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12年法兰克福书展考察报告

陈松涛 刘汀 王晓晨 彭莉莉 石岩 黄强

2012年10月10—14日,第64届法兰克福书展在德国法兰克福会展中心举行,人大社由刘志副总编兼副社长带队,率陈松涛、彭莉莉、石岩、刘汀、王晓晨、黄强一行7人参加了本届书展。书展数日,我们经历了全球出版人和读书人的盛典,感受了法兰克福文化,所见所闻对我们自己的工作也有所启发,现将本次参展的感想与收获一并汇报,谨供社内各位同事研讨。

一、书展概况

1.法兰克福书展简介

法兰克福书展被公认为全球出版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文学爱好者等书迷们的圣地,已成为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图书贸易中心,是世界书业的盛会,也被誉为“世界文化风向标”。世界各地出版界的高手和大师们每年都要云集在这里和书商见面,洽谈版权或商业合同。全球每年的版权交易有2/3是在这里签约完成的。这里还是知识的海洋,各种新书发布会、座谈会和研讨会在短短的5天之内就有数千场。

2012年的法兰克福书展,有来自全球104个国家的7400多家出版商展出了各自的最新成果。本届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是新西兰,来自新西兰的土著居民毛利族的代表在主宾国展厅为参加揭幕式的宾客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2.中国参展团概况

据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副司长陈英明、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展览部总经理戴岚介绍,参加本届法兰克福书展的中方人员有500多人。新闻出版总署代表团有79家出版单位,此外,还有上海等一些省市组织的出版社单独参展。中国带来参展的图书有3000多册,2000多个品种,涉及经济、军事、科技、文艺、少儿、健康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人大社也展示了具有版权输出潜力的多种图书,如《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抉择》、《人民币读本》等重点图书。

二、充分利用书展平台,推动版权贸易繁荣发展

书展期间,人大社参展人员与国外多家教育出版集团、大学出版社、专业出版社及版权代理公司进行了近30场业务会谈,第一时间了解国外重点教材和学术著作,重点解决版权疑难问题。

我们与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版权人员进行了交流,为人文分社引进重点图书《论著与生活》进行了沟通,并在书展后谈妥版权;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就人大社已引进图书的延期出版事宜进行讨论;与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商谈,争取获得重点图书的英文影印版权授权,进一步为人大社丰富双语教材系列;与美国Worth出版公司协商保罗·克鲁格曼著《经济学》第三版隔版引进出版事宜;与法国Seuil出版社沟通,争取列维·斯特劳斯新书《月亮的另一面》和《解决当代世界问题的人类学》的授权,而且在书展后多次协商并签署协议;与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接洽,了解双方最新选题方向和出版计划;与哈佛大学出版社洽谈哲学类重点图书的出版事宜;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就创意写作、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图书进行了沟通。

法国巴黎HEC商学院市场营销系Jean-Noel Kapferer教授所著的《品牌——企业的资产》( LesMarques capitalde l´entreprise )一书由法国Enyolles出版集团出版后,多次再版。2007年英国Kogan Page出版公司出版了该书的英文版《新品牌战略管理》(第五版)( New Br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Fifth Edition ),成为品牌管理领域的重要著作。人大社与法国Enyolles出版集团多次邮件联系都未收到反馈。我们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主动找到这家法国出版集团的展台,与对方的版权主管积极表达了我们翻译出版该书的意愿,并在书展后多轮谈判,最终达成版权协议。该书的引进,必将填补国内品牌管理系统学习的空白。

2012年,人大社《荀子》汉法对照、《唐诗选》汉德对照等四个项目获得“大中华文库”多语种项目的出版基金,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我们积极寻找高品质的《荀子》法文版、《唐诗选》德文版,计划选用这些古籍的成熟外文译本。我们主动前往法国美文出版社(Les Belles Lettres)了解其“中国文库”系列的《荀子》一书出版情况,作为《荀子》汉法对照的备选译本;还先后前往德国Reclam出版社、德国Insel Verlag出版社和德国DTV出版社的展台,与各出版社的版权人员接洽,了解 Fruhling in Jadehaus 等四种唐诗著作的版权情况,计划纳入《唐诗选》汉德对照一书,从而推动“大中华文库”多语种项目的逐步落实。

