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不负重托,捍卫生命,慰藉心灵

黄宇光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百年协和承载着一代代协和医者的仁爱、艰辛和荣光,也承载着百姓美好的就医期待和生命最后的托付。面对疑难杂症和危急病人,作为协和的医者,敢接也必须接,是身为医者的仁爱、责任和担当,更是协和人的使命所系。

临场担当,迅捷行动:挽救生命于危急中

一天,麻醉科通播中突然响起“请麻醉科主任速到XXX手术间”的声音。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手术间,面对的是一名颈动脉体瘤术后血肿压迫气道,进行性呼吸困难的患者。患者张口困难,头后仰困难,舌头和口咽部组织高度水肿。医护人员想尽各种办法改善患者的通气并准备插管,然而巨大的血肿像恶魔的手紧紧掐住患者的脖子,患者的血氧逐渐下降,麻醉机发出的刺耳报警声让人揪心。

我毅然决定进行插管,但是患者的口咽部水肿严重,口水混着出血,吸引器吸引依然无法改善视野,困难气道管理工具中处于金字塔尖的纤维支气管镜不可行!“换可视喉镜,准备气切!”没有任何犹豫,我尝试用可视喉镜进行插管,以期在水肿出血的组织中寻找声门,但口腔内的解剖结构完全无法辨识,盲探插管误入食道,而这时,患者的氧饱和度已经掉到了60%。

耳鼻喉科会诊医生到场了。但这是一个年轻医生,突然碰到颈部大出血和濒临死亡的患者,瞬间慌了神,不敢贸然气切,只好立刻呼叫上级医生。可这时患者的氧饱和度已测不出。看着患者青紫的嘴唇,我深知鲜活的生命可能在等待中流逝:“再来一次!”

我深吸一口气,拿起可视喉镜,放进口腔。整个手术间鸦雀无声,大家都很清楚,这是患者最后的机会。我盯着可视喉镜屏幕,画面中隐约看到一个水肿变形的悬雍垂,口咽部的解剖依然血糊糊的无法辨识。忽然,在咽后壁的一堆组织中冒出一个气泡,我眼疾手快地向气泡冒出的方向插管并迅速连接呼吸机……

“插管成功!”

手术间里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进行手术麻醉犹如上地雷战的战场,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踩到地雷。时间就是生命,危急时刻,常常需要我们勇于担当,快速决策,迅急行动。

做出艰难决定:为百岁老人继续享受天伦之乐拼一把

这一天,急诊收入了一名特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一周后,他即将迎来自己的一百岁生日。老人家合并多系统基础疾病,多科会诊的结果是:做手术,临床风险极高,手术台可能成为患者生命的终结地;不做手术,患者的生命短暂且痛苦。

百岁老人手术的第一关——麻醉本身便充满风险。作为患者的主麻医生,我和主刀的张保中医生及会诊专家经过慎重思考权衡后,达成了共识:协和医院作为全国疑难重症诊疗中心,是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守护地。我们不做,还能指望谁来做?这时候正是体现协和责任和担当的时刻,只要外科需要做,我们就想办法麻醉,还要保证病人麻得过去,醒得过来。我们愿意为这个病人的手术保驾护航,让老爷子安全舒适地过好百岁生日。

最后,在百般的矛盾和纠结中,整个团队决定为老人家拼一把。

我为患者选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将麻醉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应用由我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的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精准顺利地完成了麻醉,从而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老人家术后康复很顺利,终于在百岁生日前顺利出院,继续享受天伦之乐。

秉持简单信念:让年轻母亲听到儿子美妙的童音

2020年4月,一个朋友给我发来一份病例,“求问听力恢复的可能性”。患者是一名年轻的母亲,产后出现了渐进的听力障碍,十年间四处求医,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解决方案只有佩戴助听器。

她按医生的推荐,定制了高端隐形助听器,但随着每日戴助听器的时间越来越长,经常伴随有头晕耳鸣现象。患者于是变得焦虑、抑郁甚至绝望。她的家人还告诉我,患者的书面文字表达不错,但因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自信心,变得沉默寡言。患者还有一个3岁的儿子,她是多么想听到儿子美妙的童音啊。

“全力救治。让这个年轻的母亲听得见、听得好。”我本着尽力试一试的心理将病例转给了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高主任的想法和我一样。他说:“让患者来找我吧,她还年轻,我们应该尽力去挽回她的听力!”

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高主任判断患者的听力下降问题是耳硬化症引起的,通过微型的镫骨手术有可能恢复。于是,高志强主任亲自手术,我做麻醉,经双侧两次手术后,困扰患者多年的病痛解除了,听力基本恢复正常,年轻的妈妈又听到了孩子天真可爱的声音。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她后来特意带儿子来到医院,希望儿子能受到我们的影响,成为一名能挽救患者于痛苦的仁医。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百年协和承载着一代代协和医者的仁爱、艰辛和荣光,也承载着百姓美好的就医期待和生命最后的托付。面对疑难杂症和危急病人,作为协和的医者,敢接也必须接,是身为医者的仁爱、责任和担当,更是协和人的使命所系。协和能接,是因为积严谨于日常的百年来一代代协和医者精湛的医技追求和救死扶伤、不辱使命的精神传承。作为协和的一位医者,我希望弘扬百年协和的职业精神,践行之,传承之。

作者简介

黄宇光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世界麻醉医师学会联盟(WFSA)常务理事,爱尔兰麻醉医师学院荣誉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及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9MJxdoxMqSAXYPF2My3Z3KALSk5S/QkJYc4Ldnqdeq5IhqT0c02qMsvIdx7/17o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