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大规模报复”战略出台的背景与过程

一、“大平衡”思想指导下的国防政策再研究

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时,朝鲜战争仍在进行。战争的惨烈现实使他认识到,无论是美国的经济还是民众都不堪这场战争持续下去的消耗与重负,战争造成的赤字将逐渐销蚀美国的资源。美国参战后,军事开支大大增加,军队增加了150%,达到350万人。1951年、1952年、1953年国防开支分别为333亿美元、478亿美元、496亿美元。直接用于朝鲜战争的费用达200亿美元,消耗了7300万吨作战物资,如此消耗已经使得美国政府预算出现了不平衡。 在此背景下,艾森豪威尔执政之初的优先日程就是重新评估美国的冷战战略。 经历了二战,具备丰富军旅经验的艾森豪威尔在上任之初就对核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有着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了五大指导思想:第一,美国军事设施的构成,必须建立在美国绝不会主动发动一场大战的假设基础之上。但是这一假设并不是说美国对于所受攻击所做出的反应一定要同这种攻击的性质完全一样。第二,由于现代全球战争带有无法想象的灾祸,美国军事力量必须主要地为制止冲突来设计,即使美国很可能在后来仍旧要被迫作战。第三,国家安全不能单纯地以军事力量来衡量。例如,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第四,美国的军事力量必须是现代化的,不能容忍在每一次战争开始时,还使用前一次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第五,美国的安全政策应考虑到美国需要伙伴和一个同盟体系。

针对当时尚在进行中的朝鲜战争,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国不能在任何领域中,包括军事领域,为任何不需要的事情浪费金钱。 当时,也有一些军队将领对朝鲜战争这样受到诸多限制的战争方式表示不满。时任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雷福德(Radford)上将就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在世界各个角落广泛部署军力,美国的主要军力应该集中在美国本土基地,以本土为基础建立机动的战略兵力,同时加强并依靠美国的威慑力量来应对共产主义的进攻。美国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承担义务又能缩减预算。艾森豪威尔对此非常认同。 财政部长汉弗莱(Humphrey)则主张削减国防支出预算,平衡收支。原本,1954 财年美国国防支出预算为463 亿美元,已经低于1953财年计划的最高额。而实际上艾森豪威尔上台之后为1954年制定的国防支出预算计划削减为412亿美元,其政府预算总额由786亿美元降为729亿。 由此可见,大部分削减是国防支出预算的削减。

这种限制预算的计划遭到了当时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抗议,他们指责这种限制预算的计划并不明智。 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之一的陆军参谋长李奇微(Ridgway)的反对意见最为强烈。然而,艾森豪威尔、雷福德、汉弗莱以及国务卿杜勒斯却持赞同立场。雷福德指责参谋长联席会议制订的计划涵盖内容过于广泛、成本太高,因为它包括了有限战争、全面常规战争和全面核战争在内的几乎所有战争形式。他认为,如果能避免常规战争,使用对美国有利的核武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减美国军队的人力和军备预算需求。汉弗莱也确信美国的核武器足以“保障世界和平” 。艾森豪威尔则坚信,国家的长久安全离不开运行良好的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不能以损害社会经济发展为代价。 杜勒斯一直都认为军费开支过大、军队力量过强会影响到正常的国家生活,军事将领会过多干预文职政府的外交,因此他也支持限制军费的主张。

