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早期佛教和大乘佛教的终极实在观

一、缘起观和四谛

佛教的终极实在观是在《奥义书》影响下对其思想的一种反叛,是非正统的沙门思潮之一。早期佛教的实在观,一言以蔽之,曰 缘起 (拉丁化梵文 pratītya-samutpāda ,拉丁化巴利文 paticca-samuppāda ,英语 dependent origina-tion )。 “缘”可以大致看成关系,但却是源头发生性的交叠关系;“起”就是出现、存在、发源等。最早的佛教经典是释迦牟尼去世以后,众弟子几次集结的产物。弟子们将他们能记得的“佛说”都写下来,形成了《阿含经》。 《阿含经》一开始是用巴利文写成的,没有用更尊贵的梵文,以此和《奥义书》区别开来。释迦牟尼反叛那个老传统,包括其中的种姓制,所以对其语言也有所排斥。他甚至曾训诫弟子们说:“你们不得把佛的教言译成吠陀语言,谁这样做,谁就有罪。众僧,我授权你们,各自用自己的方言去学习(并传授)佛的教言。” 所以佛法从一开始就是以多种语言形式流传的,后来大乘佛教倒是多以梵文来写出经论。在亚洲北部包括中国流传的《阿含经》有四部,分别是《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

《杂阿含经》中说:“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资料》,第390页左)这是佛家的三法印,缘起学说就包含在其中。行(saṃskāra)就是心身造作的活动,里面掺入了名相,所以会造出业力(karma),引起轮回业报。它是十二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之一,也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一。总之,行是一切精神和物质现象的生成变化过程,这种造作没有根本的真实性,所以说它“无常”。法(dharma)有很多意思,最基本的就是佛家把自己的学说都称为法:传法、初转法轮,等等。但是在这里,尤其对于大乘佛教而言,法是指一切现象、规则及其依据,它们也没有一个“我”或阿特曼在那里主持。这一看法与《奥义书》传统不同。

“涅槃”就是完全消除了对行为目标和法理依据的执着,由此而进入最终的解脱。按小乘佛教(流传于东南亚)的说法,成为罗汉就不再入轮回了,也就是入涅槃了。大乘佛教(流传于东北亚)是要拯救世界的,所以有慈悲心怀。大乘(chéng)其实念成大乘(shèng)更合乎原义,但是如今念法也约定俗成了。大乘佛教把自己叫大乘( Mahāyāna ),而将之前的叫小乘(Hīnayāna),有些自夸的意思。这yāna指车载,引申义是能够达到真理的承载工具。大乘佛教说我们不只要成为罗汉以便了结轮回之苦,而是要讲菩萨行,也就是要做菩萨,“觉有情”,要把世界上所有的人和有情众生都拯救了,我才入涅槃。这伟大的胸怀和博爱表现在这样的誓言中:“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普度众生!”

行无常,法无我,是因为一切的根基皆是缘起。万物都是依关系而起,所以它们无自性,也就是没有靠自身就可以达到真实的东西——常、我。就像洋葱头,你剥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坚实的东西。“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资料》,第390页左至右)这里讲的就是缘起:彼不自生,它只是从此来生;此也不自生,它也只从彼来生。“谓缘无明有行”,没认识到缘起的真理就是无明(此有、此生),去如此造作就会产生行(彼有、彼生),这样的行就无常,就导致诸缘分的集合,也就是缘起,使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得以出现。接着就讲怎么把苦灭掉,也就是通过除掉了无明(此无、此灭),那么那些苦痛也就消失了(彼无、彼灭)。这里既讲了苦难的缘起,又讲了如何通过领会缘起进而消灭苦难。苦是因为把无自性者当作有自性者而产生的,所以这苦本身也无自性,也可以通过缘起的方式去除之。

以前我们讲到释迦牟尼的生平时,已经提及四圣谛(苦、集、灭、道,即佛陀初转法轮时讲的四个神圣的真理),以苦谛为引线,一以贯之,是佛教的核心学说:“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云何为四? 谓 圣谛,苦习( )、苦 、苦灭 圣谛。”(《中阿含经》,《资料》,第389页右)佛陀讲,你首先要看到人生乃至所有有情者的生存是苦的,也就是知晓人生从根本上是错位的、坍缩了的。因为生存只是缘起(即“集”,也就是众因缘集合),但一般人及有情者都认识不到这缘起的根底,而要把持之,因此苦难就无穷无尽,流下的泪水比大海之水还要多。所以,要知苦断执,把引起你苦难的那些执着断掉,这样就能达到苦因的灭绝,即第三谛。要灭除无明或苦因,就要走正道,即佛讲的八正道,这就是道谛。

