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国

关羽

大伙儿都知道,三国时期,能人辈出。其中有这么一位,对现代人的影响最深,谁呢?不是外人——关羽关云长,忠义的化身,盖世的英雄。尤其是我们说评书说相声,关二哥的戏份儿不少,《关公战秦琼》《评关羽》《论关羽》,有很多跟关二爷紧密相关的段子。

大多数人对关公的了解,来自《三国演义》。在这部书里,作者把关公形象描绘得是栩栩如生,塑造出这么一个“浩然之气塞天地,忠义之行彻古今”的道德榜样。其实在这之前,关二爷就已经在芸芸众生里边脱颖而出了,在当今的网红时代,关二爷的成名历程很有参考性。所谓网红,不就是市场自发、民众拥戴、自带流量和影响力的品牌嘛,你要按照这个说法,关二爷那是三国时代最成功的网红。他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名号响当当的大将,在后世也没有被遗忘。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越来越红,甚至从民间拥戴转向了官方认可,最终成为和孔圣人平起平坐的神级大V。不过呢,关公能让人尊奉,最主要的还是跟他本身的一些优良特质有关,有内容,有气质,才会被人们认可。被儒释道三教并尊的关羽关云长,显然就拥有这样的魅力。

好多朋友会上寺庙里,烧烧香,拜一拜,求佛祖保佑。这个时候,就能看到佛的周围有一些护法神,曜,那一个个的,威风八面,气势十足,跟我们影视剧里看到的那些驱妖镇邪的天神一般。这就是佛教的十八护法,是佛的守护神,叫作伽蓝菩萨。“伽蓝”,就是寺庙的意思。咱们也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是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汉化,入乡随俗呗。

那这个,跟关二爷有什么关系呢?这里边就有说道了,因为关公在佛教里边就是一个汉化的伽蓝菩萨。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一些中国民间的传说和传统,于是关羽关云长这位民间推崇的忠义神,就又化身为伽蓝菩萨,跟韦驮菩萨一起,担任佛教的两大护法。关公呢是右护法,韦驮是左护法。

那么关公是怎么成为伽蓝菩萨的呢?在《三国演义》里边其实有相关的描述。第七十七回,前半部分写的就是“玉泉山关公显圣”,说这关公死后啊,阴魂不散,荡荡悠悠来到了一个地方,就是现在湖北当阳的玉泉山。玉泉山有灵气儿啊,山上有一老和尚,法号普净。这天晚上呢,三更多天儿,普净和尚正坐着参禅呢,就听见天空中有人喊:“还我头来!”普净抬头一看,哟嚯,空中来了一位: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边有一白面将军,右边有一黑脸的人跟着,飘在玉泉山顶。普净就认出来了——关羽关云长,于是就喊他:什么事儿?关羽说:脑袋没了,吕蒙把我害了,还我头来。普净就劝他:可是将军先前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这些个人,又该找谁索命呢?事已至此,不必纠缠于前因后果呀。反正普净嘡嘡嘡这么一讲,关二爷这边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后来就经常在玉泉山这儿显圣护民。民众也感激他的恩德,为他建庙祭祀。

关于关公和佛教的渊源,在一些佛教的经典中也有专门的记述。比如《佛祖统纪》里边就说了这么一个事: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在隋开皇十二年来到荆州,打算开辟一个修习的精舍。有一天晚上打坐入定,见着了关公的神灵,关公说了:我愿意帮助建寺,护持佛法。智者大师那也是个得道高僧啊,一连打坐入定了七天,出定的时候,就见到自己处在焕然一新的佛堂之中。后来关公再显神灵,表达了皈依佛门的意愿。于是智者大师就给他授以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

成为护法神之后,关公就担负起了护卫佛法的职责,也会惩治一些犯戒的僧人。《释门法戒录》这部佛教传记书籍中说了俩故事,跟这就有关系。

第一件事儿,讲的是清朝顺治时期,尧峰,就是现在的苏州一带,来了一和尚。这和尚是个行脚僧,半夜里偷东西,去偷韦陀菩萨像前的灯油,一边偷一边还说“莫管他娘”,这是句脏话,不好听。第二天,报应就来了,这人呢被韦陀菩萨给附体了,反绑着自己,跪在菩萨像前自言自语:“你前天偷吃了一盘面,我饶了你,现在偷我灯油并且口出不逊,罪该死,不能饶恕!”全寺的僧人就都傻了,一起跪下为这人忏悔。这人又说道:“如果不是关圣帝君劝解,立刻杵死你!现在,罚跪一炷香!”香快烧完,大伙儿把他扶了起来,扶起来后他自个儿又骂:“不行不行,还有两寸香在灰里!”又把自己反绑上,跟那儿跪着,等这香烧完才松了绑。这是一段公案,说明关公和韦陀作为两大护法,对佛门不肖之徒的惩治是非常严厉的,但同时也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还有一件事,说的是原来高明寺有一个管库房的小沙弥,经常偷大伙儿的东西,还偷库房的粮食自己吃,这么着了一年,就梦见关公把他的舌头给割了,不久就得了重病,差点死了。这才明白,这是护法神关公对他的惩罚,于是变卖衣物,向大众忏悔,同时辞去管理仓库的工作,病后来才慢慢地痊愈。这也说明了关公作为佛教护法的神威。

除了是佛家的护法神,关公一般的身份是儒家的一个圣人。大伙儿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说的就是儒家的两个圣人,一个是文圣人孔子,一个就是武圣人关公。

《三国志》记载,关云长爱读《春秋》,而且“讽诵略皆上口”。关公一生的事迹都是对春秋大义的传承,到现在民间不都还流传吗,“关云长月下读春秋”。你看他那武器叫关公刀,或者青龙偃月刀,除此之外还有个名儿,就叫春秋大刀,也就是说青龙偃月代表的是春秋大义。有人曾经考证过这刀的大致规格:刀头呈弯月形状,刀身大概宽十七厘米,中部缀有红缨,刀的两端配重均匀,刀身宽短,但是很重,木把儿还挺长,从一米三左右到两米不等,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了的。

后来的一些武术家还专门创立了一种刀法,叫关公十八刀。这种刀法大致是以关公生平为刀谱,表达了对关二爷的敬重。您看这刀谱,第一式“提刀上瀚桥”,第二式“千里走单骑”,第三式“吓曹营百万兵”,第八式“温酒斩华雄”,第十式“挥刀斩颜良”,第十二式“转身诛文丑”。反正基本上都是关二爷露脸的这些事儿,咱们所说的关公精神都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中表现出来。关二爷这一辈子,忠君爱国,除暴安良,知恩图报,重情重义,可以说是把春秋大义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说,关公成为武圣是当之无愧的。——咱们这儿得说明白了,是真正的武力,不是打打杀杀,不是什么战无不胜,那太粗浅。关于武力,咱们看看关二爷看的《春秋》怎么记载的,里边有很经典的这么一句话:“夫文,止戈为武。”什么意思呢?武的本意应该是制止争斗。所以真正的武功、武力,都是用来制止斗争或者杀伐的。不是说练完了上街打架去,拿砖头把谁开了,拿刀把人捅了——那叫流氓。武的真正价值不是为了杀伤破坏,而是为了和平,是仁义的一种表现。关公就很讲仁义,《三国志》里边有俩事,很可以说明这一点。

