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挖掘身边需求

刚刚我们介绍的两种策略—重构过往积累和分析个人倾向,是由内而外,从自身已有的东西出发,来挖掘转行选项。接下来要说的两种策略,是由外而内,从外来信息中探测工作机会。

首先要介绍的策略是—挖掘身边需求。

这里提到的需求,就是客户需求,它指的是客户消除现实和预期之间差距的愿望。我们工作的一大价值,就是满足客户需求,而一种客户需求的满足,往往是某个产业链上的各种组织联合实现的,在这些组织中,就有各种潜在的转行选项。

从身边出发,可以看到四类常见的需求:

● 享受美好的需求

● 免于痛苦的需求

● 渴望成长的需求

● 追求效益的需求

我们先来看看享受美好的需求,它指的是想要享受那些能带给我们美好感受的事物。比如想吃冰激凌,想看演唱会,都是这类需求。那怎么从生活中发现这类需求,挖掘转行选项呢?

2012年,我在西安软件园上班,每天中午都和同事们到园区的食堂吃饭。大家边吃边聊,有人说西葫芦没味道跟水煮的一样,有人说回锅肉炒得像干柴,有人感叹,要是能吃到味道好点的菜,多花几块钱也愿意。

想吃可口饭菜,就是一种想要享受美好的需求。满足这种需求的产业链条上,有饭店(餐厅)、美食推荐、餐饮配送、生鲜超市、蔬菜市场等,在这些组织中,就有厨师、服务员、大堂经理、软件开发、美食旅行家、美食推荐、菜谱研发、蔬菜商贩、生鲜采购、市场管理、招商、地面推广等各式各样的角色和工作,而在这里面,就可能有我们感兴趣的选项。

享受美好的需求,往往会通过带有强烈情感的话语表现出来,有时候人们会直抒胸臆,比如“我多想每天都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比如“要是周末能去爬爬山看看风景多好”,有时候人们会抱怨,比如“下班等出租车实在是太痛苦了”,比如“西安冬天的雾霾太糟糕了”,这些话,稍加琢磨就可以知道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对需求加以分析,就能找到各式各样的工作选项。

免于痛苦的需求非常普遍,非常强烈。比如很多家庭都陷入了“平时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的困局,打破这个局面,摆脱日复一日的痛苦,就是很多年轻父母的强烈需求。

围绕着这个需求,现在已经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组织,比如托管中心、家庭教育辅导中心(平台)、出版公司(团队)等。在这些组织中,就有托管老师、软件开发、算法研发、课程研发、答疑老师、辅导老师、生活老师、厨师、市场专员、客服、销售等角色和工作,而这里面,也许就有你感兴趣的选项。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关注身边的人,留意他们发出的各式各样的抱怨,发现他们正在忍受的那些痛苦,然后分析这些痛苦,看看市面上有哪些产品或服务是围绕着这些痛苦开发的,进一步探寻它们背后的组织中,有哪些角色是自己可以做或者感兴趣的,说不定,我们的转行选项就会浮现出来。

渴望成长的需求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很强烈。

樊登非常喜欢读书,在大学当老师时,每次讲课都会被同学要求推荐书单。樊登想同学们要读书这是好事呀,于是就整理书单给这些同学。樊登的朋友们也知道他爱读书,有些朋友经常要求他开一份书单,推荐一些书阅读。樊登想朋友们要读书这是好事呀,于是就推荐书给朋友们。结果呢,不管是樊登的学生,还是他的朋友,虽然都拿了他的书单,买了他推荐的书,但是,他们都很少读。樊登从这里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既然大家很少读自己推荐的书,为什么他们还要让自己不断地推荐书给他们呢?