五阴(skandha)即五蕴、五受阴,指色(rūpa,form-matter;形质,相)、受(感受、知觉)、想(表象、观念、想象)、行(造作的行为,除其他四蕴外的一切造作之行)、识(意识)五种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式。 “阴”或“蕴”的原义就是积聚、类别,指一切有为法,它将关系聚集起来,造成现象。得道或开悟的人能够认识到,一个现象其实就是某种缘起,而无明的人则把这现象看作有实体的东西。造成这种情况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它是五种原本的聚集方式造成的,而认为现象(比如这张桌子)本身是真实的。对于五蕴,也有人讲,色是外在现象,受想行识则是精神现象,精神现象中识更根本,总摄前三者。佛教和印度教都认为,色是由四大(地水火风)作用到我们的感官引起的色感现象,比较狭义地理解的受想行识就是对这种色感现象的接受、加工和把持。

由于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由五蕴随因缘结合而生成,所以一切事物包括人的心灵现象都是无常的,它没有自己的根本真实性、长久性、持驻性。常人认为“我”多真实啊! 因为有了“我”,一切才有了意义,我要是死了什么意义也没有了,似乎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佛教认为恰恰这个最不真实,主张“无我”(拉丁化巴利文 anattā,拉丁化梵文 anātman)。小乘认为人无法有。“法”这里指物质现象的最终依据(有的小乘流派认为它是“极微”,即极微小的物质元素),或者指佛陀讲的法,它们一定有。但是大乘认为法也无有。大乘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缘起讲得特别彻底,所以“缘起性空”。 “空” (sūnyatā)不是什么都没有, 只是无自性 。 “自性” (svabhāva)指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无自性就是否定这种自性的自身真实性,也就是它靠自身来支持的真实性,所以空的意思就是没有自性,依他者而缘起(或靠假名而存在)。但是如果你觉得空是一个本身有真实性的东西,那就是又执着于这个空了,反而是造出了新的虚幻。就像佛教徒,如果认定自己追求的那个真理——缘起性空的真理——有多么高级、多么绝对,那就得不了开悟。换句话说,缘起性空是自涉的。

二、《心经》解读

接下来我讲《心经》。对中国佛教乃至中国文化而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几乎是影响最大的一部传自印度的佛教经典,除了它还有《金刚经》。《心经》浓缩了大乘佛教讲“般若”(念为bō rě)或讲中观智慧这一派的基本学说。其文很短,只有260字,但意蕴极深极富,特别容易传播。它在历史上有多个译本,我们《资料》上录的是最为流行的唐玄奘的译文 。它的背景是佛陀在舍卫国城外灵鹫山说法,佛入定或进入三昧的意识状态,显出庄严相。佛祖的一个从小乘转来的弟子舍利子,向佛陀的另外一个弟子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询问佛陀之道。观世音菩萨就从自己的禅定中出来,给舍利子解释佛教的终极真理是怎么一回事。观世音讲完这番话,佛祖出定,充分肯定观世音讲的:“如汝所说! 应如是行!”也就是,你讲的跟我讲的没有什么区别,就应该如此思、如此行。

先看题目。般若(prajñā)的意思是智慧,波罗蜜多(pāramitā)是到彼岸,合起来就是通过智慧把你渡到苦难的彼岸,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摆脱无明。“心”有要义、核心的意思,点出此经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核心所在;但也表明在大乘佛教里边,作为纯意识的心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到后来唯识宗的“万法唯识”,就更是强调心识的作用了。简而言之,这个题目的一个意思就是通过智慧达到真心、本心,以摆脱苦难。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后在讲《瑜伽经》的时候还会涉及这个“(瑜伽)行”。 “观自在菩萨”(Avalokite svara)就是人们常说的“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菩萨”,她或他——这位伟大的菩萨在有的传统中是女身,在另外的传统或文献中则是男身,还有无数应机化身,其本身则是无相之身——能够倾听世间向她求助的声音,以便给予帮助。此处是指观音菩萨在实行佛家的修炼功夫时,深入意识的根底(入甚深禅定),获得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于是“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我们刚才讲了,是五种感知、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方式,即色、受、想、行、识。菩萨入定以后,看到五蕴和由五蕴产生的一切现象本性皆空,都无自性,所以才能驱散无明,“度一切苦厄”。由此也可见大乘佛教的菩萨是何等慈悲! 她不是只为自己来求解脱和成佛,而是在参悟真理后,用此悟性为人间解除苦难,要去超度一切苦厄,不达此崇高目的,誓不成佛。

