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农科研究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赵轶洁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农科领域 678 名一年级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数字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农科研究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是涉及自主学习的具体环节时,他们往往显得不知所措,缺乏合理的引导,笔者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

一、引言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狭义的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或他人的帮助指导下,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最终完成学习目标,实现自主性发展;广义的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主导自己的学习,学习者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和途径,围绕学习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Holec, 1981; Dickinson, 1993)。

二、研究方法

1. 对象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的对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级硕士一年级学生(下称学生),共有 687 人参加,其中男生 297 人,女生 390 人,大多来自山东、内蒙古、安徽等地。硕士生入学英语成绩平均分为 57.4 分。在 687 份调查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 625 份,有效回收率为 90.9%。

2. 数据收集方式

为了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农科研究生自主性英语学习的情况,我们同时采用了定量、定性两种研究方法,用于分析的数据来自调查问卷与访谈记录。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教师重点关注学习者对自主

学习的监控、评价和调整情况,从而了解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过程。

(1)定量研究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围绕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展开,具体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有效利用资源与方法、教师角色认可、同伴角色、对数字资源的重视程度等八个方面。

问卷选择项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选项从 1=完全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说不好,4=基本不同意到 5=完全同意。所得问卷的平均分在 3.5 到 5.0 之间表明处于高水平状态,平均分处于 2.5-3.4 之间表明处于中等水平状态,平均分在 1.0-2.4 之间则处于偏低状态。

(2)定性研究

访谈

根据问卷调查及学期初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等情况,选取了 20 名学生进行半开放式的访谈,采取集体访谈、个人访谈交叉进行的方式。访谈的内容也主要围绕自主性学习能力展开。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作者将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与访谈结果进行比较,以便更加准确地描述农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有关情况,提高研究信度。

三、结果与讨论

我们重点分析了问卷调查的反馈数据,并结合访谈反馈加以印证,重点关注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监控、评价和调整。以下根据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讨论。

首先我们用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 α)对问卷本身的信度进行验证。克朗巴哈系数用于测量量表内部一致性,可以通过克朗巴哈系数的大小评价内在的信度高低。经验上,如果系数小于 0.7,那么量表就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应该重新设计;如果系数大于 0.9,则认为量表的内在信度很高。本问卷的克朗巴哈系数为 0.93,大于 0.9,因此我们认为本问卷内部具有较高的信度。之后,我们对问卷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各个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偏度是统计数据分布偏斜方向和程度的度量,是统计数据分布非对称程度的数字特征。峰态是描述分布形态的陡缓程度。

根据得分情况,因子平均分从低到高分别为学习计划(3.25)、结果评估(3.45)、资源与方法(3.53)、过程监控(3.62)、学习目标(3.64)、同伴角色(3.98)、重视程度(4.08)与教师角色(4.21)。下面将依次对各因子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

从问卷结果来看,学生基本都有针对自己的情况设定学习目标的意识,得分情况较好,处于高水平状态;但是目标设定会有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在完成目标时出现困难。比如在访谈过程中,有位学生这样提到:

“我知道需要设定学习目标,可是在学期初设定的目标太理想了,后来发现作业多、科研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来完成目标和计划。”

这个结果和郭继荣等(2011)的实证研究结果相吻合,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知如何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常也与外在的考试相关联。据统计,有 92.43%的同学设定的目标为“通过期末考试”、“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这样和自主学习中“结果评估”因子形成对应。正因为学生对自己水平考核与评估完全依托于标准化考试,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单位时间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进而导致惰性产生。

自主学习能力各要素描述统计(N=625)

学习计划是学生问卷中得分最低的项目,关于是否制订学习计划,学生反映情况良好,基本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制订了相应的学习计划。然而很多同学反映计划执行过程有很多困难。我们选取了计划制订的具体和粗略的两组各 4 名同学进行访谈,大部分计划粗略的同学自主学习情况较为随意,重视程度不够,而计划较为详尽的同学能够合理执行计划,遇有困难能够及时调整计划,坚持自主学习。

过程监控项目调查了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与教师沟通、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解决困难坚持学习的情况,是元认知策略运用的体现。过程监控总体得分较高,尤其是关于课堂上教师使用PowerPoint的情况,学生大多表示喜爱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并且关注多媒体元素,但是课前准备情况得分较差,暴露了学生学习的被动型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欠缺。在访谈中有同学这样认为:

“课前预习确实很重要,但是经常想不起来预习,尤其是老师不要求的话,就感觉预习不预习都无所谓了。”

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重点仍然是放在教师的安排和布置上,只要教师安排任务,学生就会努力做好,一旦没有安排,即使这个环节再重要,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打折扣。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时,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以前适当敦促;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提高学生的意识。

在利用网络与教师进行沟通方面,问卷得分中等,反映出学生对自主学习认识的误区,即认为自主学习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学习,遇到困难很少直接向教师求助。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不是脱离教师指导的自己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对自己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结果评估与学习计划一样,在问卷调查中得分较低。其中利用网络平台检验、监控学习动态的情况尤甚,而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成果的得分较高,说明学生更多地依靠传统标准化考试来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对于新兴的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评估形式,尤其是形成性评估方式认识不足。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很难及时有效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有效性,无法合理调整学习材料的难度以及学习计划,不利于自主学习的执行。

资源与方法因子整体得分情况较好,也就是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寻找需要的、合适的资源能力良好。关于在学习中使用互联网、多媒体的情况,学生得分情况良好。如今的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Internet native),意即他们的生活、学习与网络息息相关,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也较为擅长使用互联网、多媒体,因此这样的习惯也会迁移到英语学习以及自主学习当中去。由此可以窥见,互联网、多媒体为自主性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可能性。

运用学习方法、策略的情况及其方法有效性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方法、策略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识地进行使用。因此教师在学习指导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方法或策略,以便自主学习者使用,达到促进学习者发展的目的,以便使学习者发展成为语言善学者(Good Language Learner)。

教师角色大项中得分普遍较高,说明学生仍然将教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受到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影响,这个观念有碍于对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建立。在课堂上,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为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这样才能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从而培养起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何莲珍(2003)指出,教师应“从一开始就向学生说明教师及学生所应承担的角色;鼓励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采用内省法及追溯法等方法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自己找材料,设计课堂活动,并对所用的教材进行评价;强调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性”。

按照学伴用随原则,语言习得的源头在互动(王初明,2009),双向的人际互动对于学好语言的帮助更大。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的情况良好,认识到了同伴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触到更多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i+1)(Krashen,1979),有利于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达成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1)当前农科研究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强,充分认识到了多媒体、网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但是涉及具体的操作,尤其是自主学习的具体环节时,往往显得不知所措,缺乏合理的引导;2)当前农科研究生仍然将教师作为学习的中心环节,依赖性较大,缺乏独立性,成为阻碍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Dickinson, L. 1993. Talking Shop: 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J]. Special Issue of System , 23/2.

2. Holec, H. 1981.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3.Krashen, S. 1979. The Monitor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In R. Gingras (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 CAL.

5. 郭继荣,戴炜栋. 2011.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 外语界(6),79-87.

6. 何莲珍. 2003. 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 外语教学与研究(4),257-289.

7. 王初明. 2009. 学相伴用相随[J]. 中国外语(5),53-59.

[1]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042013008。

作者简介:赵轶洁(1985— ),女,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在读。研究方向:农业信息管理学,研究生英语教学。 esL+950rS+dmWFoeb/mmPuaO0+CZTsLqv13FKhTE3o/dYkfCkozFkdHXFkRfX/1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