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民间特色的缠花工艺

缠花作为一项传统工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们如今看到的缠花工艺其实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与创新。本节将厘清缠花的发展脉络,以地区进行区分,重点介绍两个民间缠花流派的特点及其背后的风土民俗。

1.1.1 英山缠花

英山缠花是流传于湖北省英山县的缠花工艺。英山县是黄冈市的辖县,自古就有种桑、养蚕的习俗,当地所产的蚕丝质地柔软,品质上乘,这为缠花工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英山缠花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诗人宋祁在《春帖子词·皇后阁十首》中写道:“暖碧浮天面,迟红上日华。宝幡双帖燕,彩树对缠花。”其中“帖燕”“缠花”指的就是英山当地的节日民俗。《英山县志》中记载:“五月五日端午节,……缠制彩色囊猴等物与小儿佩之。”缠花就是从这些习俗中演变而来的。

缠花工艺源自习俗,成型之后仍然同英山人的生活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红白喜事,缠花都以其丰富灵活的表现形式,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英山县,孩子满周岁时,长辈会制作小老虎、小蝙蝠、小鱼等造型的缠花,并将其缝在孩子的鞋帽上,以此寄托前程似锦、吉庆有余、有福有禄的美好祝福;婚庆时,人们则将缠花制作成石榴、百合、牡丹等形态,取多子多孙、团团圆圆、十全十美等意;每逢老人寿诞,人们又用缠花制成字,配合具有吉祥寓意的花样,表达祝寿之意。

明末清初,缠花工艺进入鼎盛期。到了民国时期,英山缠花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诞生了许多经典作品,现存的英山缠花藏品多属于民国时期的作品。

如今,英山缠花作为一项传统工艺仍然绽放着它的光彩。2011年,英山缠花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张仕贞老人申报成为英山缠花的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师承于张仕贞老人的陈广英成为英山缠花的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张仕贞老人唯一的徒弟,在继承发扬传统工艺的同时,陈广英始终坚持创新,利用新的构图和设计,让英山缠花变成更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取得了卓然的成绩。

1.1.2 闽南缠花

闽南缠花是流传于福建省厦门市和泉州市的缠花工艺,又称吉花、春仔花。根据佩戴缠花的场合不同,闽南缠花又分为新娘花、婆婆花和母亲花等类别。

在闽南地区,“结婚、生孩子、起大厝(闽南方言,意为盖房子)”是当地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3件大事,在相应的仪式上“登场”的缠花也拥有专门的称呼。例如,在结婚仪式上,新娘佩戴的缠花是“新娘花”,新娘给婆婆的回礼则被称为“婆婆花”。特别的是,婆婆花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普通缠花,一个是形状如张开的嘴巴的缠花。新娘先将普通缠花插入形状如张开的嘴巴的缠花当中,然后将其佩戴到婆婆头上。这是寓意新娘进门后,婆媳和睦相处,同声同气。

缠花不仅在特殊的礼仪场合发挥着作用,还是闽南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清代《厦门志》中记载:“岛中妇女,编花为龙凤,雀蝶诸行,插戴满头;……以不簪花为异象。生花尤工巧,馈贻必用花。”可见缠花在闽南地区的重要地位。

闽南缠花是闽南民俗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6月13日,厦门宣布将“春仔花习俗”列入厦门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洪宝叶和洪素真被列为“春仔花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 ARPRunSiXw3lR5tt0rcPoCNXKxccNVRa+MTc44VJAEbcJ2oPZ3LPpQlcETN8kPQ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