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来自永恒的诱惑
起点、终点及终始之外

所有的生命终将逝去。三十多亿年来,或简单或复杂的物种都在地球的等级秩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死神的镰刀也给生命的繁花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随着生命爬出海洋,在陆地上大步流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多样性也就此展开。但只要等待的时间够长,生死簿上多如繁星的条目,终将以万物不仁的冷漠和精确达到平衡。任一生命的呈现无法预测,但所有生命的最终命运,早已有了定论。

然而如此阴森迫近的结局,就同日落一样必然发生,却似乎只引起了我们人类的注意。早在我们出现之前,雷霆万钧的暴风雨、狂暴的火山喷发、震颤的大地,必定也曾是驱赶万物的伟力。但这种逃散只是对当前危险的本能反应。大部分生命都活在当下,恐惧只是源自即刻的感知。只有你和我,还有千千万万的人类,能反思遥远的过去,想象未来,懂得即将到来的黑暗。

太恐怖了。不是那种会吓得我们退缩、直想找个地方藏身的恐怖,而是一种潜藏在我们内心的不祥预感,一种我们要学会压制、接受和轻视的预感。但在这些难以捉摸的层面之下,一直存在着一个令人不安的情况,关乎着一些即将发生的事,哲学家威廉·詹姆士将这个认识描述为“待在我们一切寻常欢乐泉源中心的尸虫”。 [1] 工作和娱乐,向往和奋斗,渴望和爱慕,所有的一切都将我们越来越紧密地缝合在我们共有的生命织锦上,然后一切都烟消云散:借用单口喜剧演员史蒂文·赖特的话说,这足以把你吓个半死——两次。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在理智的帮助下,并不会过分沉溺于最终结局。我们行走世间,靠的是专心于凡尘俗世;我们接受不可避免之事,把精力放去别处。但我们也认识到我们的时间有限,这个认识始终伴随着我们,参与塑造了我们所做的选择、接受的挑战和走上的道路。文化人类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坚持认为,我们处在一种持续的生存张力当中,既被一种能拔高到莎士比亚、贝多芬和爱因斯坦那种高度的意识拉向天际,同时又被终将衰败的肉身缚在尘埃之间。“人类实际上被一分为二:他能认识到自己无上光耀的独特之处,这让他在自然界中脱颖而出,高高在上;但他也会回到三尺地下,在黑暗中默默腐烂,永远消失。” [2] 按贝克尔的说法,我们正是受了这种认识的驱使,不愿承认死亡有能力抹杀我们。有人缓解对生存的向往,是通过献身家族、团队、运动、宗教和国家——这些构造的存在时间,比我们个体在世上分得的时间要长得多。也有人在身后留下创造性的表达,留下制品,象征性地延长了他们的存续时间。爱默生说:“我们飞向美,将美当成阻挡有限性带来的恐惧的避难所。” [3] 还有人仍在寻求战胜、征服死亡,使其消失,就仿佛地位、权力和财富能带来普通凡人无法得到的豁免权。

如此千百年,后果之一就是我们对能触及永恒的任何事物,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出于想象,都痴迷不已。从对来世的预言,到轮回转世的学说,再到风过无形的坛城沙画中的祈求——在认识到我们自身的无常之后,我们已经制定了这些应对策略,并向永恒挥手致意——常是带着希望,但有时也是怀着听天由命的心态。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事物是科学的非凡力量,它不仅能清晰地讲述过去的故事,一直追溯到大爆炸,也能清楚地展望未来。我们的方程可能永远都无法触及永恒本身,但分析已经表明,已为我们所知的宇宙也只会短暂存留。从行星到恒星,从太阳系到星系,从黑洞到旋涡星云,全都不会存续永远。实际上就我们所知,不只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有限,就连生命本身也是如此。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将地球这颗行星描述为“一束阳光中悬停着的一粒微尘”,是终将变成不毛之地的优雅宇宙中的昙花一现。这些微尘,或远或近,都只能在阳光中舞动瞬间。

尽管如此,地球上的我们仍然在用饱含洞察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的丰功伟绩点缀着我们的“瞬间”,每一代人都在前人的成就之上再有建树,并试图弄清楚这一切从何而来,力求让这一切的走向都能融贯一致,也渴望知道为什么这一切都很重要。

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故事。 o+F7l/ivw1fGpijw6VNQ294aGUrv69MWuPsuxtTsq9RhS9M1ysvWrg/KxhPvjM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