第一个事,就是关云长水淹七军后不肯杀投降的士兵,因而使自己陷入缺少粮草的不利处境。这件事记载在《三国志?吕蒙传》里:“魏使于禁救樊,羽尽擒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关羽生擒了于禁以及降卒数万,但这些人不能为其所用。这会儿呢,粮草告急了,不够吃的,换了别人呢一定把这三万来人杀了得了,可关羽宁愿去抢孙权的粮食也不愿杀掉这些降卒,这是仁义啊。

第二个事情,是吕蒙白衣渡江、占领了荆州以后,扣押荆州官兵家属数万做人质,以此给关羽施加压力。关羽不忍心这些个家属被杀害,放弃部队,继续征战,这才导致败走麦城。《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就是说,不是关羽的军队没有战斗力,也不是关羽没有指挥能力,而是因为关羽为人过于仁义,导致在吕蒙设下的心理战中失败。

尽管结局悲壮,但是关二爷的仁义流传下来了,直到现在仍然是人们时常参拜的圣人。这是咱们从仁义的角度来说关公为什么是武圣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除此之外,关公自身的神勇,也构成了武圣的一部分特质,这个咱们都比较了解。

你看《三国志?关羽传》,才九百来字儿的篇幅,作者拿一百多字单讲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刮骨疗毒,大伙儿都知道,史书中记载的完整版故事是这样:关羽曾经被毒箭射中,贯穿了左手臂,虽然伤口愈合,但箭头上有毒,这毒没有解,所以每到阴雨天骨头会疼,这才请了大夫来刮骨疗毒。《三国演义》里面说这个大夫是华佗,但这只是作者的艺术加工,因为华佗去世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刮骨疗毒这事儿呢是在建安二十四年,按这个时间来算,华佗去世已经有十多年了,不可能给关二爷治病。所以说,给关二爷刮骨疗毒的大概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医生,史书上也没记载他具体叫什么。不过《三国志》里描写了关羽的表现,说刮骨疗毒的时候,“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就是说,关羽破臂刮骨,鲜血已经流了满满一盘,一般人一瞧得多慌呀,可关羽关云长,乐呵呵地跟大伙儿吃着烤串儿喝着酒,就是说他有强大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三国志?鲁肃传》中还记载了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说的是关羽只带一把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鲁肃的宴会。这种智略和胆识是常人少有的。

上面的几个事都是正史记载的,足以说明关公作为武圣人是当之无愧的。仁义和勇力都达到了至高境界的关公,他要不是圣人,那没有圣人了!

除了是佛教的护法菩萨、儒家的武圣人,关公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道教的武财神。一般道教的神谱比较复杂,当然,也可以说比较系统,光财神就有很多分类,咱们现在常见的就有三种财神。第一种是正财神赵公明:能解释讼冤,使公平买卖获利和合。第二种财神是文财神比干:无偏无私,办事公道,买卖公正,童叟无欺。第三种,就是武财神关二爷:善于理财,信义俱全,庇佑创业,护航经营。

道教有一部经典叫《历代神仙通鉴》,这本书记载说,关公的前世在道教神谱里解释是“解梁老龙”。解梁县这个地方,有一条上岁数的龙。汉桓帝时河东连年大旱,这条老龙,也就是关公前世,怜悯百姓,当晚就汲取了黄河水,兴云布雨。玉帝一看老龙违反天命、擅自取水,就命天曹斩了老龙。后来当地有一个僧人,在溪边发现了被斩掉的龙头,把龙头提到屋里水缸,盖上盖儿,给念了九天的经。第九天,听见缸里有动静,打开一看,龙脑袋没了!这时候,解梁县有一户老关家,有婴儿落地,乳名寿,后改名为羽,字云长。这就是道教对关公来历的一种说法。

那么,为什么三国时的一员勇将,给奉成财神呢?有这么几个说法。

第一,据说关公生前做过布匹生意,善于理账,所以后世的商人尊奉为商业神。

第二,做生意重信义啊,而关公就是信义的化身。忠义贯穿他的一生,对汉王朝的忠义是历代王朝的忠君典范,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投降曹操。有恩必报,义字当先,为报曹操恩德,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华容道义释曹操。生意人最看重义气,那样生意才能顺风顺水。

第三,关公武艺高强,气势神勇威严,可以招财。中原地区有一说法:给关公塑像不能怒目圆睁,得让眼睛半眯着,这样就没那么有杀气。

中国人为什么要拜关公?其实说到根儿上就一句话:有血有肉,忠义两全。拿咱们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镜头感极强”,英勇善战,一身正气,义薄云天,在最深刻的精神层面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居庙堂之高曰“忠”,处江湖之远曰“义”。因此,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僧人还是俗众,都十分认可关公。老话说嘛:出门拜一拜关二哥,万事大吉!

张飞

《三国演义》对张飞的描写:“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您看见这形象了吗?一个凶残的大汉啊。身长八尺,什么概念?考古工作者在洛阳一个东汉的陵墓里边发现了一把尺子,骨尺,张飞身高之谜这才解开了。这把骨尺刻度均匀清晰,专家研究后确定,当时一尺差不多有23.6厘米。按照《三国演义》算来,张飞“八尺男儿”差不多有一米八八——大高个儿,还不好看!

除了有点儿粗的外形,世人对他的才智,评价也不太高。举个例子: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袁术看上这个地方,就跟刘备怼上了。这个时候,刘备带着关羽去怼袁术,留下张飞镇守徐州。刘备和关羽,这哥俩儿知道三弟张飞好喝酒,千叮咛万嘱咐:你可千万别喝酒误事啊。

张飞呢虽然满嘴答应:我不喝酒,您放心。但是大哥二哥刚走,他就喝多了,喝多了就惹祸了,鞭打曹豹。京剧表演艺术家郝寿臣先生有一出戏叫《打曹豹》,说的就是这个。曹豹很生气啊。曹豹有一女婿,就是吕布,里应外合,夺了徐州。张飞武功不错,一看这乱了,自己跑了,把刘备的老婆甘夫人丢在徐州。张飞见到大哥和二哥,把事情说清楚,心想就死了吧,拔刀要自杀谢罪。刘备这刚丢了媳妇儿,也不想再丢左膀右臂了,就劝他,留下一句千古“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把张飞感动得热泪盈眶。

以上对张飞外形和才智的描述,主要记录在《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里边。《三国志平话》是元代的讲史话本,作者不知道是谁,没写。《三国演义》那就家喻户晓了,明朝的罗贯中老爷子写的。这两本书承前启后,对张飞形象的塑造几乎是一样的: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肤色黢黑的壮汉,同时武力过人,多次挑战号称天下第一的吕布,是蜀汉大臣中少有的个性鲜明的武将。

那么,这两本书为什么要丑化张飞呢,这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咱们看看《三国演义》,它就有丑化张飞的部分。

第一个就是鞭打督邮。督邮来到平原县,想从刘备这儿拿点好处,结果让张飞打了一顿。第二个呢是三顾茅庐的时候,张飞表现得非常鲁莽,刘备要请诸葛亮,张飞总说“他若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反正每回都很急躁。包括站在草堂外边儿等诸葛亮起床,张飞也说在后门放把火,看他起不起!

