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阳明学的崛起

王守仁,字伯安,学者以其所居阳明洞而尊之为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终年五十七岁。守仁自幼随父宦居京城,后因角逐科场,亦曾屡屡南旋乡里。明代的北京是首善之区,浙东亦素称人文渊薮,置身其间,潜移默化,他早年的求学过程则成不名一师、兼收并蓄的状态。先是于江西广信(治所在今上饶)谒一方名儒娄谅,得闻朱子格物之学。继之与李梦阳、何景明诸文坛名士交,弃儒学而攻词章。随后又一意参禅学道,笃志佛、老。其间,他于弘治十二年(1499),以进士观政工部,寻授刑部主事。迄于十七年九月再改兵部主事,皆留意军国大政。十八年以后,始纳徒授学。此时,守仁与粤东名儒陈献章高足湛若水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意之所在,不言而会;论之所及,不约而同” 。唯因其学倡言身心,一时有异学之目。正德元年(1506)冬,南京给事中戴铣等疏劾阉宦乱政,得咎权奸刘瑾。十二月,戴铣等三十人被逮下狱。守仁抗章疏救,激怒刘瑾,遭廷杖四十,贬谪贵州为龙场驿丞。背井离乡,长途跋涉,于三年夏始达贬所。守仁时年三十七岁。

龙场驿(今贵州修文)地处黔北,山深水险,未及开化。守仁居此,虽饱尝困苦,但脱离了政治纷争的漩涡,倒给了他一个反省以往为学,从而战胜困境,营建一己学术体系的极好机会。因而居黔三年,遂成为王守仁学术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王守仁的早年为学,本兼容并蓄,不专一师。关于这一特征,正如他后来所总结:“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可见守仁于明初以来,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状况颇不以为然。在龙场驿期间,他大大发展了先前汪洋恣肆、无所羁绊的为学风格,首先向倡言“格物穷理”的朱子学发起诘难。朱熹认为:“夫格物者,穷理之谓也。盖有是物,必有是理,然理无形而难知,物有迹而易睹,故因是物以求之,使是理了然心目之间,而无毫发之差。” 王守仁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出发,断言“心即理”,重申:“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因此,他批评朱熹的“格物穷理”说是“析心与理为二”,守仁说:“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为二矣。”于是王守仁立异朱子,别出新解,释“格物”为“正心”。他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因此,王守仁在这个问题上的结论是:“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判断,王守仁对朱熹的《大学章句》提出质疑,认为朱著变乱章次,不合古本,于“知本”“知至”章后补传以释“致知在格物”,尤为多事。从此,如何解释“致知在格物”,是否应当恢复《大学》古本,便成为学术史上久争不决的问题。

王守仁立异朱子学的第二个标志,便是“知行合一”说的提出。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老问题,知行并重,后先相承,俨若定论。北宋间理学兴起,程颐倡言知先行后,掀起波澜。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亦论知行,见于《朱文公文集》及《朱子语类》者甚多,惟因时因地因人而各有侧重,未可一概而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朱子学系承程颐之学发展而来,因之受伊川知先行后主张的影响,确有析知行为二、以知为先的倾向。所以朱熹说:“知而未能行,乃未得之于己。此所谓知者,亦非真知也。真知则未有不能行者。” 在这里,朱熹已经很明确地把“真知”置于行之先。对此,王守仁很不以为然,他针锋相对,提出了“真知即是行”的主张。王守仁认为,程、朱以来,割裂知行,积重难返,因而必须补偏救弊。他指出知行“原来只是一个功夫”,强调“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守仁说:“凡古人说知行,皆是就一个功夫上补偏救弊说,不似今人截然分作两件事做。某今说知行合一,虽亦是就今时补偏救弊说,然知行体段,亦本来如是。” 他还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头克倒了,须到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龙场悟道,知行合一,王守仁通过强调践履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纠正了程、朱以来割裂知行而二之的倾向,从而发展了朱子学说,在认识论上把宋明理学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正德五年(1510)三月,王守仁离贵州,奉调江西,任庐陵(今吉安)知县。八月,刘瑾伏诛。十一月,守仁入京朝觐。十二月,升南京刑部主事。之后,督办马政于安徽滁州(今滁县),累迁至南京太仆寺卿、鸿胪寺卿。十一年八月,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赣南。时值江西多事,民变四起。王守仁莅任,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全省归于大定。守仁亦因功而擢升右副都御史。十四年六月,奉命征讨福建叛军。行至丰城,宁王宸濠叛起,连陷南康、九江,明廷大震。王守仁统军平叛,旬月之间,生擒宸濠,大获全胜。十六年三月,武宗死,世宗立,改明年为嘉靖元年。守仁以军功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龙场悟道后的十余年间,王守仁学与日进,弟子满门,南京、余姚、滁州、赣州、南昌等地,无处不留下他聚徒讲学的身影。守仁先是在滁州以默坐澄心为学的,尽去枝叶,一意本原,教学者以静坐。随后居官江西,于军旅之暇,与诸门人发明《大学》本旨,论究朱熹、陆九渊学术异同,援朱就陆,表彰陆学,推陆九渊为“孟子之后一人” 。同时刊行古本《大学》、《朱子晚年定论》。以提出“致良知”说于江西为标志,王守仁之学最终脱颖而出,自成体系。

“致良知”说是王守仁学说的核心。作为阳明学最为成熟的形态,“致良知”说沿明儒陈献章“静中养出端倪”的学术路径而行,远承先秦思孟学派的致知、良知论,近宗南宋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兼取禅宗“明心见性”之教,成为王守仁毕生学术实践的一个精彩总结。何谓良知?王守仁答道:“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在他看来,良知是天地万物之本,所以守仁说:“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他还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王守仁把良知与格物致知相结合,从而发展了他先前的知行合一学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致良知”学说。他就此指出:“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嘉靖元年(1522),守仁父卒,他辞官还乡,居丧在家。尔后六年间,虽由于朝廷政争而迟迟沮而未出,但他在乡辟稽山书院,广收学徒。门人又筑阳明书院,光大师说。追随从学者,北至直隶,南抵粤东,环坐听讲,探求疑义,每每数以百计。王守仁既以学建功,学亦随功显,弟子遍布朝野,学者翕然相从,于是在当时的学术坛坫上高高地扬起了阳明学的大旗。

嘉靖六年,王守仁奉诏以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出征广西。九月临行,与门人钱德洪、王畿论学于天泉桥上,提出了著名的王门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再三叮嘱钱、王二人:“二君以后再不可更此四句宗旨。此四句中人上下无不接着,我年来立教,亦更几番,今始立此四句。人心自有知识以来,已为习俗所染,今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此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此次王门师徒论学,史称“天泉证道”,以之为契机,把阳明学推向了顶峰。翌年二月,广西战事平。王守仁因病势沉重,疏请离任回乡。归途中,于是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江西南安逝世。隆庆元年(1567)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此后,阳明学大行于世,在王守仁故世五十余年之后,万历十二年(1584),他终得从祀孔庙的殊荣。阳明学行,朱子学衰,正如《明史·儒林传》所云:“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xU5T38fnDIvWONweFYgSTuD1OaDQnB0EIBnutrYzfTuVmFCgLIT01wGphXqYqL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