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最后一个皇太后

看题目,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出现“慈禧”两个字。不错,慈禧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太后之一,但她并不是最后一个。

1

1868年2月3日,19岁的叶赫那拉·桂祥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女儿。

桂祥把这个女儿取名为“静芬”,希望她娴静芬馥。事实上,静芬也是按照父母的期待慢慢长大的:学女红,守女德,读诗书,懂礼仪。在很小的时候,静芬的文静、厚道和守礼就已经远近闻名。

只是,一转眼静芬就要满20岁了,却还没有嫁人。

以当时的传统眼光来看,一个姑娘家如果20岁还没有嫁人,那肯定是有什么问题了。静芬真的有问题吗?尽管她在同龄人中长得不算好看,但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肯定是不愁嫁的。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她的姑姑,也就是父亲桂祥的胞姐。

这位姑姑早就关照了静芬的父亲桂祥:

慈禧太后

“喜子(静芬的小名)不要嫁给别人!”

那一年,桂祥已是御前侍卫、镶白旗副都统、工部侍郎。哪个姑姑说话那么管用,敢让堂堂正二品大员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敢嫁?

这个姑姑说话还真管用——她是慈禧太后。

2

1887年年末,一场“选妃”在紫禁城里的体和殿秘密举行。

那个场面感极强的故事,后来被现场的太监绘声绘色地传出宫来。

站在16岁的光绪皇帝面前的,是五名被选送上来的女子。其中有两名是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另两名是原户部右侍郎长叙的女儿,还有一名,就是副都统桂祥的女儿静芬。

光绪面前是一张小长桌,上面放着一把如意和一对绣花荷包——皇帝把如意赠给谁,谁就是皇后,把荷包赠给谁,谁就是妃嫔。

坐在光绪身后的慈禧声音慈祥:

“皇上,谁当皇后,你自己定。你合意的话,就把如意送给她。”

光绪犹豫了一下,在确认真的可以自己选择之后,便拿着如意走到了巡抚德馨的其中一个女儿面前——这名女子最漂亮,光绪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但正当光绪要把如意递出的时候,身后慈祥的声音再次响起:

“皇上,再想一想!”

光绪有些不知所措,转身看向慈禧,老佛爷的嘴角向静芬那里努了一努。

光绪再度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放弃抵抗,将如意送到了静芬手里。

几日后,两道懿旨同时发下:

“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着立为皇后。特谕。”

“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五岁女他他拉氏,着封为瑾嫔;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三岁女他他拉氏,着封为珍嫔。”

1889年2月26日,大清国的新皇后静芬和她的两百抬嫁妆,经午门、太和门被抬入皇宫。那是叶赫那拉家的女人第一次享受这样的待遇,连慈禧之前都无法体会到。

光绪皇帝大婚图

那一年,光绪18岁,静芬21岁。

3

皇帝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皇后。

从年龄上说,静芬比光绪大3岁,光绪从小就对这个看上去木讷的表姐(慈禧也算是光绪的姨妈)没什么好印象。从相貌上说,静芬确实貌不出众,甚至可以说长得有些难看,这也是光绪所不喜欢的。

最重要的是,光绪一直觉得这个皇后是慈禧派来的“卧底”,是来监视他的,所以相敬如宾可以,琴瑟和鸣就免了,更别说同床共枕了。

静芬

那么光绪爱谁呢?自然是爱当时被一起选入宫的长叙之女珍嫔,也就是后来的珍妃(参看《历史的温度》收录的《珍妃为什么必须死》)。而在那一个个被津津乐道的光绪和珍妃的凄婉爱情故事背后,是独守空房的皇后静芬。

静芬难道没有想法吗?当然有想法。但她又能做些什么呢?当然,在一个弱势皇帝的后宫之中,不太可能出现让看官大声叫好的刺激“宫斗戏”,后来仅有的几个说静芬向慈禧太后密告珍妃“不知天高地厚”的故事,也都因为叙述者是珍妃那里的人,多少显得有些倾向性——况且,珍妃在有些事上确实做得过了火。

美国人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中,曾这样描述光绪的皇后:

“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

“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

“每到夏天,我们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当然,赫德兰的这本书本来就对晚清宫廷、慈禧有颇多赞誉,也有一定的倾向性,但从他的一些描述来看,光绪的皇后总是以一种谦恭礼让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这符合她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符合所谓传统美德对一个女子的要求,也符合大清国皇后的“人设”。

只是,有多少人想过,这符合皇后自己的人生需求吗?