于是观自在菩萨就应答“舍利子”,呼叫这个僧人的名字,然后告诉他:“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和空本质上没有区别,如果你觉得你通过修行摆脱了色、达到了空,得到了一个更高级的对象,或进入了一个更真实的无色空境,那其实是把自己拴得更紧了,反而得不到真理。般若派一定要讲源头处的中观,达到了空其实是和这个世界更深地打成一片,而不是离开这个世界。这是大乘佛教的特点,更是龙树《中论》的睿见。 “众因 生法,我说即是 ;亦为是 名,亦是 道义。”(《中论·观四谛品》)缘起就意味着无自性,也就是空(色不异空);但这空也无自性啊,所以必是假名,也就是名色现象(空不异色)。可这假名已经被看出其“假”(凭借、假装)了(色即是空),当然就不再是无明一团了,于是有了“中”义,也就是双非(非A且非非A)的直显(空即是色)。这些意思西方人能理解吗? 巴门尼德、柏拉图完全不是这个路子。“色”之外,另四蕴也都是这样:受想行识也不异空,全都悬在空中;空也不异于受想行识,只能凭借它们而空。以下都是这个思路的变奏。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舍利子啊,这些存在者们(即“诸法”,也就是刚讲到的五蕴及其各种聚合)是空的或缘起的现象,其根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前面的讲解表明,双非对于理解般若波罗蜜多是何其必要,所以这里要反复陈述,以开显“诸法空相”的边缘义。“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领会了空,就知晓其实并没有自性化、实体化的色,也就无有那个意义上的五蕴,无有那个意义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即六根构造的对象:色声香味触法),甚至也没有观念对象化的意识界。但这里又没有否认与现象相互缘起的意识,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六根六尘加上六识是十八界,都是本性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没有无明,是说无明无自性,是可以消除的。但是你去追求那个硬性的无明尽,像柏拉图那样用至善的太阳光明来扫尽无明的黑暗,也不行。因为明就潜藏在无明中,只是被遮蔽了,所以只能就着无明而得明,总是行在中道里。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佛家追求的就是超出苦难生死,所以“无老死”,可以找到不同于老死的生存意义。但你能把老死都硬性地断尽,也就是像基督教那样追求此生之外的永生至福吗? 断不尽的,因此在那个意义上,也“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四谛也要否定,尽管它是佛祖讲的最神圣的东西,你要是执着于它也不行。因为佛祖讲的四谛的要害就是缘起,认为它本身就有真实性也不对。“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佛家修行中没有什么可得的。你以为最后修行得了开悟、当了罗汉你就得到了某个叫智慧的东西吗? 如果这样想,就开不了悟。

“菩提萨埵”(bodhisattva),就是菩萨,菩提指智慧(佛祖在菩提树下入正觉),萨埵就是有情者,合在一起就是通过菩提智慧让一切有情者觉悟,所以菩萨的意思就是“觉有情”。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菩萨达到这种境界,真正认识到缘起性空的真义,心就不再执着于任何东西了,也就没有了罣碍。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没有罣碍就没有恐怖,我们的恐怖之心都是因为有牵挂、有担心。黑帮要勒索你,一定是找你最牵挂处下手。人生的悲惨,也一定出在最担心的罣碍处。我们平常的世界是个颠倒的世界、错乱的世界,是个拿梦幻当真实、拿真实当梦幻或幽灵的世界。而智慧能够让人远离颠倒梦想,达到涅槃。 “涅槃” ( nirvāṇa)这个词怎么理解呢? 从表面上看,它的意思是要死透,不然你还要进轮回。其实不是,它是把你对名色的执着全去掉,这叫涅槃。所以我们在活的时候就能得涅槃,这是大乘特别强调的一点。

“三世诸佛”指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辨别知的智慧。“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咒是咒语,即所谓能够驱邪乃至降灾的口诀;又是总持的意思,总持你的身心,看透五蕴造幻的本性。这里指用很浓缩的语言来表达佛家的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大智慧。“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是音译,照理说咒语无须追究其文字含义,但按某些解释,它们还是有意思的。“揭谛揭谛……”就是:快去快去,去到彼岸! 大众去到彼岸,共证佛果! 它催促你快去苦难的彼岸,也就是无明的彼岸。不管怎样,这篇经文对我们最有影响的不该是这个咒语,而应该是前边。

