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成为高层,学会“敞开”这门艺术

敞开和防御状态最大的不同,就是承认有些事我不懂、不知道、没想明白。

领导陷阱:敢说不敢听,敢答不敢问

敢于“建造”之后,我成了副董事,之后又升职为麦肯锡的合伙人。

我在麦肯锡这些年训练的一个表面成果,就是特别能说,可以滔滔不绝。项目投标、进展、结束都靠PPT展示,靠说。似乎领导位置越高,就越能说。

但是,我发现有一些让我仰望的领导给人的感觉非常不一样,他们话不多,但很会听。似乎听你说完,他们就知道你深层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还特别会问问题,有时候提一个问题就能让思考方向大不一样。

这是什么能力?后来我知道了,这是教练的能力。

做教练,是更高阶的领导力。

我们很多人对教练有误解,觉得就是教别人做事。其实职业教练并不教怎么做,也不告诉你答案,而是看到了你看不到的东西,通过问问题,做你的镜子,让你自己找到答案。

这种能力不需要PPT辅助,也不需要口齿伶俐。它需要的不是说,而是听。

能做到听的前提,是“敞开”的状态。我们总在不停地输出观点,其实内心底层的状态常常不是防御就是攻击,是证明“我懂、我对”的状态。

麦肯锡是一个高能量、高竞争、高压力的环境,很多职场环境也是如此。在这种环境里,人经常会处于一种“备战”状态,是防御性的,也是攻击性的,像披了一层厚厚的铠甲,总准备着应对向我飞来的各种挑战,要做最完美的应对,好打胜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有效性其实有限。因为我们的内在状态是关闭的,外面穿着铠甲的时候,动作范围必会受限。这样的状态还会让人很累——不仅我累,团队也累,客户同样累。

而能看到真正的底层问题并聚焦于此,做有效的讨论和决定,需要人处于“敞开”的状态。

敞开不是“松散”,这种状态和防御状态最大的不同,就是承认有些事我不懂、不知道,而不是说我什么都想到了,成竹在胸,有问必答。

但是这种状态很难在咨询业立足。因为客户付给我们咨询费,就是要答案、要方案的。你似乎要把答案给得滴水不漏,方案做得无可挑剔,才“值”这不菲的咨询费。怎么敢说“我不懂”“我不会”呢?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要“敞开”,或者说认怂,是很需要修为和勇气的。

这里的认怂不是推责,而是在做了足够多的功课和思考之后,坦陈我们当下认知的边界在哪里。

认怂,不丢人

我曾经不敢认怂,但这种“不敢”后来被一个客户治愈了。

那是我们服务的一家医药企业的中国区老大C先生。他在业内非常有经验,做销售出身,对市场非常了解。他讲话很少,但不言自威,是“人狠话不多”的风格。

我们是被他的上一级领导请来的。这位C先生不觉得我们有什么价值,所以我们的团队一开始面对的就是一个很难搞的主要客户。

我是学生物的,对医疗市场有不少经验,但是对这个细分市场并不了解,需要从头学。我带的团队就更没经验了,成员虽然都是聪明能干、名校毕业的年轻人,但是对这个市场的了解也是“零基础”。

我那时候就想,一定要做足功课,把我们可以了解的都了解到,不要在C先生面前露怯。所以,我带着团队在前期特别努力地了解市场,做访谈,做一切能做的功课。偶尔,C先生走过我们团队坐的房间,会说几句风凉话,比如:你们现在重头学,能学到哪里?团队成员都毕恭毕敬地报告说我们了解的情况,他不做置评,听完了就离开,搞得团队成员心里直打鼓。

我们那时候团队的办公室在下沉的半层,办公室外面有一段开放楼梯,能通到上一层楼。有一次,C先生从那段楼梯走下来,叫我的团队成员过去。他站在楼梯拐角的小平台上,像在城楼上对着半层楼梯下面的团队“训话”,说:你们太没经验,市场不是这样的。他的声音很大,又是在开放空间,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应对,站在那里感到很尴尬。

那时候,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和这位C先生相处,如果用惯用的方式武装自己之后,说“我们也知道一些呢”,会让他笑掉大牙。他在行业里做了20多年,你学的再多,也不能和他比。因此,我只有一个选择:认怂。

于是我硬着头皮去找他,开门见山地说:C总,您在行业经验丰富、名声远扬。您一眼就看出来了,我们的确是门外汉。但是我想,既然我们在做现在的工作,就希望能对您和您的团队有用。我们的弱点很明显,我们没有您和您的一线团队这样的市场经验,但是我们也有优势,就是可以和您一起推动一些平时不好推动的战略和业务层面的转变。您看,在我们的项目范围内,在哪些方面能切实帮到您?