4

不管皇后自己怎么想,作为婆婆(姑姑)的慈禧其实不太满意。

慈禧原先对静芬还是抱有不小希望的——当然,如果她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那么这些希望又显得有些脱离实际。

一方面,慈禧希望自己的这个侄女能够温良贤淑、三从四德,好好尽一个做妻子的本分,成为皇帝的贤内助。而另一方面,她又希望侄女能够有一定的心机、手段乃至魄力,能够将皇帝驯得服服帖帖,成为自己的一个得力帮手。

但是,在这两方面,慈禧都失望了。

在为妻方面,光绪并不爱自己的皇后,甚至平时连话都懒得和她说,更别说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了——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生理上。而在为政方面,静芬本就是一个生性懦弱的女子,手段不及慈禧之万一——事实上又有几个人比得过慈禧呢?

一个例子是,珍妃因为卖官触怒慈禧,被罚“袒而杖之”,而在公开杖责珍妃的过程中,静芬竟然吓得当场晕倒(这也侧面证明她对珍妃未必有多大恨意)。这一幕被慈禧看在眼里,大为不满:你连责罚一个妃子的魄力都没有,还当什么皇后?

而另一个例子是,1901年皇后生日之时,静芬出于好心,向光绪提出停止庆祝活动,一切从简。光绪倒是表示很好,但慈禧认为这个侄女自作主张,破坏了皇家的规矩,让皇家失去了威严。之后慈禧找了个借口,称皇后主持自己的生日典礼疏忽,罚俸3个月——大清皇后的薪俸是一年1000两,但除去自己的开销和打点下人的花费,其实根本不够用,有时甚至要拿自己的东西去典当行换钱。

就这样,大清国的皇后在与丈夫的沟通中屡屡碰壁,在婆媳关系的处理中更是战战兢兢,唯恐哪个细节处理不当就引来意想不到的糟糕结果。

而这种两难境地,从“戊戌变法”开始到“庚子事变”,更是越来越明显。

一场维新的失败,让皇帝与太后两派彻底决裂,而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更是把皇后推到了一个完全无法抉择的两难境地:

如果皇帝失败,她这个皇后算什么?如何安置?

如果太后失败,那她这个太后的侄女、皇帝眼中的“眼线”,又该如何生活下去?

好在,太后没被洋人抛弃,皇帝也没被太后除去。庚子事变之后,慈禧继续大权独揽,皇帝继续被幽禁,对于皇后静芬而言,生活倒也没起太大变化。

只是,她去看丈夫需要打申请报告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她的丈夫也不太想看到她。

5

真正的变化,发生在1908年。

1908年11月14日,37岁的光绪在囚禁他的瀛台驾崩。

仅仅22个小时之后,成为笼罩他一生阴影的慈禧太后也撒手西去。

大清帝国一瞬间就少了一个被孤独幽禁的皇帝和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

而就在光绪去世而慈禧弥留之际,一系列懿旨被发布出来——这也是慈禧死在光绪后面的最大好处,不然太后的懿旨将成为一堆废纸。

在这一系列懿旨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指定光绪皇帝的接班人:

“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着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当然,这个结果是大家意料之中的,小溥仪早就被抱到宫中抚养了。

而对静芬皇后最重要,乃至决定其人生的是另一道懿旨:

“溥仪承继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祧。”

从光绪皇帝开始,慈禧变清朝“父死子继”的传统为“兄终弟及”。为了避免改变祖宗家法引来不满,慈禧当初承诺光绪的儿子会继承同治帝,兼祧光绪。但是,光绪一直没有儿子,所以才会选中侄子溥仪继承。如果慈禧不承认溥仪兼祧那个让她最终大失所望的光绪,也就意味着光绪不是溥仪的父皇,这也就意味着作为皇后的静芬是没有资格成为太后的。

慈禧太后和隆裕(右一)

慈禧在临终之际,终于还是松了口,同意溥仪“兼祧”,也等于坐实了静芬的“太后”之位。当然,一生善于权术的慈禧,最终还是留下了一个相互制衡的伏笔:

“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着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予之训示,裁度施行。”

而在扶植摄政王的同时,慈禧又给了静芬权力:

“遇有重大事件,必须请皇太后懿旨者,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施行。”

自此之后,静芬皇后有了自己的徽号“隆裕”,而“隆裕太后”这个名字,也将伴随她接下来的一生。

6

如果用史家笔法描述的话,这句话可能应该是这样的:

“1908年的冬天,40岁的隆裕太后在隐忍了19年之后,终于走上了历史舞台的正中央。”

但是,同样“垂帘听政”的隆裕,真的能站到历史舞台的正中央吗?

难,很难,实在难。

一方面,是隆裕自己的能力问题。从小生在闺中,嫁入皇室后又身处后宫,隆裕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得到锻炼和成长,她完全没有她姑姑慈禧那样长年与皇室和谋臣短兵相接、钩心斗角的机会和历练,也就注定不可能拥有她姑姑那种翻手云覆手雨的权术能力。更何况,一直谨慎唯诺的她在朝中连朋友都没几个,如何培育自己的势力?

