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内耗型人格:你最大的敌人,便是你自己

这个时代里的很多年轻人看似自恋,内心却是无比自卑的。

苏伊就是其中的一个。她总是无止境地自我怀疑和否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我没那么差,但我只能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有时她自我厌恶到极点,甚至希望自己和所有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像泡沫一样瞬间消失。 “可能,没有什么比一辈子都厌恶而又甩不掉的自己更磨人的了吧。” 苏伊总是在否定自我,话里话外充满着对自己的无情攻击。

很多人并不能深刻理解这种接近疯狂的自我否定,包括喜欢她的男孩。

他向她表白,她拒绝了。拒绝的原因不是她对他没有好感,而是她不喜欢自己。因为极度自卑,所以未曾尝试就直接逃离。而在她的朋友看来,她绝没有自己描述的那么糟糕,反而是个善良、温柔、有才华的人。

这些年,我行走于各色人群中,发现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少之又少。不管在什么行业,取得了什么成就,在什么样的家庭长大,不少人总是无意识地自我厌恶、否定和对抗,最后陷入无力。 这种习惯性地自我否定和攻击,造成内心无力的行为现象,可以称为“自我PUA”。

这是一个心理怪圈: 无论别人如何欣赏和赞美我,我都觉得自己差劲;无论我多么努力,获得什么样的进步,我都觉得永远不够好;即使有一天我走出了糟糕的家庭环境,仍无法喜欢自己,认可自己 …… 最后陷入诸如“我一无是处”“我是个垃圾”的负性想法的循环里。

“自我PUA”的人喜欢“内讧”,总是自己和自己打架,脑海中都是对自己刻薄的攻击。即使那个曾经指责自己的人已不存在,即使他已经能意识到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但那个否定自己的声音还会在大脑中一直不停“播放”。 所谓“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便是如此。

有人提出了一个类似的非专业名词——“内耗型人格”。

如果每个人有100%的能量,“内耗型人格”的人80%以上的能量都用在内部无意义的对抗和消耗中。例如,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完成一项挑战需要一个小时,但“内耗型人格”的人需要提前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提前预设所有可能出现的失败,努力消化掉自己对能否完成好这件事的恐惧和担忧,最后才能下定决心鼓起勇气去做,却还是带着无比悲观和怀疑的心态。如此,原本只需花费一小时完成的事,他们可能要花五六个小时才完成。长此以往,就会对自己越来越失望。

当我们跟自己过不去,把太多的重心放在脑补的内心戏上时,就会产生过度的情绪内耗。 所以,“自我PUA”的人比一般人更没有力量去解决困境,对人生更悲观,更容易放弃,更无法好好处理当下的事情。在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反刍过去,忧虑未来。结果,在实现自我目标,获得成就之前,就已经疲惫不堪,心力交瘁。他总是比一般人遭遇更多不必要的挫败,人生旅程也走得异常曲折和艰辛。

我始终认为,自洽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一个人成功和幸福最基础的根基。如果一个人无法和自己和解,和自己的关系处理不好,那么他会陷入无止境的负能量循环中,摧毁自我所有的信心、骄傲和希望。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自我PUA”?我们如何做才能走出“自我PUA”的怪圈?一个人有可能在后天的努力下,理解、接纳、最终真正喜欢上自己,获得自爱的能力吗?

我和苏伊的对话就此开始。 CwWRZgw7+d9HERjUmgYDvLoR+kBVPHpC40ayXhP4TlHOemZ9oOXqZZhFIT1kSP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