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金文和文献的分析,发现周代司徒类别多样,大致可以分为王室司徒、诸侯国司徒,以及军队中的司徒。下面试举例说明。
郑桓公在周幽王时期任司徒,是王室司徒在政治上有很高地位和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例子。《史记·郑世家》云: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间,人便思之。
郑桓公友是周厉王少子,也是周宣王的弟弟,封于郑。周幽王任命郑桓公为王室司徒,掌管民众,受到王畿地区民众的爱戴。
周的诸侯国中,多设置司徒之官。西周金文《伯吴父
》(《殷周金文集成》4415)云:
鲁
(司)徒伯吴父敢肇乍(作)旅簋,万年永宝用。
伯吴父是西周鲁国司徒。西周金文《伯
父鼎》(《殷周金文集成》2597)云:
晋
(司)徒伯
父乍(作)周姬宝尊鼎。
伯
父是西周晋国司徒。由鲁、晋两国可以推测其他一些诸侯国也应该有司徒之官的设置。
这可以结合《盠方彝》加以说明。《盠方彝》(《殷周金文集成》6013)云:
唯八月初吉,王各(格)于周庙。穆公又(佑)盠,立中廷(庭),北郷(向)。王册令(命)尹,易(赐)盠赤巿、幽亢、攸(鋚)勒,曰:“用
(司)六
(师)王行参(叄)有
(司):
(司)土(徒)、
(司)马、
(司)工(空)。”王令(命)盠曰:“缵
(司)六
(师)眔八
(师)埶(艺)。”盠拜
(稽)首,敢对扬王休,用乍(作)朕文祖益公宝尊彝,盠曰:“天子不(丕)叚(遐)不(丕)其(基),万年保我万邦。”盠敢拜
(稽)首曰:“剌(烈)剌(烈)朕身,
(更)朕先宝事。”
《盠方彝》记周王命盠掌管六师王行的“三有司”,这说明王朝军队六师王行中设置“三有司”,即司徒、司马和司空。陈梦家说:“参有司即三司,明指‘司土、司马、司空’,即《尚书·立政》之‘司徒、司马、司空’,其顺序亦同,此三有司乃是六师王师的司土司马司工。”
这说明,周代军队中亦设有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