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体验性识解观与《枫》40篇英译文

1.辖域和背景

辖域指表达式所涉及到的相关场景和被激活的概念域配置,这就是说,理解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所需要的相关经验,并且需要另外一个或多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作为背景,这与我们常说的百科性背景知识有关。这一识解因素在《枫》译文中主要体现在对以下词语的翻译上。

1)译“泊”

对一个“泊”字的理解和翻译需要体验和想象当时的历史背景,涉及很多有关概念域。在我国古代乃至近现代和当代,小船的停靠很少用“锚”,多用绳子拴在河边的桩上,有这种生活体验或背景知识的人就不难理解《枫》中“泊”字的含义。

在40篇英译中译“泊”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1]moor,anchor,stop,park,tie up

但它们的确切含意是不同的:stop过于笼统,可指put an end to任何种类的运动或活动;park主要指停“车”,tie up仅指“拴绳子”这一动作,用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方式来译“泊”。大部分译者选用moor和anchor,但这两个词的含义不同:

①moor:make a boat(or ship)secure(to land or buoys)by means of cables.

②anchor:make a ship secure with an anchor.Anchor:heavy piece of iron with a ring at one end,to which a cable is fastened,used for keeping a ship fast to the sea bottom or a balloon to the ground.

从上文对英语两个单词的释义来看,显然moor更符合张继诗中所说的“泊”,有32位译者选用moor,占80%,他们可能比用anchor的译者更了解唐朝当时的生活背景。

2)译“乌啼”

从译文语料库来看,“乌啼”都被理解和翻译成了“乌鸦的啼叫”。其实它还有另一解:指地名“乌啼桥”,因为乌鸦只在白天啼叫,夜里不啼,这样整句话的意思可为:挂在天空的月亮正在朝乌啼桥方向落下。当然这一解释并未被译者所接受,40篇译文大多没按照此意来处理。还有一种可能,是否张继将猫头鹰或捕鱼的鱼鹰的叫声误认为乌鸦的啼叫,并以此建立“乌啼桥”和“乌鸦叫”之间的双关?

3)译“江枫”

有很多学者认为,“江枫”是指寒山寺附近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有不少译者将其处理为“江边的枫树”,或许这又是一个双关。

4)译“渔火”

渔火是指“渔船上的灯火”还是“为打鱼而设置的灯火”,我们倾向于前者,因为内河的小渔船晚上一般不打鱼。通过调查译文语料库,我们发现“渔火”的译法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

[2]dimly-lit fishing boats(打鱼船上的灯火);

the lights of fishing boats;

fishing boat’s lights;

boat lights

[3]fishing lights(打鱼的灯火);

the fishing torches;

the fishing lamps;

fishing fires;

fishing lanterns

[4]fishermen’s flares(打鱼人的灯火);

a fisherman’s lamp;

the fisher’s lights;

fishermen’s fires;

fisherman moves with his torch

例[2]一类的译法表明是“打鱼船上的灯火”,基本符合原意。例[3]一类的译法尽管可能会用以指“打鱼船上的灯火”,但也很可能导致误解为“为夜间打鱼而设置的灯火(鱼有趋光性?)”,例[4]一类的译法则似乎介于上述两种理解之间,既可能指打鱼船上的灯火,也可能指渔民在打鱼时用的灯火。根据背景知识我们认为,[2]类译法较妥,[3]和[4]类译法没有前者明确,因为在我国没听说过渔民夜晚用油灯来吸引鱼。

5)译“寒山”

寒山寺之得名,是因为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寒山子”的曾住过那里,那么究竟当译为Cold Mountain还是Han Shan呢,这也是一个仁者智者之见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是一篇以“寒”“霜”“愁”为背景和中心构思而成的律诗,从场景中的“霜”“寒”到心境上的“寒”和“愁”,顺畅而又自然,译作为突出这一意象直接说出cold也可起到点题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寒山寺”不是指在“寒山”上的寺庙,如有一译者处理为The monastery on cold mountain显然有悖原意。

6)译“船”与“山”

在译文语料库中,“船”有译为boat和ship的;“山”有译为hill和mountain的,它们之间在语义上还是有差别的。一般说来,后者比前者要大。根据诗中的具体情况,用前者似为更妥。译文中用boat的有32例(用ship有3例,abroad有2例,sail和bark各1例,还有1例不见“船”),占83%。

