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成年人的每一次爆发式成长,背后都有厚积薄发的酝酿

01

除了各种有关职场、成长和思维类书籍之外,我其实很喜欢看历史书。

而我在看历史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多白手起家的古代帝王,手底下往往有一大批极为优秀的人才。比如古代皇帝刘邦、朱元璋,他们的手下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然后,我就会自然地想到另一个问题:刘邦这样的人,是从哪里找来那么多“牛人”和他一起打天下的?

比如:樊哙,是江苏沛县(古时称沛)的屠夫;夏侯婴,是县里的马车夫;萧何,是沛县的县吏。

一个小小的沛县,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才?

后来的朱元璋也是这样。明朝的开国将领徐达是农民,常遇春是农民,其他将领有很多也是与朱元璋同乡的农民。

不久之后,这些普通人掌握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命运。为何他们的崛起如此迅速?

因为,人是会成长的。

这些快速逆袭的人,在三四年的时间里飞速成长起来,或成为指挥若定的将军,或成为掌控时代的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这些真实故事告诉我,人是真的可以逆袭的。

不是说你家庭不好、学历不高、处于低谷,你就永无翻身之日。

只要策略得当、谋定后动,在一段时间的行动后,你可能就会打个翻身仗。

我还从历史中发现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点:

成长不都是匀速的,那些厉害的人的成长曲线一定是呈指数式上升的,至少在某个阶段是快速发展的。

在这些年大为火爆的小说《三体》中,曾提到一个“技术爆炸”的概念,认为人类历史上的科技不是匀速发展的,而是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大突破,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的一生其实也一样。

总有一些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做着改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孤独地翻山越岭。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默默酝酿后,在别人眼里,他们似乎“突然”迎来了爆发式成长。

同样,《三体》这本书在讲技术爆炸时还专门提到了这一点。

所有的技术爆炸背后,都有一个思想解放、文艺复兴的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前都有类似的事件。

那时候,人们说得最多的关键词就是: 解放思想

人生同样如此,所有短时间内的爆发式成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是人的思想首先产生了变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维方式、认知上的变化,一切变化都无从谈起。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有句话:如果想得到一个小改变,你只需从行为入手;如果希望看到真正的质的变化,请从思维入手。

当你遇到了问题,有了困惑,有了反思,激起了动力,找到了方向,定下了目标,采取了行动,你一定会看到自己的变化,并最终从中受益。

Do not pray for easy lives. Pray to be stronger men.(不要寄希望于生活让你舒适。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人。)

这也是我在这本书里想和大家分享的 第一个关键点:自我激励、自我认同,能切切实实地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

而这种力量,只要运用得当,就可能会让自己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02

美国动画片《马男波杰克》里面有一句话是无数人的真实写照。

马男波杰克是个明星,行事却非常幼稚。

导演说:“这个家伙20岁就成名,发大财了,所以他为什么要成长呢?”成功有时候会让人们停滞不前。

英国著名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对命运做了很精辟的分析,她说: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改变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我们现在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从来就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在漫长人生当中,由每件事、每句话、每个念头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

这也是我在这本书里想和大家分享的 第二个关键点:永远不要放弃自我的进化。

我从2015年注册知乎账号开始,始终关注各种自我成长的话题,写下了无数回答,在平台上的点赞和收藏量都超过了百万。

后来,在“栩先生”公众号刚开始更新的时候,我写下了《彻底改变自己,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文章,其中关于自我改变的“三重境界”,实际上是我在大学快毕业时就已经经历过的。

里面有一句话:没有对过去自己的反思和否定,没有对自己一系列遭遇的深入分析、研究、判断,不找几个“牛人”把自己骂醒,你怎么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你怎么会有改变的动力?