据正史《三国志》记载,鞭打督邮这事,实际上是刘备干的,最后导致了兄弟三人的逃亡生涯。那么刘备干的事,为什么要让张飞背锅呢?因为《三国演义》是从蜀国的角度写的,刘备就相当于当朝的皇帝,因为最后的结果是三兄弟逃亡嘛,所以这事不能让刘备做,不然显得君主鲁莽、不顾大局。

三顾茅庐,关羽和张飞是有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但也只是请出来诸葛亮之后,他们不满意刘备因为对诸葛亮太好而忽略了自己,在请诸葛亮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满。但是《三国演义》里,把张飞写得很鲁莽,实际上是为了突出刘备的礼贤下士,这样一对比,才能真正达到作者想要的效果。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平话》里丑化张飞的地方还不少。有人问了,为什么不丑化其他人,非要丑化张飞呢?咱分析这事儿啊,反正你说在那个年头,乱世,跟刘备关系最亲近的就是关羽和张飞,通过他们来衬托刘备是最好的。而《三国演义》那是明朝写的,当时关羽已经是忠义的化身了,不能丑化关羽,那只能牺牲张飞。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到底是什么样的?咱这么说吧,如果张三爷穿越到现在,去参加什么《星光大道》或者《梦想剧场》,我觉得他肯定能进决赛。因为他的才艺一定惊艳全场!这也是张飞被世人所忽视的最大的一个特点。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有记载:“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朱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什么意思呢?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收复了南四郡,借得半个南郡,又占据了江夏,一时外有强盟、内修农战,大有开疆拓土之志,封张飞为新亭侯。张三爷正当壮年呐,意气风发,找一铁匠,取赤朱山的山铁,打造了一把新亭侯刀,刻上七个大字“新亭侯,蜀大将也”。随身带着,四处炫耀,好些个大将都羡慕。这个《新亭侯刀铭》,就是张飞的书法作品。

还有,张飞大败张郃,守住了汉中之后,刻了《立马铭》以记录这次胜利。可惜原物已经失传,现在保留的是后人补刻的。另外还有《刁斗铭》,明代的记载说:“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还有诗赞曰:

“江上祠常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作为名震天下的武将,张飞的书法定然是刚健有力、猛烈激昂,“铁画银钩”的称号绝对不虚。

张飞除了书法令人称道之外,还颇有文采,据说写过一篇散文《真多山游记》,十九个字,全文是:“王方平采药此山。童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乃行。”张飞文中所提的王方平是东汉人,辞官不做,隐居修道。整篇文字简约,意境优美:仙风道骨的采药人,纷纷扬扬的瑞雪,悦耳的童谣……声画并茂,描绘了一派仙气氤氤的景象。

电影《赤壁》里边,有一个镜头描绘的是张飞在画美人图,很多人觉得导演这是在搞笑,但这个镜头确实是基于历史的。除了书法和文章之外,张飞还有一个高雅的特长,就是画画,这个,怕是诸葛亮都不如他。张飞要是生活在现在,那应该是一代印象派美术大家。

据记载,张飞不但擅长画画和草书,而且尤其喜欢画美人,也就是仕女图。传说,涿州鼓楼上的《女蜗补天图》就是张飞画的。所以说,在刘备集团这帮人里头,除了诸葛亮的琴艺,恐怕也就张飞的艺术造诣能排上号了。

清代《历代画征录》也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当年,张飞的老婆夏侯氏,可能就是因为他有才吧,芳心暗许,委身下嫁。纪晓岚还特地给这大美术家张飞写过诗:“慷慨横戈百战余,桓侯笔札定然疏。哪知榻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

在世人的印象中,张三爷豹头环眼,是典型的勇夫蛮汉。他的勇武,不论是在哪个排行榜里边都位列前茅,而《三国演义》里对张飞智谋的描写却是堪忧。

历史上,张飞的智谋到底如何?咱先卖个关子,讲一讲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张郃。公元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张郃在街亭大破蜀军先锋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好家伙,把那么大能耐的诸葛亮逼退了,您就知道张郃多大能耐!可这张郃呢,败在张飞手下了。

张飞和张郃的冲突,要从刘备成为汉中王后说起。刘备自封为汉中王后,不断扩张土地,当时魏国就派大将张郃前去迎战。因为局面比较复杂,张郃呢也是大有威名,不仅熟读兵书,还有很多实战经验,在当时也是出了名的将领,所以蜀军中没有大将能够去迎战张郃。张飞呢,在众人眼里边儿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了。当时张飞主动提出,自己能打败张郃。很多人都不敢让张飞去,因为都知道张飞爱喝酒,一喝酒就闹,这谁受得了?所以,当张飞提出要去战张郃的时候,大伙儿都吃惊。但张飞的决心很坚决,刘备无奈:你要去也行,但是约法三章,不能在军中饮酒。张飞表面上同意了,但私底下琢磨这事儿。

虽然说跟兄长有约定吧,但是张飞来到军中,还是控制不住:不喝难受,那喝吧!这个消息就传出去了,一下传到张郃那儿,张郃高兴了: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偷袭他!

夜黑风高,张郃率领大军前来偷袭,一入蜀军营地,傻了。怎么呢?空无一人。突然间,一阵箭雨,带着火光飞了下来,张郃在里边被围得不能动啊,几乎全军覆没。在这场战斗中,张飞把自己的缺陷变成了引敌的诱饵,在不知不觉中打败了敌人。这打破了人们对张飞的认识。

演义里边一说张飞就是豹头环眼,身高八尺,如何如何,那么历史上张飞真是一个形象丑陋的黑汉吗?其实不然。《三国志》记载:“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后主张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

什么意思呢?张飞有俩闺女,先后都嫁给后主刘禅,一个为妃,一个为后。那厉害啦!能够当上皇后,再加上都说刘阿斗贪图美色,从这点来看,姐妹俩的修养、相貌应该不错。根据现代遗传学的说法,气质和相貌都是会遗传的,你说张飞要真是那样丑,身高八尺,大黑脸蛋子,如何如何的,他那俩闺女不能那样啊,是不是?