用hill的有12例,仅占30%;用mountain有10例,占25%;大部分译者用拼音,有18例,占45%。

另外,张继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为:他从江西进京(长安)赶考,结果未中,在坐船返乡途中路过苏州寒山寺,因心情不好而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可从诗中几个关键词看出“月落、乌啼、霜、眠、愁、寒、夜”,这对于整诗的理解很有帮助。

2.视角

有了描述范围和背景之后,就当考虑从哪一个视角来观察对象,这涉及“观察者”与“事体”之间的相对关系,语篇的人称,分句的语法主语等一系列问题。

正如上文所述,张继创作该诗的基本出发点是因落榜而心中不悦,据此可知“对愁眠”的主语就是张继本人,确定了这一视角之后,有利于准确理解和翻译整个诗篇。从译文语料库来看,对整个诗篇的视角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1)有19首译文选择了张继的视角,占48%,我们认为这还是符合原意的。但我们也注意到了,不同的译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体现这一视角,如有的用I,有的采用所有格my来体现,如说成:

[5]ere my eyes;

my uneasy eyes;

my sleepless eye;

my sleep;

my troubled sleep

等。

(2)有的笼统译为we。

(3)还有的用“旅行者”“流浪者”“访问者”“乘客”“陌生人”等来点明视角的,如译为:

[6]the sorrowful traveler was sleeping

将“对愁眠”的图形主语理解和翻译为“游客”。

(4)有译文笼统地译为:

[7]the man in sad dream

但不知这里的the man究竟指谁?或许是在故意避开这个难题。

(5)有的译为“渔民”难以入眠,这似乎离原意较远。

(6)视角不明,有8篇译文处理为“渔火”“渔船”,如:

[8]The bank maples and the fishing flares see a sleepless night.

[9]Few fishing-boat lights of th’riverside village.

Are dozing off in their mutual sad gaze.

例[9]在的“the riveside village”的说法不妥,在内陆河捕鱼的渔民常住在渔船上到处移动,以船为家谋生,不住在附近村庄里的。

我们知道,汉语语句常省略主语,特别是诗歌,主语大多是略而不提,尽管原诗没有交待主语,但在大多情况下我们还是能找到被略成分,体会到尽在不言中的主语是谁,但其中也不乏仁者智者之间的问题,这就给古诗英译提出了一道难题,择谁作主语?上述所列述的第(6)种视角不明的情况,其实也多多少少地有损原诗的意向和风格。

另外,原诗最后一句“到”的图形主语是什么?是“钟声”?还是“客船”?在译文语料库中绝大部分译者理解和翻译成前者,但也有一例取后者,译为:

[10]Amid the night toll arrives a boat up the stream.

3.突显

有了论述范围和视角,就要考虑抓住场景中的哪一部分进行描述。我们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体认能力,语言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视为讲话者对周围环境进行概念化过程的反映,而这个概念化过程是受到注意力突显原则制约的。

“突显”有多种含意和用法,直接反映了人们在主观上对某一事体感兴趣或最感兴趣的部分。本书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1)隐藏与突显

在译诗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信息的“取”或“舍”,即有些信息可以舍去,将其“隐藏”起来,有些信息不仅要“取”,且还可加以“突显”,这与“详略度”相关(参见下文)。“隐藏”可视为一种“负突显”或“零突显”。

原诗的“渔火”在有的译文中被译为“灯火”,隐藏了“渔”这一概念。而有8篇译文将没有明说的“渔民”译了出来,也就是说将原诗中隐藏的信息在译文中显露了出来。当然了,有渔火就会有渔民,这也是自然不过的理解。

汉语句子可以没有主语,而英语的动词作谓语一般应有主语,这就涉及如何将汉语中隐藏的主语在英译中显露出来,这在古诗翻译中常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如本诗中的“对愁眠”的图形主语究竟是谁?这个问题又与“视角”相关(参见上文)。

(2)突显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

人们在描写一个运动事件时,可以聚焦于该运动的起始点,或过程中的某一点,也可聚焦于运动的结果,从而形成了语言中不同的表达,这就是Ungerer & Schmid(1996:218)所论述的“注意窗”(the Windowing of Attention)。这一识解因素在我们的语料中也有很多具体反映:

①译“月落”

原诗中的“月落”是指挂在西边天空中的月亮正在向下落去,还是已经落下了?这也是一个尚有争议的地方,但大多学者持前一观点,也就是说将诗句突显为“月亮下落运动的过程”更为合理,而有些译文将其译为at moonset,转换为突显运动的终点。

②译“霜满天”

人们曾经疑问过究竟应是“霜满天”还是“霜满地”的问题。按照正常的生活经验,天上若“下霜”,应是“地上霜”,其实这两种说法分别体现了下霜的不同阶段,前者主要是指下霜的过程,后者是指下霜的结果。

这还涉及文学创作既有“体”也有“认”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则,反映了作者在创作中的体验和认知过程:“源于生活”是关于直接体验生活的问题,“高于生活”是关于对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认知处理和创作加工的问题。我们认为,形成“霜满天”这一说法的主要原因有三:

原因一,从生活经验可以推知,霜要到后半夜温度低于零度才能形成 ,一般不会是傍晚或前半夜。从最后一句又可知,诗人是在描述半夜之前的场景,若改说成“霜满地”恐怕更不合情理。据此经验,我们只能从两个方向上来推断其含义:

那时确实是一个“下霜”的季节,清晨看到地上霜,便可推想出“下霜”的过程,此时天空的情景会怎样?或许诗人就是在描写这个过程中天空的情况,将其说成“霜满天”也是恰到好处的。根据译文语料库可知,大部分译者是这样理解和翻译的:

[11]frost filling the sky;

the sky with frost all white;

frost filled(up)(all)the sky;

the sky’s full of frost;

frost,a skyful;

The sky is overcast with hoar frost.

下面的译文则更有“下霜”过程的含义:

[12]a crow caws through the frost;

with sky frostbite

在“下霜”过程中,天上和地下就可能是一片白色,有的译者按照传统经验和理解,故而将其译为:

[13]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frost.

但确有译者将其译为“地上霜”的:

[14]The landscape’s laced with frost.

英语中的landscape意为“风景、景色”,它是由land构成的词,仍含有“土地”“地面”“地形”之意,因此我们猜想,译者或许已经考虑到是“霜满地”还是“霜满天”的问题了,而且他的译文明显倾向于前者。

夜间的天空是黑色的,但有月亮照着,再加上这是一个“下霜”的季节。照此推理,此时的天空就不会很黑,用“霜”色来描写此时此景的天空,也颇有新意。译文语料库中有很多译者就是按照这一思路来理解和翻译的:

[15]frosty sky;

frosty air

我们完全可以将“霜满天”作双关解释,既有第一种含义,又有第二种含义,描写了当时天空“下霜”的过程和情景,同时还可以“霜色”来喻说天空,使得场景更带几分寒意,切合当时张继因考试落榜时的心境。

原因二,月亮是挂在天空中的,倘若按照很多后人的理解“乌啼”意为“乌鸦的啼叫”,乌鸦的啼叫也是来自天空,接着再说“天上霜”或“似霜的天空”,则较好地表现出整句是以“天空”为视点的写作思路,作者从“上”看到“下”,这才有第2句“回到人间”的诗句。

原因三,此处用“天”,也是为下一句的“眠”打下了押韵的伏笔。

我们认为,这三个原因恐怕是张继选用“霜满天”的体认理据。

③译“月落乌啼霜满天”

该句可能意为“挂在天空的月亮正在下落,有乌鸦在啼叫,天空正在下霜”,这三件事体不分主次,为并列关系;若要在译文中反映这一含意,就应将它们处理为并列成分较妥。但是,我们发现很多译者根据英语构句规律,常将其中的一项或两项置于主句,另两项或一项译为从句或短语,这就使得原诗并列的含意在英译中有了主次之分,自然也就突显了不同的内容。

④译“对愁眠”

“对愁眠”中的“眠”可指睡觉这一动作过程的不同阶段。40个译者主体中有的将其理解为:

[16]想入睡、感觉已入睡(asleep I feel);

[17]入睡过程(没睡着,如lie,还有keep me from sleep,sleepless night,keep me awake);

[18]入睡(fall into sleep,was sleeping);