但隆裕也不是没做过尝试。

为了制衡比自己小15岁的小叔子摄政王载沣,隆裕扶植的是庆亲王奕劻。奕劻在劝说慈禧让溥仪兼祧光绪这一事上出力甚多,可以说对隆裕太后有恩,所以隆裕也乐意投桃报李,顺带制衡摄政王载沣的势力。

但是,关键就在于隆裕的根基实在太浅,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自己的亲信死党,所以在与载沣较量的过程中,她基本没有任何话语权。

有一次,载沣拟任命自己的亲信那桐为军机大臣,但隆裕却提名和奕劻属同一阵营的徐世昌。载沣答应两人轮值军机大臣,但也甩给了隆裕一句话:“老佛爷说过,朝中大事,才需要太后出面商议。”意思就是,这么“小”的事情,你就别管了。

摄政王载沣

如果换作慈禧,这话简直就是一针鸡血,可以让她立刻斗志昂扬地开始布局以挫败轻视她的力量,但隆裕立刻选择了退缩,此后基本不再反驳载沣的意见。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更关键的是,大环境变了。

慈禧掌权时,大清国虽然危机四伏,但好歹还能勉强维持一个王朝的框架。但轮到隆裕登台,整个帝国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清朝皇室的威信和震慑力,早已一落千丈。

更何况,隆裕实际上要面对的对手,还不是能力其实非常平庸的载沣,而是一个真正的乱世枭雄。

7

按照袁世凯自己的说法,他是不忍心欺负大清帝国最后这对“孤儿寡母”的。

虽然这话说得有点“得了便宜又卖乖”的味道,但以当时的情况,实力在后,运气在前,整个时代的洪流都推着袁世凯往前拱,隆裕确实只是不巧正好挡在他前面而已。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整个大清帝国摇摇欲坠。朝廷欲派兵征讨,但放眼全国,除了袁世凯训练出来的北洋六镇,居然没有可用之兵。

到了这个境地,无论是摄政王载沣,还是太后隆裕,都只能选择一个办法:重新起用之前已被赶出帝国权力中枢的袁世凯。为此,载沣付出了辞去摄政王之位的代价,哭哭啼啼回家抱孩子去了。

大清帝国最后的命脉,其实就捏在隆裕太后手里了。

此时的隆裕太后,并非没有意识到袁世凯的野心,她也开出了自己能开的最高价码——封袁世凯为一等公和内阁总理大臣,希望能换取他对清王朝的忠心。但这在手里捏着“王炸”和“四个2”的袁世凯眼里,简直不值一哂——他的心思,早已经放到将来要成立的共和国的总统宝座上了。

反攻武昌一役,袁世凯指令麾下的冯国璋打打停停,收复失地是假,讨价还价是真。而所有的讨价还价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逼清廷退位。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亲自面见隆裕太后。

早在四天之前,袁世凯已经通过奕劻向隆裕提出了清皇室退位的优待条件。如今他更是亲自向隆裕发出了最后通牒,甚至搬出了法国路易十六上断头台的例子:

“自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身受杀戮,古今中外,班班可考。”

据溥仪后来回忆,在袁世凯退朝之后,隆裕搂着溥仪,不断啜泣。

十天之后,清廷最后一个强硬主战派爱新觉罗·良弼被“同盟会”革命党人彭家珍用炸弹进行自杀式袭击身亡。

隆裕失去了最后一根支撑她信念的柱子。

8

1912年2月12日,乾清宫。

十名内阁大臣(其实都已经是袁世凯的亲信或附庸)向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仪鞠躬行礼——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再行磕头跪拜的大礼。

随后,隆裕拿出了袁世凯早就帮她拟定好的退位诏书,才看几句,就已经泪如雨下。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

待看到诏书末尾,隆裕太后更是号啕大哭: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清帝退位诏书

太后大哭,廷下的群臣也难免要陪几滴眼泪。代表袁世凯出面的外交大臣胡惟德在干号几声后,很快又把议程拉回了正题。他摸出一份电报向隆裕太后报告:

“南方革命党人急电,说本朝若不在今日下午之前退位,将立刻取消所有皇室优待条件。”

这一套手法袁世凯已经驾轻就熟,他甚至做了一件后来堪称因果报应的事——伪造了一份报纸,每天向隆裕传递一些让她心惊肉跳的消息:孙中山又从国外带回来三艘军舰,革命党的舰队已经陈兵威海卫……

隆裕太后随即止住眼泪,下令在退位诏书上盖印。

一代大清王朝,随着印章的落下,正式宣告寿终正寝。

9

自此,隆裕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尽管谁都知道,大清国的灭亡,抓100个罪魁祸首都抓不到隆裕太后,但她自觉是自己最后盖了章,一手葬送了祖宗留下的基业。

隆裕心中积怨难平,最终积劳成疾。退位才一年,她就染上了重病,转眼到了弥留之际。

1913年2月21日,已经进入最后时刻的隆裕召来了小溥仪,对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故茫然不知也。奈何奈何?”

