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兼顾读者由来已久

译文要依据“读者”的感受做出评判,自古有之,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如我国三国时期的佛经翻译家支谦就曾说过:

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

由于古罗马帝国没有自己的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为能弥补这一缺憾,在用武力征服他国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拉丁语翻译活动,出于占领者的霸主心态,也将他国文化视为可被任意宰割的战利品,力主意译法,在翻译古希腊作品的过程中自然就产生了“与原作媲美”“超越原作”的想法,可随意改变原作的内容和风格(Wilss 1977,2001:29)。古罗马著名修辞学家西塞罗根据其演说与修辞学的原则,认为译者必须兼顾到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用符合译文读者习惯的语言来打动听众。荷兰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Erasmus 1466?—1536)早就指出译文当兼顾读者需要;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M.Luther,1483-1536)也持同样的观点;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旨在影响本国文化的发展;被尊为“自由翻译派的总代表”法国的阿伯兰库也主张译文应当迎合译入语读者的口味,强调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参阅Lefevere 1992b/2010:6,8)。英国桂冠诗人、译坛巨星德莱顿(Dryden 1631-1700)等也曾论述过翻译中的“读者”因素,认为检验译品是否合格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读者的反应(谭载喜2002,2005:141,232)。

俄国的彼得大帝(King Peter 1672-1725)也主张采用意译法,要求译文能使俄语读者明白易懂(谢天振1999:44)。泰特勒(Tytler 1747-1814)在界定“优秀的翻译”时也曾指出:给译作读者以原作读者的感受。后现代哲学的滥觞者、德国哲学家尼采(Nietzsche 1844-1900)早就在他的“唯意志论”“权力意志说”“超人哲学”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再创作”翻译思想,认为在翻译中不能盲从作者,更不要拘泥于原作,译者应当完全放开手脚,充分体现自我意志的力量和冲动。

苏联翻译家费道罗夫(Fedorov 1955:45)在《翻译理论概要》中也指出,俄国在18世纪下半叶就曾盛行“适合俄国口味的译风”,他说:

尽量使译作接近读者,使读者忘却这是译作,消除译作与创作之间界限。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也论述翻译中应强调“读者”因素,他指出:

衡量译作质量首先应当考虑的是,检验译文读者会做出什么反应,然后将译文读者的反应与源文读者的反应加以比较。

这些学者的观点对姚斯和伊泽尔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在后现代哲学思潮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出“读者反应论”的翻译观。 LmTDHzfnHF5yeTRcXOysPr3YHHgG/oT6j1Ye1A6llHk5xkmp5iZrF0eNYEpitt2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