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论《中国文化概论(英)》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吴新云

摘 要: 《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改革具有教学上的现实意义和国家战略层面、学术层面上的深远意义,“批判教育学”理论指导下完成对《中国文化概论(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估体系等的修正,可保证师生不仅收获信息,也发展出质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英)》 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批判教育学

《中国文化概论(英)》指的是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的授课对象大体上有三大类:“作为公共课学习的中国高校学生,作为专业课学习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学生,作为通识课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杨丽萍,2014)。《中国文化概论(英)》因授课语言的国际化可望获得更广泛的应用:还可以作为英语专业的限选课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公共英语的选修课拓展大学生、研究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还可以直接在海外面向没有汉语基础的大众讲授、传播中华文化。有的教师和高校已经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但在探索中尚有可以改进之处。本文论述《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的重要性并探讨该课程教改的方向。

一、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的开设有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国家战略层面、学术层面的深远意义。从教学上看,当代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实际能力有待提高。有人曾经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参加测试的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较弱,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表达能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文科学生略好于理科学生”(景芳,2013)。笔者所在的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在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英)》之前,也进行过相关调研,发现学生对中国文化掌握不足,较少接触到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系统资料,因此学生盼望《中国文化概论(英)》弥补他们在文化学习和英语表达上的不足。有研究者以华中科技大学大二四个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200 人),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性访谈结合的方式,同样得出大多数学生对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内在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刘璐,2013)。为了促进学生的能力,国内高校实行英语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增设《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的开设与中国文化战略密切相关。我们需要激发青年学子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培养有中国文化意识的公民,以及他们用国际通用语——英语来表达这种认同的能力,同时也需要进行文化输出,以期引起国外人士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文化教学一直是外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中国外语教育专家和教师的广泛认同,文化教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意识到一个问题:文化教学过多地偏重目的语文化(西方文化)的学习,却忽视了我们本土文化——中国文化的学习。只注重目的语文化输入的文化教学导致了大学生、研究生在跨文化交往中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极为不利。另外,我们用英语在海外进行专门的文化传播活动也有待加强,选派教师用英文在海外讲授《中国文化概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从学术层面来看,《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的开设可以促进师生的学术思考力的发展,为学界的中国文化中的各种论题贡献新的思想和学术研究的新鲜力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内涵和外延十分广泛。依据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文化有两类,一类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哲学和科学技术成就等集中反映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被称之为“大写字母的文化”(culture)。另一类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相互关系等,被称之为“小写字母的文化”(culture)。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时,简单地陈述光辉的历史要点并不能达到此目的,而是要从理性的、全面的、比较的、思辨的视角分析各种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大家的求知欲,引起共鸣,潜移默化地改变国内外人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观感。《中国文化概论(英)》包含了许多可以深入思考的话题和研究主题,在有针对性收集资料、编写有思辨性的教材、在课堂上通过各类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进行相应的学术研究。英文的《中国文化概论》如果编著得当,将可以作为孔子学院和中国研究方面的教材对外推广。

二、教改方向

《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教改的方向应该是运用“批判教育学”(critical pedagogy,也有人译为“批判教学法”)理论指导课程改革。“批判教育学”是西方教育思想界的一种重要理论,对当代的教育理论研究产生了颇大的冲击,是教育领域中最具活力的教育学流派之一,其主张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批判性、民主性的“公民”(彭丽,2008),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尤其注重对权威的批判和对偏颇的批判。批判教育学可启发各种教学改革,我国国内对批判教育学有一定的关注。有人曾撰文《批判性教学法在中国文化课程的应用》,但该文仅仅举了两个例子(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化”概念、如何倡导学生反对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来证明教师在课题上运用了批判教育学的“反权威定义、反偏颇看法”理念,没有针对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系统、全面的探讨和论证。国外关于批判教育的各种流派研究和分析更加丰富,但由于国情的差异,尚没有研究者把该理论应用于《中国文化概论(英)》这样的课程。本文认为,在“批判教育学”理论指导下,完成对《中国文化概论(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估体系等的修正,可保证师生不仅收获信息,也能发展出质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文化概论(英)》教学内容方面的变革就是看如何设定英文版的“结构化的知识”(Programmed Knowledge)来帮助学生习得文化、增长批判力。目前《中国文化概论》的教材比较多,但英文版的较少。有人从当当网和读秀网随机搜集了 60 部相关教材,只有三本是英文的(杨丽萍,2014)。笔者也搜集到市面上名为《中国文化概论》的英文书两三本,但内容如同中小学课本,简单而面面俱到地回顾历史、地理、艺术、文学等方面的成绩,这样罗列数据和事实的教材对大学生没有多少新意和吸引力,如果按照这些教材讲授,老师的发挥余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中文教材的诸多问题,比如少数民族文化“基本没有涉及”,“国学经典”缺失,学术价值低,不利于“培养学术型的后备研究人才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石坚军,2013)的情况在目前英文教材中同样存在。运用批判教育学理论指导《中国文化概论(英)》教材的编写,要重新确定用何种专题、何种材料来深化课程的内容设置。新教材应该从体系庞大而丰富的中国文化材料中整合、取舍相应的“专题”,为学生提炼出更清晰、更明确的知识重点,史论结合,比如在“艺术”部分把昆曲、古琴、藏戏等中国之非物质艺术涵盖进去。按照批判教育学原则,教材也要有思辨性,所以教材内容要结合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这样一来,本课程最好除了做纸质版的教材,还可以考虑做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补充知识点,建立案例库、习题库、准备参考文献及资料、相关知识的图片和视频材料等,这样能保证某些话题的时效性和学术观点的前沿性。

