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关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和技术前沿参照的问题

徐鸿诚 (元培计划委员会) :我想请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问题。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8年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占美国的29%,接近韩国1988年的水平。而韩国在1988年之后保持了1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经济负增长后,次年经济反弹,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增长乏力。1988—2008年韩国的GDP平均增速为6.6%,与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速较为接近。请问是否可以据此认为中国在自2018年起的20年里经济增速稳定在6%~7%较为正常?

第二个问题是技术前沿的参照问题。美国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科技强国,但是同为发达国家的欧洲国家和日本等国同样拥有先进的技术,而它们的人均GDP普遍比美国低一些,请问是否可以考虑以它们为参照系?这样的话,可能中国与技术前沿的差距就会看起来小一些。期待老师指正!

林毅夫: 第一个问题,你的分析忽视了两点,1988—2018年间,韩国经历了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在危机期间,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会低于潜在增长率。所以,韩国在1988—2008年的实际增长率为6.6%,那么潜在增长率应该高于6.6%,具体高多少要看危机带来的衰退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我认为中国自2008年起有20年每年8%的增长潜力,目前我仍然认为从2018年到2028年中国有每年8%的增长潜力,但实际能实现多少,会受到外部和周期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从2011年的9.6%下滑到2019年的6.1%并非潜在增长率下滑所致。如果是因为潜在增长率下滑而导致实际增长率下滑,那么我们应该看到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实际上从2011年以后每年困扰我们的是通货紧缩的压力,证明中国的增长是低于潜力的。我认为2018—2028年中国还有8%的增长潜力,但实际能实现多少则仍然要看外部经济和周期因素的情形。至于2028—2038年,我认为会有6%左右的增长潜力。

第二个问题,中国以美国作为参照系较合适,因为美国的经济规模是日本的4倍、德国的5倍,我们可以追赶的产业更多。

匿名学生:林老师您好!您在多个场合提到中国未来有8%的经济增长潜力,但近年来中国GDP增速一直在6%附近。您认为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有哪些?中国应该如何实现8%的增长潜力呢?

林毅夫: 这方面我写了许多文章加以分析,这些文章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微信公众号上可以查到,另外在《解读中国经济》第十二讲中也有专门分析。总的来讲,增长潜力是从供给侧技术创新的后来者优势来判断的,但是,能实现多少,还取决于需求侧。需求侧方面,因为发达国家尚未完全从2008年的危机中复苏,影响了其增长和消费,导致其进口增长放缓,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增长,同时也影响了我国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所以,我国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要低于增长潜力,并表现为通货紧缩的压力。另外,有8%的增长潜力也不一定意味着要每年都实现8%的增长,就像一辆新买的跑车会有一个最高时速的技术指标,每次实际开到多少时速还取决于路况、天候以及驾驶员的身体状况。不过,最高时速200公里的汽车和最高时速100公里的汽车相比,前者行驶120公里可能轻而易举,后者行驶120公里就可能会抛锚、出事故。所以,买车时要知道最高时速的技术指标;在规划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时,也要知道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增长潜力。 rdIFqxKbD+KWz/Po9/HwzfOoFF8PNHdvtN+aL8fXM3ktSiiB+rxlPybBPR0Kpo8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