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拆弹”
——托起生的希望

郑月宏

作为血管外科医生,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场面:不做手术,患者的生存概率可能是零;做手术,过程凶险万分,但尚有一线生机。这就是我们“拆弹”工作的日常抉择。

作为血管外科医生,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场面:不做手术,患者的生存概率可能是零;做手术,过程凶险万分,但尚有一线生机。这就是我们“拆弹”工作的日常抉择。

这一天,我的门诊来了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妈妈,随她一同走进来的,有她焦急的丈夫,以及父母、公婆四位老人。

仔细看过片子,我瞬间明白为何这一家人如此焦虑。一个鸡蛋大小的颈动脉瘤,长在了患者的颅底下方、左耳后方。虽然在体表无法触及,但却隐藏着破裂出血导致压迫窒息,以及血栓脱落引起偏瘫的巨大风险。它仿佛是患者体内一枚随时可能引爆的“不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治疗,非死即瘫。在来我的门诊前,他们已走过了很多家医院,都无能为力。

我迅速判断出了这个病例治疗上的技术难度和风险:这么大的颈动脉瘤长在颅内外沟通处,能解剖出近端动脉又顺利重建的希望有多大?这里血管、神经密布,若稍有不慎就是灾难性的后果。而且患者如此年轻,家里还有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可以说,她承载着家庭的所有希望,如果手术出了问题,他们如何承受?我们该去冒这个险吗?

但是,这个被疾病笼罩、紧握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家庭,让我很难说“不”。我们的团队也曾多次挑战过疑难的病例,而且在协和这个多科协作的疑难杂症中心,不管是多么难的病,我们也该为患者去拼一拼、试一试。

由血管外科联合耳鼻喉科高志强教授、冯国栋教授,麻醉科黄宇光教授等专家为代表的多科协作团队迅速组成。同时,我们的专科护理团队也为患者的术后康复制定好了周密的计划。最终,患者家属在我们给出的介入杂交和开刀两种方案中,选择了后者。为了尽力规避风险,最大程度地保全所有生理功能,我们和耳鼻喉科的专家共同制定了两套手术计划,尝试保住患者的听力。

但正如术前谈话时,我和患者家属所谈及的那样,“这个病、这种情况,不可能不付出代价”。手术开始,当术前的一切未知被清晰地暴露在眼前时,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打断封闭耳道、失掉听力,还是成了唯一的选择。

4小时的磨骨,暴露颅内动脉血管,于患者大腿取下一段自身静脉,阻断左侧颈动脉,准备上下绕过动脉瘤区域,进行颅内外搭桥缝合。10分钟以内,要在一个近似于钥匙孔的狭小空间里面,将直径4毫米的血管缝合在动脉上,且只许一次成功,哪怕类似手术先前已有过数次经验,我们依旧如临大敌。如果血管吻合不上,等待患者的将是瘫痪。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监护的声音、手术人员的呼吸声、动脉瘤的搏动声,夹杂其间。松开镊子的那一刻,看到瞬间膨起的血管,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我长舒了一口气,她的孩子又能有妈妈的陪伴了。

16个小时,6个科室,十几名医生,这场超高难度持久战,我们又赢了!

在协和行医多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复杂和凶险的病例,而这名年轻妈妈的故事在我脑海中始终历历在目。回想起来,是因为在协和这样好的平台,我们有实力强大的医疗和护理团队,也有足够的技术积累。我们总说病人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愿意给予我们最大的信任,把命交到我们手上,所以即使顶着雷、冒着风险,我们也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不放弃一丝希望。而“拆弹”,也许并不只是医学意义上的救治。手术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的不单单是一个患病个体。治愈一个病人,也是在拯救一个家庭,让孩子仍有父母相伴的童年,老人也得以颐养天年。

对于医者来说,每一次治疗都是一场凶险异常的战斗,打赢需要过硬的本领,更需要强大的信念。当面对一个又一个生死时刻,我们如何坚守誓言,担起责任,勇对风险,成为病人性命相托的最后一站呢?一代又一代协和人,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

协和是中国医学生心中神圣的殿堂,每每读到张孝骞、曾宪九、林巧稚等国之大医的事迹,我都不禁感慨,他们留给世人的不只是精湛的医术,更是对患者无私的大爱,对生命深深的敬畏,对我国医疗事业的深厚情怀。沿着大师之路走过百年协和,目光所及,每一片青砖碧瓦都在诉说着时代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心中有大爱的医者,成为一位传承协和精神的师者。

从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协和这座“大师摇篮”和“医学殿堂”就不断见证着协和人在学术上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瞬间,更承载着协和人服务基层、支援边疆、抗击疫情的使命和担当。协和以她深厚的底蕴滋养着每一名医者不断成长,在这里耳濡目染的我们,又作为协和精神的传承者,将医者仁心的种子代代播撒。

“百年协和,一切为民”,深深烙印在协和人心里的,是对仁心仁术的传承,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事业的情怀。在协和即将迎来新百年之际,作为协和人,我们将继续肩负起医学发展和救死扶伤的责任,为更多的患者托起生的希望,见证新起点下协和新百年继续创造的辉煌!

作者简介

郑月宏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临床博士后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科研博士后导师、药学博士生导师。

擅长周围血管外科疾病(如颈胸部大血管病变和腹主动脉瘤)的介入和手术诊治,创立布加根治、胸腹主动脉瘤、颈动脉体瘤多种血管手术新入路和手术改进。多次获中华医学奖、华夏科技进步奖等。 CDNxhBALsynJfTWqPBFdTHayWf8wdv+e6d6Vxf0DJO2RnCbDJYwV2ui/DTdjRy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