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文化立市

深圳与意大利都灵是友好城市。首次来深圳的都灵市副市长米凯莱·德乌特里见到采访记者时,由衷地感叹:“深圳真是太美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处处绿草如茵,体现了大自然和高科技的完美结合。”然而,这座因改革开放而崛起的现代化城市却只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一)文化从“沙漠”起步

四十多年前,深圳在建市和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文化基础非常薄弱。全市只有一家戏院、一家小型电影院、一间一百多平方米的新华书店和一个展览馆,许多区、乡、村的剧场、文化室因经济工作的需要,被改造成“三来一补”工厂;文化队伍极其薄弱,187名工作人员中只有3名大学生,原有的1200个农村文化室和130个业余宣传队基本解体。 因为深圳的重大考古发现当时并没有问世,加之文化基础薄弱,所以当时的深圳被称为“文化沙漠”。

1. 兴建八大文化设施

深圳经济特区初创,百业待兴,所有的建设项目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时任市委书记的梁湘说过一句斩钉截铁的话:“就是勒紧裤带也要把八大文化设施建起来。”

深圳文化的有序建设是从规划开始的。当时的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文化建设纳入特区的总体规划。1982年11月30日,《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纲》定稿,明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同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从地方财政拨款231万元投入文化建设,仅此一举,就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深圳三十多年的投资总和。1981年至198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兴建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电视台、体育馆、深圳大学、新闻文化中心和科学馆八大文化设施。 深圳市政府还创办了深圳特区报、广播电台、海天出版社、交响乐团、艺术中心、艺术学校和深圳画院,并扩建了粤剧团、美术馆、深圳戏院和新华书店。

2.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

“大家乐”是深圳创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深圳经济特区创建初期人口约30万,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人口的猛增,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约数百万的外来打工者涌入深圳。城市的文化设施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广大外来打工者,白天大多在流水线上辛苦工作,晚上单调的生活加上浓浓的思乡之情无法排解,使他们萌生了对文化生活的强烈渴求,他们迫切需要构建一个温馨的精神家园。在这种背景下,1986年7月,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上搭起了露天舞台,创办了被誉为特区文化奇迹的“大家乐”群众文化活动,每周星期三、星期五、星期日晚上举行群众性的“大家乐”自荐表演晚会,由观众自荐报名,自选表演形式,表演者交0.5元的报名费,即可上台表演。就这样,一种自荐、自演、同乐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诞生了。每当夜幕降临时,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上汇集数千名观众,就连舞台背面的小山坡上也挤满了人,场面十分壮观。在活动过程中,台上、台下的气氛融洽而热烈,台上的“演员”放声歌唱,台下的观众拍手助兴。唱得好的,观众报以掌声;唱得不好的,观众则以欢快的笑声作为回应。据统计,直到1995年,共有3万多人曾在这里上台表演,有400多万人观看了表演。一位多次在“大家乐”活动中演唱过的外来打工者说:“关键是我们在‘大家乐’舞台上形成了一种自信、开放的心态,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很有用。”“大家乐”这种事先没有彩排,表演者临时报名、自荐、自演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给深圳的文化生活带来了活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的响应和支持,并向区、镇、村辐射。经过多年发展,“大家乐”已遍布深圳各区、各镇、各村、各工业区。如今的参与者已不仅仅是打工青年,本地居民也融入了其中。“大家乐”之所以能长盛不衰,究其原因正如其活动的创办人云蔚成(原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所说:“‘大家乐’舞台之所以能广受欢迎,在于它既能丰富深圳人的文化生活,又能为广大青年提供参与文化建设的机会,两全其美,所以富有生命力。”深圳“大家乐”舞台广场文化开创了国内群众娱乐文化大众化的先河。

