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札
复习会使人感觉快乐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很多人将这句话简单地理解为:学到东西要经常复习,经常复习会使所学东西更扎实,人在心里也能感到很愉悦。

其实这句话语中的“时习”,是不能简单当成不断复习,或者经常复习来理解的。每年都有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博士生考试,甚至包括小学升初中的考试,还有公务员考试、建筑师资格考试、医药师资格考试、律师资格考试、厨师资格考试、驾校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考试、GRE考试,等等,考试名目繁多,几乎所有家庭每年都有人参加考试,为了考试所进行的复习,弄得大家疲惫不堪,心情或烦躁或抑郁。由此看来,为了考试而进行的不断重复的“复习”,根本就没有给大家带来快乐,考试逼得大家不得不复习,心烦意燥的人们,没人不希望考试赶紧过去,以便不再复习,好过上几天轻松的生活。

如果“学而时习之”就是学到东西以后不断翻来覆去地复习,那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为了考试的复习?是大家都堕落了,还是孔子说得不对?

大家没都堕落,孔子也没说错。

孔子说的学习,不是为了参加考试的学习,尽管今天的社会必须有这些名目繁多的考试,用来检查各自所学是不是达到了要求的目标,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学习都不是孔子说的学习。孔子说的学习,虽然强调现实的功效,但却不功利,不是为了临时闯关拿证的学习,而是为了了解社会和人生,以便懂得社会治理和伦理生活,进而懂得生命的学习。这种学习自然包括对各种东西的学习,比如孔子也教学生学习驾车技术,从某个方面说,他是中国最早的驾校校长,您可别不信,我说的都是真话,只是那时是驾马车,现在是开汽车。

孔子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希望学生们都能在生活中和社会上——主要是政治和伦理的实践中,去应用和验证,但应用和检验都不是为了简单的拿证,学知识是为了改造生活世界,改善生活的品质,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生命,不仅是为了简单的、不得已的谋生。

为了不得已的谋生去学习,自然会感觉很累,很疲惫,甚至很厌倦。因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命本身的快乐,不是简单的挣钱活命,也不仅是为了得到外在的某种肯定,获得外在的权力和名位。

当你无意间看到一篇好文字,你会在心里产生舒服的感觉;当你比从前更加理解了一幅名画或者一首乐曲,你会在心里生出审美和自我满足的快乐;当你读到一部好书,你会爱不释手地去翻看,如果书中的很多说法或者所讲的道理,都能跟自己的人生感觉相通,那时你生命里涌起的快感,一定会比吃了一顿美餐、喝了一顿好酒还过瘾。这就是孔子说的那种“不亦说乎”的学习的快乐。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快乐,是因为你没有被追赶着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等级和标准,不得不翻来覆去地复习,你心中没有那份压力,从而也没有那份紧张和恐慌,所以才会有真正愉悦的感觉。

如此说来,孔子说的学习的快乐,就不是那种被逼迫的学习,也不是那种不得已的复习。当然,被逼迫的学习,还有不得已的复习,也能学到一些东西,也能产生一点快乐,人类天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肯定有快感,只是学习的真正快乐,在越没有直接功利目标和现实追逼的情况下,往往会越多、越大,程度越深,自我满足感越强烈。而为了谋职、生存所进行的反复不断的重复性学习,其实是不能给人生带来很深入、很长久的快乐的。

这样看来,“学而时习之”,从下面的角度理解似乎更接近原意:已经学到并学懂的东西,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能够得到应用并在应用中获得检验,感觉自己学到了真东西,感觉自己学到的东西真有用、真受用,那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

孔门是现世主义的师生联合体,强调现实主义,是其重要也是主要的目标,参与并改造现实,是孔门师生最直接的外在动力。但这种参与和改造,虽然有对现实直接功效性的追求,但却因为目标的长远,从而不能被看作是功利性的,至少可以说,直接的功利性目的没有那么强。

必须能将所学运用到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和人生实践中去,所学的东西和掌握的真确程度才会受到检验,并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东西的理解和认识,或许还受到诱发,并由此产生对新知的渴望,通过努力去获得新知,这样才会在心理上产生真实且较大的快感。 S1I5/AMTlMyx9DLH9llDt018+/stY71URPWIp5ym/A6h96WnySBCc7oxLWfHcTt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