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高中部获知了有关CTB(China Thinks Big,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挑战赛)的官方消息,一下子便被这个项目提出的100个课题所深深吸引。我没有想到会有如此资源丰富的平台针对我们中学生,让我们有机会关注社会议题、着眼身边生活,并利用科学方法探索和挑战书本及课堂难以体验的知识。
作为队长,我带领小队以“解密北京雾霾”为主题设计并进行研究展示,一路通过初赛、全国决赛,最终受邀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CTB总决赛暨路演赛,并在波士顿、纽约和斯坦福三站路演赛中斩获大奖。
整个比赛下来,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完整的课题,如何从思路上实现从“想”到“做”的转变。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成绩和荣誉,更重要的是成长和体验。CTB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对人生有莫大帮助的一次行程。因此,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成绩和荣誉,更重要的是成长和体验。名校学习和公司走访让我知道了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精彩得多。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能有机会站在哈佛大学的领奖台上,或者是在纽约大学与投资者一起讨论自己项目的融资问题……这些未曾想过的东西,现在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我们小队比较特殊,由初三元培班的6位同学组成,是平均参赛年龄最小的团队。我们选择了“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这个课题,关注身边的现实环境问题,将研究问题聚焦在“解密北京雾霾”上。在Think Big阶段,团队以查阅资料、采访专家等方式进行调研,同时向我们所在的不同社区普及雾霾的相关知识。在Do Small阶段,我们仔细整理专家采访稿并与文献进行综合。如果说Think Big让我们了解了雾霾的形成与危害,那么Do Small便让我们思考缓解雾霾危害的方法。通过一步步研究,我们发现雾霾这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很错综复杂的,而且还涉及很多未解之谜。在Think Big和Do Small阶段,我们采访了几位专家,他们为这座城市的环境和公众的健康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环保。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责任心,让我们深受感动。在他们的感染下,我们也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努力完成我们研究中的每一个环节。
我们的研究最终表明:①私家车在高峰时段接送学生所占的使用比例较高,上学高峰时达到38.63%,放学高峰时达到35.16%,接送学生耗时长,30%以上的学生花在上学和放学路上的时间超过30分钟,近60%的学生家校距离为6~15千米。②私家车高峰时段接送学生产生的碳排放较高。虽然我们一直感受到北京早晚出行高峰和校园周边的拥堵与雾霾严重这些现象,但只有通过亲自调查和分析获得数据才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问卷调查和碳足迹调查,我们估算北京中小学生上学和放学私家车接送学生产生的碳排放量每年达到70万吨左右,比乘公共交通的碳排放量高23倍,该估算结果是按照私家车正常行驶的情况得出的,实际上,因为交通拥堵,这个时段的碳排放量应该比估算值高50%~70%。③经过估算,私家车接送学生碳排放贡献为3%左右,考虑到这个时段堵车严重,实际贡献应该为4%~5%。汽车尾气排放氮氧化物(NO x )非常高,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如果将碳和氮排放共同考虑,它们对雾霾的加剧所产生的作用会更大。
在Think Big阶段,我们真可谓是将每个人的思考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在组内成员各种不同想法灵感的碰撞磨合下,伴随着一次次的讨论,原本让我们没有头绪的研究课题逐渐有了方向。在这个阶段,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是做事的方法和思维的进步。在Do Small阶段,我们慢慢地把当初的一个小点子扩大,选择了一个切入点去细化,努力地思考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为研究铺平道路。这仿佛就是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缩影,我们所思考的问题也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没有CTB这个活动,我可能也没有机会像这样去思考一个问题,也无法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从“想”到“做”的转变。
参加CTB让我自己真正意识和体会到解决雾霾问题人人有责,解决雾霾问题任重而道远,仅有政府和科学家的努力是不够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调查得到的数据去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完成相关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专家、环保人士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和支持: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薇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环境科学专家王跃思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家刘学军教授在百忙之中对我们的研究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他们鼓励的话语始终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他们为解决环保问题而不断求索也激励着我们。