一年后,我又写下了《你见过最上进的人是怎样的?》一文,再次谈道:没有去试图突破自我的人,不足以谈上进。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先突破了被年龄困住的自己,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突破的起点、初始的动力。

也是在那个时间段里,我开始阅读大量的心理学、情绪管理、思维认知方面的书。

有一阵子,我思维非常混乱,脑子里什么乱七八糟的理念、思维都有。

有些人“懂得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本就在于,那些道理都是别人的道理。但我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反思,思维和认知才有了不同层次的提升。

2018年,我在“栩先生”公众号上写下“成长三部曲”,里面提出了一个观点:

如果没有建立你的思维体系,光是学招式,你根本得不到真正的进步,你根本不明白你学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对你人生能造成什么长远的影响。

你消除了认知的障碍,突破了自己封闭的内心,才开始接触和掌握更多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

这样的突破,很可能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的,但也只是人生进阶的起点而已。

这是很多人的通病,突然突破了认知,想明白了某些大问题,就以为自己马上要成功了。

突破了障碍,有了独特的心法,不过是有了修行的基础,还需获取大量的常识、见解、招式和经验,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对大部分人而言,不真正进入社会、不经过历练,是不可能真正在方法论层面上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的。

岁月本身不会让人成长,只有历事,才能炼心。

所谓的逆袭不是“开挂升级”,而是遍体鳞伤、摸爬滚打后的突破。

进入社会,你开始真正地去践行当初囫囵吞枣从书上学来的各种思维、理念、招式,也开始了和外界的对话、斗争。

你将会遇到很多的人,“小人”、针对你的人、看你笑话的人、伤害你的人、和你合作的人、与你竞争的人;也会遇到欣赏你的人、交心的人、信任的人,还会遇到帮助你的人。

你还会遭遇很多事情,跳槽、辞职、当领导、租房、买房、投资理财、成家立业、疾病缠身。

各位,这些五花八门的人和事,就是人间真相啊!

也是在这个阶段,我开始阅读各种职场书籍,培养工作需要的各种能力。

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做一个很厉害的人,能够不被外界和他人伤害,有足够的战斗力和判断力,让自己不断向上生长的人。

我也开始有了一些影响力,能借助身边的资源,去做更多更大的事情。

我在2018年5月写下了一篇文章《那到底什么决定了格局?》。这篇文章仅在微信平台就被转载了772次,全网阅读破千万,很多人也因为这一篇文章开始关注我。

所有的这些思考,促使我在2019年9月写下了一本畅销书《成为极少数》,帮助很多人建立起改变与行动的决心和意志。

我把这些经历讲出来,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我是怎么想的、我是怎么做的,以及我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会这么做。

自始至终,我都是大家的同路人,因此,我更喜欢大家亲切地称呼我“学长”。

03

距离上一本书出版,又过去了两年多,我的思考和实践进一步深化,视角也开始更多地触及个人、社会和世界的问题。

在这两年间,有不少读者留言说,我的文章和建议让他们获得了很大的,甚至是彻底的改变。他们有的是职场人,有的是学生。

李哥,我是×××,曾咨询过您。很久没联系,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我换号了。我自考大专通过了,目前在做财务工作,您的建议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谢谢您。

11月17日 16:40

学长好,之前有位在×国读博的同学给您留过言,对的,是我。我几个月前毕业了,博士答辩拿到了好成绩,出版了一本书,找了几份工作,想和您反馈,感激您当时的鼓励。除了专业上的深入与系统化之外,这段经历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对我的价值观的影响,我相信坚持的力量。

12月5日 12:40

还有不少“真爱粉”说,几乎每一篇文章,他们都会打印出来看。

学长,我是你的“真爱粉”,我把你所有的文章粘贴到Word,打印成完整的一本书(A4纸有420多页)。当然,你的书我之前就买过了(看得不过瘾),所以你下次赠书第21本可以是我吗?

2018-06-15 23:34:06

甚至还有读者说,他专门到900多个公众号里去找,就是为了找到我的公众号。

栩先生,你不知道啊?前几天在群里瞥见你的文章立刻关注,后来找不到了。为了找你的公众号,凭着栩字,硬是在我的900多公众号中找到了。感谢!我要好好看看你的所有文章!