虽然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多种通信方式为我们在出版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很大便利,但参加国际书展依然是人大社维护与拓展客户资源的重要途径和平台。例如,人大社从美国Worth出版公司引进出版了美国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曼昆著《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该书英文版自1992年出版以来,已再版7次。中译本出版不到一年,销量已达30000多册。此外,我们从这家出版公司还引进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撰写的经典国际经济学教材《国际经济学》第八版。通过每年在书展上的约见,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国外出版社这些重点图书的出版计划,保证对重点图书的版权维护。

今年人大社还出版了从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引进的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所著的《正义的理念》,在国内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我们与哈佛大学出版社进行了沟通,将阿马蒂亚·森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其他著作一并引进,结集出版该作者的作品,实现了出版资源的优化整合。

人大社每年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300余种,与国外多家大型出版集团和著名大学出版社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次法兰克福书展上,我们与培生教育集团、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等海外重点出版机构进行约见,及时了解对方新近出版的重点图书,也就人大社的选题规划进行沟通。

三、法兰克福书展观感

1.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书展——行业风向标

法兰克福书展当之无愧是业内规模最大的书展,从参展商数量和规模到展区设施提供的便利性、版权洽谈功能区和数字展览区等各个展区的设置,无不体现出法兰克福书展一贯的专业性和务实性。除了欧美展厅一如既往地忙碌,德国展区也一直人气很旺。除了传统的版权贸易业务洽谈或探讨合作出版项目,很多展区现场还举办了以数字出版为主题的小型讲座或研讨会,参展商们通过多媒体展示数字化在出版领域带来的变革,并向业内合作伙伴和公众展示其在数字出版领域推出的新产品。无论是出版从业人员还是公众,都对这类讲座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大家都深刻体会到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2.儿童和青少年读物琳琅满目

本届书展的聚焦主题是童书与教育。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尤根·博斯说,经过分析,人们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媒体领域发生的变化最为显著,因此,本届法兰克福书展重点关注了该领域的发展情况。2012年至少有1500家出版集团为少儿朋友带来了新的出版物。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就有300多场活动是专门为少儿教育和少儿读物举办的。儿童和青少年图书的出版,不仅关系到教育,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谁能够满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谁就将占领广大图书销售市场。这里的图书已经不是单纯的纸载体,还包括电子游戏、动画片和3D电视等方面的技能。竞争的核心是节目或教育的内容,不仅让孩子们在嬉戏中学到了知识,还娱乐了身心,强壮了体魄。

3.数字出版“热点”繁多、充满惊奇

分布在5个展馆、聚焦6大主题的“热点”专区(Hot Spot),极大地方便了寻求新的商业机遇和数字解决方案的出版专业人士,使大家能有的放矢地与参展商建立最直接的互动。展会组织方特别在6.1号馆,也就是大部分中国展商聚集的展馆,推出了“移动终端展示”,亚马逊、苹果、黑莓、宏达电、诺基亚、三星、索尼等拥有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国际顶尖企业全面地展示了自己的数字创新产品。在4.2号馆即“教育、科学与专业信息展馆”里,观众可以在300多平方米的“未来教室”里亲自体验一下未来的学生怎样学习:戴着3D眼镜参与多媒体互动,使用数字化学习材料、电子墙或电子白板。该馆的另一主题是“专业和科学信息”,重在建立专业信息、学术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的内容和服务平台。这些展厅的展出内容让我们这些观者大开眼界,原来数字资源可以这样开发和利用,未来的教学可以变得如此生动、形象。

4.学习的机会很多

除展览之外,书展还举办了一系列研讨会,主要从数字图书领域的创新型技术、国际版权交易和出版业新商业模式等方面探讨出版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书展还有一个“新手培训研讨会”,此次培训历时两小时,内容涵盖成功参展所有需要了解的有用信息,比如,如何规划、预约和客户的会面,如何受益于法兰克福书展的专业会议及活动,如何进行版权贸易等。

5.图书衍生产品丰富,形式多样

我们在展厅里看到了一些专门生产图书衍生产品的柜台,除了常规的钥匙链、书签外,还有很多我们平时很少见到甚至第一次见到的新玩意儿,如各式各样的灯具(有可以方便固定在床头的,也有可以夹在书上的)、可以当作书签的电子词典等。即使是常规的钥匙链和书签,也被赋予不同的表现形式,加上了许多时尚或者活泼的元素。我们出版社在宣传营销时,有时会为给作者或者读者什么样的小礼品发愁,这些制作精美的小工艺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四、对中国图书出版的思考

