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简介

成生辉 博士现任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和工学院研究员,智能可视化实验室负责人。他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哈佛医学院进行研究,并担任世界银行(总部)数字经济组顾问。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元宇宙、可视化、可视分析等。他曾任大数据高峰论坛(中国可视化专委会举办)执行主席,国际可视化年会、太平洋可视化大会、中国可视化大会等大会项目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6部,包括《元宇宙:概念、技术及生态》《Web 3.0-具有颠覆性与重大机遇的第三代互联网》《中国经济大数据分析》等,入选深圳市和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丁家昕 博士是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物联网研究中心成员。他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曾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时空数据挖掘、隐私保护、物联网等,设计了一系列面向物联网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保护机制,其代表性成果发表在IEEE INFOCOM、IPSN、MobiHoc、SIGSPATIAL、AAAI等国际一流会议与期刊。担任ACM MobiHoc出版主席,IEEE DCOSS程序委员会委员,并于2020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

陈淮 教授现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胸部疾病影像诊断、胸部疾病的定量分析,以及通过影像数据和临床信息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测和诊断。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基金项目10余项,在相关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徐晓音 博士现为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放射影像科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生物信息学、医学影像处理、医学大数据,以及结合影像数据和临床信息并通过计算技术来推动计算机辅助检测和诊断,并在相关杂志和会议上发表了50余篇论文。

图6.2 玫瑰图

图6.16 流入Tucson的违禁药物来源

图6.20 基因之间的定向基因关联

图6.21 二穗短柄草和水稻/小麦之间GATA基因的重复对和同线性分析

图7.3 基于U-Net的深度学习模型分割CT影像上的膀胱区域

图8.5 情感分析 FF4JQbiSCtIPZG67kSa4tA8oEMB2LxVfNV3MBNv8d9aDxvrDdt1jtblXPBCSt6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