3. 文化娱乐业的开端

深圳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先是从歌舞厅开始的。1980年深圳第一家帐篷歌舞厅在西丽湖出现,1981年西丽湖歌舞厅诞生,从此以后,歌舞厅(包括歌厅、舞厅、音乐茶座、音乐酒吧、民歌酒廊、卡拉OK厅等)在深圳迅速发展起来。这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家的联谊应酬增加,商品经济加快了人们的工作节奏,白领阶层对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增长等密切相关。草创时期的深圳歌舞厅主要以演唱国内民歌和电影流行歌曲为主。随着港资、外资的进入,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歌舞厅,开始主要向港商、外商及其雇员开放。当时,从演唱曲目到表演风格,几乎全部走的是“港化”路线。在歌舞厅全面开放以后,为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民族歌舞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步开始与港台海外的劲歌劲舞同时占领舞台。据1999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歌舞厅的演出中,民族歌舞最多的占到整场演出的98%,最少的占到整场演出的34%。 深圳歌舞厅因对民族歌舞的推广而受到广泛的欢迎,特别有影响的是沙都歌舞厅,他们专门成立了民族歌舞艺术团,其因优美的表演而一度成为深圳歌舞厅行业的一面旗帜。深圳歌舞厅以蓬勃发展的势头,带动了深圳文化娱乐业的发展。此后,电子游戏机室、桌球室、录像投影场等文化娱乐场所随市场的需求而不断扩大。深圳文化娱乐业由此走上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道路。

4. 华侨城主题公园的开发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深圳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尝试,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标志为华侨城集团推出的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微缩景区、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

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东侧,靠山面海,隔深圳湾与香港的新界相望。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特区华侨城,由香港中旅(集团)公司负责开发经营。在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华侨城主题公园的开发者们逐渐形成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1985年,华侨城主题公园建设指挥部主任马志民率队前往欧洲考察,当参观荷兰玛洛丹那座著名的“小人国”时,他顿时获得灵感。他想:我们何不把古今中外的名山大川、建筑文化、文物古迹通过微缩的方式集中到华侨城来呢?华侨城主题公园的决策者们从文化上找到了突破口,发展文化旅游的思路就此打开。

1986年,华侨城主题公园的决策者们着手制定“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总体规划,1987年破土动工,1989年11月建成。“锦绣中华”微缩景区选取了最能代表我国历史文化、古代建筑、名山大川的景点82个,采取微缩手段,集中概括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精美和大好河山、民族村落的秀丽。1991年10月,中国民俗文化村建成,选取了我国21个少数民族的27个村寨和20多个景点,按照实景比例建造。它荟萃了我国多个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特色。1994年6月,世界之窗建成,汇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的景观达118个,亦采用微缩为主的手法表现。以上三大景观,实现了人们“一天历览华夏五千年历史,一日游遍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和“国人看世界,洋人看中国”的梦想。

华侨城主题公园的成功开发,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效益。据资料显示,“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开业仅6个月即收回了8000万元的成本;中国民俗文化村投资逾亿元,开业仅9个月即全部收回成本。“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和中国民俗文化村仅在1992年即盈利1.5亿元。世界之窗仅在国庆节一天游客数即达6万人之多,光门票收入就有400多万元,创造了中国旅游史上的奇迹。 华侨城主题公园已成为我国主题公园的成功典范。

(二)建设“文化绿洲”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深圳文化建设是以兴建八大文化设施为标志的打基础阶段,那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深圳则步入了新一轮文化建设热潮。以深圳书城、深圳特区报新大楼、关山月美术馆等为标志的“新八大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同时在福田中心区启动深圳图书馆、深圳音乐厅、深圳少年宫、深圳广播电视中心和深圳博物馆新馆的建设。进入21世纪,深圳文化实现了超常的发展,文化产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对于深圳文化的发展,正如2004年11月《人民日报》的长篇通讯《深圳涵养“文化绿洲”》中所作出的客观评价:“一届一届政府不断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深圳正在变成‘文化绿洲’。”

1. 战略选择和突破

1995年3月,深圳市召开了文化工作会议。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创建以来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最高级别的关于文化工作的会议,在当时被认为是“深圳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会议讨论了《深圳市1995年—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首次提出深圳市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围绕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的目标,逐步使深圳发展成为我国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文化商品的交易市场,现代文化产品的生产基地,文化精品和优秀文化人才荟萃的中心,使之形成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先导性,并充满活力的国际性都市文化。营造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文环境和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文化名城。1998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深圳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与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要求相适应,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名城。深圳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和确立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目标,标志着深圳决策者的文化发展战略意识的形成,并把文化发展提升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重视。

