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代前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航空运输战略联盟备受关注,运用战略联盟将航空货运相关主体有机地融入现代物流服务是航空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航空物流战略联盟即是将物流职能主体有机结合起来的契约型组织形式。产业实践中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的组成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有效反映多种联盟组成的稳定性,这一问题至关重要但未被解决。本研究 主要解决以下几个与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稳定性相关的问题:一是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有效识别;二是通过数学建模实现稳定性分类的准确判别;三是稳定性的控制问题。

研究从航空物流的一般性发展问题着手;在厘清航空物流发展趋势和方向后将研究指向了航空物流战略联盟这一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组织形式;从理论研究角度深入挖掘基本概念的实质,专题文献综述详细阐述航空物流、航空物流服务、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的本质和特征等内容,从而为后续全面研究稳定性奠定了基础。深入分析和论述了各学科领域有关稳定性的理论成果,通过对比不同领域给出稳定性概念和国外物流联盟稳定性管理实践,采用比较、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系统整理了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稳定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稳定性成长的理论观点和二维稳定面理论观点,并进行了实验探讨。

针对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识别问题系统地设计了识别流程:第一步,借鉴已有的一般战略联盟研究成果完成一般性影响因素识别。第二步,如何识别出具有航空物流产业特征和发展特征的稳定性影响因素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研究采用元胞自动机作为产业发展演化的建模工具,从而有效识别出航空物流成本、点线协调能力、物流集中度三项稳定性的特征影响因素。第三步,组织航空物流产业的多领域专家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将访谈作为前两个步骤的检验和补充。借鉴NASA-TXL量表设计了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稳定性负荷量表,将其用于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数据调查;选择对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相关业务和管理比较熟悉的产业专家及学者为调查对象,在对象选择过程中尽量做到人员来源能覆盖到航空物流各职能相关企业和各服务环节。在提出航空物流战略联盟基本结构后,二轮专家访谈的目的是有效地对稳定性进行分类,具体分为随机稳定性、市场稳定性、联盟组合稳定性、多维相关稳定性。

稳定性判别问题是稳定性研究的核心,为了保证稳定性量化模型判别实践的有效性,采取递进/平行建模思路:递进思路即首选使用成熟常用的方法(含成熟方法的改进),其次选在本领域未使用过的新方法;平行思路即使用两种方法同时建模。具体建模过程是首先将多元回归方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稳定性判别建模,其次是将新方法贝叶斯判别方法应用于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稳定性判别领域。两种方法建模的判别效果都较好,前者构造简单,后者更适于管理实践,后续的稳定性控制研究基于对两个模型的综合使用。

稳定性控制研究从一般合作行为的互补效应与协同效应出发,设计了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稳定性控制的互补机制和协同机制。前者包含能力互补、激励互补、约束互补和监管互补。后者包括学习协同、信任协同、竞合协同和文化协同。提出四大联盟稳定性控制策略:第四方物流思维、链式联盟组合管理、稳定性成长地图和联盟生态位调整。 JQYLhyGABy8Bn4Gw3U8qpySEu51Exqfgk3Yg1goG9Guj2kiiT5OHhMd9kG85or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