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明代的户籍制度是否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科学革命?

成瑞林 (经济学院) :林老师您好!科举制度的激励机制的确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科学革命”这一问题,但以我个人愚见,科举制度可能无法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明清之交成为中国兴衰的转折点”这一问题。除了外部的原因(如工业革命开始),结合明代的相关制度,我认为或许户籍制度也可以提供某些解释。

明代将全国人口按职业划分为不同的户口,如民户、军户、匠户等,户口内部世代从事这种职业,不得更改。对于那些与工程技术相关的户口来说,长期的世代传承必然会造成类似于学术上存在的“近亲繁殖”现象,从而使得工程技术,尤其是科学水平停滞不前。如果将户籍制度与科举制度结合起来,应该可以部分地解释在明清之交,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底层百姓都没能在科学技术上有重大突破这一现象。

林毅夫: 户籍制度也许有些影响。但是,一方面,户籍制度在明初已经形成,并不妨碍中国在整个15世纪和16世纪领先于西方(除郑和的舰队外,郑成功父子的舰队也雄霸亚洲,荷兰、葡萄牙的商船要向其交税,郑成功还收复了台湾,赶走了荷兰人)。另一方面,清初户籍制度已经被废除,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中国也还一直领先于西方。但到18世纪工业革命发生后,西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中国的发展则相对停滞,因而出现了被西方赶超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成瑞林 (经济学院) :林老师您好!感谢您的回复!但我们试图探讨的问题应该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科学革命”。中国在明代和清代中期之前领先于西方(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并不能说明我们具有持续领先的能力,因为在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还存在滞后现象。我的观点是,这种能力的衰退出现在明朝,恐怕不是科举制度的单一作用造成的。我认为户籍制度可能为这种“历史的巧合”提供一种思路。恳请您指正!

林毅夫: 在宋朝时,我国已经达到西方工业革命时达到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当时并没有户籍制度,但同样也没有出现科学革命。西方在出现科学革命时还处于半农奴社会,农业人口并没有转变身份的自由,规模很小的城市人口中的手工业者的工作和身份则受到行会的控制;相比之下,中国的农户、军户等则有参加科举考试以改变身份的自由。所以,欧洲的身份限制应该比明朝时的户口限制更严(可以进行一些详细的比较)。因此,对于为何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出现在中国而出现在欧洲的问题,科举制度所造成的激励扭曲的影响应该比户籍制度的制约更大。在讨论中国前现代社会的问题时,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欧美标准来看过去的中国,而应该用当时的中国和当时的欧洲做对比。 NW4K9fQSD7siUjKmJNmuH6hspllePQSkDklTpctL1/q9KkXs92ZSZgn9EpheEK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