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拾年
Ten-year Back

服装设计师郭培作品发布会“龙的故事”

由老旧工厂改造的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成为最前卫的时尚发布地

北京800多年的帝都史,从来就不缺少功能定位的符号,如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中心。然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她又迎来新的城市发展目标,第一次与时尚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2004年11月,是北京乃至全国服装行业的一个特殊时间节点,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共同发布了《促进北京时装产业发展 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这个纲领性文件成为全行业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的首都北京,在构建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本框架的同时,也树立起了另一个影响全球的形象——世界“时装之都”。

2001年,在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的积极倡导、建议下,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全力配合市政府组织各方面专家,在国内外展开了建设北京“时装之都”全面、细致的调查、走访工作,初步形成了“时装之都”建设的总体思路。

2004年11月,经过深入调研和长期酝酿,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共同发布了《促进北京时装产业发展 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国家协会与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贸促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部门及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加强对北京“时装之都”建设的指导和协调。至此,北京服装产业的发展紧紧围绕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以设计为龙头,提升品牌集成效应,营造时尚流行氛围,努力实现着上述纲要所规划的把北京建设成为集设计研发、信息发布、流行时尚展示、精品名品商贸、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成的五大核心功能为一体的世界“时装之都”的城市形态。

“时装之都”是一种情结,是一个使命,是中国从服装大国迈向服装强国的梦想。

转身

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具有这样的发展轨迹: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包裹下又能轻身跃起,华丽转身。仿佛只有北京蕴含中国人特有的包容、进取之心,才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些一日千里的变化。

每一份伟大的事业都会在十年之际回首展望,为的是更好地前行。打造“时装之都”,对于北京的城市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实际而艰巨的任务。如果时间可以压缩,那么在十年的这一头回望过去,所有可以闪现的瞬间都是激动人心的场景。面对这样的一个个时刻,没有人不为之动容,特别是那些曾经奋斗在现场的人、那些组成了历史回忆的人。这是一本汇集文化古都奋发迈进世界时尚产业记忆的书。十年孜孜不倦,为北京在800多年的帝都历史中又增添了全新的风采和勃勃生机。这里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个开放、繁荣、国际化,同时也更加具有创造力的新北京。

开局

北京从新中国开国大典到改革开放再到奥运盛世,不同的历史背景,都给世界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印象。最近这十年,可以说更是剧烈地蜕变了,各种时尚的新地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中心地带北京后海胡同原来住着几户人家,如今酒吧林立接待着全球的旅友;东部十里堡高大的纺织厂房,如今翻建成创意文化的孵化地;西郊搬迁的村落,如今建成了世界数一数二规模的购物中心;南郊大兴广阔的农田,如今服装品牌企业总部林立;北边朝阳老旧工厂,如今成了时装最前沿的发布地——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今天的北京,东西南北中,时尚的气息扑面而来,时装的印记无处不在。人们在不断用时装装扮自己的同时,城市也在用时装吸引世界的目光。法国人来了,意大利人也来了,还有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这些世界时尚舞台上曾经的领舞者也随着北京的节奏共舞。驰名世界的国际品牌在北京的商场里占据要地,而中国制造的时尚符号也不失风采,百年老店屹立不倒,新兴品牌接踵而至。这就是你可以看到的,北京“时装之都”的开局。

设计师郭培以“龙的故事”为主题的发布会,展示中国服饰艺术的强大文化力

自信

北京,在十年的“时装之都”建设中,以中国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为经,以人们的时尚理想为纬,创造出一个具有时尚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城市坐标。“时装之都”的文化优势开始显现,世界各地品牌正云集于此,从而形成了兼容并蓄的独特的时尚文化。伴随着这个过程的完成,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时尚城市就这样被塑造出来。十年来,各种发布会、专业展会和品牌推广活动开始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融入世界时装的大家庭。设计研发开始成为最强大的生产力,提升着时装这个传统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引进来、走出去,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场面,实际上是来自品牌和设计师的集体自信。在百亿时装的消费能力、千万投入的时装走秀和百万引进的设计人才都不再是新闻的时候,中国时尚开始有了力量,北京作为“时装之都”开始拥有了话语权。要说北京“时装之都”十年建设的成果,那就是我们对本土文化的未来有了自信。这种自信是北京比肩世界其他“时装之都”的力量源泉。

盛事

都说北京是风水宝地,几朝帝王之都凝结了天地人杰之精神,各种幸运之所在。对于当今的时装人来说,留在北京发展是一种追求,赶上了“时装之都”的建设步伐则更加的幸运。个人的成长与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北京包容的胸怀为奋斗者提供了各种可能,广阔的平台孕育了多种文化元素,创造力滋生出新时代文化的特质,国际的、博大的、兼容的、前沿的……

今天的北京留给世人的印象是丰富的,“时装之都”或许是其中最浓重的色彩。时尚的气息伴随着新生代的崛起,落后的产能被创意设计所取代,品牌的成长带动了市场活力。服装产业作为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行业发展历史上质量效益提升最好的时期。

“时装之都”的建设绝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更应该是整个社会层面的。社会学家认为,民族精神落地的最好形式就是时尚和文化相结合,北京“时装之都”建设恰恰就是国际时尚和中国文化的最好表现体。十年来,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1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最大的共建成果就是搭建起来了《纲要》中所提到的五个中心功能平台,设计研发、信息发布、流行展示、精品消费、品牌集群逐渐清晰起来,与十年前的《纲要》高度契合,而且不乏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北京重新配置的“时装之都”功能模块,符合崛起的中国的城市格局需要。

在中华服饰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十年或许只是弹指间,但是,北京建设“时装之都”进程中的一些历史成就却是可圈可点的。今天我们收拾起十年的记忆,回到出发的地方,重温那段风华正茂的岁月,因为我们深知,在某种程度上,理解过去和勇敢前行同样重要!

被首都博物馆永久珍藏的NE·TIGER品牌“鸾凤双栖牡丹”缂丝华服 To1ddbUhVKZZXQ0mC1L84jiFjLB8GC2bzUZiGoc4+bJQ3IKygEZWSYGeJzUe7Z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