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伊洛渊源录》之成书

旧日读朱子书,蓄一疑问于胸,久久不得其解,即朱子当年何以于《伊洛渊源录》未留下序跋、题记一类文字?后来将朱子《文集》与《语类》《渊源录》等比照而观,个中缘由始渐悟出大半,原来这同该书的结撰过程颇有关系。尽管代远年湮,文献有缺,关于成书的若干具体细节迄今尚不明朗,然而基本脉络可以说已经清楚。以下,拟就此做一些梳理。

一如前述,大概在乾道二年(1166),朱熹已经发愿结撰《伊洛渊源录》。而福建邵武学者何镐,则是最初促成该书着手编纂的一个重要人物。镐字叔京,福建邵武台溪人。生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卒于孝宗淳熙二年(1175),得年仅四十八岁。其父兑,字太和,号龟津,学者称为龟津先生。兑以徽宗重和元年(1118)进士,南渡后官至辰州通判,后因表彰程氏弟子马伸忠节,忤权相秦桧而去职。其学自马伸而上接二程,尤以二程《中庸》之学最称专精。镐妻叔父李郁,传杨时之学于乡里,一时学者有西山先生之尊。何镐承家学,贯穿经史,究心《中庸》,一以二程之学为归,著有《易说》《论语说》及史论、诗文等数卷。乾道二年夏初,何镐慕名访朱熹于崇安,共同的学术旨趣使他们结为莫逆之交。镐长熹二岁,自初识迄于何镐去世,朱熹始终事之以兄礼。大概正是在何镐的这次过访中,朱熹与之议及《伊洛渊源录》的结撰。只是由于朱子当时正忙于辑录校订《程氏遗书》,很可能大致陈述著录人选的初步构想之后,便委托何镐先行草拟一个详细的大纲。因而这年秋天,朱子致书何镐,才会说:“《渊源录》亦欲早得,邵氏且留不妨也。” 这里所说的邵氏,当指邵雍。何镐接书,即遵嘱将所拟之大纲寄朱熹,于是同年冬,朱熹有书答何镐,告以“《渊源》《闻见》二录已领” 。此书所言《闻见录》,当是邵伯温著《邵氏闻见录》,伯温书乃《伊洛渊源录》的重要史料来源。而《渊源录》,或许就是何镐代朱子所拟之大纲初稿。

为什么我们要做出这样的揣测?除方才所引述朱子与何镐的两封书札外,其根据主要是如下两点。第一,今本《伊洛渊源录》卷十二有关马伸生平行实的材料,皆出自何镐父子之手。材料凡二篇,一为何兑撰《逸士状》,一为何镐撰《续记》。而何镐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为《逸士状》所写跋,即全文附于状末。跋文避何兑名讳,而屡称“先君”,文末落款亦直书“男镐谨书”。这与同书卷十录朱松撰《遵道墓志铭》,朱子所做题注语气略同,朱注云:“此昔先君子吏部府君所作。”显然,倘若何镐不是最初的大纲拟草者,或者说撰稿人之一,这样的行文方式是不会出现于书中的。第二,书中著录的程门弟子,每有朱熹以题注形式提出的异议。譬如卷七所录范祖禹,朱注即称:“《家传》《遗事》载其言行之懿甚详,然不云其尝受学于二先生之门也。独鲜于绰《传信录》记伊川事,而以门人称之。又其所著《论语说》《唐鉴》,议论亦多资于程氏,故今特著先生称道之语以见梗概,他不得而书也。”同卷之杨国宝,朱熹亦据程颐所撰祭文及吕希哲《吕氏家塾记》考订:“国宝宗应之,无他叙述,独伊川有祭文,而吕氏诸书记其言行之一二。然详祭文,亦先生交游耳,非门人之列也。吕氏言其元丰中已老,则年辈与先生亦相若云。”又如卷十四所录王岩叟,朱熹则认为:“盖知尊先生者,然恐其未必在弟子之列也。”凡此,皆可以说明《伊洛渊源录》的最初拟目者,并非朱熹一人,而就此时朱子的交游而言,与上述诸条合观,则何镐应当是一个主要的合作者。

