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数字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数字化概念的兴起引发了学术界对数字经济的讨论。数字化的兴起得益于信息时代的来临,而信息时代的来临又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麦肯锡公司2018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中提出了数字化的三大推动力,即去中介化、分散化和非物质化。去中介化意味着零售这一中间环节被完全砍掉,供应商直接通过数字平台对接消费者,颠覆了零售行业;分散化意味着将庞大的资产分散为多个小份,再转化成服务提供给碎片化的消费者群体;而非物质化即产品或流程从实物转向虚拟,以数字化交付“解绑”需求。三大推动力带来的是更加注重客户体验、更加快速反应和更加碎片化的商业模式。为了顺应这一模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从产品技术层面、企业管理层面和产业模式层面展开。

产品技术层面是最为基础的一个方面。譬如,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出版产业中的应用,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出版时代到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技术层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出版的某些环节,电子图书开始出现。进入21世纪以后,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出版社迈出了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除了出版领域,数字技术也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电影、教育、数码摄像等各个行业中。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大家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利用新兴的数字化技术来实现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将企业打造成更具效率、更加智能的企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认为,随着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各种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企业的生产将发生巨大的改变。通过将人工智能、传感等数字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企业能够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控制和处理。同时,生产设备将更加智能,其自我学习和决策能力将得到巨大提升。周济在2012年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院企交流会议上说:“制造业数字化智能技术是互联网时代新兴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运用数字化技术来实现智能化管理,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而这种成本的降低不仅仅局限在企业的生产方面,数字化企业的建构基础是数字信息技术,通过将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巨大变革。袁清珂、何圣华和李炳田(2003)认为,企业的数字化是指在实现生产管理、设计、装备等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各个环节全方位的数字化。这种数字化的企业将更加智能,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迅速做好订单处理和生产管理工作,优化生产、销售、服务等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范玉顺(2016)认为,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将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制造技术产生变革。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地域和单个的企业之间,而是拓展到全球范围内、各个企业群体之间。毫无疑问,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企业通过各种智能软件集成管理系统能够摆脱以往单靠手工管理企业内部数据的缺陷,实现对企业生产、销售、售后乃至消费者的全面统一管理。

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是在更高层次上讨论数字化的又一进步。我们讨论的不仅仅是数字化技术,也不仅仅是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而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建立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对传统企业如何进行转型升级的思考,这种转型必将是对商业模式的彻底颠覆。因此,综合以上讨论,我们认为数字化是指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在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服务,以提升用户价值的过程。而数字经济则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催生下萌生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以需求为导向,以数字和信息为竞争的资源焦点,通过计算机技术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

数字经济的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自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在中国特有的环境下掀起一波波巨浪,使得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深入的过程。近几年,尤为明显的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渗入传统工业领域,“互联网思维”颠覆了许多传统的行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哈佛商业评论》曾经指出,商业即数字。丁宝洛201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商业即数字》的文章,认为未来的世界是数字化的世界,商业的数字化是基于个体生活的数字化。在数字化的世界里,无论你身处哪个行业,你的企业都将化身为数字企业。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整个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的强烈冲击。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转型升级,去适应全新的商业模式。以传统汽车行业为例,过去几百年间汽车的生产制造讲究的是流水线分工的精细化,现如今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来实现分工协作,其效率和精准程度都将失去传统的优势。因此,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为行业升级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为汽车行业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再比如化妆品行业,传统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是:规模化生产、规模化销售和规模化传播“三位一体”,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三位一体”的模式就显现出明显的弊端。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下,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许多企业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纷纷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做出努力。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重重隔阂。企业对于市场上消费者需求的判断更多的是依靠以往的经验和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同时,产品从研发、生产到最后的问世需要一定的周期,等到产品制造出来销售时,原有的市场环境可能又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的时滞是非常致命的。基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奠定的生产传播模式创造出批量化的工业品,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生产机器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工业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播模式成为宣传的重要手段。这种模式下,具有资本势力的企业往往占据着十分有利的地位,它们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生产能力打通各个渠道,建立起规模经济。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互联网追求的是快速迭代和个性化。在迭代思维中,目前来看主要基于两个原则:一是从小处着手,进行微创新。这里强调的是要持续而快速地在产品、体验等方面加以改进,通过累积效应最终形成颠覆式的创新。二是快,只有快速发展用户、快速开发产品,才能立足于市场。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有学者认为,“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就如同电力一般,已经演变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基础设施,我们应该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它不仅是提高生产力的工具,构筑未来生活的基础设施,更应该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赵大伟,2015)。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价值链中的商业模式是以供给为导向的,如今这种模式正在受到以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的冲击。在以往的商业模式被颠覆、传统意义上可依托的壁垒被打破的背景下,许多传统企业面临着互联网化企业“降维”式的打击。我们现在正处于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并进一步向数字时代转变的阶段,在这个时期,那些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必将有所作为。

总结来看,数字经济的到来使得我们不应仅仅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互联网企业身上,而是要去追求如何把最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上来。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难免会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商业模式的彻底颠覆、技术的发展速度与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不相匹配、应用层面出现“水土不服”等,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字经济本身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不应因为受这些挑战的影响而使我们发展的步伐受阻,相反,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挑战背后的机遇,例如如何利用这些技术使业务流程的管理更加精密、更加高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如何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实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和谐共生、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这将是数字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最有意义的结果。 KDxevklueiEtQyz/fcxdPEMAnNN4UUkojeT2updeGsEamILmJtdwI++fAEjx5d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