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立国之本,居安亦当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等,其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经济安全是国家一切安全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与世界各国在资金、产品、技术和人力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遭受外来侵袭和干扰时引发内部经济波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进入“十三五”时期,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依然低迷,国际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国内经济转型压力较大,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环境,影响经济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都在增加,外贸依存度有止跌反升的趋势,部分关键产业外资市场占有率依然较高,粮食依存度和石油依存度都处于不安全区间,经济安全问题比以往更加突出.
经济安全研究涉及国家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其关键在于定量分析.监测和预警是经济安全定量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监测是核心、预警是灵魂,前者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事实来评价经济安全现状,后者则是对未来经济安全形势的预测和判断,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提供充分的现实依据.在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的支持下,由顾海兵教授牵头成立了国家经济安全研究课题组,就国家经济安全状况如何量化评估问题展开研究.该课题组是国内从事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研究工作的中坚力量.
从2014年开始,课题组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合作,已经连续三年出版了《中国经济安全年度报告:监测预警》,报告以监测和预警为主题,研究范围包括财政金融、实体产业、战略资源和宏观稳定等领域.三份报告主基调大致相同,即对上一年的经济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并对下一年的经济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分析,但报告结构框架在不断灵活调整.其中,2015年的研究报告侧重于国别和地区分析,即对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所做的分解研究;2016年恰好处于“十二五”规划收官、“十三五”规划提上日程的转折点,研究报告侧重于对“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安全状况的回顾与解析,以及“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安全形势的预估和判定.
2017年的研究报告主要进行2016年监测和2017年预警工作,报告同样是基于经济安全条件和经济安全能力的框架展开分析,并且在财政金融、实体产业和战略资源领域中分别选取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探析各国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程度.此外,报告还将2016年监测结果与上一年报告中2016年的预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异来源,从而对报告的监测和预警模型做出修正和改进.从研究结果来看,2016年中国经济处于基本安全范围,经济安全得分为70分,相比于2015年,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仍旧处于基本安全水平,但经济安全程度略有降低,安全得分降至约67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经济巨国始终是对我国经济安全影响最为重要的国家.分领域来看,实体产业是国民经济命脉,资金“脱虚向实”刻不容缓;财政金融仍存在潜在风险,金融改革要以金融稳定为前提;战略资源始终是中国经济的软肋,开源节流是必由之路.因此,报告建议“以国家立法保障经济安全,以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安全”.
尽管中国经济处于基本安全水平,但对经济安全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能降低.安全是发展之基,发展中国经济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有质量的发展.英国脱欧、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加之最近欧洲和美国都加强了对外资进入的审查,这一切都说明国家经济安全不可放松.
本报告的研究团队成员全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他们分别是(以章节为序):王甲(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李长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顾洲瑀(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张敏(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张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朱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杨世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覃惟典(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熊冬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徐腾达(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
本报告是系列报告,一般来说,出版第1本时有心气和锐气,出版第2本时有创新精神,出版第3本时大体就有点低谷,因此,目前的这个第4本不仅可能存在以前版本所存在的问题,而且可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当然也会克服过去存在的某些问题,但作为课题负责人,不可懈怠、不可免责,为了今后的持久研究,为了人大的品牌,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使《中国经济安全年度报告》的质量不断提高.
本报告是“中国经济安全报告2013”(13XNP002)的项目成果,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的支持和资助,对比深表感谢.同时,亦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对本报告顺利出版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