其实,要书单,想读书,只是表象,他们是想通过读书这种方式,满足自己成长的渴望。那他们为什么没时间读书呢,这是因为,成长是重要却没那么紧急的事情,容易被生活中各种紧急事务给挤得靠边站。

樊登一琢磨,如果自己能提供一种服务,能让大家不用看书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获取一本书的精华,那大家就不用为读书焦虑了。于是樊登就开始兼职创业。他先是把书的重点做成PPT,用电子邮件发给大家,发现大家还是没空读。后来他把所有买PPT的人拉到一个微信群,通过微信的语音功能,在微信群里给大家讲解书籍的内容。结果效果特别好,大家都表示收获很大,还纷纷推荐朋友入群听课。再后来,樊登创办了樊登读书会,专门提供图书音频解读服务,现在有几百万的付费会员。

樊登从别人请他做书单这件事情中,看到了客户想读书却没时间读这个问题,挖掘出客户渴望成长的需求,用图书音频解读这种服务,满足了客户需求,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完成了转型。

我们天生就有自我成长的需求,小时候就会自发去探索自然、宇宙,学习各式各样的知识,长大了,在职业发展、家庭经营、社会交往、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的带动下,自我成长更是成了刚需。为了满足成长需求,各种组织和结构,像成人教育培训、职业教育、学历培训、资格认证、实用类图书、在线教育平台、咨询机构、出国留学、各种专业知识社区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在这些组织和机构中,有无数的岗位空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转行选项。

第四类客户需求是追求效益的需求,它指的是,我们在完成事务时,都想要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收益,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比如引入先进工具,把非关键事务外包出去等。

我在写作《副业赚钱之道》这本书时,遇到很多需要配图的章节,一开始我想这么做,先写文字稿,等书稿写完了,我学习一下怎么画插画,等我学会了,我自己来给我的书画插画。但我后来一评估,觉得自己要学会画画,得花好几千块报个培训班,还得花三四个月时间来学习,效率太低了,我完全可以付费请人帮我画插画,我用节省的时间,做图书的推广计划和宣传文案,这样产生的效益更大。

我们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有人觉得花几个小时打扫卫生很浪费时间,就请家政来做;比如有人没时间跑到医院拿药,就找跑腿代劳。这些情况,其实都是想获得更好的资源配置效率,为自己创造更大的收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效率和收益的角度来评估,哪些人做哪些事情,是不划算的,然后找一找市面上有哪些组织为这些人提供了提升效率的服务,在这些组织里,就可能有工作机会。比如前面提到的图书插画,就有各种各样的插画工作室专门提供相应的服务,那这些工作室里,就有“插画师”这样的机会。

了解了这四类常见的需求后你会发现,实际上,发现需求挖掘转行选项的过程,可以从逻辑上拆分为四个步骤。

图2-7 发现需求挖掘转行选项的四个步骤

拿前面举例的“想吃可口饭菜”这个需求,来演示下具体过程。

第一个步骤,观察身边人的行为表现,我看到了同事们对食堂饭菜的“抱怨”。

第二个步骤,挖掘与行为表现关联的需求,我从抱怨中看到了同事们享受美好的需求—想要吃美味可口的饭菜。

第三个步骤,罗列满足需求的组织,饭店有A、B、C,外卖平台有美团、饿了么等,美食推荐的公司有大众点评、口碑网等,超市有沃尔玛、大润发、华润万家等。

第四个步骤,从组织中寻找工作机会。比如外卖平台有产品经理、软件开发、UI设计、商务拓展、广告销售、外卖配送等岗位,超市有业务员、理货员、收银员等职位,这些都可以作为转行目标。

当你在生活中尝试从身边需求里捕捉工作机会时,也可以参考这四个步骤进行分析,然后把结果记录在“挖掘身边需求”工作表中。如下表所示。注意,表格给每一类需求都留了三个位置,实际上你在实践时,每一类需求的数量可多可少,不一定就是三个。

表2-7 挖掘身边需求工作表 xgZ1nfaOt1k/P4UCN7Vcy/YAfo+18G+BVZVGzFrqN1JW3B5uw4WucmAmrvtcR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