这一点,考古学家后来还确实在四川一带出土的文物里边,找到了能有效佐证张飞相貌的证据。2004年,考古学家在四川简阳的张飞营山上,发现了一座高四米、宽三米的张飞石像。当地人说,这石像是唐朝的工匠为纪念张飞专门制作的。经鉴定,专家认为这确实是唐朝的文物。石像面如满月,神态温柔安详,而且一根儿胡子都没有,跟演义里的那个张飞大不相同,完全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

历史上,张飞出身贵族家庭,文采出众,足智多谋,精通草书,擅画美人。你要这么说,这分明就是一个唐伯虎似的人物,是不是?再根据这出土的文物看,不会是像评书里边说的豹头环眼,一米八八的一个又丑又黑的汉子。

实际上,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张飞的形象完全是让演义给丑化了。

您比如《三国演义》里边,三英战吕布,张飞第一个冲上去,大骂几句就开打。但正史中根本没有这回事,吕布是被孙坚打败的。再比如,您看火烧博望坡,演义中张飞开始不服诸葛亮,赢了之后呢,心悦诚服。正史中是刘备亲自指挥的,当时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也没有张飞什么事。还有,失徐州,演义中记载张飞献计劫营,让曹操识破了,兵败后跟刘备失散。正史中没有记载这一段,只记载刘备兵败,将军夏侯博被生擒,刘备逃亡,张飞紧跟着。

赵云

一说赵云,好些朋友就想起一句话来,说“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脑子里边就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手青虹剑,一手亮银枪,胯下白龙马,一身银甲,在曹操八十万大军中单骑救主、往来折杀,七进七出,所向披靡。

有人就要问了,既然他这么厉害,怎么也没见有什么建树啊?别说《三国演义》里没有,《三国志》也没写呀。这个啊,首先我们要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故事,而且赵云在里头也不是主角。再说,《三国志》的作者是谁?陈寿。这书写在西晋,西晋王朝是什么?是司马昭夺了曹操后人的天下,说到底,这个班底都是魏国的。且不说他有没有私心,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有没有刻意地弱化蜀国大将的嫌疑?

几百年后的唐朝人怎么说赵云的?现在,在韩国扶余市的定林寺,有一块碑,这块碑是唐朝攻灭百济、立碑夸功劳的,碑上夸赞当时的主帅苏定方:如赵云一般“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各位要是不信,可以去查一下,甚至可以亲自去看一看,这是唐朝人对赵云的评价。

真正了解三国最全的,我个人推荐注解《三国志》的裴松之。这个人,应该说是对于三国的研究达到了痴狂的地步,为了注解《三国志》,甚至对其中的错漏进行弥补,引用各家言论,收集资料堪称史上最全,注解文字是原文的三倍还多。

照这么看,赵云绝对是个勇猛忠义的人。可他也有缺点,他也弃主、吃败仗。有人说,这听着可新鲜,什么时候弃主的?这得从他出道开始说。

现在有很多说法,其中有说赵云出身寒微,所以在三国里面并不突出的。这个,咱们就得考究考究了。首先来说,《三国志?赵云传》就说他“为本郡所举”。那年月,想要做官,都得由有名望的家族或者名人保举。那时候的一个郡呢,就差不多相当于现在一个市那么大,能被举荐出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东汉末年,因为黄巾起义,朝廷允许地方自立军阀镇压,也给后来的诸侯之乱埋下了祸根。按道理来讲,赵云也是个世家子弟,自己也能拉出一支军队搞事情。但是赵云没有,反而跑去给刘备打工。这就有点意思了,赵云是怎么跑去给刘备做事的呢?

这要从赵云和刘备的相遇说起。他俩在哪儿碰见的呢?赵云带着真定的一帮人,投了公孙瓒,去的时候胸怀大志,想跟着公孙瓒干点大事。这一年呢刘备也来了,两人一聊啊,太投缘了,那就一起干吧!两人想得正美的时候,公孙瓒开始不地道了。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汉献帝让刘虞之子刘和,求助关东诸侯。公孙瓒呢,跟刘虞想的不一样,就派自己的弟弟公孙越跑去给袁术通风报信,让他把刘和关了起来,自己趁机收了刘虞的兵马,穷兵黩武,跟袁绍干架,顺便架空了刘虞,而且纵容士兵们烧杀劫掠,祸害老百姓。

这就跟赵云本来想的不一样了。赵云一琢磨:我不能含着眼泪跟着公孙瓒一块儿抢吧?于是呢,就跟公孙瓒请假,说要回家奔丧去。临走的时候,这刘备拉着赵云,很是舍不得。赵云很感动,答应刘备:“终不背德也。”

这句话,其实是个双关语。第一是不会背弃刘备刘玄德,另一层就是,我不能跟着公孙瓒干不道德的事,我不跟他混了。打这儿起,赵云就回家蹲在那儿不回来了。公孙瓒也没等到赵云回来,就死了。

公孙瓒一死,刘备高兴了,赶紧给赵云写信:哥们,快来吧,哥哥自己开公司了,咱们赶紧一块儿吧!赵云接到信很高兴,屁颠屁颠地就去了。

按理说,刘备喊人家来的,怎么也得给个干部什么的。但是赵云跟着刘备的时候,刘备已经开始发家了,拉着关羽、张飞把集团都搞起来了。赵云来的时候呢,董事局这干部编制基本也就满了,刘备也没怎么跟他客气:保安队长,干不干?赵云呢不讲究:我答应了要帮你,还跟你计较这个!

打这儿起,赵云就开始给刘备做保安。当然了,刘备如果真的是个皇帝,保安队长的官儿也不小。而且,刘备让赵云做保安队长,心里也觉得怪对不起人家的,没事就拉着赵云聊天,有时候干脆累了就一块儿睡觉。这就……有人有点小情绪了。《三国志》记载,“先主与云同床眠卧”。而在《三国志》里边,刘备跟关羽张飞睡,都有过。在关羽张飞看来,这是他们哥俩跟刘备之间的特权,刘备怎么能跟赵云也睡呢?

关羽张飞不高兴是一回事,但赵云给刘备做这保安队长,一点儿都不省心。这刘备啊,不管是被别人抓了还是吃了败仗,撇下老婆孩子自个儿就跑了。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就是个特别典型的例子。曹操打过来了,刘备爬起来就跑,半道上赵云想起来了:“夫人跟少主呢?”刘备这才反应过来:“丢了!”赵云一想,我是保安队长啊,主公的家眷没带上,这算怎么个事儿!

于是赵云带着几个亲兵,杀入曹营,救出阿斗,一路杀出去。那么,赵云花了多长时间呢?《三国演义》写的是四更至天明,就是从凌晨一点一直打到天亮。这么长时间,曹孟德手下这么多人,就都是废物吗?其实也不怪曹操的手下不行,赵云救主的时候,连斩了淳于三兄弟,让曹操给知道了。大伙儿都知道,曹操爱才啊,恨不得天下最好的人都到自己手里来,所以下令:“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要活的!这赵云有必走的决心,曹操手底下的又不敢下死手,就在这种复杂的状态下,赵云才安全地把阿斗救出来。

救出来之后,这刘备也是个玩儿心态的,一看赵云这样,啪一下就把孩子给摔了:“险些损我一员大将,要你作甚!”弄得赵云挺过意不去,觉得主公挺在乎自个儿。

当然了,后来大伙儿分析啊,首先呢,刘备长得就跟别人不一样:耳朵大,胳膊长。胳膊长呢,这就好办了:抱着孩子,猫着点腰,等于是直接就撂到地上了,而且还是沙土地,所以孩子没事儿!你要真想摔的话,往起了扔啊!“要你做甚?”一扔,啪一下摔扬谷地上,也就没后边的事儿了……所以大伙儿都说,这刘备啊,会玩儿心态。

