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述情况可以以图表方式通过恢复兑换前后10年间的工资和价格水平来表示。虽然在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价格一直在下降,但工资只在绿背钞时期进入下降通道,从1879—1889年却一直处于上升通道。
这些数字讲述了一个非凡的故事。在绿背钞的最后10年中,消费价格和名义工资都下降了约30%,但从1879—1889年,尽管物价在持续下跌,工资却上涨了23%。考虑到通货膨胀(或没有通货膨胀)的效应,实际工资实际上在飙升。
表1-6 批发价格指数
在此前后的10年中,实际工资从未出现过如此可持续的增长。1909—1919年(指数从99上升到140)和1929—1939年(134上升到194)或许是两个例外。但在第一个10年期间,实际工资在1920年暴跌至129,直到1934年才达到1919年的水平。而在20世纪30年代,那些幸运的有工作的人的实际工资也在大幅上升。
无论如何,与过去10年的对比令人吃惊。虽然实际工资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但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没有持续的通货膨胀,这样就促成了第二个条件,即储蓄和资本形成的增加。
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手中的货币将来会贬值,他们就不会储蓄。最后,技术进步显然很重要。但这并不够。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第三个因素,但因为缺少前两个因素,因此导致实际工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