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在CAPA的微信群里临时起意,说既然中德班的老师们都写了一本《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中德班 15位心理专家自述个人成长和个案实战经验》,咱们也可以跟进一本呗?比如《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之路》。本来就是一句自由联想,结果当时就有几位举手的同学了,当时我想如果这里人数凑不够,就去别的群里再招呼招呼,没想到很快就够数了,这就是摆在各位读者面前的这本“故事会”的缘起,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缘起,本书看起来像是一本献礼CAPA的文集。
作者们我大多都认识,有几位在一起吃过的饭还超过 20顿,但读起他/她们写自己的故事时,感觉又像刚认识了一次。让我稍感意外的是大家的坦诚程度,因为受训于精神分析背景下的专业从业者通常外显或内隐地遵守祖师爷弗洛伊德所制订的“戒律”:匿名、中立、节制。把自己的故事不光是酒足饭饱后小范围分享,而且还要形成文字公开发表,就我个人而言,5年前应该不会做。大家在写作过程中也不是没有踌躇,甚至有半道退出的。能够“坚持”写下来的,各有各的心路历程,等各位看正文中的故事时就会明白。我们16个人,可以说都是各有各的“事故”,从“事故”到“故事”这些年的转化,可以说与我们共同在CAPA的受训经历是分不开的。CAPA的创始人Elise女士自己就有当年震动业界的“事故”,当我们作为学员读到时也很是吃了一惊,很难把我们心目中这位精力充沛、意志刚强、活力四射的老太太同当年那个被抛弃、被排挤的女青年联系起来。老太太的坦然,来自她通过自我认识所透发出的勇气,那仿佛就是在说:“看呐,那就是当年的我,所以你们也不需要害怕。”这样的勇气可以说是精神分析从其创立者弗洛伊德那里就开始的,弗洛伊德在自我分析中所透出的勇气和理性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为什么我们 16位会在一个将近 500人的大群里响应号召来荟萃这本文集呢?其实私下里我也没有问过,只是在为了写这篇序言,第三次通读全部文稿时才发现一些“规律”:我们几乎全是“杂家”,受训于精神分析流派而旁涉其他取向。王继堃、葛毅、谭钧文都是家庭治疗方面的专家;陈玉英、李莉和严文华则是经验取向的探索者;我自己则是杂七杂八、学无常师的“认同弥散者”。王继堃、顾亚亮、栾津、刘彦君是医学出身后来转向心理学,段好宁、郑琛、谭钧文和我都是理工类出身转向心理学,陈玉英和吴海艳是文学科班,徐建琴对宗教心理学一直有浓厚的兴趣,李莉则是“世界环游达人”……似乎除了杨柳和刘婧恒之外全是“半路出家”乃至“多半路出家”,而目前大多是个人执业状态。可能是这些七拐八绕的经历反倒更加验证了我们与心理咨询的缘分吧。或许也正是因为我们斑斓的背景,因此没有“忠于”某个学派的羁绊,所以才会呼应着走到一起来讲各自的故事,所以我们也在隔空传递一种勇气:各位亲爱的读者,无须考虑你们各自的背景,只要心之所向,我们终究会走到一起。
如果再写下去,我可能会“剧透”过多,作为这场“故事会”的召集者,衷心希望各位能从中获益,并开始一段新的故事。我们的这寥寥数语,只是无数场盛大“故事会”的暖场。
深圳福田,202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