佛家尤其是大乘佛教在中国之所以产生了巨大影响,恰恰是因为它符合了中国古代哲理的某些东西,虽然也有很多不同。换句话说,佛教在中国很成功,不像历史上传来的基督教、拜火教、古印度教、犹太教等,这是有深刻根源的。其中尤以大乘佛教的般若智慧(以中观和如来藏心为最突出者)最为成功,激发出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和密宗,对东亚文化影响极大。它的思路和我们讲过的《周易》的、道家的最内在之处有契合,能与中国思想接上气,而且还贡献了很新鲜的东西。魏晋之后佛教独领宗教和思想界的风骚好几百年,当时很多知识分子都觉得,只有佛教才真把道理讲透了。唐代开始,儒家就深深感到危机,觉得必须要去吸收和应对佛教的挑战,整合儒释道,由此逐渐激发出宋明道学。

来看一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资料》,第392页右),它所表达的也是今天讲到的佛家的见地,尤其是《心经》的见地。 《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是通过五蕴造作的现象,乃至人对它们的无明执见,也就是认为这些现象是有自性的,其实它们产生的是如梦幻泡影般的幻象。我们绝大部分人的生存都浸泡在里头,所以人生如梦如幻,无真际可言。“如露亦如电”,这种现象就像露水和闪电一样,过去就没有了。 “应作如是观”,这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恰恰是在这个虚幻之中有最真实的东西,如果你认识了它的缘起性空的本性,就能得大开悟,能摆脱苦难。这并非虚言,历史上千千万万的佛教徒追求真理,最后确实有一部分真开悟了,“真空幻有”就是说你把持为有的东西是幻,但是那个空或缘起却是有真义的。

佛经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中论》 (《资料》,第394页),龙树菩萨所作,是辨析力最犀利的。开篇就是“八不”,“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两头都给你削掉或堵死,这是典型的大乘佛教的讲法,也是印度人的论说风格。里面特别重要的,对中国佛学影响甚大的,就是这一节: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资料》,第394页右)

众因缘生法是第一层意思,讲缘起。 “我说即是无(空)”,鸠摩罗什翻译时,最后一字用的是道家老子的“无”,后来人们就都用更合乎原文sūnyatā的“空”来替换了。这些缘生的法其实都无自性,也就是空的。如果你认为这个空是实在的东西,那就错了。你要是真正领会到空了,就会发现它和现象或假名是打通的,一定要通过现象来表达和理解它。因缘、空、假名三者无根本区别,完全打通,这就是“中道义”。这一节被中国僧人称为“三句偈”,其要义是“ - - ”,即缘生者的本性是空的,但此空也必缘起,也就是说,空也无其自性,而是必凭借假名(现象、语义)而空,这种空假互补就是中道。儒家讲中道,道家和中国佛家一样讲中道,因此这个中道义中国人就特别能领会。而印度人历史上却很难理解中道的微妙,使得他们读起《中论》来颇感困难。

另有一段:“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中论》,第25品20节)涅槃作为佛家追求的根本,实际上就是这个世间,或者说是这个世间本身的转化或清净化,就像莲花出于淤泥。因此,涅槃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间没有本质区别。如果你觉得那个涅槃之空际(即实际)与这个世界之幻际有质的差别,你就没得到中道义,反而是另一种虚幻了。连印度人都很难理解这个讲法。我舍弃家财妻儿来求你的真义,以便解脱得涅槃,不再入轮回,你却说涅槃跟世间没有区别,那我来干什么? 连我的追求本身也都虚空了? 但确实是这样的,你追求涅槃没有错,你也可能得到它,但你要追求一个与世间根本不同的涅槃,却是虚妄。我们的先人就能够领会这里边的中道义理,所以它在中国的土地上开了花结了果。

最后来做一个总结,即中西印三方传统主流思想在终极实在观上的相互参比。为了醒目,我将它列成了一个表:

表1 传统西方、传统印度、传统中国的主流终极实在观比较

(续表)

1 R. Puligandla, Fundamentals of Indian Philosophy , Lanham·New York·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5, p. 134, p. 297. kI2Fkp4G/aAeKkXlNrW5sb6JaBfIEXnWPMMjkFI6d8Yi0x23dbzmVdQUILYeWx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