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概述

我国是海洋大国,濒临浩瀚的太平洋,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海相连。一条分割海洋与陆地的蜿蜒曲线划出了中国海岸线,它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仓河口止,加上沿海各岛屿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达3.2万千米。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海洋气象、海况复杂,为此,认识海洋成为伴水而居的中华民族长期不懈的努力方向。无数的历史事例充分表明,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强弱盛衰。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海洋领域有着领先于世界的显赫成就,但从18世纪至1949年,因国力衰弱,政府无能,相关海洋的技术、装备等远远落后于西方。

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的历史使命落到新中国海洋科技人员和船舶科技人员及建造工人身上。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和政府视科技为第一生产力,新中国圃一成立,就着手规划海洋科技发展事业。1950年8月组建了国内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紧接着农林部成立了多个地方水产研究所,地质部成立了海洋地质调查局。但是正如古语所说,“工欲毕其功,必先利其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家经济、科技和工业水平等原因,一时未能给海洋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专业海洋调查船,以致海洋生物研究室的研究工作只能在海边沙滩和海岸潮间带上进行,像现在人们休闲时在海滩上拾贝壳一样收集样本;最多也只是依靠渔船、货船、甚至小舢板完成各项科研任务。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我国迫切需要拥有专用的现代化科考船。党中央、国务院始终牢牢把握我国船舶发展的正确方向,把船舶研制列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持科考船的研制发展,并打造了一支党领导下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坚持面向国家、国防需要的船舶科技队伍,加强了科考船研发的力度。我国科考船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50至70年年代,二是20世纪80年代至2010年前后,三是2011年以后。中国科考船无论质量和数量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先后建造了多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考船。在1956年国家制定的《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中,海洋科学被列为第七项,其内容之一为“中国海洋的综合调查及其开发方案”。据此,1957年6月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利用改装的“金星”号海洋调查船,出海进行了以海洋生物为主的科学考察,揭开了新中国海洋调查考察的序幕。1958年9月,国家科学委员会组织了海军、中国科学院、水产部、山东大学等60多家单位、600多名科技人员,以“金星”号为主,辅以4艘用海军旧护卫舰艇临时改装的海洋调查船,开启了我国最大规模的全国海洋科学普查工作。调查海域包括中国海的大部分海域,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浙江和福建沿海都布设了多个调查断面、大面积巡视观测点及连续观测点。观测项目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

通过这次大范围的海洋调查,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取得了我国近海的众多海洋资料,初步了解了我国近海海洋水文、化学、生物、地质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于1963年编制了多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及《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图集》,为进一步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海洋打下了基础。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活动逐渐增多,因对海洋水文气象地质地貌掌握不够,曾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其中的典型事故有因对沿海气象预报不准确,致使三万多艘木帆渔船因避风不及倾覆;万吨级货船“跃进”号在航行至日本途中,因海图标志不准确而触礁沉没。类似事例不断地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海洋进行科学考察的迫切感。建造现代化海洋调查船被提到了国家工业发展的议事日程。

1950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成立,局内设技术处设计组,此为新中国第一家船舶设计单位后发展为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产品设计院第二船舶产品设计室。至1954年,该设计单位人员已达500多人,科技实力增强,已能设计4 000~5 000吨级的民用船舶和小型高速炮艇,船舶的研发能力已基本上可满足当时用船部门提出的要求,先后完成了“气象1”号、“实践”号、“东方红”号等科考船的研发设计任务。

1959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国家投资近千万元,为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设计建造了一艘2 500吨级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号。该船于1962年12月开工,1965年1月交船。该船面向高等院校海洋学科学生的培养和海上实习,为开展海洋科学调查培养专业人才。

1959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委托船舶产品设计院第二产品设计室,设计南海海洋综合调查船“实践”号,其技术要求是:能在南海,必要时可延伸到邻近的西太平洋从事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专业调查。该项目列为国家重要产品项目,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国家计委”)直接管理。

“东方红”号、“实践”号均由船舶产品设计院第二产品设计室设计。经过学习、探索与实践,已为研发科考船打下了坚实基础。该设计室其后成为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的组成部分。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其后始终以研发各型科考船为己任,成为新中国科考船研发设计的中坚力量。 k7RfQzj4r8ydgHevzdfNKQeQOuxpBklNgb/WjYlJxG6ZTo/fcMG6Zf/1cYHVnhB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