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加我以数年,五十以学易,则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这是孔子晚年的一句话,说是如果老天再给“我”一些时间,50岁时就开始学习《周易》,那(我的)一生就会减少很多大的失误。
被看作“圣人”的孔子,直到晚年都还孜孜不倦地学习。
学习对于人生不仅重要,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人类的文明大厦,是靠知识的不断积累慢慢叠加起来的,文明就是人类,没有文明就没有人类。一旦人们停止了学习,文明的大厦就会像断电的城市一样,失去光明,变成一片黑黢黢的暗昧幽谷。所以人类要学习,人类中的每个成员,都有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而去学习的义务。
从小养成好学的好习惯,对于其后的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北宋的大学问家王安石讲过一则故事,说是江西省金溪县在北宋中期时出了一位聪明的少年,名叫方仲永,五岁就能下笔成诗。他的父亲因此而自豪,经常带他到别人面前当场赋诗,赢得一点赞誉和赏赐。整天就这样东家走、西家串,不给方仲永学习、读书的机会。一晃就到了20岁,因为一直没有学习,方仲永不但没有进步,反倒“泯然众人矣”,才华消磨尽了,变成一个无知、无识,平常而又平庸的人。
方仲永的悲哀在于不学习,当然这首先是由他父亲造成的,可他自己也并非没有责任。培养和造就一个人才不容易,毁掉一个人才却很简单。环境和家庭毁掉一个人不难,一个人自我毁弃更容易。
诚然,不是每个人从小都有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可是无论如何,好学的愿望不能衰减,不能因为生存环境恶劣和教育资源匮乏,就怨天尤人,放弃自我努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想读书,但却没书读;90年代以后出生在中国的人,因为书太多不知道读什么,更不知道怎样读。这当然需要改善和引领,但更需要自我觉察。
俄罗斯的“科学之父”罗蒙诺索夫,出生于与北冰洋隔海相望的白海边上阿尔汉格尔斯克港附近一个极其普通的渔民家庭。母亲早亡,继母不善,家中无书可读,条件奇差无比。但他从小喜欢读书,怀着无比强烈的了解大海、天空、天气、历史、文献等的愿望,想方设法弄到书读,费尽心思入校、留学。通过一生不懈的努力,终于成长为当时俄罗斯历史上空前博学的人。他涉猎了几乎一切科学和人文领域,在这些领域内,又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物理学、化学,还是文学、历史学、语言学,乃至几乎成了俄罗斯近代全部科学、文化的真正奠基人。他被誉为“俄罗斯的科学之父”和“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彼得大帝”一点都不意外。俄罗斯的“诗神”普希金,甚至说“罗蒙诺索夫不仅创办了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罗蒙诺索夫本人,其实就是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杰出的伟大人物,他也因为在各个领域的杰出贡献,一直受到来自全世界的由衷尊重。
中国西汉时期的学者刘向,讲过一则春秋时期晋国国君与手下的大臣谈论学习的故事。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是不是已经晚了?”“为什么不点亮蜡烛呢?”师旷回答说。“大臣可以戏耍自己的君王吗?”“我是个目盲的大臣,怎么会戏耍您呢!”师旷接着说:“我听说人如果在少年时好学,就像初生的朝日;壮年时好学,如同正午的太阳;年老时好学,虽然只像点燃的蜡烛,但也能解除暗昧,照亮人生,总比摸黑瞎走强得多。”(《说苑·建本》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晋代的葛洪在所著《西京杂记》里,记述了汉代大学问家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从小家境贫寒,没钱买书,也无缘读书。好学的匡衡,只好去给大户人家做佣人,但却不要报酬。人家好奇地问他,他回答说“只要借给书读就行”。大户很感动,就把很多书借给他阅读。因为家贫买不起蜡烛,匡衡就把自家的墙壁挖个小洞,让大户人家的烛光投射进来,就着光线夜读。不断努力的结果,使匡衡成了西汉著名的大学问家。读者诸君请注意,不要把凿壁借光的故事翻译错喽,要是匡衡把别人家的墙壁挖个大洞,那就不是好学,而是缺德了,人家也不会允许。
上面的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无时不能学,无处不可学,只看自己有没有强烈的愿望。发宏愿、用真心,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想要读书学习,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生最优秀的品质,只有终生坚持努力学习,人生才会不断获得知识的滋养,人生的道路才不会暗昧,才会充满光明。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咱先不说“道”有多么崇高伟岸,只说学懂了东西,明白了道理,人就没有白活,人就会在知识的满足中愉快地走完自己的生命途程。
孔子一生,努力学习,从不懈怠,学习热情从未衰减,直到晚年依然如此,每天“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当代思想家韦政通先生更是如此,直到90岁时,一年还要阅读十余本新出版的世界各国的新书,每本都认真研究,还作了很多有分量的读书笔记,工工整整地书写在白纸上,用夹子夹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简易的书桌上。韦政通先生92岁过世时,这些排列整齐、书写工整的读书心得,依然安放在他80岁以后每天工作10小时的书桌上。他这种从不苟且、从不懈怠,惜时如金,从来不敢轻易浪费时间的学习精神,真是留给这个世间的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后来者认真努力学习,珍惜时间,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