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试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核心及体系设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黄 驰

摘 要: 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育的核心。围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高校应为非英语研究生设置学术英语、英汉互译、实用写作、高级听说等实用课程。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 课程改革 体系设置

研究生属于国家培养的高级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环,肩负着为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研究生外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规定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必修学位课程之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通过对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促使其掌握英语这一工具,从而促进其加强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恰当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或见解,让英语成为他们拓展学术空间的有效工具。英语教学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993 年,教育部颁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对象、目的、要求等做了明确规定,对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起到了指导作用。《大纲》要求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通过英语教学,具备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大纲》突出了阅读能力,但忽视了写译能力和听说能力。当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更多地获取专业信息,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活动国际化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文化与学术交流也不可避免地迅速推进。当代社会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已大大提高,不仅要求他们能够读写,而且要求他们有较好的听说能力。无论是从国际交流的需要还是从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外语要求来看,英语听说能力都成为一块试金石。同时,高中英语和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在 20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如今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至今沿用的教育部于 1993 年颁布的《大纲》既严重滞后于当前的形势,也远远落伍于研究生英语的教学现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国内各高校关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实践上看,许多高校已开始尝试性地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提高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已渐渐成为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

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

美国人类学家弗萝伦斯·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认为,跨文化意识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习俗、准则和体系的统一体,是人们对自身、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感知(杨亚丽,杨帆,201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将会制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影响他们进行有效的文献查阅与学术交流、正确表达自己的学术立场和发表被国际认可的高水平论文。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英语课程体系对培养研究生的英语实用能力至关重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成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衡量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能光看他掌握了多少词汇,能读懂何种程度的英语文章,而应看他是否能自由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他的言语行为是否得体,是否具有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往以提高英语基础水平、以精读课程为主体的传统本科模式的教学已不再适用于研究生的英语教学,研究生英语课程的体系必须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是大学本科教学的后续教学,研究生在入学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和自学能力。他们在硕士阶段的英语学习中,需要的已不仅仅是语言基本知识,而是通过大量语言实践来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文化承载了历史地理、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容。了解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大局意识、国际意识。因此,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应致力于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了解中西方思维、表达方式的差异,从而最终达到有效成功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目的。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培养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

研究生比本科生更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和国际交流,研究生英语教学也显然有别于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具备两个核心要素:一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流畅自如地进行沟通的能力,二是能够培养学生在学术、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能力。(郭继荣,王非,2009)围绕培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设置中,一定要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综合能力。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学术交流技巧直接影响了跨文化交流的效果。传统研究生英语多以阅读为主,缺乏实用性的内容,导致语言学习的针对性不强,学不以致用。在培养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同时,学术英语应该遵从“跨学科”的概念,突出学科间的共性,淡化专业,丰富学生的学术共核知识,输入与输出紧密结合,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兼顾,提高学生的学术综合能力。既要使学生了解国际会议的有关规则,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新思维能力,也要让学生熟知学术交流所需的知识和技巧。

二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汉互译能力。传统本科阶段的教学注重阅读,极少涉及翻译。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推进,四六级考试的演变,翻译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到了研究生阶段,由于研究生需要阅读大量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而且常常要结合实际情况做项目研究,所以英汉互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英汉互译课程应该首先从哲学、思维、语法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简要对比,加强学生对翻译本质和翻译技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准确、顺畅地对句子、段落和文章进行翻译,能胜任一般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应用类文章英汉互译。当然,想要具备合格的翻译能力,不仅要有较强的母语知识,而且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学生应坚持不懈地积极学习和研究中外两种不同的文化。

三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研究生要想顺利毕业,通常都必须发表所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很多高校要求其论文要获得SCI或EI检索。然而,虽然很多研究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已颇有见解,但由于受到英语写作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写出文笔流畅、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的英语论文,甚至有些学生连英文摘要也会错误百出。实用写作课可先从训练学生写英文摘要入手。英文摘要不是简单的摘录,而是忠于原文意思的再创作。写英文摘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理解原文的中心意思、弄清原文的篇章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谋篇布局能力。只有加强针对性的训练,研究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其学术论文才有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现的机会。

四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高级听说能力。我国研究生要想顺利地在国际会议上交流、沟通自己的学术见解,在本领域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听说能力。所以,在研究生阶段,高级听说应该成为一门必修课。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应掌握听力的各种技巧,并能通过听觉接受语言信息,而且要学会抓住重要信息,归纳总结大意和根据语境推测释义,并运用习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使用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高级听说除了训练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的听与说之外,还应辅以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新闻报道等场景的听说训练。

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中,围绕“一个核心(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四个重点(学术综合能力、英汉互译能力、英语写作能力、高级听说能力)”,顺应了时代对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时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以培养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的重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质量。以阅读为主的教学要求和以获取专业信息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已经滞后于现实的社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不能顺势提高教学要求、重新确定教学目标,就不能与时俱进,就必定会落伍于现实的需求。在科技飞速进步、社会急剧发展、信息广泛传播,以及国际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国家和民族间的交往和接触日渐频繁的今天,时代呼吁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端人才,而研究生便是这批高端人才的雏形。因此要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其了解西方经典交际文化,认知中西交际文化上的差异,才有助于其熟练掌握英语这门工作语言和交流工具,适应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对英语的需要,无障碍地参加相关国际学术交流,成为国家迫切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继荣,王非.2009.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4):47-49.

2.杨亚丽,杨帆.2013.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0):155-157. l3yYwv639Ghudys6lGZ2bXvas8VS62ZDV581APoeN9stiW41fSDbl44nYD9JNP3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