[19]进入梦乡(in sad dream)

这些译文分别突显了同一动作的不同阶段。

按照经验,在那种背景和心境下的张继应是难以入眠的,所以才看到或听到了诗中所描写的那一幕一幕的夜景,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等,因此将其理解为[17],指“过程”较为合理。[16]也较为传神,反映出张继“身心疲惫”的状态,进入了睡眠的状态,处于似睡未睡之间;抑或越是疲惫,越感到想睡,却又一下子睡不着。在艾克利等(1992)的《唐诗三百首今译》中将“对愁眠”理解为“忧愁难眠”,也是指“入睡的过程”。据此,若将其译为“入睡的结果”就考虑得不很到位了。

⑤译“到”

原诗第4句的“到”显然表示动作的结果,有24篇英语译文按照此义处理的,主要用了(后面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在40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频率):

[20]reach(20),come(3),arrive(1),touch(1),hear(4)

其余的处理为“过程”或“不明显的结果”,如用了:

[21]break,flow out to,flow afar to,towards us,forth to,down to,ring for me

等。

另外,上文提到的“泊”是译成tie up,还是stop,moor,anchor,这同样也涉及将“泊”理解为动作的过程或结果的问题。

过程与结果之间的互换,实际上是一种转喻认知方式,用部分来代替整体或整体中的另一个部分。因此,译者对运动过程不同阶段的突显这一识解因素也可视为一种转喻机制。

4.详略度

“突显”与“详略度”是密切相关的两种体认方式,可聚焦某部分加以详细观察和论述,也可忽略某些其他部分只加以轻描淡写,这样人们就可以不同的详略度来认识或描写一个事体,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

这一情况在译诗过程中就具体体现为:译者对原作中有关信息的增删处理。这里所说的详略度并不仅从用词量的多少来衡量,因为英语的虚词用量常多于汉语,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本章主要分析实意概念的详尽与粗略,如不同译者对古诗中的“对愁眠”就有不同详略程度的描写,我们从40篇译文语料库中摘出用lie翻译的例子,并大致按照从略到详,从粗到细的顺序作如下排列:

[22]I lie

I lie in bed

I sadly lie in bed

I sleepless lie

facing sadness I lie

I lie awake in sorrow

这都体现了不同译者同对一个“对愁眠”作出了详略度不同的翻译。又例“客船”在不同英译中也有不同的详略程度,为论述清楚起见,将它们大致从略到详分为两组:

[23]?(一译文未见“船”)

aboard,sail;

the boat,my boat;

the guestboat;

the mooring boat;

my boat from strange land;

my lone boat moored nearby

[24]a traveler’s boat;

the mooring boat;

the visitor’s boat;

the sad and troubled napper’s boat

还有译者将“客船”译为:

[25]the wanderer’s boat;

the rover’s bark;

the roamer’s boat

等,都不同程度地细化“客船”的含义,它们都是译者主体对其所做出的较为详细的解读,意在将张继当时的心境较好地转译出来。但有人在译文中用了“流浪汉”,这似乎不很符合原意。

还有的译文在翻译原诗的“月落”时,将其中的“月”字译为:

[26]old moon

似乎也比源文更为精细,不知old是从何解读而出的。还有一译文将“夜半钟声到客船”译为:

[27]out to the mooring boat the distant chimes of midnight

其详细度远大于原诗,多出原诗所没有的如下意义:out,distant,chimes。在另一译作中将“江枫渔火对愁眠”译为:

[28]The maples vague,the fishing lamps are blinking ere my eyes.

这句译文将“对愁眠”的主旨略而不译,详细度又明显小于原诗,因此该译文值得进一步推敲。另外还有一译文将原诗首句中的前两项意义处理为:

[29]The moon is setting in the west.

Crows are crying to their best.

为了凑韵,在译文中增添了原诗所没有的意象:in the west和to their best,译文显得更为细致入微。

另外,原诗仅4行,有的译者将其处理成6行,还有译为8行、9行、10行、11行,都是出于“更为精细”的考虑,空间上的拓展,时间上的延长,朗读时的从容,可更细致地展现原诗的含意。 Ij2dWl+oSTFGaTDYJ/XNg8kklWjp6htNLZeyCfwrCwBnZf6kUDpzl1cqXUHcj1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