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讲
简牍帛书的检索

除了石刻资料外,出土文献应当还包括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和纸本的典籍和文书。甲骨文和金文主要是商周时代的文字记录,对于商周史方向的研究生,当然要翻阅《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释文》《商周甲骨文总集》《金文总集》《殷周金文集成》《殷周金文集成释文》《近出殷周金文集录》等,但对于一般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生来说,这些是专门之学,没有古文字的训练,要翻阅也是很难看懂的。本讲的重点,是先秦、秦汉到魏晋时期的简牍和帛书。

20世纪初,斯坦因在敦煌长城烽燧下掘得汉简,经沙畹考释,为世人所知,特别是由于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的出版,更加受到学界的关注,得以与甲骨、敦煌文书、清代内阁大库档案一起,构成推进中国近代学术发展的四大发现。其实与另外三项发现相比,不论数量还是质量,20世纪初叶西北地区发现的简牍文书,都是最弱的一项,而且其内容主要是一些边塞屯戍文书,只有日历和诏书,算是从中原传来的文献,我们不是说这些日常生活的官私文书不重要,而是从今日的简牍文书回眸一看,的确早期的出土物中“虽有零散书籍,未涉典要” ,就是极少有与中国文化根本相关的文献材料。

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有重要的简牍帛书通过考古发掘重现于世,如武威汉简,70年代临沂银雀山汉简、定县八角廊汉简、长沙马王堆帛书、居延新简、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等,给“文革”期间沉寂的学术界多少带来一点点兴奋,记得当时连我这个喜欢文物考古的中学生,都把《光明日报》上有关马王堆帛书的文章剪报留存。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就像前一百年西北地区遍地出土文书一样,长江流域,甚至山东、河南、河北、广东等许多地方简牍层出不穷,近年又有所谓“清华简”“北大简”等,目不暇接。这些简帛文献产生的时代,早的到战国时代,晚的到孙吴西晋,各种类型,各种内容,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其中既有构筑中国文化脊梁的《周易》《老子》《论语》等“要籍”,又有各类行政文书,还有个人的私信、遣策、名刺、习字等。因此,这类文献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古代史的研究生所应当了解的,当然作为史料是研究战国、秦汉、魏晋的学生应当仔细翻阅的,而其中的典籍类文献,则是每一个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史、学术史的学子都应当留意的资料。

以下就较为重要的简帛文献,大致按时代先后,对其考古发掘或来源信息,以及资料整理的基本情况作简要介绍,以利于研究生们在检索这类文献时有个入门的途径。 gF/125snmfwSbxbBLpa8QF09R1do0v0LTpA1c5K9SG/f2h0F5qR7gHY6EH4vp9+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