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晚明的中西文化交流

在晚明学术史上,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输入,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它不仅深刻地作用于明末三四十年间的学术发展,而且对其后清代学术的发展,也留下了久远的影响。

晚明的西学输入,始于十六世纪末。它以当时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为媒介,在杰出的先行者利玛窦倡导之下,始而广东肇庆、韶州,继之江西南昌、江苏南京,最后更深入宫廷,流播朝野,成为名噪一时的“天学”。晚明来华的耶稣会士,以传播天主教教义为根本目的,因而他们所输入中国的西学,首先就是西方的宗教神学。关于这一点,正如万历十一年(1583)耶稣会士罗明坚、利玛窦来华伊始,向广东肇庆知府王泮所宣称的:“我们是一个宗教团体的成员,崇奉天主教为唯一的真神。” 这一宗旨,在迄于明亡来华的众多传教士中,是为他们所始终如一坚持不变的。不过,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上千年儒学传统的国度,自身的道教以及外来的佛教,尚且被视为异端邪说而遭到排斥,天主教神学要想立定脚跟,就绝非易事。因此,为了使布教活动得以进行,受过高等教育的利玛窦率先脱去僧装,改着儒冠、儒服,学习中国语言,研讨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礼仪。他们长年累月地深入到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央、地方官员中去,以传播西方学术为手段,试图在中国谋求建立新生教会的基础。其结果,同耶稣会士的本来愿望相反,尽管他们也确实在中国发展了天主教的一批早期信徒,但是为他们所介绍的西方科学技术,却掩宗教神学而上,引起了同他们接触的中国学人和官员的浓厚兴趣。这样一来,耶稣会士的布教活动,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输入,利玛窦等人也成了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

从明末中国知识界在天文历法和数学方面的现状出发,利玛窦于来华之初,即亲手制作天球仪和地球仪,把刻在铜板上的日晷送给各级地方官员。他还向南北学者广为介绍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理,指导求教的人用几何法测量物体的高度。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入北京之后,利玛窦更在李之藻、徐光启的合作下,尽其所知介绍和翻译西方古典数学名著《几何原本》(前六卷)等。他故世后,李之藻、徐光启又据从学所得,并与熊三拔等传教士合作,先后刊行了《乾坤体义》《同文算指》和《泰西水法》等著作。崇祯三年(1630),徐、李二人奉命主持历法修订工作。他们将耶稣会士罗雅谷、汤若望先后安置到历局供职,以便依据西历知识,改订现行《大统历》的偏差。徐、李生前,此一工作虽未能完成,但由于继任者李天经与传教士的共同努力,著名的《崇祯历书》终于编译成功。这部历书于清初颁行全国,一直沿用到近代。

应当指出的是,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在明末所传来的西学,虽然被传教士说成是“新奇的欧洲科学”,但是这只是相对于当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言的。事实上,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欧洲,不惟宗教神学已经成为唯物主义哲学批判的对象,而且就自然科学论,利玛窦等人所传来的地圆学说,还停留在以地球为宇宙中心这样一个认识基点上,早已不是什么“新奇的”知识。代表欧洲近代科学发展方向的,则是哥白尼、伽利略所提出的日心说。当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也已经为法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所发展,将其与物质运动学说和辩证法相结合,从而把几何学推进到解析几何的更高层次,并进而把数学导入微分和积分的门槛。所以,讨论晚明的西学输入,这是一个必须注意的历史事实。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苛求于耶稣会传教士。正当西方世界在理性和神学、日心说和地心说激烈交锋而前途未卜的历史时代,要让为宗教神学所束缚的传教士去宣传近代科学和近代思想,也是不现实的。

晚明的西学输入,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当时的中国学者也只是把它视为一种“补儒易佛” 的手段而已,但是它所产生的客观历史效果,其主要方面则是积极的。西学的输入,给明末的知识界传来了新的知识信息,示范了一种务实的新学风。它对当时为学风尚的积极影响,大致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它开阔了我国知识界的学术视野。耶稣会士所传播的自然科学知识,对长期闭塞的我国知识界,不啻一个有力的冲击。它使愿意正视现实的知识分子看到,中国并不就是世界,在我国的东西南北,不仅有浩瀚的大海,而且还有世代生息繁衍、风俗各异的众多国家和民族。这些国家和民族同我们一样,不仅有自己的文明史,还在若干学术领域走在我们的前头。正如徐光启为《同文算指》撰序所说,当时我国的数学发展水平已经落伍,“大率与西术合者,靡弗与理合也;与西术谬者,靡弗与理谬也” 。这样的认识,在今天看来不足为奇,但是在三百年前的知识界中人,能够看到并承认这种差距,实在是不简单的。

其次,耶稣会士示范了一种通达的务实学风。传教士大都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的为学,不尚空谈,讲求实际。所谓“上穷九天,旁该万事”的“实心、实行、实学” ,以及“事天爱人之说,格物穷理之论,治国平天下之术,下及历算、医药、农田、水利等兴利除害之事” ,对一时知识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明末的著名学者,从焦竑、李贽、陈第,到李之藻、徐光启、方以智等,无不为其学风熏染。

再次,为中国知识界对既往传统的认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晚明来华的耶稣会士,从利玛窦开始,即把他们的宗教及学术活动同讲习、表彰我国的传统儒学相结合。利玛窦高度评价孔子学说,他说:“如果我们批判地研究他那些被载入史册中的言行,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他可以与异教哲学家相媲美,而且还超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利玛窦认为,《四书》《五经》或为孔子撰写,或为孔子汇编,“孔子的这九部书,构成最古老的中国图书库”,“为国家未来的美好和发展而集道德教诫之大成”。对《论语》一书,他尤为赞赏,称为“在人类理性的光芒下,对正当的道德活动加以指导” 。这种对孔子学说和儒家经典的表彰,既顺应了晚明知识界于理学没落之后,试图从传统经学中去寻找出路的要求,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知识界对经学和孔子学说的再认识。

最后,耶稣会士学习我国语言文字的实践,也为我国语言学研究者提供了可取的借鉴。利玛窦在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曾经按照元音和辅音的区分,把每一个汉字分解成若干音节。这无异于在进行汉字拼音化的尝试。继他之后,金尼阁加以发展,撰成《西儒耳目资》,用拉丁文对汉字进行拼音归类。耶稣会士的成功尝试,比起我国传统的反切法来,无疑是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样,就给我国当时及后世的语音史研究,乃至汉字的拼音化,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万历间遨游南北的福建学者陈第,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之下,致力于古代音韵研究的。后来,方以智继起,更是独辟蹊径,专意讲求古代语音,甚至朦胧地提出了参照西文改革汉字的设想。他说:“字之纷也,即缘通与借耳。若事属一字,字各一义,如远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不尤愈乎!” 明末中外学人的上述尝试和努力,就直接为清初的音韵学研究开了先河。 utvb39j5fkYmPZp1WW2WPlhWD7fQwnyDD+P13W7fp3QNwrcrMJwhAbdu/FN+J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