经过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的讨论,这种平衡美国在国防及民生经济等各方面支出的“大平衡”政策由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53年6月9日通过的NSC153/1号文件正式明确下来。该文件指出:共产主义的苏联有着令人生畏的力量扩张;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应对苏联威胁所耗费的成本严重威胁着美国的经济。而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坚持建立在自由社会个人基本尊严和价值之上的基本价值观和制度。美国已经认识到了苏联对这一价值和制度的威胁,从而为了阻止苏联的扩张而实施积极的外交政策、遏制全面战争;如果战争发生的话,能够从初次打击中生存下来,继续走向胜利。从长远来看,自由世界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能够维持一个健全的、强有力的经济体制。因此,美国在坚持考虑苏联威胁的同时,不能忽视美国经济受到的威胁。在各种国家安全项目方面,要越来越重视审慎平衡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效率。就此,NSC153/1号文件设定了八个具体目标,其中排在前两位的就是:“第一,建立和维持足够的军事和非军事能力,为美国提供安全保护;帮助防御自由世界的重要地区,阻止或抵御侵略,遏制全面战争,保护美国大陆,以及如果全面战争强加在我们身上,为赢得全面战争胜利提供实力基础。第二,坚持一个以自由企业为基础的、健康的、有活力的美国经济。”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NSC153/1号文件设定了相应的行动路线,首先要在军事上维持美国的实力。美国军事力量的首要目标是遏制战争,如果全面战争强加在美国头上,美国的军事力量要能够为美国提供一种合理的初步防御和取得胜利的充实基础。具体来说,第一,美国要发展和维持进攻能力,特别是能对苏联发动战争的力量造成大规模损害(massive damage)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达到一种让苏联认为发动战争将遭受难以承受的风险的水平。第二,要重视发展大陆防御系统,包括早期预警系统,以阻止灾难的发生,确保动员基地的安全,以便在与苏联的全面战争中取得胜利。第三,通过非军事措施加强美国的防御地位,包括发展更强大的民防体系,尽可能降低城市的脆弱性,做好保证政府和基本生产持续运行的准备。第四,维持美国大陆外围防御的安全,维持特殊武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持续重视相关的科学研发。第五,在经济方面,要维持联邦政府开支与收入间的平衡。

从该文件的要求可以总结出艾森豪威尔政府军事战略初步调整的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从一开始就重视核武器这种“特殊武器”的摧毁力和威慑力,重视其研发,确保美国方面的优势。该文件初步提出了“大规模损害”的威慑思想,为艾森豪威尔政府下一步军事战略的制定确立了基调。另一个是除了对进攻性核威慑的重视,还特别提及防御的重要性,要求美国进行大陆防御及民防体系的研发和建设,因为艾森豪威尔政府已经认识到美国的防御在面对苏联核打击时的不足及脆弱性。

1953年5月,国家安全委员在一份评估报告中设想,苏联到1955年中期将拥有300件当量在8万吨的核武器。假如苏联在1955年对美国发动包括核攻击在内的大规模空中入侵行动,美国的防空系统可以提供30分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在苏联轰炸机投掷核弹之前,摧毁掉大约27%的足以穿透防御体系的进攻性轰炸力量。但美国的防空系统也存在很多缺陷,例如:雷达系统探测低空飞行飞机的能力低;在许多潜在目标区域缺少截击机和防空系统;奈基型地对空导弹兵力不足;缺少快速、灵活的识别系统。 报告还列举了苏联考虑攻击的美国目标体系包括:(1)美国进攻性空军力量及其支援基地;(2)美国的其他军事力量及其支援基地;(3)美国一些重要的军工企业;(4)美国的整体经济、人口和政府控制中心。而这些目标都存在各自的脆弱性。

总之,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需要制定一项综合平衡的军事战略来应对苏联咄咄逼人的威胁。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5月改组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任命雷福德为会议主席,并授权自己最信任的四个顾问重新评估美国全面的政治与军事战略,代号“日光浴行动”(Operation Solarium)。这四人分别是副国务卿史密斯(Smith)、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卡特勒(Cutler)、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Allen Dulles)和心理战略委员会主席(Chairman of the Psychological Strategy Board)杰克逊(Jackson)。NSC153/1号文件为这项研究提供了政策基调和重要参考。“日光浴行动”计划之下设立的A、B、C三个任务组,各自就美国的对苏战略设想提出自己的政策选择。三个任务组于6月22日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汇报了各自的研究建议。

A任务组设定的美国政策任务有三个:(1)在较长时期内维持一定的军事力量,为美国提供安全保护,并帮助维护自由世界的重要区域的安全。(2)继续帮助自由世界增强经济、军事实力和凝聚力。(3)如果发生全面战争的风险没有增加,就继续通过政治、经济和心理手段来利用苏联及其卫星国的弱点。 A组认为,虽然全面战争的风险并不高,但不能因为相信苏联不会诉诸战争而削减美国的防御机构。美国的军事项目一直是同苏联拥有发动全面战争的能力联系在一起的,不会受到苏联政治和政策不断变化的限制。此外,美国要进行军事、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准备来遏制侵略,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1)宣布美国将来在发生局部侵略的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核武器;(2)强调发展可能成为苏联集团袭击目标的国家维持其自身国内秩序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民众对军事重要性的理解,即军事力量作为维护和平的工具在发挥遏制力上的价值以及在建立自信方面的作用。 最后该方案还在继承NSC153/1号文件规定的行动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该方案实际上就是坚持和强化杜鲁门政府设定的遏制政策,但进一步突出了军事力量特别是核武器在其中的首要价值和作用,扩大使用核武器的自由来威慑包括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在内的各种侵略。