2003年1月2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报告提出“要确立‘文化立市’战略”。2004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2005年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文化立市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战略措施。其中指出,深圳文化发展的目标是:“围绕我市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化城市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文化立市的框架基本形成,高品位文化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品位文化城市,使深圳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城市。”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将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力量来加以培植和发展,表明其在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上实现了新的飞跃。

2.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在文化立市战略的背景下,深圳市于2005年提出打造文化产业为第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提出要举全市之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05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深发〔2005〕18号)。随后深圳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深圳文化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目前,深圳共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54个,华侨城集团公司、雅昌企业(集团)公司、大芬村油画村被命名为“国际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圳的印刷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与北京、上海构成国内三大印刷中心。深圳传媒业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创意设计、广告、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2007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65.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88%。而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6412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6%。深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此后逐年递增。

3. 文化产业博览会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2002年11月,深圳市主要领导提出,能否参照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做法,在深圳举办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活动,以推动全省、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2002年12月,由深圳市文化局完成了《关于举办“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可行性论证报告》。2003年3月底,深圳市文化局课题组制订出《首届广东(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2003年6月2日,深圳市政府三届九十一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首届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2003年6月6日,深圳市委召开常委会,通过《关于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决定》,将文化产业博览会列入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重要举措。2003年10月29日,深圳市政府三届一○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

深圳市对于举办文化产业博览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已十分清晰,即以文化产业博览会带动深圳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以市场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品牌,以文化品牌提升深圳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并确定了筹办文化产业博览会的指导思想:按“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模式运作,走国际化、市场化、社会化道路,以博览、交易、论坛和活动为主体内容,创办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一个展示平台、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吸引公众广泛参与。

2003年12月26日,原广东省文化厅正式向原国家文化部提交文化产业博览会立项申请报告。2004年1月30日,原国家文化部批准文化产业博览会立项。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国家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先后批复同意与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文化产业博览会。从2004年开始,先是确定每两年一届,后根据中央指示并为打造文化产业博览会品牌的实际需要,决定一年一届在深圳举办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于2004年11月18日至22日在深圳高交会馆举行。到2020年,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深圳共举办了十六届。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以“文化产业博览、文化产业论坛、文化产业交易”为主题,包括博览、交易、论坛、主题宣传活动等多项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展会期间参观文化产业博览会各项展览和参加文化产业博览会各项活动的总人数超过47.7万人,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多名来宾参加了博览、交易、论坛和各项活动,102家企业参加了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会一届比一届办得好,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而文化产业博览会带动深圳本地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事实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时,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不到3%,而到2009年第五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时,深圳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GDP的7%左右,至2018年第十四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时,深圳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21.7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0.9%。

文化产业博览会的辐射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以点带面”的扩散效应上。大芬村是借文化产业博览会名扬世界的,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时,大芬村的油画销售额为1.4亿元,2006年的销售额就突破5亿元,即使是受金融风暴影响的2008年,大芬村的油画交易额也超过4亿元。目前,大芬村占有世界油画装饰品市场60%的份额,享有“中国油画第一村”的美誉。依托于大芬村的市场资源,浙江义乌、福建厦门、广东东莞及广东中山等地都开展了相关业务。在第四届、第五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跑出的震撼世界的黑马是深圳华强集团。近年来,深圳华强集团成功打造了“创、研、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探索出一条“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创意与创新水乳交融”的发展道路,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杆企业。在第四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深圳华强集团旗下的企业)展示了其创意产品“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引起伊朗山曼·高斯达公司的浓厚兴趣,双方通过谈判,最终达成将“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引入伊朗的协议。该项目总投资达8000万欧元,伊朗方以现金方式支付软件、品牌、专利等费用,主题公园建成后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还会长期获得主题公园的经营利润分成。在第五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深圳华强集团在会展中心茉莉厅与国家开发银行、中非发展基金、南非约翰内斯堡市政府、南非国家工业开发公司签约,共同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投资“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项目总投资达2.5亿美元;深圳华强数码电影有限公司(深圳华强集团旗下的企业)与湖南省株洲市签订的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达到50亿元人民币,该集团与株洲市签订的方特株洲主题产业园项目,单项签约达到45亿元人民币。深圳华强集团拉开了中国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走向世界的大幕,其对深圳及全国数字电影、数字动漫业的发展都具有带动效应。

