“互联网很有趣的一个特点就是,许多创新的推动力来自你对未知的好奇心,就是希望看到一个业务做起来时有很多人去使用它,这种感觉是非常愉悦的。”
资料来源:转引自“品途商业评论.佚名.《赶集网杨浩涌:一个比电商更大的蓝海》.https://www.pintu360.com/a5945.html, 2014年12月18日”。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或许很小,但足够伟大。对于杨浩涌而言,一方面,创业不是顺势,不是弄潮,而是与命运升降的漫长较量,是上一个十年和下一个十年的交托,无论在资本的春天还是冬天,这位创梦者都以巨大的耐力、自省力和决断力锤炼自己,为了梦想,纵情向前。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家,杨浩涌顺势而为,基于创新整合优势资源,将分类信息行业带入更高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