可能是因为赵云连斩大将的事迹实在太英勇,罗贯中后来就拿这段移植了一下,写了一个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包括现在,很多人都对关羽这一段事迹表示很怀疑,因为在关羽去找刘备的路上,他来来回回走了个之字路线,好像是故意找了几个城池来挑衅!而且呢,这六个大将的死亡时间也合不上。后来又有人分析,说罗先生这地理课学得不好,可能在移植的时候走了样!当然了,这也是根据关羽的行进路线进行的推演,大家一说一乐。

说到这儿呢,我们还得提一提空城计。空城计最初的脚本,是从《三国志》的裴松之注解里的三个小故事发展出来的,在陈寿的《三国志》原文里并没有记载。其中的真实性,我们也只能像过五关斩六将一样,进行推演。

第一个,咱们按着演义里边的推断:诸葛亮对阵司马懿。司马懿号称“冢虎”啊,冢是坟头的意思,就是说悄悄地靠近猎物,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死去的老虎,厉害!司马懿的性格也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当时他手握二十万大军,如果怀疑诸葛亮城中有诈,可以驻军设防打探啊,掉头就跑这不像话。

司马懿对阵诸葛亮的时候,大多采用坚守不出的战略。而且西晋的郭冲记载了:司马懿当时追击诸葛亮,也是追而不击,诸葛亮能半路停下来表演一段空城计,这个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第二个推断呢,说空城计是文聘的疑兵之计。孙权围攻驻守石阳的魏国文聘,文聘同样选择了坚守。危城难敌的时候,派千人登山放火,虚张声势。孙权误以为魏国援军赶到,所以退兵。但是你要根据《魏略》的记载,孙权可是足足围了二十多天,魏国朝廷为了救不救石阳,一帮人吵来吵去,孙权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没收到就草草收兵。所以,这一段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第三个推断,就是赵云的空营计。说的是赵云打开营门,点亲随数人,阵前不惧色,又命人击鼓放箭,吓得曹军担心中计,掉头就跑。这一段记载在《云别传》中,和《三国演义》的空城计如出一辙,只是有些许的细节出入。也是从这儿开始,记载了赵云“虎威将军”的名号。

这一段,因为并不是两个国家的主帅对阵,不被《三国志》记录下来也情有可原。这里提到的《云别传》,是赵家的后人对先祖的追念,被裴松之放到了注释版本里。所以,空城计这个故事,估计也是罗贯中从赵云这儿移植过去的。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到底是不是从赵云身上移植过去的事儿呢没有确切的证据,我们也只能根据当时的一些记载去追溯。

根据《云别传》的记载,刘备打下了成都(那时候叫益州),就开始膨胀了。手底下的人闹着要分红,刘备也是有这个打算的。就在所有人都闹着分田酬功的时候,赵云站出来了,跟刘备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更何况现在咱们在成都根基还不牢,现在抢了百姓的田地,回头他们跟敌人通风报信,咱们就不好办了。

刘备一听,有道理啊。于是在股东大会上面一拍板,其他人就都傻眼了,心里没少对赵云这种当众泼冷水的行为犯嘀咕。不过呢,这一段因为是记载在《云别传》里,也有人对这件事有异议,觉得赵云不至于当众干出这种惹众怒的事情来。

历史上,赵云挺受手下人爱戴。想当初关羽兵败,曹兵四处传谣,搞得关羽身边最后只有几百个亲兵跟随。被后世人称为“常胜将军”的赵云,也同样吃过败仗,但是他跟关羽不太一样。

关羽死的时候,刘备那是急了,闹啊!要帮关羽报仇。赵云呢又蹦出来了,劝刘备不要跟吴国撕破脸,先把曹操撂倒。刘备当时脑充血,一句也听不进去,还把自个儿搭进去了。

刘备死了之后,刘禅很念赵云的好,给他升了官,封侯拜将。这个时候,诸葛亮在蜀国就当了代理总裁。诸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呀,带着蜀国集团就跟魏国干仗去了。

诸葛亮让赵云作为疑兵打前锋,没想到,赵云迎头就碰上了魏国的主力部队,双方短兵相接,败了,手下的士兵拔腿就跑。赵云一瞧这不是个事儿啊,一边下令退军三十里,一边重新聚集逃走的士兵,布置阵脚,依托地利阻击。退军的时候,赵云更是亲自断后,保护军队和物资的撤离。

等回到蜀国,诸葛亮一算,赵云带的队伍损失最小,诸葛亮就不满意了。为什么?诸葛亮自己闹着要出去干魏国,结果自己手下的马谡在主战场上丢了街亭,自己为了告罪自贬三级,本来就很没脸了,赵云遇上了魏军主力,居然损失最少,这让他很下不来台。就问助理邓芝:街亭退兵的时候,我们都乱成一锅粥了,怎么赵云那边回来的还是满编的呢?

助理就把赵云亲自断后的事情说了,诸葛亮心里有点嘀咕:你在那儿邀买人心,把我放哪去了!于是下令,把赵云那边带回来的物资都给士兵分发下去,作为奖励。赵云也是会看脸色的,一瞧诸葛亮这个样子,知道他肚子里弯弯绕绕太多,也跟着自请受罚,诸葛亮这才算是满意了。

诸葛亮也是心太多,最后累死了。您看啊,蜀国的董事局前股东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再到二世祖刘禅,名誉总裁诸葛亮,没一个活得长久的。只有赵云,是蜀国这些前期核心股东里面少见的寿终正寝。死了之后,俩儿子也分别拿到点小股份。

说起赵云,在三国各集团里面算是很受后世人的喜欢。主要是他忠义、低调、兢兢业业的形象,符合传统文化里边对于臣子的定义,所以后世的统治者喜欢拿赵云做楷模。就像关羽被后世人神化了一样,赵云也被塑造成了一个神人。

其实,赵云从追随刘备开始一直到去世,始终都不曾贪功冒进,也没有到处显摆能力,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我想,这是他最被大家认可的地方,也是作为一个人最难能可贵之处吧。

琅琊诸葛“龙虎狗”

终于,咱们聊到了《三国演义》里大伙儿心心念念的大男主——诸葛亮先生。

诸葛亮,蜀汉丞相,发迹得早,二十七岁就出仕。出名早、名气大,虽躬耕于陇亩,名气却响彻海内外。上到水镜先生司马徽、徐元直这样的名流义士,下到卧龙岗叫不上名儿来的山野村民,一提到诸葛先生,那都得喊一声“牛!”。在这样的情况下,二十七岁的诸葛亮一首《隆中对》,让自个儿成了刘备心目中无上的思想领袖和精神导师。

不过咱们要聊的不单是诸葛亮一个人,还有他背后的一股子神秘力量。

有人问了,诸葛亮在出山前,还有什么家族背景不成?您要这么问呐,说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关于诸葛亮的身世背景,这其实是个正儿八经的学术问题。不知各位看了这么些个三国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有没有听过一个关于诸葛家族的玄妙说法,叫作“龙虎狗分侍三国”。听着很唬人,也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谁是龙?谁是虎?谁又是狗?