4. 文化品牌成为城市的特色

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推出的一系列有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文化品牌,既展示了城市的文化风貌,又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和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圳推出了“深圳读书月”“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社科普及周”等活动。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为例,它是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开办的,邀请的演讲嘉宾都是在国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讲的都是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科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内容就算是在校大学生也很难有机会听到,但“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听众却可以尽情地享受文化大餐。有的听众说:“走进大讲堂,就是走进博士生的课堂。”深圳图书馆报告大厅是主讲堂,这个能容纳400多人的地方却根本满足不了听众的需要,每到周六、周日开讲,这里都爆满,许多人只能挤在门外的走廊里,或坐在大厅的过道里听讲。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以《谈谈当前的民生问题》开讲时,连门外的走廊上都挤满了听众,讲座结束后,许多听众还围着教授,要求签名留念。“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主讲嘉宾蒋开儒,满怀激情地为大讲堂写了一首名为《走进大讲堂》的主题歌,其歌词是:“课程表贴在书房/好奇心回到胸膛/又是一个学生时代/喜气洋洋走进大讲堂/台上的老师/心中的偶像/追星呀追到了知识的海洋/平凡的故事/伟大的思想/一次次获得那闪烁的光芒/东方的国粹/西方的经典/在这里汇成华丽的交响/最美的语言/最新的感悟/最好的创意装进了我的智囊/走进大讲堂/世界就变得青春奔放/走进大讲堂/生命就变得快乐快乐芬芳。”这首主题歌,表达了深圳广大市民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获取智慧的感激之情。“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经费是列入市财政预算的,是典型的“政府买单,市民受惠”。

为倡导高雅艺术,深圳推出了“文博会艺术节”“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交响乐音乐季”等活动。这种艺术节和精品的展现,虽然规模不大,但影响却很长远,既活跃了深圳的艺术舞台,又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以“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为例,第一届从2003年11月7日开始,一场深圳演出历史上最高规格的音乐会——谭盾及国际音乐大师多媒体交响音乐会为演出季拉开帷幕,引起强烈轰动,两场均是爆满,由中央歌剧院特排的法国歌剧纪念版《卡门》作为闭幕演出同样辉煌,使深圳观众首次欣赏到正宗歌剧。从2003年11月7日至2004年1月8日的两个月时间里,20多个中外著名艺术团体为深圳观众献上了32场精彩演出,吸引了4万多名深圳观众,被媒体誉为“艺术盛宴”,并且被评为当年“深圳十大文化盛事”之一。第六届“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从2008年9月25日开幕,在历时4个月的时间里,为深圳市民奉献了共15个项目37场精彩纷呈的艺术演出,项目包括了昆曲、芭蕾舞、弗拉明戈舞、探戈舞、新年音乐会、金曲演唱会、人偶剧、话剧、小剧场话剧……涵盖多种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逾4万名市民在这一次“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中欣赏了来自多个国家顶级演出团体的高水准艺术演出。从2007年开始,深圳市政府一直在探讨推行对“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予以票价补贴的措施,以让利于普通市民。2008年,深圳市政府针对市场反映,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票价补贴,对演出季中几个精品项目,每一场演出都有10%的票价为50元低价票,20%的票价为100元低价票,低票价票占总额的30%。这一措施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使更多普通市民有机会与国际顶级水准的艺术演出近距离接触。

深圳还推出了以面向外来劳务工为主的“外来青工文化节”,以面向社区居民为主的“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以面向中小学生为主的“少儿艺术花会暨学校艺术节”,以促进市民创意潜能发挥为主的“创意十二月”等。这些常设性的节庆,都很好地发挥了文化交流、活跃生活的作用。 LRr9wnPbx/s+F105Q8t8oVxR9bCL8WaNblMNhzjvNMLwJjlAN8DIxT6kSR5WoC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