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2.人口密度是否对技术革新和技术传播有影响?

匿名同学: 在林老师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理论中,是不是暗含了人口密度这一点?比如,试错只能决定单个人的技术能否得到改进,但要想让国家整体的技术得到改进,还需要技术传播这一关键因素。而与这一点相符合的是,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农业技术改进都是发生在当时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和牛耕率先在人口密度最大的北方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而人口大规模南迁以后,人口大规模聚集在中国面积有限的南方大地上,10—13世纪的技术革新也确实大多出现在南方地区。这还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在10—13世纪技术实现了爆炸性增长——因为这一时期中国富有经验的农民们以前所未有的密度集中在一片富饶的大地上,技术的改进可以形成竞争,更有利于先进技术的迅速扩散。至于中国在明清之后技术革新趋于停滞,一方面是因为经过漫长的历史,在有限的农业领域已经很难做出突破性改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密度没有再发生显著变化,能够扩散的技术已经实现了扩散,中国已经达到了纯农业时代的技术瓶颈,接下来再要进步就是科学的工作了。

以上是我在听了林老师的讲授以后萌生出的一些想法,主要就是想用人口密度这一点来丰富林老师的逻辑论证。请老师和同学们指正!

孙隆德 (法学院) :我记得在美洲的作物被引入中国之后(在南方主要是红薯,使得大量的沙地、山地成为可以耕种的土地),从明代中期开始,中国的人口(尤其是南方的人口)又经历了一次爆炸性的增长,达到了清末道光年间的4亿以上,这一增长幅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对于南方有限的土地而言,这次增长更显得尤为显著。因此,你论述的前提可能并不是很准确。当然,明清时期徐光启等人对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这可能也从侧面佐证了你的观点。

林毅夫:

1.在给定的土地规模之下,人口密度和总人口是成正比的。而技术创新是尝试错误的结果,试错的次数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和创新可能性相关的是人口总量而不是人口密度。

2.14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后,甘薯从美洲传播到欧洲,再从欧洲传播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由于甘薯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生产,导致粮食(包括甘薯)和人口大增,所以,在明代以后,中国的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并不是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请参考《解读中国经济》一书的表2.1和附录二。所以,孙隆德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

3.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土地短缺,需要精耕细作的技术,这种技术在人口稀缺、土地丰富、适合粗放耕作的地方并不合适。至于匿名同学所说的人口密度大有利于技术传播,在短期内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人口密度越大,技术传播越容易,同时,人口密度越大,人均耕地越少,在生存压力下,农民也会有越高的积极性去学习更好的技术。所以,人口密度影响的主要是技术传播的速度而非技术发明的速度。不过我们在课上考虑的是跨越几百年、上千年历史的发展,所以,只要是好的、合适的技术应该都会得到传播,人口密度的影响在时间长河里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R4h5CI5qP/w7KE+sumLUPQS9TL7z/M5oh1M3Mr6UrhxatQp6/OIp50+5UJsRG3x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