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老老实实

吴和鸣

“心理咨询师之路”,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人,走的又是什么样的路?

阅读过程中,我试图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让他们及他们走过的路自然呈现出来,这是多么难得的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但是我有太多的卷入,而且卷入得很深,深到根本无法把我的阅读体验也作为“数据”纳入进来……卷入太多太深,我不适合以研究者的身份阅读这本书,如果有幸参加了CAPA,我会响应张沛超,报名也写上一篇,那可能会轻松一点点。

作者们的笔触让我多次进入对心理咨询这一工作充满张力的纠结之中。

心理咨询工作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自然而然的进程,它是在长久的各种断裂之后的植入,缺乏因需求的动力推动的与需求相契合的生长过程,那个鸿沟是始终存在的。20世纪 80 年代,记者采访的问题是哪些人需要心理咨询,20世纪90年代还是问这个问题,现在,这仍然是个问题。心理咨询师是些什么人呢?好像是些努力填补鸿沟的人。一边是他们眼中的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不过是投射而已;一边是从西方搬运来的许许多多的理论和方法,那是实实在在的一百多年来人类艰难地探索自我的成果。他们以自身为鸿沟中的桥梁。

所以,心理咨询师是觉悟者和代言人吗?

准确地说,咨询师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病人。经过他们召唤、动员、科普来的好多病人只是配合着扮演了病人的角色,“附庸风雅”而已,或者勉为其难,不情不愿。

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便是老老实实做病人的故事。这个老老实实不一定是主动的、有意识的,但一定是如此走过来的、如此经历的。

在我们说心理咨询的“中国特色”时,所表达的意义可能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态度,是在面对客观现实;另一方面,是耍小聪明,是搪塞、敷衍,典型的自欺欺人,“中国特色”成了防御的代名词。CAPA这个带有中国特色的品种,区别于其他各类中国特色的培训,不在于课程设计、学习内容与形式,而是没有后门可开,没有捷径可走。

再来看一下这一群咨询师“病人”各自的出发点和历程。先是有一颗种子,很早以前就埋下了,然后不知道在一个怎样的瞬间,破壳,绽开,发芽了,再然后,看到的是“贪婪”,拼命地汲取各种营养,慢慢地往深处扎根,颤颤巍巍、探头探脑地向天空伸展。每个人的追溯遵循着决定论的原则,小心翼翼地,不敢惊扰四周,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叙述着自己。于是,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平实、平和,是辜鸿铭描述的中国人的“温良”。那是一点一点养成的。

那一颗颗种子,已经刻印了许多许多创伤。因此,退行是必然的、必需的,一直回退,退至退无可退,不破不立。撕裂开已经缠结、钻进肉里的裹尸布,经历锥心之痛、无名之痛,赤裸着,开始呼吸。在阅读本书时,可以感受到这些呼吸的声音。

这些老老实实的“病人”,不再幻想疗愈了,不再端坐在咨询师的位置上,而是老老实实地过着日子。这或许就是所谓“咨询师之路”。

这本书不是用来看的,这本书适合收藏,收藏这十几个老老实实的灵魂。

写于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闭关期间 E0f55KRrxgHDxnhezqDdIqOOnX6qpiJoqiGUtldmmeiqrrzjkSGe/y5Rv7OPjlW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