《太平御览》里这样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所以说,“龙虎狗”说的就是诸葛家的三兄弟,分别是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亮,以及一个堂弟,叫诸葛诞。同出一氏的这三人,分别效力三个国家:诸葛亮被刘备重用,蜀汉丞相,是龙;诸葛瑾报效东吴,做了孙权谋±,为虎;诸葛诞投奔魏国,和夏侯玄一起官至大将军,称狗。

弟兄三人,为什么要各为其主呢?俗话说得好啊,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出门在外,有个兄弟帮衬帮衬一起抱团打拼,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但诸葛家的三兄弟却不这么想。整个诸葛家族在汉末三国布局之深、分散之广,令人叹为观止,它的影响甚至远不止这三个人。他们到底布了个怎样的大局?

常言道,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凡有了好事儿,第一时间得先给自家人安排上,这在东汉末年门阀政治盛行的大环境下尤其凸显。什么叫门阀政治呢?简单来说,就是当皇权旁落、权力中空的时候,大家族们就开始垄断起政治和军事势力来。

东汉末年,臣子的权柄之重远超前代。就拿倒霉蛋儿皇上汉献帝打比方吧,董卓、李傕、曹操,稍微有点实力的集团轮番欺负、挟持他。在那个士族崛起的年代,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门阀,希望在乱世中分得一杯羹。你看四世三公的袁绍、河间温县的司马,嚣张的臣子往往拖家带口,一拨又一拨,一代又一代,轮番涌现。司马懿一口吃不下曹魏,还有他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呢,儿子没有完成的任务,还可以由孙子司马炎完成,这就是家族的力量。

家族门阀本是东汉末年共荣的产物,大家族里的贵公子们,您看着一个个含着金汤匙出生,出门是名驹宝马,脚镫子都是镶金的,带着八个保镖,先不论会不会培养成袁谭、袁尚那样的败家子儿,至少起跑线比街上说相声的那些汉子高了不知多少。所以,即便子孙不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

乱世出人才,更出鬼才。在人人都在抱团取暖的时候,诸葛家很奇怪,弟兄三人分别挑了不同的老板。最被我们熟知的,就是美貌与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他投奔刘备的时候二十七岁,当时的天下,已经乱哄哄打了十多年,他还在自家的茅屋里宅着呢。此时的诸葛亮,会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淡然自若,没事睡午觉吗?很有可能不是。

三十而立啊,他已经二十七了,再有三年就算是高龄的待业青年了,他能不焦虑吗?他此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去江东,投奔正广揽英才的孙权;要么奔荆州,刘表那会儿正招揽自个儿。去东吴,可以跟哥哥诸葛瑾做同事;去荆州,可以坐享完美的战略要地。无论哪一边,其实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这牛人呐,他牛就牛在这儿:永远不会做出让你能猜得到的事儿!

诸葛亮到底在想什么呢?其实他在等。等什么?一个乱世的机会。

您想啊,如果没有秦末大乱,刘邦可能就在泗水当一辈子亭长。别说刘邦,项羽可能也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似的整天嚷嚷着复国,实际上什么也干不了。荆州,已经和平了二十多年,他去了能干什么呀?一抬头就能看见自己的上限,这对有雄才大略的人是最大的残忍,因为他不想继续碌碌无为下去。也许,只有曹操南下讨伐荆州,继续搅动这时局,才是他诸葛亮建功立业的机会。而能抵御曹操的,一定不是啃老本儿的刘表,而是有着创业决心,并且一直跟曹操死磕的刘备。

建安十二年,刘备来到隆中求见的时候,诸葛亮的内心应该是跃跃欲试的。他在《隆中对》里阐述了时事和格局,其中一句“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完美击中了刘备的内心,二人一拍即合,达成共识。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第二年,曹操果然率军南下,此时刘表已死,新任的荆州牧刘琮带着全州投降。此刻,诸葛亮预料中的时局,终于来了。

相比二十七岁还没找到工作的诸葛亮,他的哥哥诸葛瑾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建安五年,二十六岁的诸葛瑾因躲避战乱来到了东吴,后来被推荐到孙权那儿,这才走上了和诸葛亮不一样的政治舞台。有人可能会想,弟弟在蜀国,哥哥在吴国,吴蜀两国偶尔还短暂地联合一下,但联合也只是为了共同御敌,毕竟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嘛,可这并不代表吴蜀两国就是朋友了啊。后来,吴国大将吕蒙破荆州,导致关羽被杀,不就是吴蜀一家亲被打脸的典型例子吗?那么问题来了,难道两边的老板真就用人不疑?就不怕他俩一串通,泄露点儿军事机密什么的?

事实证明,诸葛瑾还真不是那样的人。建安二十年,孙权曾派遣诸葛瑾出使蜀国。《三国志》记载过这样一段经历:“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什么意思呢?诸葛瑾出使蜀国,碰见了弟弟诸葛亮,两人见了面没有拉家常、谈闲门儿,只谈公事。可见两人都是非常尽职和忠诚的。诸葛瑾的老板孙权,也确实很喜欢这位下属。有一次刘备率大军伐吴,孙权又派诸葛瑾做和事佬,前去求和。有人心里就不踏实了,谁知道诸葛瑾安的什么心?没准是投奔他弟去了!孙权不高兴了,说:“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子瑜,就是诸葛瑾的字。通过这段话您就看出来了,孙权对诸葛瑾啊,那是一万个放心。凭着自己的能力,加上孙权的信任,后来诸葛瑾也算是平步青云,官至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他的儿子诸葛恪,当上了吴国的丞相,执掌东吴军政大权。

同样当上大将军的,还有诸葛亮的堂弟、身在魏国的诸葛诞,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魏得其狗”。这里的“狗”并不是骂人,而是“功臣”的意思。如果说,诸葛亮和诸葛瑾是吴蜀两国的最强大脑,那么诸葛诞就是魏国的超级兵器,武力超群,作战能力强,被魏国任命为征东大将军。这位诸葛大将军,早年间和司马师有过不少次的亲密合作,先后协助司马家平定了毋丘俭、文钦等“淮南三叛”中的前两次叛乱。但他没想到,他诸葛诞自己却成了“淮南三叛”中的最后一叛。

怎么回事儿呢?其实当时魏国的政局正处在非常敏感的时期。司马氏正在一步步蚕食曹魏的江山,一切不安分的力量都受到大小不等的打击,毋丘俭和文钦之所以叛乱,就是因为不满司马家一家独大。只是没想到,诸葛诞在平定了叛乱之后,司马师那么快就把刀刃对准了他,而且来得那么快、那么凶猛。诸葛诞只好在淮南奋起反击,只是实力悬殊,最后还是事败被杀,并且被夷灭了三族。