《伊洛渊源录》虽于乾道二年冬即已初成大纲,但是一则因为朱熹此时著述头绪太多,不能专意于该书的结撰,再则大纲中所涉及的若干重要内容,一时又难以确定下来,所以时辍时续,历时数年而未见大的进展。此处所谓难以确定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二程学术的师承,即与周敦颐学说的关系不明,此其一。其二,该书既以专记二程及诸弟子生平行实为职志,以期彰明程学源流,而大纲著录的程门弟子中,即有多人生平行事不明,因而尚有大量的资料收集、考订等工作要做。其三,则是对一些拟著录者的究竟是否程门弟子,还需予以澄清,因而难作定论。为此,朱熹于乾道三年长途跋涉,访程门后学张栻于湖南。乾道四、五两年间,又就二程受学于周敦颐事,与前辈学者汪应辰屡有书札往复。迄于乾道九年初,尽管托友人刘清之等所收集的资料间有寄来,结撰工作亦已加紧进行,然而上述三问题中,除第一项因得张栻、吕祖谦等人赞同而可告解决外,后二项则终属悬案。

面对这一状况,朱子显得缺乏耐心,急于求成。乾道九年夏初,他致书友人吕祖谦,征集程门弟子李吁为同门友好刘绚所撰墓志铭,信中即告以正结撰《伊洛渊源录》的信息,并托吕祖谦向薛季宣征集永嘉(今浙江温州)籍程门弟子的传记材料。朱子此信写道:“刘博士墓志不曾收得,早录寄幸甚。欲作《渊源录》一书,尽载周、程以来诸君子行实文字,正苦未有此及永嘉诸人事迹首末,因书士龙,告为托其搜访见寄也。” 以此为契机,在之后的两年间,朱熹与吕祖谦就《伊洛渊源录》结撰事,书札往复,多所商榷。这些书札成为了解该书成书经过,以及朱子何以于此书未留下序跋、题记一类文字的重要依据。

接乾道九年(1173)夏初朱熹札,吕祖谦遵嘱将刘绚墓志铭寄来。朱熹及时作复道:“刘博士志文得之,幸甚。此类文字,此间所已有者旦夕录呈,切告。据此以访其所无,异时得一书,亦学者之幸也。” 随即又寄出辑录初成的《程氏外书》和《伊洛渊源录》初稿,请吕氏订正,并请为《渊源录》撰序。吕祖谦接二书稿,于同年冬再度致书,信中说:“《渊源录》《外书》皆领,旦夕即遣人往汪丈处借书,永嘉事迹亦当属陈君举辈访寻,当随所得次第之。《渊源》序次,本非晚辈所当涉笔,然既辱严诲,当试草具求教。但服制中未尝作文字,须俟来春祥祭后,乃可措思也。” 吕祖谦的父亲于乾道八年春故世,此时他尚在居丧守制之中,所以信中即以“服制中未尝作文字”答复朱熹,并表示来年春天大祥之后,可望为《渊源录》撰序。淳熙元年春,朱熹接祖谦札,甚为欣喜,当即复书:“《渊源录》许为序引,甚善。两处文字,告更趣之。” 三月,朱熹将新刻《弟子职》《女戒》二书寄吕祖谦,并附札敦请早日完成《渊源录》序文。信中说:“《外书》《渊源》二书颇有绪否?幸早留意。” 吕祖谦接书,随即复书,通报所询情况,他说:“《外书》《渊源录》亦稍稍裒集得数十条,但永嘉文字殊未至,亦屡督之矣。” 同年秋,吕祖谦寄还《渊源录》《外书》二书稿本,并就《渊源录》写了详尽的商榷意见,建议不可急于求成。祖谦于信中指出:“《渊源录》其间鄙意有欲商榷者,谨以求教。大抵此书其出最不可早,与其速成而阔略,不若少待数年而粗完备也。” 吕祖谦的来信,不啻给朱熹的急于求成之想泼了一瓢冷水,顿时使之清醒过来。于是十月十四日,朱熹复书吕祖谦,表示接受建议,信中说:“《渊源》《外书》皆如所谕,但亦须目下不住寻访,乃有成书之日耳。” 随后,朱熹又专就吕祖谦的商榷意见,写了洋洋数千言的答复。这就是著录于今本《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五的《答吕伯恭论〈渊源录〉》。在这一封答书的末了,朱熹同样表示:“其他浮辞,多合删节,当时失于草草耳。卷首诸公,当时以其名实稍著,故不悉书,自今观之,诚觉旷阙。但此间少文字,乏人检阅,须仗伯恭与诸朋友共成之也。”

