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区块链3.0:资产上链与多链融合

2.3.1 概述

正如前文所述,区块链2.0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区块链泡沫的产生,让区块链这一概念被更多人了解,而只有当区块链泡沫破灭后,人们对区块链的适用范围及限制有客观、实际的了解后,区块链技术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正如互联网普及前,其应用仅限于局域网,而随着互联网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产生互联网泡沫,待泡沫破裂之后,真正的互联网应用(如QQ、淘宝等)才逐步出现。那么,区块链3.0便可类比互联网技术的局域网阶段。在区块链3.0阶段,区块链突破技术泡沫,使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产业的进程正式开始。

中国在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领先全球,在国家战略和众多政策的推动下,区块链产业应用正在逐步落地,如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司法、区块链+政务等。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区块链3.0阶段,区块链应用会逐步解决实体经济和传统金融中的众多问题,发挥区块链的实用价值。那么,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规模的逐步增大,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等将搭建众多区块链应用落地场景,链的数量将会激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孤岛,且区块链3.0阶段的跨链技术无法有效解决众多区块链之间的数据互通问题,降低了业务效率,提高了监管难度,这也是区块链3.0所受到的局限。

2.3.2 本质

区块链3.0技术特性赋予其变革和优化传统产业的潜力,应用领域已经从最初的数字货币、金融领域延伸至各行各业,区块链技术逐渐脱虚向实,提升系统安全性与可信度,加强传统产业多方之间的协作信任,同时简化流程、降低成本,进而实现在各领域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解决实体经济中的实际问题,基于此类解决实体经济和传统金融领域业务问题的区块链被称为产业区块链。

产业区块链的核心在于用区块链的技术实现去信任、业务协同、降本增效等,应用场景包括区块链赋能金融、商业、公共服务、民生、农业、政务等。现阶段,产业区块链已在相当多领域实现赋能应用,如保险、供应链、民生政务、制造业、农业等,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标杆企业,如蚂蚁集团、京东数字科技、趣链科技等。

在区块链3.0的支撑下,实体资产大规模上链成为可能,真实物理世界的资产将逐步映射到区块链上的数字世界中进行存证,形成链上数字存证,从而实现资产确权、交易流转、交割,并实现其数据的全流程可追溯、可防伪和可审计,最终全面启动数字经济时代。

随着区块链3.0网络的搭建,越来越多的资产上链,为了更好地实现价值流动,为多链融合技术提供应用场景。在区块链3.0的背景下,多链融合一般采用跨链技术,指的是对不同区块链进行连接和扩展,从而构建价值互联网,为各类价值传输应用提供基础设施。

价值互联网是在信息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指的是能够与信息传递一样在互联网上方便、低成本地传递价值。在中心化机构主导的信息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1.0两个阶段,虽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是这种经济塔形利益格局在客观上存在中心化机构一家独大,主导利益分配机制,尤其是头部企业的投机行为、趋利行为,必然导致一系列的信任问题。

综上所述,区块链3.0本质为资产上链与多链融合,其中资产上链是构建局域网的过程,多链融合是用跨链技术保证链与链之间的沟通。如果说区块链是信任机制,那么跨链技术就是让信任流动起来的保障,但随着链越来越多,链本身也成为一个个数据孤岛,那么链与链之间的沟通便成为区块链3.0阶段的局限。

2.3.3 特征

一、资产可信确权

区块链3.0搭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可信桥梁,实体资产相关数据信息上链,基于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等特征实现数据多方核验,实现资产可信确权,并基于链上存证实现资产可信流转。因此,区块链3.0为资产确权、交易、流转提供可信方式。

二、参与对象不特定

区块链3.0极大拓展了区块链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区块链3.0网络中,特别是在区块链价值网络中,几乎所有的真实社会主体均可参与其中,这也符合区块链开放性的特征。

三、交易行为广泛

区块链3.0应用场景的拓展一方面带来参与主体的扩大,另一方面参与主体的增加也必然导致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化,不仅表现为相互之间行为次数的增加,即交易次数的增加,还表现为交易内容的多样化,不仅局限于区块链2.0的金融交易,更有资产买卖交易,如知识产权、固定资产产权等。

2.3.4 应用场景

区块链3.0的应用场景在区块链2.0的金融应用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覆盖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图2-4所示,可概括为七大领域:金融领域、民生领域、司法领域、政务领域、制造领域、能源领域及其他领域。

图2-4 区块链3.0应用场景

2.3.5 代表性底层技术

一、超级账本(Hyperledger)

超级账本是区块链3.0的代表性应用,旨在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不同行业间的应用,最早由Linux基金会于2015年12月发起成立。由于其定位于区块链跨行业应用的开源项目,最初的成员便囊括各个行业,主要包括金融、供应链、制造业、科技行业等的头部企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Hyperledger Fabric平台。“Hyperledger Fabric是一个模块化的分布式账本解决方案支撑平台,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弹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它的目的是支持不同组件的可插入实现,并适应经济系统中存在的复杂性。” 该平台与其他区块链系统的最大不同点在于Hyperledger Fabric是私有的,而且是被许可的。但并不允许未知身份参与Hyperledger Fabric网络(要求协议验证事务并确保网络的安全),Hyperledger Fabric组织的成员可以通过一个Membership Service Provider(成员服务提供者,MSP)来注册。因此,该平台是基于联盟链技术搭建的,并非像区块链1.0和2.0代表性应用一样大多基于公有链技术。这意味着,虽然参与者可能不完全信任彼此(如行业竞争对手),但网络可以在基于参与者之间确实存在的信任的治理模式下运行,如处理纠纷的法律协议或框架。基于前文的分析,联盟链技术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平台的发展。

