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常夸海口、说大话的弟子子路,作为老师的孔子有些生气了:
“由啊,由啊,请把我告诉你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吧: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要硬说知道。这才是对知识应有的态度啊!”(《论语·为政》原文:“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世界上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喜欢在人前人后说大话,装作自己什么都懂的样子。其实这是一种毛病,孔子的学生子路,就是经常表现出这种症状的人。
子路姓仲名由,年少时因为家庭生活困苦而浪迹江湖,靠一点血气之勇交下几个草根朋友,在混沌的精神状态下生存、活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还曾经“暴凌”过孔子。子路后来了解到孔子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是个大智者,就来到孔子的身边,想跟孔子学点东西。孔子知道他不是坏人,只是习染太重,不好调教,就首先请他吃了一顿“杀威棒”。
一次子路跟随孔子到泰山附近去游赏,走着走着,孔子说自己渴了,让子路到数里外的一条小河里去取水。子路来到河边的时候,一只饥渴难耐的白额吊睛猛虎正在那里喝水,看见子路到来,就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子路被迫应战,最终打死了老虎。
子路打了水,返身回来之前,又把老虎的尾巴割下来揣在怀里。
看着孔子慢条斯理地喝着自己舍命打来的河水,子路忍不住生气地问道:“请问上等武士怎么杀老虎?”“上士杀虎操虎头。”“中等武士杀虎怎么杀?”“中士杀虎执虎耳。”“那下等武士呢?”“下士杀虎揣虎尾。”子路心说,敢情这老头什么都知道,我差点把命丢了才杀死这只老虎,他却说我只能算个下等的武士,可恼!
趁着孔子转头的当口,子路在地下抄起一块像盘子一样的扁平石头,正要朝孔子头上比划,孔子却转回头来,子路赶紧把石头揣在了怀里。
“刚才咱们讨论了杀虎的问题,现在讨论一下杀人的问题怎么样?”子路问。“跳跃度够大的哈,但是我的课堂强调自由,什么问题都允许讨论,但问无妨!”孔子答。
“您能告诉我上等武士怎么杀人吗?”“上士杀人用笔端。”“什么意思?”“就是人家有文化、有水平,不用动粗,写篇文章给你,你一看,‘啊!’气死了。”“有这样的事?”“有哇,不信你再活千把年,赶上一个叫三国的时代,那时有个叫诸葛亮的人,写了封信送给前来进攻的敌国大将军曹真,曹真一看,‘啊!’直接就气死了。”
“那中等武士怎么杀人?”“中士杀人用舌端,说出一番话,你一听‘啊!’羞死了。”“有这事?”“有哇。假使你再活千把年,赶上一个叫三国的时代,有个叫诸葛亮的人,在两军阵前一席慷慨激昂的话,直接就把敌国前来劝降的宰相王朗给羞死了。”
“能不能说点眼前的?我活不了那么长时间。下等武士要是杀人会采用什么办法?”“下等武士嘛”,孔子看了一眼子路接着说,“下士杀人怀石盘”。(以上故事出自元代学者陶宗仪《说郛》卷二五,笔者为了使情节更加生动,做了点添油加醋的工作,也玩了点“穿越”的小把戏,敬请读者体谅。)
“啊?敢情我要是动手砸死他,也只能算个下等的武士。没这么羞辱人的!”
子路服了,口服了,心也服了,彻彻底底地服了。从此以后,死心塌地跟随孔子学习,不仅成了孔门的优秀弟子,还实际地承担了孔子保镖的责任。后来子路殉职,孔子哀伤地回忆说:“自从我得了子路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当面侮辱我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自吾得由,恶声不闻于耳。”)为什么那些“坏小孩”,不敢再当面辱没孔子?因为他们都知道,子路在江湖上行走过,是从黑木崖上下来的,他那拳头,可不是吃素用的!
子路后来虽然跟孔子的师生情谊越处越深厚,但对于他身上的毛病,孔子却不依不饶,随时随地直接指出,从不兜圈子玩委婉,真是一位好老师!
其实“强不知以为知”,并不只是子路身上的毛病,世界上有这种毛病的人并不少。大家虽然感觉这是毛病,但却未必知道这种毛病的危害有多大。
这种毛病表面上出于爱面子,实际出于对人生的不真诚,出于对客观知识的不尊重。对客观知识不尊重,就会轻视知识,就不会认真去学习,人就没有办法真正摆脱无知的困顿状态。而对人生本身的不真诚,危害就更大。这种毛病如果不能及时克服,就会把人生引向华而不实、矫而不真的境地中去。活得不真诚,就不会对人生和世界有真体会,一辈子活下来,不过是个演员,活不出真自己;活过的,只不过是一个人型的道具而已。
有关孔子亲自践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情况,《列子·汤问》讲了一则故事。说是孔子在东游的路上遇见两个小孩,正在为一件事进行着激烈的争辩:
一个说太阳早上离我们近些,一个说太阳中午离我们更近些。孔子很好奇,走上前去问他们理由。
一个小孩说:“早晨太阳刚出来,样子很大,像个车盖。到了中午却小了很多,如同装菜的盘子了。看着大的应该离我们近,看着小的肯定离我们远,如此说来太阳早晨离我们更近些是一定的了。”
孔子觉着这个小孩说得很有道理,亲切地摸了摸他那聪明的小脑袋之后,又去问另外一个小孩子:“你为什么说太阳中午距离我们更近些呢?”
“太阳是个发光体,会散发热量。早晨太阳虽然看着很大,但我们的感觉却是凉凉的。到了中午,虽然看上去比早晨小,但我们却感觉跟掉到热水里一样,这不就证明了太阳中午距离我们更近些吗?”这个小孩跟那个小孩一样聪明。
孔子已无心再去抚摸他聪明的脑袋,一时间感觉自己无言以对,他被两个小孩弄糊涂了。两个小孩就此嘲笑他说:“谁说孔丘老师您学问大?智慧高?看来也不过如此而已。”(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知乎?”)
不必把这则故事看成是道家故意“编排”孔子,让他显露无知,以达到“诋毁”圣人的目的。如果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对孔子的肯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就承认自己无知,这样才会用心学习,从无知走向有知。没必要为了一点可怜的薄面,强作狡辩,那样会在无知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孔子被两个小孩逼到窘困、没辙的“狼狈”境地,却没有在自己不懂的情况下轻易做出裁判,这正是孔子尊重知识的表现,也是孔子诚恳对待自己无知的说明。
尊重知识,必须首先对知识本身抱有认真诚恳的态度,这是由知识的客观性决定的。对待知识的诚恳,既是态度,也是人品。没有这样的人品,不会得到真知,也不会对知识产生真心的尊重。心里没有对知识的真正尊重,却打着尊重知识的旗号,那只不过是想用知识装点门面罢了。不能克服这种“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却想用知识充实和涵养自己的生命,世界上根本没有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