综上所述,足见从乾道二年(1166)《伊洛渊源录》拟就大纲,到九年得一初稿,迄于淳熙元年冬,全书并未取得定本形态。因而今人谈《伊洛渊源录》,每以清初王懋竑辑《朱子年谱》为据,判定该书成于乾道九年,这样的一个结论就很值得商量了。事实上,如果将朱子的《答吕伯恭论〈渊源录〉》与今本《伊洛渊源录》比照,我们即可发现,通行本同朱子的本意多有乖违。谨依朱子答书次第,掇其大要,略述如后。

朱子答书所论凡十五条,或解释辑录初衷,或提出修订意见,依次涉及今本《伊洛渊源录》中卷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三诸卷内容。第一条论卷三所引《胡氏传家录》语,朱熹接受吕祖谦的意见,拟修订原稿,信中表示:“元丰中,诏起吕申公。此段初因虑其有误,然以其不害大体,故不复刊。今欲正之亦善,但去‘司马温公,温公不起’八字,及依《程集》本题,改‘寄’为‘赠’可也。”而今本既未删所述之八个字,亦未依《河南程氏文集》改“寄”为“赠”,显然与朱子本意不符。第三条论卷四《伊川先生年谱》所述讽谏哲宗折柳事,吕祖谦主张删除,朱子则维持己见,并进而提出一折中方案,于折柳事后注如下数字:“某人云,国朝讲筵仪制甚肃,恐无此事。”今本无“某人云”句,仅有“恐无此事”四字。第六条论卷四遗事第四则所引《涪陵记善录》事,吕祖谦指出程颐制西京国子监时,文彦博并未任洛阳尹。朱熹认为言之成理,“潞公未尝尹洛,疑此有小误”。而今本并无此注。第九条论卷七记吕希哲从学佛、老事,朱熹认为“似不必载”,而今本依然载之甚明。第十二条论卷八蓝田吕氏兄弟编次,朱熹指出:“吕进伯、和叔本当别出,以事少无本末,故附之与叔,甚非是。告访问增益,别立两条。”而今本于吕大忠、大钧并未别立两条,仍旧与吕大临一并编录。凡此,皆表明通行本《伊洛渊源录》,并未按朱熹《答吕伯恭论〈渊源录〉》所述加以修订,因而它当是乾道九年的初稿本,非经朱子亲手定稿。

关于《伊洛渊源录》通行本的乖违朱熹本意,在朱子晚年的论学文字中,亦能寻出有力的直接佐证。绍熙二年(1191),朱子时年六十二,他于《渊源录》谈了两条否定性的意见。一是否认书中卷五邵雍传记材料为己作,二是邵武印本《渊源录》系后生传出,并非己愿。第一条意见,见于《朱子语类》卷六十答门人郑可学语。可学问:“《渊源录》中何故有康节传?”朱子答道:“书坊自增耳。”第二条意见,则在《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答吴斗南》中。朱熹于此信中写道:“裒集程门诸公行事,顷年亦尝为之而未就,今邵武印本所谓《渊源录》者是也。当时编集未成,而后生传出,致此流布,心甚恨之。不知曾见之否?然此等功夫亦未须作。比来深考程先生之言,其门人恐未有承当得此衣钵者。此事尽须商量,未易以朝耕而暮获也。”朱熹的这两条意见表明,直到朱子晚年,由于他对程门诸弟子的能否光大程学深致怀疑,因而不唯无意去修订《伊洛渊源录》初稿,而且于他人的擅自将“编集未成”的稿本刊行而引为憾恨。在这样一个心理状态之下,迄于逝世,朱子于《伊洛渊源录》始终未留下序跋、题记一类文字,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我们赞成清代雍乾间学者全祖望的看法,即《伊洛渊源录》实为一部“未成之书” D8D+U//o30xxoCy0j1gUiQvbSp6219ETfd6q0lNeYNNArXHGedxQ7E6N86j+kFh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