按理说,既然诸葛家族的人分散得如此之广,那么即使在战场上遇着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好巧不巧,就在诸葛诞还在魏国如日中天的时候,碰上吴国的诸葛恪了。

这诸葛恪呢,就是吴国一脉诸葛瑾的儿子,严格来说,他算是诸葛诞的堂侄。这场魏吴大战发生在孙权去世前后。

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孙权命诸葛恪封锁了东兴的水上堤坝,以提防魏国趁机南侵。而魏国的大将军司马师,则希望趁东吴新皇帝刚刚继位、政权不稳的时候发兵攻打东兴,以此来破坏吴国的防御。面对司马师的战略规划,魏国的武将纷纷献策,其中就有镇东将军诸葛诞。而他的对手,就是时任东吴太傅、亲率四万大军赶来的诸葛恪。此时的东兴,一场“诸葛战诸葛”的好戏上演了。

当时,诸葛诞和另一位大将军胡遵,共率领了七万魏军进攻东兴。但是由于城池在高处,一时无法攻下,魏军兵力过多,狭窄的山麓也不能全部容纳。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地形再不利,魏军那边也是七万大军。诸葛恪虽然手下兵少,可也没有一筹莫展,相反,他还出了一个奇招!多奇呢?说出来您别乐,就是不穿衣服,在冰天雪地里打裸仗。

《三国志》记载:“时天寒雪,魏诸将会饮,见赞等兵少,而解置铠甲,不持矛戟。但兜鍪刀盾,倮身缘遏,大笑之,不即严兵。”什么意思呢?说是漫天大雪,魏兵正聚在巢湖的大堤上饮酒、烤火取暖呢,不知从哪儿哧棱哧棱就冒出一小撮儿光着膀子、拎着刀的壮汉来。士兵们是乐得都不行了,这玩意儿也不怪人家,换谁谁也得乐:怎么了这是?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舍弃了长矛长戟的裸身大汉,都是诸葛恪在几年前精挑细选招募来的丹阳兵。

这些丹阳兵身强体壮,抗揍扛冻,仅三千多人,由先锋丁奉和留赞带领,直勾勾地就杀向了魏军。此时魏国的士兵已经冻得手脚都发麻了,任凭人数再多,冻得连兵器都拿不稳了也是白搭,再加上东兴守军和诸葛恪主力的夹击,很快就败下阵来。诸葛恪对战场的布局了然于心,其谋略也可谓步步连环、滴水不漏,他一手训练的精锐之师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在击退了魏国的大军之后,他在吴国的威望和权力达到了巅峰,吴主孙亮在大军凯旋后加封他为吴国丞相。

令人哀婉的是,诸葛恪自东兴大捷后开始有点儿轻敌自大,次年就大举北伐,最终在东吴的噩梦城市合肥再度落败,回国后陷入政局风波,被孙亮和孙峻联合刺杀。

回过头来,再看诸葛家族的三次押宝。“龙虎狗”在三国分别成了一方势力,结果谁也没想到会落得满盘皆输的局面。诸葛亮的儿子在保卫绵竹的时候战死。诸葛瑾的子孙也因为儿子诸葛恪的穷兵黩武,让百姓们怨声载道,让权臣们怀恨在心,在孙权死后没有庇护的敏感时期陷入政治风波,最终灭门。加上诸葛诞被司马家当成肃清政敌的主要对象,也落了一个夷灭三族。诸葛家分批下注的如意算盘,算是失败了。

然而就在大伙儿感慨诸葛家的血脉被彻底斩尽的时候,出了个奇事儿。诸葛家并没有完全绝后,除了已退出历史舞台的诸葛子孙外,诸葛诞的长女依然活跃在魏晋的舞台上,后世称之为诸葛太妃。她因为嫁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仙而免于死刑。说来也巧,诸葛诞的这个女儿有个儿子,叫司马觐,司马觐有个儿子,叫司马睿。熟悉历史的朋友就都知道了,司马睿,就是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

历史就是爱开玩笑,魏蜀吴三国相互征伐了数十年,那么多英雄跟随曹刘孙们折腾了半个世纪,最后却是司马懿一家摘取了胜利果实。诸葛家分别侍奉三国的君主,位高权重,也都没得到好下场。然而,最后的最后,谁又能想得到,诸葛诞的曾外孙,成了东晋的开国皇帝!真是天道好轮回。

周瑜

《三国演义》里边有一句周瑜的名言:“既生瑜,何生亮?”周瑜跟诸葛亮三番两次地斗法,最后失败了,吐血而亡。网上有一种声音啊,说周瑜其实是被孙权给气死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那么历史真是这样吗?

不管是三国类的影视剧,还是各类三国题材的游戏,文臣武将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东吴周瑜。周瑜的父亲叫周异,是当时首都洛阳的市长,所以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周瑜本人呢长得帅,文学底子、音乐修养都十分了得。

他从小跟孙策俩人就好,二十一岁起就跟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来孙策遇刺身亡,弟弟孙权继任,周瑜带着部队去奔丧,跟张昭一起掌控东吴朝政。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性度恢廓”,夸他心胸宽广,有能耐。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宋徽宗的时候,还追尊他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武庙里面都是这些个有能耐的大将的塑像,他们凭着自己的能力立身于武庙,受后人凭吊。能入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说明周瑜本人的确有不寻常之处。但《三国演义》里面的周瑜就被写得不咋的了:小肚鸡肠、暴跳如雷、气急败坏……你这玩意儿,怎么弄?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先生特意用了“三气周瑜”的桥段,来贬损这位美周郎。

先说一气周瑜。《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说,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又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气得周瑜金疮迸裂,摔下马来。

二气周瑜呢,是在刘备的夫人死了之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把他杀了!可没想到,孙权他妈,老太太看中刘备了:“这个乘龙快婿好!”不让孙权杀。周瑜呢,就想让刘备长期地跟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人隔开,用声色迷惑刘备,让他丧失夺取天下的雄心,但又失败了。诸葛亮又用计,让刘备安然地回到了荆州,还让周瑜中了埋伏,安排士兵讥讽他:“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把周瑜气得金疮再次迸裂。

三气周瑜是最严重的,直接就气死了。《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记载,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等刘备强大之后势必对自己造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但又迟迟不攻取,这让周瑜气急败坏,想出一主意:借道荆州,帮刘备取西川。但这主意呢被诸葛亮看破,又让周瑜被困了。因为又气又急,旧伤复发,周公瑾不治身亡。

正史上没有这些故事,罗贯中为什么要如此贬损周瑜呢?我觉得啊,差不多有三个原因:一是为了写书。罗贯中写的这《三国演义》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那么他所写人物的特点,就是老百姓们所想的特点。民间有汉室正统的观念,曹操他是篡汉的,非正统,民间不承认。罗贯中所处的时代是元朝末年,民族压迫很严重,民间自然就痛恨这种非正统,盼望着有像刘备这样正统的人来拯救民众。

第二个呢,《三国演义》是尊刘备为正统的,像魏国、吴国都是伪政权,所以要把吴的代表性人物周瑜给写成心胸狭窄的人。

第三个原因,则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的核心人物,但在历史上,周瑜比诸葛亮成名可早,战绩也比诸葛亮辉煌,家庭也比诸葛亮的家和睦。年纪轻轻,一国栋梁,受老板信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能不让人嫉妒吗?所以只能贬损周瑜,才能烘托诸葛亮的为人。

从小说家的角度出发,这没错。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什么样的?