另外,该平台作为第一个分布式账本平台,支持用Java、Go语言和Node.js等通用编程语言编写的智能合约,而不是受限于平台本身领域的特定语言,意味着大多数企业已经具备了开发智能合约所需的技能,不需要额外的培训来学习新的语言。

二、金链盟(FISCO BCOS)

FISCO BCOS是一个区块链底层平台,由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即金链盟开源工作组以金融业务实践为参考样本,在BCOS开源平台基础上进行模块升级与功能重塑,适用于金融行业,具有深度定制的安全可控、完全开源等特征。金链盟开源工作组的首批成员包括微众银行、深证通、腾讯、华为、神州信息、四方精创、博彦科技、越秀金科、亦笔科技9家单位。

FISCO BCOS基于区块链多中心化、防篡改、可信任等特征,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加密算法等技术对交易数据共识签名后上链,实时保全的数据通过智能合约形成可信数据链,满足数据信息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要求。FISCO BCOS还提供完整的业务样例供开发者学习和使用,包括完整的业务SDK代码和详细的说明文档,以帮助开发者在存证场景中快速启动存证应用开发。

在安全性上,通过节点准入控制、密钥管理、权限控制,在应用、存储、网络、主机层实现全面的安全保障。在可用性方面,FISCO BCOS设计为7×24小时运行,达到金融级高可用性。在监管支持方面,可支持监管和审计机构作为观察节点加入联盟链,获取实时数据进行监管审计。

2.3.6 代表性应用

一、区块链+食品药品溯源

传统食品药品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间存在数据阻隔严重、中心化数据库易受攻击等问题,特别是互联网医药产业的兴起,使食品药品市场的痛点更加凸显,导致假药劣药难以监管追责。

利用区块链数据可溯源、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搭建食品药品溯源系统,可将食品药品相关信息记录在链上,实现对生产、运输、仓储、配送等流程的每个环节可信追溯监管,有效解决传统食品药品产业痛点,构建可信食品药品产品流转生态体系,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

二、区块链+电子司法

传统司法各单位均有自身业务系统,其中司法业务系统部署于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公安、检察院、法院、监狱管理局的信息化建设均基于各自内网建设,彼此之间数据标准不统一且网络物理隔离,对于政法跨单位之间的业务办理均为线下渠道,缺乏信息化协同手段,数据无法进行线上交换。

利用区块链拓展性强等特征将现有数据库经核验导入相应节点存储上链,一方面保障司法相关数据的真实可靠,另一方面极大降低司法业务协同系统升级的成本。基于区块链数据共享、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在保障业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不同业务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还可以简化司法业务流程,实现相关司法业务流程处理智能化。

三、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传统供应链金融领域中,供应链上的信任及基于这种核心信任评估而发放的贷款,无法从供应链的龙头传递到尾端企业,依托核心企业存在的各种中小型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巨大,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由于现有金融体系不同部门间数据孤岛现象显著,导致金融风控成本高、金融监管难等问题。

区块链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征可用于打通全供应链信任流通通道,将核心企业的授信传导至供应链末端企业,这一优势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另一方面可以为金融机构、政府部门提供可信的金融风控、监管方式。

四、区块链+智慧政务

传统政务服务体系分散建设的模式,导致数据壁垒、价值孤岛、条线分割等,造成政务服务效率低下,限制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一般涉及多方主体,而主体状态、证照数据等信息一直处于频繁变化的状态,现有政务体系难以实现数据信息实时更新,同时数据本身的真实性存在核验难题。

区块链数据共享等特征为打破数据烟囱提供有效工具,实现数据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高效流转,促进政务体系整体协同,同时缩短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保障政务服务质量。区块链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征,可实现对政务相关行为进行实时上链记录,全生命周期监管相关政务行为,准确追责相关责任人。

五、区块链+文化娱乐

传统文化娱乐产业存在四大难题:缺乏行业规范化服务、版权与交易信息不联通、收益难以公平及时分配及司法效率低下。

利用区块链数据可追溯、真实可靠、不可篡改等特征,可实现对文化娱乐产品可信确权,并为相关产品交易流转提供新方式,任何相关交易行为、使用行为均会被记录在区块链网络中。同时,可将相关司法部门作为区块链网络重要节点,简化文化娱乐产品确权及侵权诉讼流程,极大提升司法效率。

2.3.7 意义与价值

一、解决实体资产流动性与管理问题

一方面,资产上链能够显著提升实体资产流动性。当实体资产上链后,不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自由分割交易,极大促进资产流通,最大化资产价值,特别针对现实经济中一些不易分割、不易流通的实体资产。

另一方面,资产上链可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在区块链3.0网络中,实体资产上链后,基于智能合约的设置,一旦触发智能合约条款,映射实体资产的数字资产权证便会自动实现链上交易,降低资产管理成本和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二、满足各行业针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实际需要

区块链3.0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是价值互联网的核心,不仅能够记录金融业的交易,而且可以记录几乎任何有价值的且能以代码形式进行表达的事物。因此,随着区块链3.0的发展,其应用能够扩展到任何有需求的领域,进而搭建全产业区块链价值网络。

三、发挥区块链实用价值

传统实体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信任成本高、道德风险、安全性差等问题,而区块链3.0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区块链3.0能够真正地、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发挥区块链的实用价值,成为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 cz2y+sL63ZvkiaiU0MpW/PE0lgAhXYrAXtvyjCGLirYtMX3jqIflbNQ47LzOz4b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