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历经了好几个版本。第一是台北尔雅出版社的繁体字本(1999),至今仍在台湾印行发售。第二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简体字本(2008),在大陆销售。第三也是清华的简体本,但封面和装帧重新设计过,内文重排(2013)。第四是清华的全新彩图版,增加了二百多张彩色照片(2017)。现在读者手上拿着的这本,是第五版,也称为典藏版,封面和装帧全换新的,内文略有修订,距离台北的第一个版本,有二十二年之遥了。
一本书印行了二十多年后,清华大学出版社仍愿意再出新版,且称之为“典藏版”,把它视为可以珍藏的“经典”来看待,继续让它在书市上流通,表示读者对书中所描写的中国,1989年夏到1992年夏的中国,依然深感兴趣,愿花钱买书。这些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我当时经常从香港进出的深圳,从一个小农村,如今变成了全国仅有的四个一线城市之一,跟北京、上海、广州齐名。1989年夏,我第一次回老家广东梅州时,还得从广州越秀南车站,搭乘一辆老旧、拥挤的巴士,在路上摇摇晃晃了十多个小时,才能回到梅州。本书第三章“仙人的糕点”,细写过这段艰辛的旅程。2017年夏天,我又重返老家探亲,发现广州和梅州已有火车通行了,可以从广州东站,乘坐T8365次快车,约五个多小时就到梅州了,比从前节省了约六个小时。这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慢慢消失的古早中国,以及我当时异常任性的单人旅行经验,或许反而是现在读者好奇的。
这二十多年来,关心本书的师长和朋友不少。其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和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先生,早在2009年,便给我写了一封电邮,附赠诗一首鼓励:
瑞和教授:
前几天偷闲,拜读大作《杜甫的五城》,极为喜欢。其最难得者,为不动声色之中,含悠然远想之致。虽史家之归旨,实诗人之情怀。至壮游万里,与世委蛇,无不恬然自适,更人生一极高境界,弟歆羡不已。情动乎衷,命笔作七律一首,此律为弟此次来台近半年来首次开笔作诗,因缘难得,故附呈教正。并已贴在弟之博客上。
海外徒然望九州,
卅年始作梦中游。
黄沙日落唐关远,
野渡船横汉水流。
马史多情行万里,
羊公不涕亦千秋。
此身合是无须问,
剑阁霏霏雨未收。
再次感谢赠书,感谢从读书中得到的知识和人生启示。
程章灿 拜上
2009年12月28日
感谢程老师的赠诗和美言,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温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帮助过本书成长的朋友和责任编辑们。
赖瑞和
2021年4月2日于马来西亚新山市(Johor Bahru)
sflai1953@gmail.com
这本中国大陆简体本《杜甫的五城》,又要再版了,有点出乎我意料。
本书的简体字第一版2008年9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我在2011年的春节前后,带着妻子和最小的女儿(当时13岁)再次重访大陆。先从台北飞到北京,玩了一星期。妻女第一次去大陆,当然免不了要去万里长城、十三陵、故宫和颐和园等热门景点。但我们也去看了两个冷门景点:北京近郊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和房山区的房山石经。此行有一种冬游的萧瑟,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北国冬日风情。接着,从北京飞往西安,再从西安飞往杭州。然后,从杭州乘搭了火车前往绍兴(我第一次去绍兴)。最后,从绍兴乘动车到上海,再从上海飞回台北。
这次旅行所见到的中国,跟本书所描写的中国,相距有二十多年之久,让我体验到中国的剧烈改变:自行车少了,私人轿车多了,人们的衣着亮丽了,物价更高了。
这次旅行还有一个特色。到了北京、西安、杭州和上海这几个我从前到过的城市,也是《杜甫的五城》描写过的城市,我都特意选择住在二十多年前我住过的那几家饭店:北京的华侨饭店、西安的解放饭店、杭州的华侨饭店和上海的大金门酒店(从前叫华侨饭店)。这当然是为了怀旧,重游故地。我们没有住大陆朋友建议的新饭店。
这些饭店都还在原址。二十多年不见,它们的外观似乎没有多少改变,只是周遭的景物好像变了很多,或跟我的记忆不一样。比如,北京北新桥三条的华侨饭店,原来竟位于一个胡同里面,从前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西安的解放饭店,从前跟火车站遥遥相对,隔着一个大广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从解放饭店楼上的窗前看出去,颇为壮观。但这个大广场,现在有一座高架的公路桥穿过,气势大减。
二十多年前住在这些饭店时,房间的钥匙是不给房客的。刚住进去时,由各层楼的女服务员开门,出去时自己关上,回来时再请女服务员开房门。这样当然有些不便,想是为了管控进出的闲杂人员。现在钥匙都给房客自行持有,自行开门,自由多了。
二十多年前在大陆旅行,当时乘坐火车几乎都是所谓的“绿皮车”,如今已成历史。那时出门,必备的一本书叫《全国火车铁路时刻表》,现在也不需要了,可以在网上查到最新的火车时刻表。照虚岁的算法,我今年正好六十岁,临近老年了。回忆二十多年前,我壮年时,一个人独自在中国大地上行走,大部分时间乘坐火车,竟跑了四万多公里的路,走过了大半个中国。那时我是那么的疯狂。当时或许有点苦,有点寂寞,但隔了二十多年往回看,那些往事而今都变得十分珍贵,十分甜美了。我怀念年轻时的冲劲,在中国有过这样的壮游,也庆幸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本书,记录了一个个现在或许正在慢慢消失的场景。
赖瑞和
2012年3月20日于台湾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