B任务组设定的美国政策任务也有三个:(1)在北约国家和西太平洋之间划定一条界线,以便在苏联集团周围形成一条连续的界线。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美国不允许苏联或其卫星国的军事力量超出此线之外;(2)采用合适的、不产生误解的方式向苏联领导人表明,美国已经确立并执行前一项政策;(3)在美国规定的界线边上,如果出现由本土共产主义夺取政权的国家,美国保留采取必要措施的行动自由,重建符合美国及其盟国安全利益的局势。该方案为美国的政策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原则:发出警告将使用全面战争作为主要的制裁措施反对苏联集团的进一步扩张。美国要在可预见的将来保持必要的军事能力,在全面战争中对付苏联,这是确保国家安全的任何政策都必须承受的代价。因此,“美国必须建立足够强大的进攻性军事力量,其强大程度要使得苏联统治者感受到,主动挑起战争会承担自己无法承受的风险” 。该方案实际上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划定一条界线,同时警告苏联人,如果他们跨越界线,将会受到严厉惩罚 ,而惩罚的主要手段就是强大的进攻性军事力量。

C任务组设定的美国政策任务有两个:(1)尽力扰乱和削弱苏联集团,巩固和加强自由世界实力,使其能够承担更大风险;(2)在整个苏联集团范围内,形成尽可能强大的瓦解力量和民众反抗力量。在此任务之下,接受NSC153/1号文件设定的和平时期的总体目标,但要加上战争时期的目标,即维持建立在自由社会个人基本尊严和价值之上的基本价值观和制度。同时,要求建立美国军事和非军事实力,保护强大的美国经济以及保证自由的政治制度和信息畅通的公众舆论。这些目标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终结苏联在其传统势力范围之外的控制能力;(2)摧毁在自由世界存在的共产党组织;(3)压缩苏联发动侵略战争的能力;(4)消除铁幕的界线;(5)削弱苏联内部剩余的布尔什维克因素的力量。就此美国要采取的行动路线纲要是:(1)通过军事、经济、外交、隐蔽行动和宣传战等所有手段在所有领域内坚定地推行一种主动的、进攻性的政治战略。(2)制定并维持一种能够支持强有力政治路线的军事政策,充分发掘军事力量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价值,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实现美国在政治、宣传和威望方面的目标。 该方案的特色是以军事力量为后盾,以多样化的政治、心理和经济战配合一些准军事措施来将共产主义“入侵”者推回其势力范围之内。

7月30日,艾森豪威尔主持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并对以上建议进行评估和讨论后,决定以“日光浴行动”报告为起点和基础,综合以上三种策略来制定一项未来的国家安全政策。随后,美国于8月成立一个由国务院、国防部和中情局人员联合组成的专门委员会来起草这项国家安全政策。艾森豪威尔实际上并没有根据其顾问们的建议选择三种方案中的任何一种,而是希望将三种方案融合起来。该委员会根据这一意向于9月30日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包含初步意见的NSC162号文件。国家安全委员会针对该文件进行了一番艰难争论之后,最终于10月30日在NSC162号文件基础上修改形成了NSC162/2号文件。

二、“大规模报复”战略的首次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NSC162/2号文件规定了“国家基本安全政策”,其基本目标是在不削弱美国经济、不破坏美国基本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条件下,应对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该文件对苏联威胁的判断是:苏联对非共产主义世界,特别是对美国心存敌意;苏联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并控制了国际共产主义机构、具备其他颠覆或分裂自由世界的手段;苏联的战略非常灵活,且将始终保持可进可退的状态;苏联使用核武器攻击美国的能力在持续增长,而且拥有足够数量的炸弹和飞机,能给美国造成严重伤害,苏联还拥有规模庞大的常规军队能够进攻自由世界,其部队规模未来还会增加。目前美国和苏联在原子弹及其投送载具方面都达到了一种充足的状态,都有能力给对方造成致命打击,但都不具备阻止对方进行大规模核报复的能力。这可能会形成一种僵局,即双方都不愿意发动一场全面战争;当然,如果苏联人认为发动突然袭击有可能摧毁美国的报复能力,他们可能有意这样做。