2019-03-10 09:49:52

这些留言,让我体会到不小的压力,但也让我获得满满的感动,收获了信心和动力。

写这篇“自序”的时候,我统计了一下,不算零碎的私信回复和留言答复,从知乎到公众号,再到社群,我已经写下了超过200万字的原创“干货”。

更重要的是,在这背后,我做了大量的、长期的阅读和思考。我的整个思考体系,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归根结底,我写下的所有内容,其实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成长。

这种成长不是年岁上的增长,更多的是心理、认知、思维以及工作和生活层次的进步和变化。

只是这种全方位的成长,老师不会教,在学校里学不到,其实现的方法和路径更隐蔽,一般人很难学到而已。

有人说:成功的路上不挤,因为很多人根本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持续走下去。

正因为我自己经历过这样的成长和改变,我才迫切地想要将这样的经历、这一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论,一股脑地告诉大家。

这也是我在这本书里想要和大家分享的 第三个关键点,也是贯穿本书的核心理念:只有由内到外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成长体系,才能带来真正的、彻底的改变,也才能让你获得爆发式成长。

我将自我成长的关键要素,从内功、心法到实践、招式等,分为了自我认知、格局提升、底层思维改变、战胜拖延等16个主题,最终去粗取精、整合优化、修改充实,变成了本书的14章、41节、30万字的精华内容。

我将由内而外,体系化地去梳理当年帮助我成长的内生力量,手把手地教你实操和认识方法论层面的东西。

这里面,既有最基础的心法认知——目标管理、底层思维、自律、情绪、格局;也有自我管理的核心内功——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品牌管理、形象管理;还有在团队中快速成长的关键招式——人际关系、沟通表达、领导能力、高效写作;同时,我还想帮助你更好地将认知变现——在人生的关键节点,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会帮助你,用简要的方式制定目标、管理目标、实现目标。你也可以借助这里便捷的工具,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不断关注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

而这些思考,这些知识,这些“干货”,都是我通过观察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总结出来,并且在实践中验证过的。

我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长。它帮助我一路走来披荆斩棘、劈波斩浪,不仅让我在职场中持续进步,而且也让我在业余时间里取得了突破性成功。

我相信这样一套体系化的成长训练,能帮助你建立自己的“成长金字塔”:不仅仅让你在阅读本书的这段时间获得成长,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也能依靠本书成长体系不断实现自我迭代,使认知快速升级。

04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人为什么一定要追求自身成长?

因为成长是生物进化的一种本能。

只要有可能,我们一定会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断地完善自己。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当你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突破,有了更强的思考能力、更开阔的眼界、更大的格局,你在面对生活工作里的琐事、烦心事时才会更举重若轻,从容应对;才更能跳出平庸生活的束缚,实现更大的人生自由。

而你的这种“段位”提升,最终会在做事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气质和谈吐中展示出来。

更直观地来说,你的“市场价位”也会不一样。

你的价值有多少,“价位”就会有多高。

那些没有尝试过自我改变的人,永远不知道这种看见自己进步并从中获益的感觉有多爽。

那种成就感、满足感、掌控感,和小孩子学会走路、学会骑车、学会轮滑的感觉是一样的。

你现在看到的这本书,其实是为那些发自内心地认同自我成长、迫切渴望改变人生的人而写的。

我经常念叨的一句话是:“自助者,天助之。”

就像查理·芒格所说:“我的剑只交给会挥舞的人。”

只有真心地认可,你才可能做出自我改变。

那些或者听了不屑,或者见了不信,或者浅尝辄止的人,将永远也无法知道自我改变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体验。

相信我,能够突破人生困境,最终走出来的人,一定是少数。

希望这本书能让你成为那一小部分愿意自我改变并且为之行动的人。

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pGhn2MD0kaxn3+DCmOge9+9akAsvGhBVcRzwW3pa9ngSWPE0EaLEWnXv8Npde1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