首先,正史上记载周瑜宽宏大量。南北朝时,裴松之注引的《江表传》记载,在周瑜正式担任都督之后,孙坚的老部下对周瑜其实是有情绪的。你比如老将程普,追随孙坚十几年,后又追随孙策、孙权,几十年的老资格,凭什么在你周郎小儿手底下做事?人之常情嘛,这些老将大多有这种心思。但是,身为都督的周瑜没有为这事生气,反而亲自上门,拜访请教各位前辈。人活着,其实就活一个心气儿,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沟通不善闹不愉快,只要一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由此,周瑜深得程普等人信任。之前程普恨得都不行了,肚子里边可难受了,心里酸得慌。这以后,程普说了:“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您说跟人打交道这玩意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您看周瑜这人格魅力,要说他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谁信?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孙策遇刺,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给了孙权。当时孙吴政权所管辖的面积很小,江东的英豪也并未和孙家建立起君臣关系。关键时刻,首先出面支持孙权的是张昭、周瑜等人。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留在孙权身边任中护军。他握有重兵,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同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其他的人自然就不敢有异动了。

还有一个故事,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于建安七年,叫孙权把儿子送到自己这儿来做人质。孙权一想,这哪行呢?不愿意受制于人呐。就召集群臣:咱们商量这事儿吧。文武群臣众说纷纭,只有周瑜坚决反对,有理有据,嘡嘡嘡一分析,这番话打动了孙权,没有给曹操送人质。

这就说明周瑜不仅宽宏大量,还有勇有谋啊,不像小说里边设计的那样。那话又说回来了,他怎么三十六岁就死了呢?是不是气死的?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三国演义》里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但《三国志》可不是这么记载的。刚刚咱们说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桥段,一气二气三气,现在咱们逐一说说这事,证明周瑜之死和诸葛亮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第一气的南郡之战,它就是周瑜打下来的,跟诸葛亮没有关系。南郡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很著名的一场战役,孙刘联盟和曹操两方,都有著名的武将参战。孙刘这边有周瑜、甘宁、吕蒙、关羽、张飞、赵云,曹操这边有曹仁、文聘。南郡之战是孙刘联军继赤壁之战后的又一次胜利。周瑜领东吴兵马与曹仁鏖战,关羽率军绝北道,阻截了各路支援南郡的援军,刘备又在这期间攻占了江南四郡。除了襄阳、樊城还在曹操手里,荆州的大部分领土都被刘备所攻取。东吴所攻占的南郡,在鲁肃的建议下被孙权借给了刘备,刘备就把治所设置在南郡公安。

二气周瑜中的嫁妹之策,这主意不是周瑜出的,那是孙权心甘情愿嫁的。据《三国志》记载:“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主动提出来的!刘备和孙权联姻是三国史上的一件大事,孙权主动提出嫁妹,就是为了和刘备加强联盟关系,完全是政治因素,也就没有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一说。

三气周瑜中,周瑜借道荆州攻打西川的计策被识破,这事儿是有,但也跟诸葛亮没关系。当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周瑜就建议孙权:“曹操刚刚受到挫折,正担心自己内部不稳,我们应该进军攻取蜀地,吞并张鲁,然后与马超结成联盟,再从襄阳北上进攻曹操,北方可定!”

在三气周瑜的这个时期,周瑜跟孔明就没有打过交道。

那时候孔明让刘备给派出去了,到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做后勤保障工作,根本没和周瑜碰过面!至于周瑜病逝之后,蜀国去吊唁的代表是庞统,不是诸葛亮。

那么,周瑜不是诸葛亮气死的,真凶又是谁呢?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说肯定不是诸葛亮,有人认为是让孙权气死的。

这个版本说的是什么呢?说赤壁之战之后,周瑜名震天下,老百姓都谈论着东吴周瑜厉害,而身为主公的孙权呢,没人搭理。这让孙权心里不美丽了,就忌惮周瑜。

另外,刘备在面见孙权时说了一句话:“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这意思就是说,周瑜文韬武略,是万中无一的英才啊,我看他的这个能耐、这个器量、这个状态,恐怕不会长久地做别人手下的臣子——字字诛心啊。所以很多人就以此推断,周瑜是死于孙权的猜忌。

还有一种说法:赤壁之战后,周瑜跟孙权建议抢在刘备之前攻取益州。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是,孙权担心周瑜入川后拥兵自立,于是把周瑜的家眷全抓起来了,作为人质。周瑜在道儿上听到这个消息,气得不行,都打马上掉下来了,连忙启程返回东吴。但心里边实在太别扭了,最后死在了巴丘。

这个说法在历史上好像有一定的依据。虞溥在《江表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周瑜请求出兵攻打益州,孙权同意了,于是周瑜快马加鞭回江陵做准备,行军到巴丘的时候,病死了。这里,周瑜确实是打算进攻益州,也确实是死在了巴丘,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三国志》没有记载说孙权抓了他的家眷,连周瑜的死因也不明确,只说是病死的。也就是说,“孙权气死周瑜”这个说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那么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咱们说话都得有历史依据,不能胡说。所以翻遍了史书以后,我确定周瑜应该不是气死的。

《三国志》对周瑜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什么意思呢?说周瑜的性情是宽宏阔达。而且虞溥在《江表传》里对周瑜的这个特点是专门有一段说明的:“(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也就是说,程普最初不服周瑜,屡次羞辱他,但周瑜呢不计较,最后程普很尊重周瑜。

反正这么看呢,周瑜身为一位心胸豁达的将领,不会几句话就气出病来。陈寿在《三国志》中有记载,赤壁之战以后,周瑜、程普率军夺取南郡,与曹仁对战。结果周瑜在作战中被箭射中了右肋,伤得很重,卧床养伤。消息传到曹仁那儿了,曹仁立刻率大军来犯,周瑜只能在伤病未愈的情况下爬起来,到前线激励士兵,才把曹仁打退。

右肋这个部位是肺啊,周瑜的肺受了箭伤,在那个情况下还要上前线督促士兵作战。加上当年一直是交战状态,他这长期舟车劳顿的,没时间休养,所以最后暴病而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虽说他不是气死的,但我又想起网上一句话来了:“不论世上道儿有多窄,只有心宽人能过。”心宽的人呐,承认自己有弱点,明白他人没有义务向着自己,懂得顺应自然,不会为失败懊恼,不会为失去悲伤,这样的人,才行呐!

反正我这么些年来所接触的人里边儿,心宽的,都活得长远!所以奉劝朋友们:天下事不值得,踏踏实实活着比什么都强。 B0o8wZbqb8NNQjSvxxJFT294qLnarLuLqEVRYerg/C7sUpTGFSKAo5uoePLnaWQ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