NSC162/2号文件还认为,虽然苏联对美国核反应的担忧应该可以阻止局部侵略,但是苏联核力量的增长将会消解美国核力量应对苏联在外围侵略的威慑效果。而且苏联还有可能针对他们所认为的美国的挑衅行动做出越来越激烈的反应。如果任何一方误判对方的反应,这些局部冲突就可能演化成全面战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美国要向苏联明确表明这种局部行动肯定会最终导致全面战争的结果。因此,该文件接着提出,美国要实现以上目标,就要在军事上做到以下几点来保障安全:(1)发展和维持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重视进攻性力量形成的大规模报复能力;(2)美国和盟国要时刻准备好迅速反应来反击苏联集团的扩张、守住关键区域;(3)保护好自己的战略武器基地,确保在全面战争中取得胜利。 艾森豪威尔政府在这一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大规模报复”的概念,并做好随时进行全面核战争的准备,很关键的一点是,他们还相信并争取确保能够打赢全面核战争。

除了利用核武器在军事上做好准备,该文件同时也强调:要发展和维持健康、强大和持续发展的经济;获得民众对必要的国家安全举措的支持;还要发展和维持良好的情报系统、维持足够的人力资源、加强科学方面的研发,保证武器系统质量与数量方面的持续领先,根据打赢全面战争的需求来安排军队结构和工业分布;在战备中,还要注重工业能力的疏散和保护、维持最小必要规模的后备生产力量、加强国内安全,防止敌人的破坏和颠覆,特别是偷运并引爆原子弹的威胁。 可以说,这是一种全面、综合的国家安全战略安排,不过其重点依然放在核力量上,因为该文件认为在自由世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只有美国能够提供反击苏联核力量的核能力。因此,足够的核武器以及有效的投送手段对美国安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美国也要尽可能保护好核打击力量,特别是各地固定和机动的核力量基地。同时,该文件也指出,要实现以上防御,单靠美国是难以做到的,必须依靠盟国的支持,特别是美国需要从盟国获取帮助核打击力量运行的海外基地,其中在欧亚大陆的基地部署就非常关键。此外,还需要使主要盟国相信美国为了共同安全而动用核武器的意愿。 最后该文件还指出,一旦发生敌对冲突,美国将考虑像使用其他弹药那样来使用核武器。当然涉及使用海外基地进行核打击的情况时,要提前获得盟国的同意。

NSC162/2号文件的国家安全政策设计,特别是在军事战略方面的安排得到了美国军方的积极响应。国防部在研究了该文件,特别是文件第39b段中“一旦发生敌对冲突,美国将考虑像使用其他弹药那样来使用核武器”的表述后,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国防部认为:(1)一旦发生敌对冲突,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无论苏联是否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都应该计划和指望使用核武器。(2)使用核武器的决定绝不能违反总统在具有政治和军事影响的战略问题上有最后决策权的原则。(3)一旦总统做出决定,接下来就该由军方来决定怎样部署和运用核武器才最大程度上对美国有利。 但是,国务院、原子能委员会对“可以像使用其他武器那样在局部战争使用核武器”这一观点持保留意见。不过国防部认为可以使用不等于一定要无区别使用,而是可以有区别地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使用核武器,何况最终决定权还在总统手中。

