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烦恼第六

佛言,一切有情,由诸烦恼造众恶业,由诸烦恼流转生死。

何谓烦恼?何者烦恼?云何由诸烦恼造众恶业,由诸烦恼流转生死?

言烦恼者,烦谓烦扰,恼谓恼害。谓如是法,性是染污,性不寂静,覆蔽真实,惑乱心识,于他有情能为扰害,故名烦恼。

贪嗔痴等二十六法是为烦恼。如是二十六法,依其品位,共别四种,谓根本烦恼六、大随烦恼八、中随烦恼二、小随烦恼十。

根本烦恼六者,谓贪、嗔、痴、慢、疑、恶见。此六烦恼为一切烦恼根本,由有此故,余随烦恼随应得生,设断此故,余悉不起。是故此六,名根本烦恼。

言贪者,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

言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不安隐者,心怀憎恚,多住苦故。

慢者,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生苦者,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

无明 无明者,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杂染所依者,由无明故,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

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障善品者,以犹豫故,善不生也。

恶见 恶见者,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盖恶见者,多受苦故。此见有五,谓身、边、邪、见取、戒禁取也。

大随烦恼八者,谓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掉举 掉举,谓即嚣动,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昏沉 昏沉,谓即瞢重,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不信 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惰依为业。此中心秽,谓不纯直。不纯直者,多秽浊故。

懈怠 懈怠者,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言增染者,以懈怠者增长染故。

放逸 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为业。

失念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失念则心散乱故。

散乱 言散乱者,谓即躁扰,于所观境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不正知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由不正知多毁犯故。此中毁言,谓谤正理;犯,谓违越正行。

中随烦恼二者,谓无惭、无愧。

无惭 无惭者,谓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此中自法者,谓自善法,如信无贪等。不顾者,谓无忌惮。儒者所云良知良能,是为自法,不受良知制裁谏举而肆作诸恶,是为不顾自法。由轻拒贤善故,不顾自法,无有羞耻,造诸恶行故。

无愧 无愧者,谓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此中不顾世间者,谓不顾世间非议。由崇重暴恶故,于世间公道正义都无忌惮,无有羞耻造诸恶行故。

无惭无愧俱以无耻而为其相,而二别者,无惭轻拒贤善,无愧崇重暴恶故。由轻拒贤善故不顾自法,由崇重暴恶故不顾世间。是以此二各别为体,非是一法。

小随烦恼十者,谓忿、恨、恼、嫉、害、悭、㤭、覆、诳、谄。

忿 忿者,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仗谓器仗,谓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

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怀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

恼者,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䖧螫为业。言追触等者,谓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狠戾,多发嚣暴凶鄙粗言䖧螫他故。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谓嫉妒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不安隐故。

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悯,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谓有害者,逼恼他故。

忿等五法,皆以根本烦恼中嗔为体,随其分位种种差别,是故行相种种不同,由是别立忿等五法。谓由嗔故,于不如意事心怀热恼,起憎恚心。或时愤发,而有忿相。忿已不舍,内起恨心,更触现缘,追忆往恶,暴热狠戾,复起于恼。或由殉自名利不耐他荣故,而起于嫉。由嗔等故,于他有情起损害心,复名为害。随种种缘,嗔起行相有种种异,由是分位不同,立种种名。是故此五皆嗔为体。

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蓄为业。谓悭吝者,心多鄙啬,蓄积财法不能舍故。

㤭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㤭,染依为业。谓㤭醉者,生长一切杂染法故。此中醉傲者,醉谓沉迷,傲谓㤭举,由沉迷财色者,于他㤭举,无忌惮故。

悭、㤭二法,俱以贪爱一分为体。由贪爱故,于可意事生起染著;由爱著故,秘吝鄙啬,不能惠舍,有悭相起,故立为悭。由爱彼故,彼可意事设兴盛时,心便醉傲,而起于㤭。设本无贪,何物足悭,何事可㤭者?是故此二以贪为体。

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此中言隐藏者,是覆自性。何所隐藏?谓自作罪。何因隐藏?恐失利誉故。云何不覆?谓于自作罪明白雪露。由无痴故,不恐失利誉。由无贪故,雪露忏悔。覆障不覆,是为覆业。又由覆故,令心悔恼,亦为覆业。此中悔恼,悔非善悔,由非悔自作罪故。彼何故悔?谓覆罪者,由恐失利誉故,常恐他人发觉彼罪,心不安隐,是以时时有悔恼生。悔由作罪当失利誉故。由恐失利誉故,是以生恼。设非然者,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过也人皆见之,其更也人皆仰之,光明磊落,心常坦然,何故生恼。故彼悔恼,非善法悔,但是患得患失之情,贪痴为之。