这样承认我们没经验,和他的团队在这方面相比“不行”,就好像用针在C先生吹得鼓鼓的气球上扎了个小眼,气很快就撒出来了。C先生揶揄了我几句,嘲笑了一下我的博士学位,然后就打开了话匣子,说了很多我想不到的问题和他的想法。其实他有他的困境,就是他虽然很熟悉市场,但是公司总部的一些部门不理解,这对他的工作造成了障碍,他很难调动所需的资源。

因为我不得不用“敞开”的心态进行这一次谈话,于是我奇迹般地发现C先生也“敞开”了,说了自己真实的困难和想法。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项目的方向做了调整,开始了和C先生的团队完全不一样的互动模式。几个月后,项目顺利完成,我和C先生也建立了信任关系。

——

这个“敞开”的实质,就是从说到听。

说的状态往往是防御性的,是证明“我行”的状态,非常以自我为中心,其实也带有隐形的进攻性。因此,别人只能挑战你:你表现得这么厉害,那我就试试你到底有多厉害。我们需要调整状态到“我就是想知道你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出现,我怎么才能帮到你”。这和“我知不知道、厉不厉害”没关系。

一旦我们调整到“敞开”倾听的状态,就会发现对方也是“敞开”的,你可以听到他们真正的想法和真正的困扰。

开放性的问题寻求的不是表面的答案,而是和客户一起“走”一趟,一起面对棘手的真实问题,特别是对方不愿意面对的难题,进而找到解决的路径。

在“人”的层面,“敞开”才可能有联结,有联结才可能有信任,有信任才可能有“事”的层面的变化。

承认“我也不知道”,再进一步敞开,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痛苦和纠结与对方产生联结。其实,当我们分享自己“弱”和“不堪”的体验时,就是给对方一个张开双臂的邀请,对方会意识到他也可以对你这么做。事情的层面才能往更深处推进。

C先生“逼着我”学会了“放下”和“敞开”,在职业生涯里向上走了一个台阶,我对此无比感恩。正因此,我才了解他在“人狠话不多”的背后,其实是一个非常善良、侠义的人。他和我分享为什么在医药行业工作,是因为他年轻时遇到的一个荷兰老板在西藏收养了两个孩子。别人收养都是挑健康的,而他收养的孩子都不健康,其中一个患有眼部的癌症。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们都在照顾这个病孩子。C先生非常不理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这不是给自己增加负担吗?没想到荷兰老板说:不是这样的,这两个生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我们收获的远比付出的多。C先生说那对他有特别深刻的影响,于是他也开始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人生。

在讲这个故事时,我看到他的眼角泛着泪光。如果没有之前的“敞开”,我怎么会知道那个居高临下的严峻老头的内心如此柔软? 所以“敞开”就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能看到更真实的人和内心。做到这一点,才真的能“领导”。

当然,我们能敞开接纳别人的前提,是先看见和接纳真实的自己。如何才能面对真实自我?书的第五部分会更多地提到。

做镜子,不做海绵

做“教练”的另一个对象是周围的同事和员工。

我们常常以为,做更高层的领导需要的是“我很厉害,我能解决外面的问题”。

但其实,做领导更需要的是内功。做“教练”便是不仅自己做内功,还可以支持周围的同事做内功。

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系里。几乎所有人在职场都会有人际关系的困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对待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职场人,特别是女性,非常在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和态度。不管别人说什么话,我们往往都会代入,也往往会有很大的情绪起伏,甚至就像海绵一样对这些评价照单全收,吸到自己身上,最后自身变得越来越沉重。

一个重要的成长就是意识到别人说的话都是他们内心的投射而已,和你并没有关系。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见什么吸什么的海绵,而是一面镜子,将投给你的评判反射回去。

做镜子的这个转变也是成为“教练”的核心能力。一方面需要我们自己内心清明,可以关注周围人的底层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是相信对方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去他应该去的地方。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借助一个重要的工具, 不是给答案,而是问问题。 我在麦肯锡成长关键期的心态转变,其实都是被领导这样问了好问题的结果。

如何问?

→ 多问“为什么”。我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倡导要问“五次为什么”,一层层问,问五次,往往就可以找到真实的问题所在。

→ 保持真正的好奇心,不要想当然。因为很多事背后的真正缘由常常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那样。

→ 警惕脑海中常出现的一个词:应该。

怎么在一场“教练式对话”中做到这三点呢?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想换一个岗位。

哦,为什么?