1953年12月22日,艾森豪威尔主持国家安全委员会原子能特别委员会会议,正式批准了NSC162/2号文件,同时就核武器的使用问题达成以下共识。第一,该文件第39b段允许军方在可以使用核武器的基础上制订计划,将核武器的控制权很大程度上从原子能委员会转交给国防部。第二,该段表述并不提前决定在任何冲突中都可使用核武器,但在特定状况下美国使用核武器的权力是自动的。如苏联对美国和西欧发动了核攻击,美国自然将动用核武器。第三,很多情形下,需要考虑最重要的政治问题。如有限冲突发生后,美国在决定是否动用核武器时要考虑以下重要问题:美国使用核武器是否会增加敌人在战略上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是否会导致失去盟国的支持?是否会把盟国置于毁灭的境地?是否会扩大冲突?第四,总统必须根据当时的既有情形来考虑以上问题并作出决定。这是总统的固有权力。第五,总统的决策地位不会过度增加美国计划目标的不确定性。在美国陷入冲突的任何时候,总统都要决定采取行动的性质与范围。这些决定必然涉及使用核武器的方式与程度。第六,以上解释不损害美国的基本战略——核报复能力作为威慑苏联集团侵略的首要力量——以及该战略基础上的军事计划。出于报复目的而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解释与NSC162/2号文件一起体现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国家安全政策的变革,被称为“新面貌”(New Look)战略。艾森豪威尔把“新面貌”战略概述为两点:第一,在五种类型的部队之间进行兵力再分配;第二,比过去更加重视经过改善的核武器的威慑和破坏力量、更好的发射工具以及更有效的空防部队。

“新面貌”战略反映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战略理论的复杂性,也是之前三种政策建议糅合的结果,它既要优先重视美国的核威慑,又要积极运用盟国的地面力量,还要运用心理战与隐蔽行动作为减少冷战压力的手段。其指导原则是要满足一系列的战略要求,包括:长期准备应对苏联的威胁;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维持针对对手的技术优势以及核优势;在不发生“热战”的情况下,重新调整资源配置来实现美国的防御目的。总之,虽然艾森豪威尔政府延续了杜鲁门政府设定的遏制战略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但以NSC162/2号文件为核心的新战略与以杜鲁门政府NSC68号文件为依托的战略存在一个很大的不同。NSC68号文件要求美国政府积极应对来自苏联集团所有层次的威胁,而 NSC162/2号文件则要求美国能有效应对所有重大问题,在这种应对中,美国政府还要占据冷战的主动权,以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应对共产主义威胁。

鉴于总统已经做出决定,杜勒斯根据新的战略设计于1954年1月12日在纽约发表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威慑侵略的方法就是自由世界愿意并能够在它所选择的时间,以其所选择的方式,有力地做出反应。美国政府已经做出了一些基本决定,那就是主要依靠一种巨大的报复能力,能够即刻以美国所选择的方式和地点进行报复。而美国政府这样做的目标是,增加对威慑力量的依赖并减少对局部防御力量的依赖,从而使集体安全更加有效、成本更低。 这是艾森豪威尔政府高官首次正式对外公布美国新军事战略,该战略被外界称为“大规模报复”战略,这是“新面貌”大战略中军事方面的核心。“大规模报复”战略放弃如朝鲜战争那样较大规模进行有限战争的战略,确认可以使用核报复来应对苏联集团的侵略。在主要依赖大规模报复力量威慑敌人的同时,还考虑在局部战争中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这使得艾森豪威尔政府可以较大规模地削减陆海军常规力量,进而削减国防开支。

参谋长联席会议随后就制定支持NSC162/2号文件的具体军事政策提出了几项原则:(1)改变当前美军在前沿区域的一些部署;(2)重点将能够给苏联造成大规模损伤的美国报复打击能力作为对侵略的主要威慑,也作为在任何全面战争中美国战略的关键;(3)发展统一而充足的大陆防御系统;(4)无论在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中,只要使用核武器能带来军事优势,就要保证向美国和盟国提供战术核支持;(5)在美国本土部署一定的战略后备力量并使其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能迅速派往危机区域;(6)保持对关键的空中和海上交通线的控制;(7)保持应对全面战争的足够动员状态;(8)保持武装部队质量上的优势。 可以说,以“大规模报复”为核心的“新面貌”战略集中体现了艾森豪威尔最初提出的五项国家安全指导原则:不主动发动大规模战争;以大规模报复的核威慑来制止冲突;不一定要以与侵略者的入侵方式相同的方式来反击;依赖成本相对低廉但破坏力更高的核武器来代替成本较高的、较大规模的常规部队以此来节省预算;同时依托盟国在前沿部署核武器。 4EAUn/7WxX7OeeG10V97ksB//zEWc1CuW3t1qyqboQ01BmdnQMc+HFh/9vv80Y3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