依照批评教育学理论,《中国文化概论(英)》课堂教学模式上应该实现从“灌输式”向“寓启发于讲授式”、“提问式”、“讨论式”、“学生主导式”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我们的做法是,就各教学单元的材料设定相应的问题,写出目标和课堂的组织计划;然后集体讨论,对预设的问题和可能的答案进行评估,再次修改问题,做出更多预案;最后集体决定要学生预先阅读的基础材料和数个能引起思考和对比考量的问题。具体到不同的单元,可以设定相应的做法,比如“语言”单元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某些汉字的甲骨文字形,介绍宋元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图文对照课本《对相识字》,同时引导学生讲述中英文形式上的差异,还有中西“语言观”的不同等,通过“中西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要求。在所有的单元,都可准备一些“古今结合”的个案,以便“尽量缩短学习古代文化的距离感”(张敏,2015),例如周代六礼和现代婚礼的关联,中国饮食文化和当今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的关系都是引人入胜的话题。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要结合起来,比如上哲学经典之前给学生看《孔子》、《墨攻》之类的电影;上“艺术”专题前或后让学生在课外带着任务去看戏曲故事,参观博物馆;还可以利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校园活动。

在针对《中国文化概论(英)》的教学的评估体系中,应该按照批判教育学原理建立新的检查和评价标准,使得学生、老师都加倍重视思考能力的养成。学生的考核要从“终结性评估”转换成“形成性评估”。除了课堂表现,学生还需要通过“任务型”学习方式来养成思考的习惯,我们可布置学生课前查阅资料,阅读文献,课后写读书笔记,翻译成语故事、经典名句之类,充实他们的知识量,在他们身上逐渐培养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老师的评估更复杂一些,批判教育学指导下的《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授课难度大,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外语,对中外历史文化都有相当高的修养,还要思想深邃,视野广博。这样,我们评价老师不仅要评价课堂表现,还要考查其科研能力。钱伟长曾言: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一个教师在大学里能否教好书,与他搞不搞科研关系很大。完备的监控机制的建立绝非易事,对学生我们需要形成对差异化和多样化的认同,对教师我们需要不定期进行所有教学资源的检查,重点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程度和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

《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其教学改革的基本要点是不断强调知识的更新、视角的更替、对问题的敏感和深入性。《中国文化概论(英)》课程的教学面临一个不断被重建的象征性、物质性和人文性的环境,教学要成功不仅需要考虑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审美、种族、政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充分反映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景芳.2013.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调查[D].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刘璐.2013.英语讲授《中国文化概论》课学生学习动机及态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彭丽.2008.“公民”与“解放”—批判教育学两个重要主题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0):41-45.

4.钱伟长.2003.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群言(10):16-20.

5.石坚军.2013.对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1):85-88.

6.杨丽萍.2014.“大国学”与中华民族文化认知地图的整体建构——基于 60 本《中国文化概论》编写体例的评介与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66-171.

7.张敏.2015.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改革的思考.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258-260. 6EsMjg+xOA68I1m6DfY4Z7oED6c4WKmk43TdI+AMAC2qD88q0niE5GaGalpI/X1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