因为很多工作完不成,我觉得我不能胜任这个工作。

哦,为什么不能胜任呢?

因为我能力不够吧。

为什么这样想呢?

因为同事们好像都能比较轻松地完成。

是这样吗?你知道他们的状态吗?

感觉都比我的状态好。

你知道他们的状态吗?

……并不知道全貌。

你为什么觉得是自己的能力问题呢?

我在这方面没经验。

没经验是最要命的问题吗?

也不是吧,可以学。

那你觉得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不知道怎么开始学,找谁学。

周围有你觉得可以学习的对象吗?

有啊,但是我不能问那个人。

为什么呢?

她很忙,我也不敢问。

为什么不敢问呢?

我觉得会耽误她的时间。

如果不问,做不出来是不是更耽误时间啊?

是啊,但我还是不敢问。

为什么不敢问呢?

我觉得没资格。

为什么没资格呢?

她这么忙,我问的问题有时候是很初级的。

如果你去问了她,你觉得最差的后果是什么?

是觉得我浪费她的时间吧。

这个后果差到不可接受吗?

也不是。

好,那要不要试试?

这段对话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可以是想到了其他求助路径,也可以是有了勇气去沟通,但其核心是在一团乱麻的压抑状态里,弄清楚困扰内心的究竟是什么。比如,我们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到,不问的核心是不自信,而不是对方忙,解决方案也并不困难。

在这里有两个原则, 一是带着善意,放下评判,以无限可能的眼光看眼前的人;二是不要急于给出自己的方法和答案。 相信每个人只要愿意向内看,都有能力找到前进的路径。你只需要做一个能展开对话的伙伴。

图4.1 “做镜子”的原则和方法

前文讲到的项目经理、新加坡人Connie在我愤愤然吐槽领导、要离职的时候,和我的对话就是教练式的,而且是一次非常有效的谈话,它让我调整了心态,愿意去成功并为之付出努力。

到这里,我走过了领导力的三个阶段:做事、建造和教练。第四阶段,即激发和引领,是我多年后才开始意识到的。

现在这个话题先告一段落,因为在职场工作几年的我,要考虑生孩子的问题了!

觉察练习· 敞开

你尝试过全然倾听吗?

请选择一个人,对他/她进行10分钟的倾听,不评判、不打断,表达理解和陪伴就好。

你在全然倾听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你心里有哪些事是不想和别人分享的?不妨尝试一下倾听自己,做“问自己五次为什么”的练习。

扫描如下二维码关注“奴隶社会”公众号,在消息栏发送“敞开”,即可收到我的更多分享。

前文讲到过女性的难题,其实女性在职场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要做妈妈。

我要说,这个难题虽然落在女性身上,但远远不是女性的问题,而是很多国家存在的系统性的社会公平问题。前文提到 The Second Shif 这本书,书名的意思就是夫妻都工作的家庭,女性在白天的工作结束后,还要在家上第二班岗。这本书当时引发了社会性的大讨论。从该书的第一版出版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职场妈妈面对的境遇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转。因此才有了女性“特有”的“家庭与事业如何平衡”这个万古难题。

在大环境之外,对每一个女性来说,成为母亲也是全方位的挑战。

我有三个孩子,分别出生于2010年、2012年、2014年,都是我在麦肯锡的这几年。我用了6年成为合伙人,包括中间休的产假—— 听起来似乎挺励志的,但其实大家遇到的所有关于孩子的纠结和挣扎,我都经历过,而且仍在经历。

最开始的很多年,我不想要孩子。

想要孩子的时候,我却发现怎么也无法怀孕。

终于怀孕了,身体的各种反应让我很难受,觉得自己太伟大了,等孩子出生就好了。

孩子出生了,我又发现得围着新生儿24个小时连轴转。

孩子长大一点儿,我发现得面对各种养育问题,启蒙、早教,目不暇接。

之后要上幼儿园、小学,还要度过青春期。如此一步步演进,无穷尽也。

我和一位大姐聊天,她说等孩子上大学了,都不一定能彻底放下“到下一阶段就好了”的想法,因为孩子不管在什么年龄,都有相应的问题,母亲也都有对应的角色。

路都是一步步走的。我们从最初的阶段开始聊。 rHwZjeO077G0DT1udd6lHrsu7FUBjcfkl8vFOFuwFpTQMqWUd1Y/r0UWY2a8eW6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