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此中诡诈,是诳自性。云何诡诈?矫现有德。何故诡诈?为获利誉。云邪命者,谓邪活命。不以正道获得资财,以自活命,而由诡诈罔他资财,以自活命,是为邪命。

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诫为业。谓谄曲者,为网帽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为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此中险曲,为谄自性。险谓险诈,意虽顺尔,心实欺尔故;曲谓委曲,实虽欺尔,貌曲顺尔故。云何险曲?矫设异仪故。所谓巧言令色足恭者是。何故险曲?为罔他故。何故罔他?无非网他利养称誉爵赏富贵尔。此中能障不谄教诫为业者,谓障不谄及障教诫也。由矫设异仪故,覆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诫也。当知此中亦造邪命业,非但不任教诫,影略说故。

覆诳谄三,俱以贪痴二分为体。云贪分者,恐失利誉,为获利誉,网他利誉故。云痴分者,由彼不知因果正理,不履正道自求多福。隐覆诈罔,避他讥嫌,乞他荣利;不特恶业日增,他生难受其苦;覆为人觉,诳谄破败,终必为世共鄙弃故;是故为痴。设不痴者,纵极贪欲,必不出此覆及诳谄最下最劣之途也。然而此辈固自以为聪明者也。是故大愚之人,唯小慧者当之。

此二十随烦恼,何以名随烦恼耶?谓是根本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随彼烦恼起,故名随烦恼。云分位差别者,谓如忿悭等,但是嗔贪等分,由于分位种种不同立彼彼法故,非离彼法而别有体。云等流者,是同类义,等引生义。如无惭等,是贪嗔等烦恼同类法,复由彼贪等起,故此等烦恼随应俱生,故名等流。依彼体故,待彼生故,随烦恼法,故名随烦恼。

此中随烦恼复分大中小者,由彼生起范围广狭,有差别故。大随烦恼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中随烦恼遍不善心故,不遍染心故,名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各别起故,不遍染心,不遍恶心,范围最狭,名小随烦恼。此中各别起者,谓起忿时不起于恨,起忿等时不起悭覆等;各各别起,名各别起。

如是已显烦恼体性。

所谓由诸烦恼造众恶业者,如前善恶业道中言,十恶业等俱由贪嗔痴等之所起故,设无烦恼恶业无由生,是故说言由诸烦恼造众恶业也。问:前恶业道因但言贪、嗔、愚痴、恶见,唯此四者独造恶业,余烦恼亦造恶业耶?答:一切烦恼俱造恶业。谓十小随,即贪嗔等分位性故。由无惭愧方造恶业故。八大随烦恼,遍于染心,凡恶业起皆为助伴故。由有慢故,于德有德,心不谦下,不能进修善品胜行;于所作恶,亦复不能虚心改悔;执非为是,得少为多;由是因缘,不修圣道。由有疑故,于诸谛理犹豫不决,虽闻圣道,不生信心,不起加行。如是二者,由障善故,善法不生;善法不生故,恶行无际;一切恶业,亦彼为因。故诸烦恼无不造业也。然经论中,但说贪、嗔、痴、恶见为十恶业道因者,以贪嗔痴不善根故,恶见一种由慧邪择势力强故,就胜以说,但说四者。自余烦恼,或彼分位,或彼助伴,略故不说。

所谓由诸烦恼流转生死者,谓由烦恼故造众恶业,由恶业故受三恶道苦;设虽作善,而由烦恼故不成无漏,不出世间,由是因缘,不得解脱,流转生死。

如是一切烦恼,彼生起时,能恼乱心,令心颠倒,令造恶业,能引自害,能引他害,能引俱害,生现法罪,生后法罪,生俱法罪,生忧生苦,远解脱乐,失胜善法,盛事衰退,恶声流布,智者所诃,有德所厌,身坏命终堕诸恶趣那落迦中,令不证得自胜义利,彼彼过失无量无边。凡有智者应知厌离,应修对治,令远诸恶,安住身心于善法中。 Zcl9g0iCxk04qdnPXsPPdgWhUhnJrOCQnN3LNkW0prYj2Sm3XTFMzQQId6j3+Y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