正是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的研究顺利进行,也使我们增强了信心,便大胆地向北京市市长和北京市环保领域的人大代表写信,表达了我们治理雾霾的想法和建议。我们认为北京或其他大城市发展校车可以减轻雾霾和交通拥堵。在北京,如果校车同公交车一样有专用车道,就可以减少拥堵、提高出行效率,为减轻雾霾发挥作用。此外,我们还制作了视频并进行宣传,呼吁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素养和公民意识,宣传“治理雾霾,人人有责”的理念。通过宣传活动,我们让普通民众了解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事都会给地球加热,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自然,而且可以帮助地球降温。
我们在CTB各项要求的指引下,克服各种困难,一步一步实现了各个阶段的目标,最终小队以“卓越的创新创造力、逻辑思维和杰出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评委会的表彰,并获得进军北美路演赛的资格,这也让我们有机会将研究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展示。
虽然我们Seven-Ⅲ小队是所有参赛者中平均年龄最小的一组,但我们从竞争激烈的CTB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晋级北美总决赛的资格。在8天的北美总决赛当中,Seven-Ⅲ小队和中国其他优秀的高中生们一起接受了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教授、校友及在校生发出的重重挑战,并最终在路演赛中获得了“最佳社会影响力奖”“最佳融资奖”及共计1100美元的孵化器项目资金奖励。我们还在最终站的比赛上,在所有队伍面前展示了自己的研究项目,分享了自己的比赛心得,将课题陈述给哈佛大学的评委,利用生动形象的海报和宣传册介绍和讨论课题成果。我们Seven-Ⅲ小队的研究不仅在比赛中获得殊荣,在赛场外也备受关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梁黎明教授在公开演讲时提及我们小队的课题并表示高度关注。梁教授认为,我们小队的课题展现了青少年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和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心。这是我们小队难以忘怀的时刻,意味着我们致力于解决雾霾的精神和奋斗得到了认可,也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小队比赛的士气,更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和思路,真正提升了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CTB的经历让我有幸在2017年8月参加了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SYLC),同年11月我又参加了HWeek活动。HWeek是由哈佛大学中美国际交流协作机构主办、由哈佛大学邀请中国优秀的高中生体验哈佛大学校园全方位学习生活的交流项目。在HWeek项目8天的学习中,我们与哈佛大学学生一起深度体验原汁原味的哈佛生活。HWeek之行让我亲身体验了世界顶尖大学的本科生活,得到了与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接轨的机会,感受到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生命中的很多时刻,或许富有挑战,或许令人激动到难以忘记。在最美好的年华邂逅了这群闪闪发光的同龄人,遇到了那些志同道合的学友,经历了那些快速成长、高度激发潜能的场景和氛围。HWeek活动中所有老师和学长为我们提供了高品质、与优秀者同行、充满爱和智慧的宝贵经历,这不仅是一次学识的提升,更是一次视野和思维的拓展。
我们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孵化器奖,并且获得了总计1100美元的孵化器项目资金奖励,这笔资金后来用于在我们校园推广CTB项目并帮助新赛季的CTB参赛队员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收获。2017年9月我们的“北纬四十度”社团正式成立。从社团的创立、宣讲到各项社团活动的顺利举办,我作为社长不断地与CTB项目负责人和学校的成长与实践体验中心沟通交流以获得官方支持,因此也深刻体会到了完成每个工作细节的不易。在未来,我们社团的成员会结合CTB的比赛流程同步配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定期开展相关分享交流会和专家讲座等,在合适的时间向同学们提供适度的帮助。这些分享交流会除了分享经验,更多的是交流做研究性项目的方法,将看似烦琐而晦涩高深的概念条理化、步骤化,理清思路,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伴随着CTB比赛的日程,我们也会随时回答大家的疑问并提供建议,力争帮助和鼓励各个小队完善好每个任务。我们坚信:不忘初心,迎接挑战,践行CTB“Think Big,Do Small”的精神,梦想就会实现。
CTB的精神和文化将伴随我们继续前行。感谢CTB,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的窗。一路走下来,我们收获了荣誉,更收获了眼界,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队长,我带领小队共同努力,默契配合,最终获得了3个奖项,可谓收获颇丰。从一开始获奖的难以置信,到最后冷静地上台陈述获奖感言,这半年的赛程着实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能力和毅力的磨炼。在CTB的舞台上,我们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龄人、学长和导师,领略了世界的精彩和美妙,近距离地触摸了梦想,也更加夯实了实现梦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