随后,她又对身边人说:

“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睹宫宇之荒凉,不知魂归何所。”

1913年2月22日凌晨,隆裕望着溥仪,眼中含泪,停止了呼吸,终年45岁。

临死前念叨自己“不知魂归何所”的隆裕,却不知自己死后迎来了一生中最大的荣光。

隆裕的死讯传出后,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立刻下令全国下半旗志哀三天,当时的外国使馆也统统下半旗志哀。按规定,文武官员全部穿孝5天至2月27日。整个参议院除降半旗外,还休会一天。2月28日,袁世凯亲自臂戴黑纱志哀,并奉上3万元赙仪。财政本就不宽裕的民国政府宣布负责支出隆裕太后葬礼的全部费用,据称有百万元之巨。

不只是京城,在清王朝的“龙兴之地”东北,长春、辽阳、凤凰、铁岭、营口等地都开会追悼隆裕太后,并各派代表入京参加追悼会。3月19日,隆裕太后的葬礼在太和殿正式举行。同时,太和门前的广场上隆重召开了全国国民哀悼会,到席者达5万人之多。

隆裕太后葬礼

4月3日,由民国政府的仪仗队、军乐队引路,隆裕太后的棺木被隆重抬到前门火车站,用慈禧太后曾经使用的专列送到河北易县清西陵的梁各庄行宫内暂安。同年11月,光绪的陵寝崇陵地宫先期建成,隆裕与光绪一起入陵。

这对“生不同衾”的夫妇,最终“死后同穴”。

而孙中山、黄兴、黎元洪等当时身处中国历史舞台中央不同派别的人,不约而同给了隆裕太后相同的四字评价——这四个字隆裕生前简直连做梦都不敢想:

“女中尧舜。”

隆裕太后葬礼上有“女中尧舜”字样

馒头说

现在回看隆裕太后当年去世后的一些社会评价,有些实在是夸张了:

“让德高怀,召亿兆人之讴恩”“远追尧舜揖让之盛心”“贤明淑慎,洞达时机,垂悯苍生”“顺天应人,超今迈古”……

隆裕之所以被这样赞誉,其实无非因为一点:顺应时代潮流,代表清廷做出了退位选择。

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隆裕固然是顺势而为,但她自己还有选择吗?

正如文中分析的,以当时隆裕的实力,手里最多还有一支由八旗子弟组成的毫无斗志的禁卫军,根本无法和袁世凯抗衡。她在那个时候所能做的,无非也就是为皇室退位多要一些经济上的优待条件。当然,她觉得首要诉求是保得母子二人的性命——二人性命愖忧这件事情本来就是袁世凯恐吓她的,只是她不知道而已。

所以,与其说隆裕太后“识大体”,还不如说她没的选,或者说她是拜袁世凯成全——若不是袁世凯不想背一个“逼宫”的千古骂名,而想展示胸怀,他有一百种手段让隆裕连同清朝皇室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隆裕虽然被夸,但其实大家夸的不是她,而是共和制度,是中国能以一种不流血的方式走向共和。越是夸隆裕,就越是能显出时代的潮流指向,共和的来之不易。

在这里,隆裕只是以末代太后之尊,充当了一个道具而已。

而令人遗憾的是,隆裕从出生起,恐怕就已经是一个道具了。因为她已经被标定了一生的方向,根本没有什么自主选择的空间:丈夫是指定的,使命是指定的,生活是指定的,垂帘是指定的,最后,退位也是指定的。

在短短的45年人生里,她知道爱情是什么吗?知道快乐是什么吗?知道自由是什么吗?还有,她知道“共和”是什么吗?

如果让她来世重新选择:是做一个生前的平凡女子,还是做一个死后的“女中尧舜”?

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隆裕太后与清帝退位》(陈自新,《文史精华》,2012年02期)

2.《为清朝画上句号的隆裕皇太后》(黄华平,《文史天地》,2014年03期)

3.《论宣统朝载沣与隆裕太后的交替持权》(孙昉、刘平,《近代中国》,2021年02期)

4.《清末皇族内争与袁世凯复出》(朱文亮,《历史研究》,2017年05期)

5.《“国”与“君”,政治文化视角下的隆裕太后葬礼》[冯佳,《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隆裕太后逝世的社会反应述略》(刘潇敏、李嘉,《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4kMf2x7TuZCz3ZFVsaP1+JH/Nno9qJZx2eVy5grL/WwrZsMqM/4gl4qC2Xos/aR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