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游走在边缘与中心之间的文化年轮

在一夜之间成为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推向改革开放的最前面,这对深圳来说,是一个历史的偶然。深圳的历史从此发生断裂,边陲小镇的身份急速隐退,中国改革的“实验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角色突然显现,现代化城市的身影也越来越清晰可辨。历史的断裂和经济特区的定位,使早期的深圳面临着文化上的尴尬局面。

一方面,由于缺乏积累,深圳的文化建设几乎没有基础可言。尽管深圳地区的文化艺术可谓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属岭南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创新之地(当时的宝安县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曾经是广东省文化设施较多的县,1958年还曾被惠阳地区评为二级群众文化普及先进县),但这样的文化积累对于一个新生的城市来说,实在是过于浅薄和苍白。“深圳特区建立之初,文化基础设施很差,只有建于1949年的人民电影院、建于1958年的深圳戏院和建于1975年的深圳展览馆,总投资约为60万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2751平方米。深圳特区建立初期,许多区、镇、乡村的剧场、文化室被改造成‘三来一补’的工厂,整个文化系统187名工作人员中只有3名大学生,原有的1200个农村文化室和130个业余宣传队基本解体。”

另一方面,经济特区的定位使深圳早期引进的资金很少投向文化建设。外向型的经济决定了深圳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靠引进,而外来投资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直接获取利润,资金主要流向经济领域而不是文化领域也就具有了合理性和必然性。“据1982年统计,与外商签订1634个项目,投资额105亿港元,实际投入使用27亿港元,文化方面只有4项,投资300万港元,占整个投资的0.2‰。”

文化建设严重落后和资金严重短缺的双重困境,加上“经济绿洲,文化沙漠”的担忧,促使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深圳市委、市政府下决心采取特殊措施加快文化建设。

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早期文化建设中采取的特殊措施之一,就是加大地方财政投资文化建设的比例。从1982年起,一连三年把地方财政收入的1/3用于文化建设。 198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进行核定,确定新建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电视台、体育馆、深圳大学、新闻中心和科学馆等八项重点文化设施。 从1981年至1983年,深圳市用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占地方财政基建投资的33%。八大文化设施总投资额达7个亿。 这种投入比例,对于今天的深圳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深圳早期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力投入及其所体现出的相对超前性,客观上为深圳文化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总体而言,在早期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中,文化处于边缘状态。

20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的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即使是当时的主流话语也回避不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比之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的发展已相对滞后”。在这种背景下,深圳开始将建设“现代文化名城”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作为一个文化积累非常浅薄的年轻城市,深圳确立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目标,在不少人看来,总是显得有些“大而不当”。但它反映出的是深圳的一种文化自觉,是年轻的深圳和经济上急速膨胀的深圳对取得文化身份认同的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渴望,因为通过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深圳可能赢得文化上的自认和他认。因此,虽然它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现代文化名城”目标的提出,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现代文化名城”目标的提出也不是不可理解,实际上,深圳这座城市肩负着太多的历史使命,这座城市的变化速度实在太快,这座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也在相应地不断调整;同时,这座城市的文化又显得那样的稚嫩,其文化底蕴总是让人感到不足。深圳还是一个“懵懂少年”,身体和思想都还处在发育过程中,因此,深圳在文化上确立一些特别宏伟的目标,可以起到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标志着深圳的文化发展战略意识的形成,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深圳开始对文化进行新的理解。

文化的地位长期以来在深圳并不成为问题。在经济起飞阶段,一切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在主流意识形态中表征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政策制定中体现为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理念。文化与经济孰重孰轻,一目了然。也就是说,在经济与文化的权力关系中,经济在深圳具有绝对的“霸主”地位。

进入21世纪,深圳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理解逐渐发生变化。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来看待文化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理念,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这是因为:当市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发展由经济起飞阶段进入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阶段时,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进入成倍增长时期,受经济空间挤压的文化空间正在逐步回归,文化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和文化在当代正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相互融合的趋势,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已经直接体现为现实的生产力;文化不仅已经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而且在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开始在深圳的发展中日益明显地体现出来。

深圳在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上逐步实现了自我超越,深圳终于认识到:文化发展水平上不去,落后的文化生产与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文化发展水平上不去,城市的吸引能力和辐射能力将得不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发展水平上不去,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受到影响。要全面建设富裕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文化是一座绕不过的桥。

正因为如此,深圳市委、市政府顺理成章地确立了“文化立市”发展战略,提出要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高品位文化城市。以“文化立市”作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城市以文化论输赢”的立论一样引人注目。“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的正式确立表明,深圳及时确立了建设以综合实力为基础的文化强市新理念。“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的正式确立也表明,深圳正在逐步改变惯常的经济特区思维模式,在文化建设上形成新的思路。

与“现代文化名城”一样,“高品位文化城市”反映的是深圳的一种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有人说,提出“高品位文化城市”的目标反映了深圳的城市文化发展从“普及”到“提高”、从“打基础”到“上水平”,或者是从“补课”到“超车”的自身要求,深圳实际上所要进行的是一种“文化的赶超”。“高品位文化城市”是深圳城市文化之树上增添的又一圈年轮,新的年轮还会继续长出,文化目标的新范式也必将在一定的时机中再次出现。无论如何,“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的提出、确立和开始实施,构成了21世纪以来深圳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背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深圳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文化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 B7mN29H2ICutgXkntWU+3aojx2e8G79heO9tuPhlkgd+X+twWAbqrBjza0Gh1v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