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6 偏见的真相:大部分人对你的评价,与你无关

苏伊: 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我的错,我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糟糕,为什么我总是那个遭受指责的人?一个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习惯性地评价和指责他人呢?

林音: 我们得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人性就是如此。一些人在人格、性格层面有些许缺陷,导致他们总是以攻击他人的方式,来获取优越感和存在感。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又或者,一些复杂的经历和生活的现实,让他养成了攻击他人的性格和习惯。即使是本应最爱你的父母,也可能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缺陷或内心有未处理好的创伤,未完成的愿望。这些缺陷并不会因为一个人成了父母,就轻易有所改变。所以父母这项重要的职业,是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和教育,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才能上岗的。

苏伊: 什么样的经历和缺陷,会让一个人总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和攻击呢?

林音: 我始终认为,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也不会真正爱别人。一个不认可自己的人,也很难发自内心认可他人,总是只看得到别人不好的地方。 你知道吗?心理学里有个非常重要的词叫“投射”。是一个人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会根据他自己的需要,把自己的感情、意志、内在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

其中,“否认投射”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它是指有的人自己有某种负面的念头或某种恶习,但他会反向指责别人有这种念头或恶习;或者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念和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别人性格的恶劣,批评别人态度和意念不当。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御的机制,目的是减少内在的焦虑和痛苦。投射太多的人,非但自己很难积极,施加在他人身上的消极影响也巨大。

苏伊: 也就是说,明明是他自己有负面想法,他会以己度人,认为你有这个想法。或者他有这个缺点,但不想面对承认,就投射到他人身上,攻击别人是这样的。

林音: 是的。自我觉知和共情力不够的人很难为别人着想,只顾自私地向外投射。所以, 他是怎么想的,就会觉得别人是怎么想的。他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什么。 因此,他看不到真正的你,全部的你。看不到你的优点,只看得到你的缺点。 反过来,他怎么说你,其实是在说自己。

苏伊: 我最常被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你真是一无是处。但仔细想想,我也有做得好的事情。很多时候,这种攻击也是对方的投射吧。

林音: 有人说你一无是处,很可能他也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他没办法接受自己是这样的人,为了降低自我厌恶的程度,就转而去攻击别人;有人说你情商低,很可能他的成长过程中被这样评价过,他无法接纳自己的过去,而变得尤为敏感。以至于一有机会,就要攻击别人,来缓解自己内心曾被这样攻击的伤害。虽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如此,但投射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可能性。投射无处不在。

苏伊: 这样看来,我们没必要轻易在意他人的想法和评价,说不定他们是自己的原因。

林音:其实,他人对你的想法和评价,大多与你无关。 只要你彻底理解这句话,你就没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了。 很多情况下,别人对你的评价和指责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全部的你,只是他内心的一部分投射而已。 我们要学会区分和辨认别人口中自己的这些缺点,是真正存在的缺点,还是别人投射到我们身上的他们自己无法承受的东西,这样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不会再走入“自我PUA”的怪圈。

苏伊: 这让我想起麦基在《可怕的错觉》中说的关于偏见的真相: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会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让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最终形成一种‘真是如此’的心理定式。一个人若是愤怒、仇恨或是怀疑时,我们又会不断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在近乎愤怒、仇恨的情绪里,让暂时压抑的情绪感得以宣泄。”

也就是说,我们看待别人的方式,很多都是源于自己的偏好,并且不断验证自己的偏好,而不是真实的求证。

林音: 没错。偏见,就是一种自我佐证的心理定式。人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会轻易认同他人对自己的偏见。当一个人怀抱着恶意,或者无法自我接纳时,就会以一种极为狭隘有限的眼光看待他人和世界,他的理解就必然是扭曲的。所以千万不要轻易认同任何人对自己的评价,没必要在意任何带有偏见的眼光。 因为一个不喜欢你的人,会找各种理由来讨厌你;而一个喜欢你的人,也会找各种理由来喜欢你。

苏伊: 如果那个人给予的是真诚的评价,我们也应该聆听,这样才能看到自己的盲区吧。

林音: 如果是一个自我接纳,心理健康,能够客观评价他人的人提出的中肯、相对客观的意见,我们应该去聆听,对自己的缺点加以重视改正,但如果是别人的投射, 我们要试着把属于别人的问题还给别人,不要为别人的错误负责,也不要因此而自我否定,即使这个人是你的父母、老师、朋友、爱人。 /rpZ1wa3QOeIb1CKkxjnH0kZ/zh4YtHp2XRGmPl0E4HxFRWAjL3SC1qGtPQAq/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