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足够了”的时代,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经历过经济高度发展和泡沫经济时代的一代人,由于长期生长在处于上升通道的社会中(当然也受到了广告宣传的影响),往往会制定一些非常物质化、可视化的目标,比如“我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大房子”之类的。

但当今的日本已经步入成熟社会,经济低空飞行。“拼命加油,努力工作”的说法已经不太符合潮流,抱有明确的长远理想的人成了少数派。

在商界,提到资源,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财、物”,人为了生存下去所需要的资源其实同样是“人、财、物”。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来思考问题的话,也许就很容易理解了。

关于“人”,随着社交网络服务的普及,可以说与他人联系的困难程度已经大幅降低了。

关于“物”,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全国房屋空置率急速增高的当下,除大都市以外的地方,拥有自己的住宅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难度跟买辆汽车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的自治政府还会无偿赠送给你一套房子。

过去的年轻人所憧憬的汽车,现在已经明显变得供过于求。加之像Mercari那样的网上跳蚤市场等应用软件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家只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购买商品,消费行为明显趋于理性。

共享经济使得实体经济变得难以把握。因为拥有“物”与富裕指数之间已经不再成正比关系。

关于“财”,在针对年轻人所做的工作意愿调查中可以看出,一般的年轻人都“并不想以牺牲个人私生活为代价去赚钱”。在由共享经济建立起来的“共有型社会”,人们对于财富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之,当今时代已成为“足够了”的时代。

目标越来越抽象化

人最原始的动力是“饥”和“渴”。

为了填补生活中的不足,人会采取主动性的活动。神经语言程序学把大脑的这种规律称为“空白原则”。

当“人、财、物”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大脑将开始寻找新的动力。

“从追求物质到追求事业”,再到“追求有价值的生活、有价值的工作”,我们身边出现追赶这些听起来更加抽象的风潮的人越来越多,这其实就是“空白原则”在起作用。

前几天,我问一位年轻的销售冠军:“你设立了什么远大目标吗?”他很轻松地回答我:“没有啦,我只是因为每天的工作都挺愉快,所以才一直在做。”

也许这令中年以上的人很难理解,但他本人认为:“我对赚钱、升职没什么兴趣,我最珍视的是在工作中获得充实感。”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他的人生目标大概就是快乐地活在当下吧。

诚然,拥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是坏事,毕竟是先瞅准了一个目标,然后才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比起那些没有目标的人,有目标的人也许会更早做出成果,但我想强调的是:没有任何逻辑可以证明“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就不能获得幸福”。

“想改变现状”是一个很棒的目标

“空白原则”还带来另一个现象。

如果没有感到明显的不足,人就很难有动力,因此有些人在潜意识中会有这样的想法:“具体不清楚怎么回事,我总觉得我的人生缺乏干劲。”“我总觉得必须改变现在的自己。”

有些人会这样想:“现在我虽然不存在养家糊口的问题,但还是心有不甘。”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只限于年轻人,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40岁前后就闭门不出的人,或者临近退休年龄的人,听到“人类进入长寿时代”后开始思考自己退休后的人生,他们会想:像现在这样下去真的没问题吗?

负责理性判断的显性意识却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改变,于是他们持续呈现出一种“想改,但改不了”的很不爽的现象。这就是对现状说不出、道不明的不满的根源。

有人断言:“如果对自己所处的现状做出超出必要程度的否定是一件坏事情。”我对这种看法不能苟同。

我认为,拥有“想成为全新的自己”的想法是“成为不为变化所动摇的自己”的萌芽。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把这一幼芽培育长大。

我在前言中提过,我曾经一度坠入人生的谷底。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既不是能力极差的人,又不是不懂得待人接物的人,更不是没有行动力的人。可我在工作中不断失误,总让人着急冒火。那时候的我真是心力交瘁。

后来我萌生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维持现状,“我要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的念头,并朝着那个方向不断追逐下去。这个念头最终使我打开了局面,摆脱了危机。

有的人掌握着很好的资源,却没能令其充分发挥作用;有的人明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但就是懒得采取行动。

假如这些人能加强改变现状的意识,他们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发生转折。 YeYyDNIIqi6fsbuW2c+GoOLMwzBis0bMo371fMu9P++4t3UIhjbAxsxk30a4HG+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