1.突出中国特色、中国题材

如何在跟上世界脚步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出版人面临的难题和机遇。世界渴望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中国也需要继续走向世界,向世界介绍自己。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网络仍不能完全传达中国文化的核心,其传播一定程度上仍然需要以书籍的形式来实现。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长的今天,世界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国,特别是中国文化上。在书展期间,中国的声音虽然不像英美等出版强国那样响亮,但仍自有其独特性。中国的出版业分成了台湾展区、香港展区和大陆展区三个基本的板块,每一板块各自展出了自己的产品。

文化是恒久而悠长的精神力量,绝非只是以前经常宣传的名人和产品,更应该是社会各个方面的日常文化,是基本的价值观。要突出中国特色、中国题材,开发传播普通中国人传统、朴素价值观的图书,介绍普通人的生活的图书。

2.对引进版图书的思考

(1)普适性文化类图书。

通过参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参展单位都努力推出既有自己特色,同时又有普适性的文化类图书,比如以和平、爱、美等为主题的书。这也启示我们,在做引进版图书时,不能只立足于本国的定位,应该有全球的文化意识,在策划、出版和营销的过程中,需要有更宽阔的思路和更长远的眼光,应该注重引进具有普适性的文化类图书,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此滋养中国文化。

(2)学术前沿类图书。

这是一个交流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学科越来越细化、专业越来越精深的世界,每个学术领域的发展都极为迅速。我们在引进学术类图书时,应该时刻和每个领域的学术最前沿保持一致,引进最新、最好的图书。在这次书展中,一部分国际学术大腕出版了新著,比如齐泽克、巴丢等,我们应该及时跟进、引进。

(3)重视公版图书。

从成本和收益上考虑,引进版图书有必要更多关注已经进入公版领域的经典著作,这类图书不但没有版权费的问题,也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这类著作常卖常销。

(4)全版权意识。

因为数字化出版的迅猛发展,版权问题比以往更加受到重视。很多出版商已经提出了全版权的问题,即一个出版物的版权要包括图书、电子书、影视改编等多领域的版权。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引进国外出版物时,有必要考虑同时购买简体中文版的电子版权,我们越来越多的图书陆续会在电子阅读平台上销售。

在做本版图书时,也应该有全版权意识,要和纸质版同时签下电子版版权,有了电子版权,才能对图书进行立体开发和营销,拓宽盈利模式。

3.内容与读者

(1)“故事”为王。

此次书展,见识到了许多新鲜的出版形式和理念。比如,书展上有一个“故事驱动论坛”,这一论坛讨论的问题发人深省。过去我们总是把故事看成虚构文化,这种想法显然过于狭窄了。论坛指出,其实所有的图书都在讲“故事”,只不过故事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罢了。

吕贝出版社专门负责电子出版的赫尔穆特·佩施博士说,书业必须学习以其他方式来讲故事,而事半功倍的办法就是汲取其他媒体行业的经验。比如作为出版人,我们可以从游戏行业学习以顾客为导向的良好做法。而索尼电脑娱乐德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高级经理吉尔多·阿尔特先生则期望书业同样拥有更多革新的勇气。故事驱动代表的创意是非凡的,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平台,将不同的媒体伙伴汇集在一起。来自慕尼黑TNF Telenorm电影公司的菲利普·舒尔茨-杜勒认为:要想对国际化的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像故事驱动这种大会的召开绝对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我们能够获得有价值的想法,了解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推进跨媒体项目,比如在融资和发行领域有哪些新的可能性。

(2)掌握新的阅读人群。

法兰克福书展表现了全球出版业的新趋势:电子阅读和电子出版已经不可逆转。在我们都把目光投向阅读形式、阅读载体的革命性变革时,有必要重视阅读的主体——读者,因为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载体,采取哪种方式阅读,阅读的主体始终是人。事实上,随着网络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一代新型的读者正在逐渐形成。这类新型读者不但更倾向于电子阅读,长期的训练也让他们的整个阅读习惯和阅读兴奋点发生了变化。比如,这类人更倾向于阅读短小精悍的文章,更喜欢直奔主题,更易于接受图片和文字,等等。因此,我们的图书内容要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找准目标群体的胃口。 5jpTfybsTMZ8lOqgzxbRY4O/21FxBK0nYY3VMYrbKxMJ3uCpISuchSCiSyXgeE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