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与技术进步紧密相连的。蒸汽机的发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电灯的使用把黑夜变成了白昼。然而,每一次技术进步造成的经济生活的改变和社会组织的变革都会伴随着社会组织的调整以及商业活动的重大变化,而这种调整对于一部分个人和经济组织来说往往是痛苦的。虽然蒸汽机的能力是以马力计算的,但蒸汽机发明之后,马的作用就极为有限了,甚至有工人通过捣毁机器来宣泄失去工作的愤怒。在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因而电力照明大行其道之时,蜡烛厂商的生意和命运就可以想见了。因此,技术进步和产业革命为社会带来新的机会、新的发展和巨大财富的同时,必然会伴随着被时代抛弃的失败者和失意者。

数字时代来临形成的巨浪以比过去历次工业革命都更大的冲击力及速度改变着社会组织、经济生活和商业活动。伴随着数字革命的风暴而形成的巨大旋涡,在重新塑造产业结构和企业的命运,新的企业诞生了,新的产业兴起了,而传统产业中的传统企业则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数字革命的大潮中,把握机会,驾驭风浪,平稳转型,顺势发展,关系到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企业和企业家就需要认识到数字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未来带来的变化、新技术创造的新的机遇和可能性、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变革,以及新的组织形势下的激励机制。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而传统行业中的企业如何在数字时代的大潮中创新、变革和发展就构成了本书的主题。

从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到今天的数字时代,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的进步与数字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数字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过去的50年里,特别是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字成为生产资料、经营模式和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以传感器为代表的感知技术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以数字的形式再现出来,通过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创造了新的价值,形成了数字技术的产业链和价值环。数字化的浪潮同时催生了一批勇于探索的企业和企业家,这些数字技术的探索者通过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将其与经济和商业活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相关业务的发展,形成了快速成长的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行业。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动力。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于对未来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预判,把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新基建”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远目标的重要举措,并且已经开始了规划和实施。这些着眼于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会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的发展,而这些经济结构的变化将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条件和能力。

然而,“新基建”只是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前提条件,生产领域的企业基于创新的价值创造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从传统企业转变为基于现代信息通信和数字技术的企业,对于每个企业和每位企业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能够完成这个跨越的企业将成为未来的企业,而敢于探索的企业家将成为新一代科技浪潮中的弄潮儿。这一转型过程中充满了风险,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组织架构以及每个人的角色都会在这场大风暴中发生转变。

我们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顺势而为,乘风破浪,规避风险,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其他技术革命一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求数字技术和企业现有业务的有机结合,同时在企业正常的管理和经营的基础上更快、更好地提高效率及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的读者是企业家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负责人。我们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与我们在案例中选择的大部分企业一样,领先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数字化转型也不乏失败的例子。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企业还在思考和观望。我们希望本书能够从战略层面、能力构建及风险规避方面为正在探索和思考的企业与企业家提供一些建议,同时,由于数字化转型会带来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利益调整,因此,书中也就如何设计新的机制与创新提出概念、框架和方法。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战略思维和机制创新涉及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这是涉及企业生存和发展方向的大问题,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更多地涉及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业务单元的调整。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侧重于企业层面的战略转型和创新的讨论,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的具体运作也有涉及,但更详细的内容有待今后再做论述。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武常岐负责撰写第一章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内容。第二章有关数字化能力的内容由具有二十多年在顶级跨国公司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经验的海广跃主笔。第三章有关企业数字化架构和数字化转型技术的内容由具有卓越技术能力与丰富经验的凌军完成。董小英教授在第四章中深入讨论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机制创新,并总结了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第五章关于企业数字化战略和企业发展的案例分析以及第六章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展望则由武常岐完成。在成书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思科公司的大力支持,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贾米娜女士和光华-思科领导力研究院的朱峰女士对于书稿的完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在此表示感谢。我们同时感谢在研究过程中接受访谈的思科公司、海尔集团、宝马中国、SAP(思爱普)中国、中国平安、美的等公司。我们对于参与研究工作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刘小溪、张东芳、张昆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
2021年7月
于北京大学燕园 4n+xjnjc2Go15Wufm+3VeeKWkb1x7jU5uw5+OFuR5fwYLwuKe5Cxb0AKfYFBwac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